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種簡史
鷓鴣本來是一種鳥,叫聲婉轉悠揚。鷓鴣戲就是模仿鷓鴣鳥的叫聲而表演的一種民間稀有劇種,產生於清朝乾隆年間,已有300多年的歷史。2000年4月20日,全國稀有劇種鷓鴣戲研討會在鷓鴣戲的起源地——淄博市臨淄區朱台鎮的上河村召開。2006年12月,鷓鴣戲被山東省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11年6月10日,在國務院公布的第三批19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鷓鴣戲榜上有名。
據嶗山碑誌載:清乾隆年間,有帶發尼姑在嶗山雲海庵出家。在長期的修行中,從鷓鴣鳥的鳴叫中悟出了一種聲腔,用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眾人聽後交口稱讚,在傳唱過程中逐漸演變成為鷓鴣調——鷓鴣戲的雛形。為了將鷓鴣戲傳承下來,該尼姑來到孫家莊(該莊後改名為上河村),每天在槐蔭樹下傳授此戲。孫兆初及當時的部分村民即成為第一代傳人。
後來的鷓鴣戲傳人繼承了前代藝人的唱腔和表演形式,進一步更新了服裝,增加了演出道具,使鷓鴣戲成為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戲種,到第四代班主孫繼康時達到高峰。與淄博五音戲被並稱為“姊妹劇”。新中國成立以後,鷓鴣戲有了較大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才藝俱佳的演員。到第7代傳人時,重新創作和排演了十本連台戲《姜太公》等。
藝術特色
鷓鴣戲的服裝、化妝、表演形式、念白等既有地方特色,又吸取了京劇精華。音樂伴奏以打擊樂為主。鷓鴣戲的每一句唱腔的中間都帶有拖腔,拖腔有悲調也有喜調,如同鷓鴣鳴叫,十分婉轉動聽。鷓鴣戲最初唱的是民間小調,後來發展成小戲種,內容以小戲為主,後來吸收了京劇等大戲的精華以後,開始排演《穆桂英征南》《太公傳》等大戲,成為獨具風格的品牌戲種。
鷓鴣戲的唱腔與念白取材於臨淄方言,又吸取了京劇的精華,既大氣規整又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有勻板、爆娃娃、親家斗調、刨等十五個曲牌,主要唱腔是板腔式,個別唱腔是曲牌式。鷓鴣戲的很多唱腔中都帶有拖腔,如同鷓鴣鳴叫,十分婉轉動聽。鷓鴣戲的念白採取地方語言與京劇語言相結合的形式,在念法上是不同的,戲中社會上的上層人物,模仿京劇道白,抑、揚、頓、挫,“正兒八經”;而社會下層人物則用方言道白,直來直去,妙趣橫生。戲中人物涇渭分明,易看易懂。鷓鴣戲服裝、化妝、表演形式上有著獨特之處。如臉譜:聞太師、包拯、孟良等人物的臉譜與京劇截然不同。
鷓鴣戲的主要伴奏樂器有二胡、三弦、月琴等。打擊樂器有有小鼓,大鑼,手鑼,鈸,鐃鈸,戰鼓等。鷓鴣戲中,打擊樂占重要地位。
傳承意義
鷓鴣戲的鷓鴣戲是非常貼近其流傳地域環境的一個戲種,保持了原始自然的本色,起源於自然聲音的鷓鴣戲,與京劇精華的密切融合,成為一種獨具特色的戲種,對研究中國音樂、戲曲、方言、文學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
傳承現狀
2000年, 淄博市鷓鴣劇團成立。目前,該劇團年輕演員缺乏,老演員心有餘而力不足,亟待傳承與發展。
傳統劇目
<胭脂> 、<龍寶寺>、 <採茶案> 、《粉紅江》 、《五鳳嶺》 、《太公傳》等50餘部劇本。音樂伴奏以打擊樂為主,並有一種特殊的樂器是鷓鴣胡。
戲曲音樂
《一封書》《速通》《三補裹》《緊三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