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語出《左傳.定公九年》:"吾從子,如驂之有靳。"杜預注:"靳,車中馬也。猛不敢與書爭,言己從書如驂馬之隨靳也。"後以"驂靳"喻前後相隨。
驂
驂
cān
【名】
(形聲。從馬,參聲。本義:獨轅車所駕的三匹馬)
同本義〖threehorsesdrawnsingle-shaftcarriage〗
驂,駕三馬也。——《說文》
載驂載駟。——《詩·小雅·采菽》
又如:驂駕(三匹馬駕的車子)
駕車時在兩邊的馬〖thetwooutsidehorsesofateamofhorses〗
兩驂如舞。——《詩·鄭風·大叔于田》
兩驂列,兩服入廄。——《荀子·哀公》
左驂殪兮右刃傷。——《楚辭·九歌·國殤》
停驂遙望獨徘徊。——《三國演義》
又如:驂服(駕車的馬匹。在兩旁的稱驂馬,在中間駕車轅的稱服馬);驂靳(比喻先後相隨)
馬〖horse〗。如:驂駒(小馬)
驂
驂
cān
【動】
乘。駕馭〖ride〗
而使職驂乘。——《左傳·文公十八年》。注:“陪乘也。”
又如:驂仆(陪乘之人和僕從)
驂乘
cānchéng
〖sitonrightsideofthetrainasaccompanytohostinanciantChina〗又作“參乘”,陪乘或陪乘的人。古時乘車,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又一人在右,稱車右或驂乘。由武士充任,負責警衛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史記·項羽本紀》
靳
jìn
吝惜,不肯給予:靳秘(吝惜而不外傳)。
戲辱,奚落。
古代套在轅馬胸前的皮革,因用作夾轅兩馬的代稱。
姓。
筆畫數:13;
部首:革;
筆順編號:1221251123312
靳
jìn
【名】
(形聲。從革,斤聲。從“革”,表示與皮革有關。本義:套在轅馬胸部的皮革,也用作轅馬的代稱)
同本義〖trappingsundertheneckofahorse〗
靳,當膺也。——《說文》
吾從子,如驂之靳。——《左傳·定公九年》。注:“車中馬也。言如驂馬之首,當服馬之靳,相隨從也。”
又如:靳令(靳固,確定。指嚴格執行法令);靳道(同“勁道”。指面觔吃起來有韌性。喻性格柔中有剛)
游環〖hideloop〗。在馬服背上的皮環,驂馬的外轡穿過它,以便起到控制驂馬奔離車轅的作用
弸轅謂之靳。——《廣雅》
姓
靳
jìn
【動】
吝惜〖grudge;bestingy〗
悔不小靳,可至千萬。——《後漢書·崔石傳》
又如:靳惜(靳嗇。吝嗇,小氣);靳色(吝惜的臉色);靳固(吝惜固執);靳令(嚴格執行法令);靳道(韌性);靳而不與
譏笑〖ridicule〗
宋公靳之。——《左傳·莊公十一年》。杜預注:“戲而相愧曰靳。”
相關詞條
-
驂
驂,讀作cān,本意是古代駕在車前兩側的馬,引申義是駕三匹馬。 乗車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一人處車右,以備傾側,取三人為名義也。 車中兩馬曰服,兩...
基本信息 古籍解釋 -
靳[漢字]
靳,讀作:jìn。靳字形聲。從革,斤聲。從“革”,表示與皮革有關。本義:套在轅馬胸部的皮革,也用作轅馬的代稱。
字形結構 基本字義 詳盡釋義 靳姓源流 靳姓發展 -
靳
靳,讀作:jìn。靳字形聲。從革,斤聲。從“革”,表示與皮革有關。本義:套在轅馬胸部的皮革,也用作轅馬的代稱。
字形結構 基本字義 詳盡釋義 靳姓源流 靳姓發展 -
詩詞律韻探微
詩詞律韻探微詩詞律韻探微 詩詞律韻探微 孫德振 編著 香港銀河出版社出版 二零一零年六月 孫德振藝術簡介 孫德振,男,漢族,河南...
-
夢溪筆談夯
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1 沈括 著 北宋 前言 宋沈括撰。括字存中,錢塘人,寄籍吳縣。登嘉佑八年進士。熙寧中官至翰林學士,龍...
夢溪筆談 前言 夢溪筆談序 卷一故事一 卷二故事二 -
屈子傳
大夫靳尚。這批人目光短淺,妒賢害能,只想維護自己的貴族特權,卻把國家...304),張儀由秦至楚,以重金收買靳尚、子蘭、鄭袖等人充當內奸,同時以“獻...
簡介 屈原故里 生平 時局 流放 -
秦始皇陵一號銅車馬
結成的纓絡。左驂馬和右驂馬的勒除連線著銀鉚、銅銜外,還有銅橛以及連線銜、橛...
基本介紹 背景 外觀 結構 發掘現場 -
中華韻譜
基本信息《中華韻譜》即“中華譜牒”,是相對於古漢語韻譜體系的“現代漢語韻譜體系構造”。中華韻譜,其概念的中華韻譜提出者是學...
基本信息 網友評價 相關訊息 說明 韻部表 -
秦始皇陵銅立車
相連線。服馬以軛承力,以兩靷曳車。服馬之外的兩匹驂馬則系靳,以靳曳車。靳繩沿兩驂內側向後通過前軫左右的吊環而結於輿底的桄上。這是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
秦始皇陵銅立車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