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資料,鴨子河在中國至少有兩條,一為現今的松花江(遼代稱鴨子河),二為四川三星堆遺址附近的鴨子河。
遼代鴨子河
![鴨子河](/img/9/b9e/nBnauM3X0cTM1kTMwQDN3UDNyITM2UzN1UjMwADMwAzMxAzL0QzL0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據《宏簡錄·李儼傳》載,遼道宗清寧四年(公元1058年),還從鴨子河(今松花江)到混同江(今第二松花江)之間,修了一段長城,長24里。其遺蹟迄今猶存,分布在第二松花江右岸舒蘭縣境內,是東南——西北走向。《遼史·地理志》云:“統和十七年(公元909年),遷兀惹戶,置刺史於鴨子、混同二水之間。”這段長城可能是用兀惹人戍守,以防女真的。
四川鴨子河
![鴨子河](/img/2/c58/nBnauM3XyITNwQTO4gDN3UDNyITM2UzN1UjMwADMwAzMxAzL4QzL1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據成都觀鳥會2004年冬季至今對鴨子河濕地的觀察顯示,目前該區域有水禽66種,猛禽5種,隸屬9目15科。其中,國家一級野生動物1種:中華秋沙鴨;國家二級野生動物9種:白琵鷺、白額雁、雀鷹、鴛鴦、普通鵟、短耳鴞、長耳鴞、游隼、紅隼;四川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種:小、黑頸、鳳頭、鸕鶿、大麻鳽、彩鷸、鶴鷸;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規定的易危種:花臉鴨,近危種:白眼潛鴨;CITES(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保護物種:游隼,附錄二保護物種:白琵鷺、花臉鴨、雀鷹、普通鵟。並在此記錄四川省鳥類新記錄4種:白嘴潛鳥、長尾鴨、紅頸濱鷸、流蘇鷸。若再加上鴨子河兩岸灌叢疏林地之親水鳥類及林鳥,鴨子河鳥類品種超過110種。
但是,由於當地部分居民長期以來在此捕魚、養殖家禽、挖沙採石,對原有水生態環境造成了明顯的破壞,減少了野生鳥類的食物來源,壓縮了其棲息覓食的空間,對其正常的棲息覓食行為造成巨大的干擾,對這些珍稀野生動物的生存產生了嚴重的威脅。
此外,鴨子河從廣漢穿城而過,各種越冬鳥類在鴨子河上棲息、覓食,營造了一道非常獨特的城市生態景觀,給廣大市民以及到廣漢來的遊客帶來了美的感受。但是,挖沙採石、養殖家禽、捕魚等行為破壞了鴨子河原本自然、和諧的氛圍,與廣漢打造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目標背道而馳,也影響了三星堆古蜀文化遺址這一旅遊品牌的形象。
相關詞條
相關資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eb8020100abt8.html
http://www.bbker.com/tag/doc/%D1%BC%D7%D3%BA%D3/
http://www.bbker.com/D3538.html
http://www.guanghan.gov.cn/zwgkweb/articles/2007/12/05/20071205171856-769462.doc
http://www.bdfzgz.net/camp2008/travel/ShowSight.asp?FTravelID=12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