雲安古鎮

雲安古鎮

雲安古鎮隸屬重慶市雲陽縣,距雲陽老城僅15公里,位於長江支流湯溪河畔,是一個具有2200餘年歷史的工業古鎮,是三峽庫區歷史文化古鎮之一。雲安地屬朐忍縣,自公元前206年發現白兔井開始,就有鑿井及滷製鹽的歷史,比四川自貢還早200多年,公元785年,唐朝在雲安設雲安鹽監,雲安因此得名。雲安鎮因鹽而立,因鹽而興。 2017年7月,重慶市人民政府批覆同意雲陽縣雲安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項目將保護全鎮21處文物點、3處文物保護單位、6處歷史建築、39處傳統風貌建築;將建成九大功能區,其中包括文化展示區、古鎮風情遊覽區、鹽文化展示體驗區、人文生態公園、遊客服務區、遊客餐飲住宿區、景觀眺望區、古鎮生態區、消落區。

歷史沿革

雲安鎮是一個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工業古鎮,故名湯溪(一說永安)。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扶嘉率眾鑿井煮鹽,開城鎮發展之始。約在唐宋時期形成街市,有主街一條,小巷數條,除熬鹽廠房外,又居民近百戶,為食鹽生產、運銷服務的商號10餘家。北宋熙寧四年(1071)為安義縣治,成為今縣北工業、商貿重鎮。明朝末年戰亂,熬鹽工人逃亡,商業急劇萎縮,居民避亂他鄉,城鎮瀕於消亡。

清順治元年(1644),戰亂初平,恢復鹽場,逃亡鹽工、居民漸歸。康熙十六年(1677),城鎮恢復到唐宋時期水平。乾隆三十六年(1771)後,江西、湖北、陝西、湖南等省陶、郭、周、林等10姓人集資到雲安開發鹽業,工廠規模擴大,成為全省(四川省)有名鹽場。鹽業興起,帶起糧油、棉布、食品、百貨、屠宰、醫藥各業漸次繁榮。街道發展為黃洲、江西、陝西、公平街等11條。 進入民國,城鎮建設進一步發展。抗日戰爭時眾,川鹽第二次濟楚,刺激鹽業迅猛發展,工人和居民增加萬人。

歷史起源

雲安古鎮 雲安古鎮

兩千多年前,漢高祖劉邦的大將樊噲在雲安射獵,追逐一隻白兔時,竟發現了一口鹽泉,於是劉邦命當地隱士扶嘉掘井汲滷煮鹽,從此拉開了雲安汲滷煮鹽的歷史帷幕。今天,這裡的一大部分已隨著三峽工程蓄水沉入了水中,只有少部分珍貴的建築被整體地搬進雲陽新城保存了下來。雲安古鎮從地理上消失了,但在所有熱愛這片土地的人心中,雲安永遠存在。

今天的雲安古鎮沉睡在長江三峽庫區的水裡 今天的雲安古鎮沉睡在長江三峽庫區的水裡

古鎮四面環山,一條小溪從古鎮中間穿過,這條小溪因冬暖夏涼,故名湯溪,這裡曾是稱雄巴蜀、名聞遐邇的古鹽都,涌流著世界最古老的鹽泉。雲安汲滷煮鹽,以“白兔井”的誕生為標誌。公元前206年,漢王劉邦為招收巴、蜀入定“三秦”,率樊噲由東鄉(今宣漢縣)入朐忍縣(今雲陽)募兵招賢。樊噲在雲安射獵,見一白兔,逐而射之,白兔負傷逃入草叢。樊噲撥草尋覓,發現石縫中有一股鹽泉緩緩流出。劉邦與隱士嘉相遇洞口,嘉勸劉邦早定三秦大業,高祖知嘉志在扶翼,賜嘉姓扶,令扶嘉掘井汲滷煮鹽。扶嘉使民在湧出地表的自然鹽泉周圍,用土石圍築成井口,向下挖掘,直到滷水湧出,建成了雲安第一口鹵井——白兔井,從此拉開了雲安汲滷煮鹽的歷史序幕。

扶嘉去世後,其女依囑順鹵脈增掘九口鹽井,井鹽產量逐步擴大。此後,人們陸續開鑿數百鹽井,最多時達185口。據考古發掘發現,雲安鹽井不下500口,整個古鎮就坐落在廢井之上。許多井在使用若干年後,或因滷水改道,或因滷水變淡,或因山洪浸灌而被廢棄。只有白兔井歷經二千多年而滷水豐溢,直到1987年,鹽廠使用萬縣高峰濃鹵後才壽終正寢。白兔井為雲安鹽場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白兔井也是中國最古老、使用壽命最長、保存最完好的大口徑淺井,在我國的鹽業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地理環境

雲安鎮地處渠馬向斜、硐村背斜的結合部,受東、南、西、北各方地質應力的擠壓和影響,形成四面銜山、南北一縫、高低懸殊的獨特地形、地理特徵。雲安氣候四季分明,春早易寒、夏季多雨、秋涼多霧、冬暖多陰的特點,多年平均氣溫18.4℃,年均降雨量約1200毫米。

古鎮文化

新縣城恢復的雲安老建築 新縣城恢復的雲安老建築

雲安古鎮方圓不足兩平方公里,不過彈丸之地,而名寺古剎、廟宇神祠星羅棋布。婦幼皆知的“九宮十八廟”,衍生出千年宗教文化景觀。這些宮廟寺宇建築規模、風格大不相同,建築時間也不盡一致,歷朝歷代皆有建築或修繕,但其格局卻是按太極圖而分布。雖有的毀於戰火,有的毀於山洪,有的改作他用,逐漸被世人冷落、淡忘,但許多有趣的故事仍在民間傳說。當時號稱“十方叢林”的滴翠寺,下臨湯溪,背枕絕壁。無數文人騷客在此吟詩作賦,盛讚其景:“琳宇蕭森滿地霜,丹青磊落四山藏。泉穿石出珠千串,竹讓樓高翠萬行。野鳥群隨僧飯飽,池魚引動客衣涼。黃昏笑拂旃檀去,幾杵疏鍾送夕陽。”

雲安是典型的移民城鎮,五湖四海、天南海北的人們匯集此地,不同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在古鎮留下深深的烙印。來自同一地域的鄉親,房舍相依,毗鄰而居,他們用自己的祖籍地名為街巷命名,寄託鄉思。如湖北黃州人聚居的黃州街、江西人聚居的江西街,陝西街……為尋求保護,他們以鄉情為紐帶建立會館,聯合對外,依靠團體的力量守護著各自的利益,形成了古鎮特有的社會關係。帝主宮是黃州人會館,炎帝宮是湖南人的會館,萬壽宮是江西人會館,牮樓是陝西人會館……鼎盛時期,有二十多個省在此建會館、修街巷、築廟宇,古鎮的每一條街都有不凡的來歷,每一座會館都是一段雲安的歷史。

慈悲寺 慈悲寺

與會館交相輝映的是雕樑畫棟、極盡奢華的豪宅大院,如陳家大院、林家大院、汪家大院、施家大院、郭家大院、張家大院,再加上“九宮十八廟”,在古鎮形成了建築藝術的“大觀園”。特別是陝西箭樓,匠心獨具。其形為四邊形五層碉堡式建築,外用條石青磚壘砌,內用木料為樓形成迴廊,登箭樓如登天梯。站在箭樓上俯瞰,古鎮如畫,群山似濤。陝西人在此聚會議事,祭祖祈神,防盜抗匪。清道光年間,鑄銅鐘一口,兼作報時。從此,箭樓古鐘成為古鎮的靈魂和指揮中心,鹽場的工時調度、居民的生活起居,全託付於鐘聲。聞聲而起,聽聲而息,敲鐘下班,蓋章拿錢的日子百年有餘。如今,陝西箭樓已經完整地遷到了雲陽新縣城的三峽博物公園裡,但敲醒了雲安人的鐘聲似乎依然在雲陽的上空迴蕩。

老建築 老建築

雲安人崇尚知識,重視教育,眾多的書院、學堂就是這種人文精神的集中表現。鹹豐初,大使陳廷安將舊鹽大使署改建為書院,因五條小溪流入湯溪,故名“五溪書院”,即今雲安第二國小前身。清末民初,名士郭文珍留學日本回鄉,在雲安創辦“維新學堂”。1943年,唐星甫、汪國賓等人改文昌宮為私立中學,得到國民黨元老、國民參政會參議員褚輔成先生鼎力聲援,遂以“輔成”為校名紀念之,意在“輔仁成德,教育興邦”。解放後,輔成中學更名為雲安中學。如今的雲安中學也遷進了新縣城,並成為了新城中最美麗的學校。

具體介紹

白兔井

三峽地區屬山區,自古就沒有豐富的物產,可以依靠的經濟來源惟有鹽與茶。從雲陽出土的漢代畫像磚上,可以看到當時的川東農民刀耕火種的粗放式耕作。而同樣在漢磚上,也繪有打井燒滷製鹽的熱鬧場面。早在公元前206年,雲安就挖出了第一個鹽井,名曰“白兔井”。雲安鎮上的人都知道,在2000多年前,當時的雲陽還不叫雲陽。漢高祖劉邦帶領樊噲將軍來這裡招募士兵,走到雲安時,一隻白兔從路邊躥出,樊噲引弓射去,白兔負傷而逃。

樊噲跟在後面緊追,追到白兔井,這隻白兔沒入草叢就不見了。樊噲拔開亂草,發現了一灘滷水。後來漢高祖劉邦命當地名士扶嘉在這裡就地挖井。汲滷煮鹽,這就是今天的白兔井。

銀窩場

辦鹽業投資頗大,但利潤極高。因為自古以來,鹽就是政府嚴格控制的物資,長年實行政府專賣,由於缺乏競爭,故而可以迅速獲利。販鹽的暴利吸引了許多富家紛紛投資鹽場。工商業發達以後,當地人擺脫了落後的農耕的束縛,生活在川東地區算是較為富足的。宋代著名的的田園詩人范成大曾寫詩再談:“雲安酒濃曲米賤,家家扶得醉人歸”。清康乾時期,經過百來年的和平生活,各省人口繁衍,商人來往也大大多於往昔。江西、湖北、陝西、湖南等省人紛紛入川開鹽,雲安有商號300餘家,成為川東重要工商業重鎮,富甲一方,有“銀窩場”之稱。附近鄉鎮的女子,都以嫁到這個“銀窩場”為榮。

箭樓打鐘人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北方敵占區的人大量內遷,雲安鎮也人口大增。後來保存下來的老街、箭樓、維新學堂等建築,除了清代建築外,有不少都是這一時期所建的。 陝西箭樓是全鎮的中心,也是全鎮最高的建築物。箭樓的頂層有一隻於清道光年見鑄成的銅鐘。因為稱其被風吹雨打,又使用頻繁,這口銅鐘已是銹跡斑斑,並且還被敲打出一個碗大的缺口。已經搬遷到雲陽新城的曠功桂老人祖祖輩輩都是這鎮上的打鐘人。據她講,到她,這祖傳的打鐘工作已經是第七代啦。她至今還記得,當時的打鐘人睡在箭樓的第三層,床頭上放著自鳴鐘,這可是全鎮惟一的一個自鳴鐘。每到一個整點,打鐘人就爬上頂層,敲響銅鐘,為全鎮的人報時。鎮上的人就在這每天24次的鐘聲中休息。

主要資源

新縣城裡的茶館 新縣城裡的茶館

食鹽是維持人類生存的基本物質。在古代,食鹽既是重要的戰略物資,又是稅賦的主要來源,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牢牢地抱著這棵搖錢大樹,盡享其福。雲安鹽場從漢高祖親臨的那一天起,就被捲入朝代興衰更迭的歷史漩渦,政興則鹽興,政亡則鹽息。鹽業和古鎮相輔相存,榮辱與共,古鎮的歷史,就是一部用鹽水和汗水書寫的歷史。

早在漢朝,朝廷就在朐忍設巴郡唯一的鹽官,從此,縣城因鹽由萬戶驛(舊縣坪)遷至湯口(今雲陽鎮),雲安製鹽就已初具規模,成為當時三峽地區的最大產業。唐朝初期,這裡已經形成街市,當時僅有百來戶人家,灶戶十餘家,鹽號十餘戶,規模雖很小,但也是峽江地區之罕見。貞元元年(785),朝廷在此設鹽監,雲安產鹽量在長江沿線躍居首位,人口隨之增長,古鎮日漸繁榮。

安史之亂的發生,導致大量人口遷往長江三峽地區,朝廷採取限定海鹽銷售區域,提高井鹽價格的政策,復甦井鹽生產。此間,大詩人杜甫寓居雲安,目睹湯溪河畔運鹽船隊穿梭如織的繁忙景象,寫下了“寒徑市上山煙碧,日滿樓前江霧黃。負鹽出井此溪女,打鼓划船何郡郎”的優美詩句。鹽業的興旺,由此可見一斑。五代十國至宋朝,古鎮雲安的鹽業持續增長。明初,朝廷繼續施行積極的鹽政,雲安鹽產量持續增長,到1488年後的弘治年間,年產鹽1249噸,較宋時增長兩倍。

守著古鎮的人 守著古鎮的人

到了清朝順治初年,湖南零陵人周為霖流落雲安定居下來,投資恢復井鹽生產,開創了外地人來雲投資鹽業的先河。順治十七年後,朝廷進一步放寬政策,鼓勵外籍人來雲安開井煮鹽。“購鹵股者,勝於買田,以責息速且厚也”,鹽利豐厚,炙手可熱。一時間,古鎮人聲鼎沸,商賈雲集,開發熱潮一浪高過一浪。來自江西、湖北、湖南、陝西等地商戶先後落戶雲安。他們有的鑿井置灶,有的購滷煮鹽,有的經營柴薪燃煤,有的經營食鹽銷售……“轆轤喧萬井,煙火雜千家”、“無室不成煙,無民不樵薪”,正是當時雲安鹽廠熱鬧場面的真實寫照。

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曾兩次空襲雲安,使得雲安鹽業嚴重毀損,但隨著戰局的變動,人口南遷,當年許許多多的“下江人”為躲避戰亂湧入古鎮,大量人口的聚集,使受到創傷的鹽業很快恢復元氣,從而帶動古鎮各行各業的迅猛發展。到1946年,有商號近500家,學校4所,人口達兩萬多人。沿湯溪河兩岸的大街小巷,客棧、飯鋪、茶館、雜貨店、剃頭鋪、肉鋪一家緊挨一家,家家生意火紅。雲安周邊靠食鹽營生的有十數萬人,南來北往,川流不息,人煙騰茂,市場繁榮,恰似一幅鮮活的《清明上河圖》。而此時的雲陽縣城僅萬餘人。“女娃子,快快長,長大嫁到雲安廠”的民謠傳遍峽江一帶,又一個鼎盛時期降臨雲安古鎮。

1949年12月7日,雲安和平解放,古鎮草木逢春,生機勃發。1953年1月,國營雲陽製鹽廠成立;1956年底完成了公私合營、私營聯合鹽廠的改造,國營雲陽製鹽廠獨家生產食鹽的局面形成。1954年,鹽廠安裝第一台火電機組,鹽廠開始用水泵汲鹵;1959年11月,雲陽至江口公路通車,結束了雲安鹽全靠人力運輸的歷史;1978年以後,實行真空製鹽技術,更新改造設備,引“萬鹽一井”濃鹵,實施技改工程,鹽產量大幅度攀升,1992年產量達92312噸。

時間走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古鹽泉逐漸枯竭,加之鹽業市場不景氣,雲安鹽廠虧損嚴重,舉步維艱。1999年雲安鹽廠被萬州索特集團公司兼併,2003年4月雲安鹽廠停產。哺育雲安人數千年的雲安鹽場,擠盡最後一滴乳汁,告別了製鹽的歷史舞台。

鹽泉傳說

雲陽先民利用天然鹽泉的歷史,可上溯到四五千年前。但鑿井汲滷煮鹽則從秦漢時期開始。雲安鹽井的發現與開鑿,至今流傳兩段美麗傳說,為雲安鹽業的發端增添了幾分神秘色彩。

相傳在秦、漢之際,今雲安鎮境內的湯溪河畔,溪流湍湍、樹木繁茂、鳥語花香、風光旖旎。小橋流水旁,住著一戶人家,男耕女織,相敬如賓,條件雖苦,卻怡然若仙。一天中午,天氣悶熱,女主人在湯溪河中洗浴,恍惚之中,覺得有一條似龍似蛇的"怪物"一閃不見。女主人驚奇萬分,心存疑竇。不就,似有一物在腹中"鼓譟",心知懷孕,暗喜。女主人一孕,竟至一年方才臨盆,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取名扶嘉。扶嘉聰慧過人,父母視為珍寶,遂聘老師教書認字。扶嘉接觸書簡,過目不忘,見解高遠,勝過業師。業師自嘆不如,閉館他去。扶嘉繼續博覽群書,不僅便遠近有名。為增長見識,施展抱負,他走出大山,到洞庭湖畔、齊魯大地觀光遊歷。尤其是出遊豐、沛,幸會泗水庭長劉邦,兩人談古論今、指點江山,遂成摯友,約定日後相互提攜、共創殊業。遊歷結束,他歸隱故里,成家生子,過上"讀書明識務、農耕解飢迫"的隱士生活。一次偶然,他發現了鹽泉。此時,楚王項羽屯兵三秦,漢王劉邦住蹕關中,準備爭奪天下。隱士聽說劉邦當上了漢王,非常高興,決定鑿井熬鹽助餉。於是,他精心勘測鹵脈,選定井位,與其女九龍女率眾開鑿了雲安歷史上第一口鹽井——大井(又名祖井、白兔井),從此揭開雲安兩千多年燦爛輝煌的鹽業發展歷史。隱士臨終,留下遺言:"三牛對馬嶺,不出貴人出鹽井"。九龍女奉父遺命,繼續率民鑿井直至九口。雲安人民為永遠銘記這位開井造福於民的先哲,供奉他為"井祖"、"井神",造龍宮廟塑其金身年年祭祀。

另一個傳說更是稱奇。相傳公元前206年(漢高祖元年)四至五月間,漢王劉邦屯兵漢中,準備與西楚霸王項羽展開決戰。決戰前夕,劉邦聽說年輕時與他要好的隱士嘉隱居在朐忍縣的湯溪河畔。思賢若渴的劉邦決定請隱士嘉出山,助他成就霸業。於是與虎將樊噲越秦嶺、穿褒斜、經東鄉、過安車,來到朐忍縣境。兩人邊走邊訪,終於來到湯溪河畔。當他們走到今硐村鄉境內高祖廟附近時,樊噲突然發現草叢中竄出一隻白兔,遂拈弓搭箭朝白兔射去。只聽"撲"的一聲響,白兔中箭,倉皇掉頭沿湯溪河直向上游狂奔。樊噲與劉邦追到今白兔井附近時,白兔一閃不見。二人下馬,拔劍撥開草叢尋找,發現一股細流異樣,沾指一嘗,原來是一股鹹鹹的鹽泉。因此時,項羽屯兵三秦,切斷了漢軍從解池和東海取鹽的通道,全軍已淡食數月,戰力下降。在朐忍發現鹽泉,不啻是驚天之喜。劉邦訪得隱士,二人便在今漢王台處暢談天下大事,嘉向劉邦獻"出漢中、定三秦、爭豫州、奪天下"的方略,劉邦茅塞頓開。劉邦力邀嘉出山效力,嘉一一婉辭。劉邦知嘉"志在扶翼",賜嘉姓扶,並令其開鑿鹽井,發展鹽業,以助軍資。扶嘉得令,與女兒劉龍女率民鑿井熬鹽。劉邦爭奪天下成功,沒有忘記"定三秦"之策的扶嘉,封嘉為"廷尉",食邑朐忍。如今,雲安鎮還留存著與劉邦有關的古蹟多處。高祖廟,是劉邦與樊噲同扶嘉相會之處;漢王台,是漢王同扶嘉大論天下之勢之地;漢城山,是漢王駐蹕雲安之處;白兔井,是劉邦、樊噲第一個發現鹵脈之際。

鹽業發展歷史雲安為千年鹽都,因鹽而興、因鹽而富,最後也因鹽而竭。雲安鹽業的發展大致經歷三個時期,三個階段。

第一時期為起始開發階段,時間從公元前206年至明朝末年。這一時期朝廷控制著鹽井的開鑿、鹽灶的設定等事項,雖歷經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等各朝代,但官營官銷體制從未發生過實質性改變。鹵井最少為2口,一名大井(白兔井)、一名太和井,後漸增至9口,熬鹽灶也增至132眼,年產鹽最少2.5噸、最多2700噸左右。起始開發階段的時間雖然較長,但由於開發步伐緩慢,所以商業服務等相關產業並未得到明顯發展。

第二個時期為快速發展階段,時間為清朝初年至民國末年。清朝從雍正六年起施行大規模移民,大批外省籍民眾來到雲安"挽草為業",雲安人口逐步增加。同時,朝廷調整工商政策,鼓勵人們開辦實業,允許民間投資鑿井熬鹽,變官營為私營,僅設鹽大使署徵收鹽稅。鹽業蘊藏著的巨大利潤,引來川陝、兩湖、江浙等地的有識之士投資興業。至乾隆中冶,鑿井達126鹽,為明朝末年的14倍;熬鹽灶增加到352眼,為明朝末年的3倍。井、灶的大量增加,導致有經驗的製鹽工人供不應求,於是與雲安鹽廠製鹽工藝相同的忠州製鹽工人大量湧入雲安。之後,這些忠州工人又將石柱、墊江、梁山、豐都等地的農民帶入鹽工隊伍,最盛時達數千人。伴隨著鹽產業的迅速發展,餐飲、商貿等的服務業及城鎮建設也得到快速發展和擴張,雲安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加快。

鹹豐初年,清廷實行"川鹽濟楚"政策,雲安食鹽的銷路大開,井、灶及鹽產量迅速增加,鹽產業邁上新台階。據鹹豐《雲陽縣誌》載,鹹豐年間全縣稅收總額為3804.958兩,其中鹽課銀為1548.1668兩,鹽稅占40.58%。鹽業經濟的大發展推動雲安各業發展。井、灶商中的智者開始建學堂、辦私塾,弘揚儒家文化;崇神信巫者開始建設各種祭祀場所,"九宮十八廟"大多就是這一時期建成的;富有江南建築風格的四合院也相繼落成。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決定第二次"川鹽濟楚",雲安食鹽遠銷到河南南部、湖北北部等抗戰前線,市場的擴大推動了鹽業的迅速發展,最高年產量達到2.47萬噸,創歷史新紀錄。1942年,萬縣川康期成會主任褚輔成來雲安主持發行"戰時公債",汪鑫發等68家灶商第一次認購銀洋200萬元,引起全省轟動,雲安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的著名鹽鎮。至解放前夕,雲安有商號近500家,人口近3萬人,其人煙騰茂、市場繁榮勝過雲陽縣城。

第三時期為鹽業鼎盛階段,時間從解放初年到1992年。解放後,雲安鹽業曾一度受到"大煉鋼鐵"和"文化大革命"的影響,但1954年開始的"三大步"把雲安鹽業推向了歷史巔峰:1954年,鹽場安裝第一台火電機組,鹽場始用水泵汲鹵;1959年11月,雲陽至江口公路通車,結束了雲安鹽全靠人力運輸的歷史;1978年後引進真空製鹽技術、設備和"萬鹽一井"濃鹵,鹽產量大幅增長,1992年達到9.2萬餘噸的歷史頂點。鹽業發展的頂峰,也是古鎮發展的頂峰。靠鹽業的拉動,雲安鎮辦起水泥、製革、美術陶瓷、桐油化工等30餘家工業企業,特別是20世紀80至90年代中期,雲安生產的水泥占全縣水泥產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成為全縣舉足輕重的工業重鎮。但1993年後,鹽業市場不景氣,雲陽鹽廠虧損嚴重,舉步維艱。1998年雲陽鹽廠被萬州索特集團公司兼併,2003年4月雲陽鹽廠停產,雲安兩千多年的製鹽史在此暫停。

社會文化發展 伴隨鹽業發展,古鎮文化繁榮,人文薈萃,文脈燦爛。這裡有北宋著名哲學家邵雍設壇講《周易》的演易台,有漢高祖劉邦相遇扶嘉的漢王台,有撰寫我國第一幅春聯、位至後蜀翰林學士、工部侍郎的辛寅遜。婦幼皆知的"九宮十八廟",衍生出千年的宗教文化景觀。號稱"十方叢林"滴翠寺,下臨湯溪,背枕絕壁,無數文人騷客在此吟詩作賦,盛讚其景。

雲安古鎮是一個典型的移民城鎮。來自湖廣、江浙、陝西等地的人們匯聚於此,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融,在古鎮留下深深的烙印。來自同一地域的相親,房舍相依,毗鄰而居,並用其祖籍地名為街巷命名,寄託鄉思,如黃州人聚居的黃州街、江西人聚居的江西街等等;為尋求保護,他們建立會館,牮樓是陝西人會館。與會館交相輝映的是極具江南特色的豪宅大院,如陳家大院、林家大院、國家大院,再加上"九宮十八廟"古鎮成為建築藝術的"大觀園"。

古鎮民間文化積澱豐厚。每逢春節、元宵等重大節日,都要舉辦盛典,尤以玩龍燈最是火熱,彩龍、火龍、草龍,群龍聚首,騰躍呈祥。不同的團甲和幫會舞著不同顏色的彩龍,如昇平團舞黃龍,仁和團舞白龍,屠幫舞烏龍,棧房幫舞紅龍,豆芽幫舞藍龍。還有隆重的龍君會、火神會、祭祀水火二神。古鎮的民間藝術更是百花齊放,爭奇鬥豔。川劇、京劇、皮影、評書、竹琴、金錢板、諧劇、相聲、四川方言,都曾活躍於古鎮文化舞台。

雲安移民搬遷 按照三峽書庫海拔175米水位方案,雲安受淹面積約1平方千米,占幅員的80.65%,涉及津口、大院壩、江西街、箭樓、演易台、紫金橋、衙門口等7個居委會、80個居民小組、2569戶8582人;淹沒工礦企業35家,其中縣屬企業17家、鎮屬企業18家。

1992年,雲陽縣委、縣政府在雙江鎮原寨壩村、糖坊村劃定雲安鎮移民安置小區後,雲安鎮賡即啟動搬遷前期準備工作。1995年,雲安鎮成立由鎮黨委書記任組長、鎮長任副組長的移民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移民辦公室,具體負責移民遷建事宜。1998年,雲安鎮第一棟居民遷建房屋在新縣城雲安小區內開工建設。2000年初,第一期移民小區遷建規劃開始實施(今外國語學校左側至磨盤寨隧道一線)。2001年5月,第二期移民小區遷建規劃開始實施(即今水庫路至民德路、雲安路一線)。到2008年10月,全鎮有2300餘純居民戶聯戶自建新房,總建築面積35玩余平方米。1995年10月,根據《雲陽縣受淹工礦企業遷建規劃》,雲安鎮域企業開始實施搬遷。紅旗水泥廠、東風水泥廠先後完成移民搬遷。1999年5月,國家對三峽庫區工礦企業遷建政策作出重大調整,要求實行兼併、破產、關閉等措施,不準原樣搬遷。2000年開始,按照縣政府統一部署,鎮屬18家企業全部實行破產或關閉,使用企業移民補償資金安置職工。至2008年,鎮屬工礦企業900餘名職工與原企業解除勞動關係,自主擇業。

雲安古建築

牮樓 址在箭樓居委會境內白兔井遺址後。清嘉慶年間,陝西幫籌資修建,高5層,呈長方形布局,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90平方米。外牆門用條石加青磚壘成,裡面用木料隔成樓層,層樓之間用木製旋梯溝通,直到頂樓。頂樓為塔式攢尖,覆蓋小青瓦,內置大鐵鐘數口,其中一口鐘銘文有"道光十六年造"字樣。該樓主要用於報告火警、報時。發現火警,即撞鐘發警。該樓被重慶市政府確定為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遷至新縣城龍脊嶺文化旅遊長廊文物園內。

文峰塔 址在杉樹林居委會境內寶台上,由清鹹豐年間鹽場大使陳廷安籌資創建。屬六邊形磚木結構,高9層,底座為石,塔身為磚,塔內用木料修建旋梯,直到塔頂。塔頂為攢尖式。每層六面均為精美浮雕。塔頂六面飾以銅鏡(俗稱照妖鏡)。相傳塔頂藏有珠寶、舍利等物,"文革"中被破壞,塔層減至7層。塔頂藏有清郭氏刻陳仁錫《大學衍義》木刻版一套,後被雲安中學收藏。

維新學堂 清朝晚期維新變法時創立,占地3000餘平方米,學堂建築為一四合大院,三峽水庫淹沒拆遷前有建築面積2226平方米。2006年1月遷至新縣城龍脊嶺文化旅遊長廊文物園內。

文昌宮 雲安鎮建設最早的道觀之一,址在今衙門口居委會境內,明朝末年因戰亂毀壞。清道光十八年(1838),鹽場大使王名捐資在今雲安中學教師宿舍址重建。清光緒二十四年,王名之孫雲安鹽場大使王壽桐捐廉修繕。文昌宮為三進四合院宮殿式,磚木結構。主要供奉文昌帝君。光緒三十一年(1905),文昌宮被闢為初級國小堂。1943年又成為輔成中學的一部分。解放後,撤毀改建成雲安中學教師宿舍。2006年,文昌宮遷至雲陽新縣城龍脊嶺文化長廊文物園內。

雲安古鎮 雲安古鎮

滴翠寺 雲安鎮有名的佛寺,也是本縣"十方叢林"之一。建於明朝以前,原名"滴水寺",清朝時更名"滴翠寺"。址在雲安中學左側半山腰,前臨湯溪河,占地近1000平方米。依山而建,磚木結構,重閣式。從湯溪河畔到山門前有長達近2000米的石梯道,石梯道兩旁有舍利塔數座。塔高10米,5-7級,四邊形或六邊形。道旁河畔有一茅草亭,周設迴廊,楹額書"除一切苦"四字。亭旁有郭某所修洋樓一座,名"讀經室"。山門面南,額書"雲崖滴翠"四字。進入山門,主體建築分前殿、大廳、正殿三部分。前殿供奉釋迦穆尼等諸天佛像。中間有一洞門,入門有小池一口。走過池上石橋,入重門即到大廳,大廳旁有房屋十餘間,是為香客留宿之地。廳後是放生池。放生池左右有石梯。沿石梯即進入正殿,正殿供奉彌勒金身,金身高丈余,莊嚴肅靜。沿正殿後石徑,即入大士院。大士院分左右兩部,左為方丈室、藏經室、倉儲室,右為僧舍、客廳、餐廳。寺下山根臨河處有一石灰岩溶洞,洞內有石級,旁有四時野花,夏天岩洞被洪水淹沒,秋冬水枯時可乘船入洞遊玩。全寺結構精巧,造型典雅,配以寺外蒼翠修竹、參天古樹、淙淙流水,確是一處修身養性的絕好之地。解放後眾僧還俗,寺被拆毀。改革開放後,雲安信眾自發籌資修復部分建築設施。

東嶽廟 俗稱東王廟,址在紫金橋居委會境內,面積約300平方米,於清乾隆後期由雲安鹽商張姓人士(名不詳)在陝西幫中集資修葺。屬重閣宮殿式三進四合院磚木結構,主要供奉東嶽大帝。民國時期,將東嶽廟改成鎮公所辦公地。1970年後改建為雲安人民醫院。2006年,東嶽廟遷至雲陽新縣城龍脊嶺文化長廊文物園內。

帝王宮 址在江西街居委會境內,小地名黃州街。清鹹豐年間由雲安鹽商鄂幫李姓人氏為主集資修建。以其廟產購鋪屋20間,為重閣式磚木結構建築。為湖北黃州同鄉會會館。解放初,該廟被拆毀後改建為雲安糧站。2006年,帝王宮殘存部分建築遷至雲陽新縣城龍脊嶺文化長廊文物園內。

青衣庵 址在杉樹林居委會境內,小地名馬嶺灣。清光緒年間眾人集資修建,建築面積100餘平方米,居民式磚木結構建築,主要供奉觀音菩薩。解放後,尼姑還俗,廟宇改作民居,至今保存較為完好。

祖師廟 址在今杉樹林居委會境內,小地名溜石板。清朝中末葉由張姓人氏為主集資修建,建築面積400餘平方米,四合院迴廊式磚木結構。主要供奉張天師,解放後,祖師廟闢作杉樹林居委會辦公室。使全鎮寺廟中保存最為完好的一所,有一定的文物價值。

發展現狀

雲安古鎮 雲安古鎮

如今的雲安古鎮,已經被長江整個蓋住了。那古老的鹽井、成片的吊腳樓、幽深的青石板巷子、神秘的“九宮十八廟”,都已經從這片土地上消失,沉睡水底。站在已如廢城一般的雲安古鎮遺址,心中不免有些悲涼,這座曾經無比繁華、無比熱鬧的古鎮,隨著三峽庫區水位的升高徹底消失。

雲安是三峽工程移民搬遷大鎮,於1999年開始將居民遷建到雲陽縣新縣城,作為全是非農業人口的深山古鎮,如今已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昔日的輔成中學早已更名;維新學堂、陝西牮樓,還有滴翠中學院子裡那棵被譽為“三峽樹神”的古黃桷,都已經完整地遷入了新城的三峽博物公園,成為雲陽新城中重要的景點。

清香四溢的雲安羊雜,眾口一吃的董氏包面,已成為新縣城名特小吃中的上品。清明祭祖的獨特紙紮,也一年一度地以一道靚麗的風景裝點著新城。雲安的民俗、民風、民間藝術也隨著雲安人的搬遷駐入新城的文化中,繼續展現著它們獨特的魅力。

保護規劃

2017年7月,重慶市人民政府批覆同意雲陽縣雲安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目前已經進入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的階段。該項目將根據實際情況保護全鎮的21處文物點、3處文物保護單位、6處歷史建築、39處傳統風貌建築。雲安古鎮將建成九大功能區,其中包括文化展示區、古鎮風情遊覽區、鹽文化展示體驗區、人文生態公園、遊客服務區、遊客餐飲住宿區、景觀眺望區、古鎮生態區、消落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