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鄉政府所在地有一片古村寨,遠近聞名,被稱為江南第一村。以五通廟為中心,按梅花狀向外輻射,大小縱橫的巷道形成交通網路。一色的的青磚封火高牆,兩端成梯狀的翹角馬頭高聳,夾峙著一條條青石板鋪就的小巷,縱橫交錯,曲折幽深。每家每戶獨自的小院各自"天人合一",又與鄰家戶戶相通,是典型的明代江南營造法式,同時又具有濃郁的沅湘特色兼侗家風格。走進大門,照壁上方尚留有色彩斑斕的繪畫,或大禽猛獸,或松菊梅蘭,或瓜果牛羊,從中可以看出當時的主人是武將還是文人或者農家。飛檐脊飾更是各有不同,極盡精美。院子裡都是木質的兩層穿斗式結構的小樓。廳堂、居室的門雕、格扇、欄桿都十分精巧。是迄今發現的一處規模較大,保存教完整的清明時期的民居建築群,有自明代洪武13年(公元1381年)至清代光緒7年(公元1881年)連續500年間先後建造的古建築104處,總建築面積19416平方米,被專家譽為“中國第一村”古民居村落“活化石”和古民居“建築史書”。在這裡既可以瀏覽優美多字的建築式樣、精細巧妙的木雕工藝,還可以欣賞優美的民間歌舞表演,品嘗侗族農家飯菜,居住侗族木樓,體驗同侗族生活,做一回侗族客人。2003年5月,高椅民居群正式成為湖南省文保單位,
村中有“第一宅”。雖其貌不揚,卻身世久遠,貴為村中元老,至今南牆底部有一銘文磚,上刻有建房的官吏、人夫、匠人的姓名,落款時間為“洪武拾叄年”。高椅楊姓始祖是元代的楊盛隆。楊盛隆是廣東漢時期“清廉吏”楊震(史稱“關西孔夫子”、“四知先生”)第28代孫。為了弘揚祖德,激勵後人,高椅楊姓世家多在院門書寫“關西門第”、“關西世家”、“清白堂”等,以示“清清白白做人,清清白白為官”。清白堂。清乾隆年間始建,嘉慶年間改為學館,科舉時代學館主人一家屢出能人學士,其中進士2人,撥貢3人,廩生6人,秀才10人。曾先後三次獲湖廣學政嘉獎:“名魁三楚”、“美盡東南”、“百年樹人”。耕讀傳家宅。一幅匾額,高度概括了幾千年中國農村以種田、讀書為本的傳統思想,即使在今天看來,也不失啟迪和教化。一句句描寫高倚悠久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內涵,真實的寫出了高倚的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