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格尼托哥爾斯克

馬格尼托哥爾斯克

馬格尼托哥爾斯克(俄語:Магнитогóрск,意思為磁山城)建城於1931年,位於南烏拉爾山東麓,位於車里雅賓斯克州內,同時是南西伯利亞鐵路與烏拉爾河交會處。面積375.85平方千米,人口約41.67萬,它是俄羅斯最大的鋼鐵工業中心。

基本信息

城市簡介

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市徽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市徽

馬格尼托哥爾斯克Magnitogorsk 俄羅斯最大的鋼鐵工業中心。俄語意為磁山城。位於南烏拉爾山東麓 ,南西伯利亞鐵路與烏拉爾河交會處 。面積317.6平方千米,人口約42.2萬,該市因1929~1931年建鋼鐵聯合企業而興起。第二次世界大戰至 60 年代中發展迅速。

70年代前鐵礦出自附近的馬格尼特山。以後改用北哈薩克的庫斯塔奈和中央黑土區庫爾斯克的鐵礦石。焦煤來自庫茲巴斯和卡拉乾達 。圍繞鋼鐵工業 , 還發展了冶金及礦山機械、化工、建材、金屬製品及加工等部門。

城市位於烏拉爾河兩岸,沿河修有一座水庫。東岸為工業區,再向東為礦山,其間沿山麓為居民區。由於東岸用地緊張,20世紀50年代以後人口不斷向西岸遷移。西岸人口早已超過東岸 。市內建有礦冶、師範學院及多所中等專業學校.

城市人口

人口約41.67萬(2005年統計)。根據1989年人口民族成分統計,俄羅斯人- 81.5%, 烏克蘭人- 4.3%, 韃靼人 -6.4%, 巴什基爾人-2.8 %, 白俄羅斯人 -1.0%, 猶太人 -0.4%, 烏茲別克人-0.2%, 德意志人-0.2 %, 烏德穆爾特人-0.1%。

城市歷史

馬格尼托哥爾斯克是於1929年在原有的哥薩克村落馬格尼特(Магнитной)的基礎上建立的。起初該城市只是作為當地鋼鐵聯合企業的工人的居住地而啟用,隨後則因為史達林的蘇聯五年計畫而在1931年升級成為城市。並因為附近的馬格尼特山內鐵礦含量豐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至 60 年代中發展迅速。

工業狀況

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馬格尼托哥爾斯克

馬格尼托哥爾斯克是俄國最大鋼鐵業中心。這個城市於1929年建立在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廠的周邊,現在擁有員工六萬人。城裡大概有140家公司,他們大部分都是從事俄國的各種鋼鐵產品製造業。最大規模的一些公司生產起重機,重型機器,鋼絲製品,扣件等。這裡還有幾家大型的建築公司,一個製鞋廠和幾百個小型的服務型的公司。大約有九萬三千名的員工受顧於日用品生產行業。

該市因1929-1931年興建馬格托哥爾斯克鋼鐵聯合企業而興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至60年代中發展較快。“馬鋼”為該市工業核心,年產鋼1560萬噸(1977)。

70年代初以前,該廠所需鐵礦石主要來自鄰近的馬格尼特山,其後因資源日趨枯竭,改由北哈薩克的庫斯塔奈和中央黑土區的庫爾斯克鐵礦區供應。煉焦煤來自庫茲巴斯及卡拉乾達,熔劑及耐火材料取自鄰近地區。圍繞鋼鐵工業,還發展了冶金及礦山機械化工建材、金屬製品及金屬加工等部門。

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公司是俄羅斯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該公司位於烏拉爾車里雅賓斯克州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市東北約10公里的馬格尼特山(磷鐵山)和烏拉爾河(歐亞洲界河)之間,始建於1929年。

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工業發展馬格尼托哥爾斯克---工業發展

1932年首次出鐵,1933年開始生產鋼和鋼材。到衛國戰爭前夕,建成了選礦、燒結廠、焦爐、高爐各4座,平爐16座,軋機11台。1940年生產生鐵169萬噸,163萬噸,鋼材主要供拖拉機、汽車製造業用。衛國戰爭期間,為軍事工業生產裝甲鋼、炮彈鋼,當時蘇聯坦克用的裝甲板有50%是該公司生產的。平爐鋼種達100種左右,優質鋼占鋼總量的80%以上。

戰後三十多年來,該公司鋼鐵產量繼續增長。1971~1975年與1966~1970年的兩個五年的累計產量相比較,生鐵增加726萬噸,鋼增加1296萬噸,鋼材增加828萬噸。從1971年起的五年間,投資2.5億盧布,產值增長10億盧布。這個公司從第1座平爐投產到1977年7月為止的45年中,總共產鋼3億t。

生產第一個1億t鋼用29年時間,生產第二個1億噸鋼用9年時間,生產第三個1億噸鋼用7年時間。該公司是原蘇聯集礦山、選礦、燒結、焦化、煉鐵、煉鋼軋鋼、耐材、機修等於一身的最大鋼鐵聯合企業,也是五、六十年代世界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該公司現有職工57000人,具有年產1130萬噸生鐵、1750萬噸鋼和1210萬噸鋼材的生產能力。

該公司產量的增長雖與新增生產能力有一定的關係,但主要是由於改造舊設備,進行技術革新和提高生產效率的結果。此外,還通過改進工藝過程,改善生產組織以及增大加熱設備能力、更新初軋設備等一系列措施,不斷降低金屬消耗。

科技成果

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馬格尼托哥爾斯克

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通過實行綜合措施,實現了大幅度降低鐵水中的硫含量,2000年高爐車間的平均鐵水硫含量為0.016%,2001年6月為0.014%,探究高爐中硫的行為和硫在鐵與渣中的分布特點的研究結果,能分辨出各種決定因素,如冶煉低含硫量鐵水的條件,鐵礦原料焦炭的狀況和質量,高爐各高度區的特性,風口的燃料燃燒制度的參數,鐵和渣的性能,出鐵出渣的安排,鐵礦原料的礦物成分是重要的因素,要使硫最大程度地進入渣中,必須使吸收硫的組分,處於游離與活性狀態,而不是粘結成穩定的礦物,眾所周知,藉助添加尖晶石以提高氧化鎂含量,,不能增強渣的脫硫性能。沿高爐高度的還原反應,決定著冶煉產品形成前鐵水的吸硫率,燃料燃燒的方式影響到風口處鐵的氧化程度。

而在此條件下形成的則降低了爐缸的脫硫參數,鐵水和渣組成成分的作用,以及出鐵過程的組織都是清楚的,27—33%的硫分布在液相中,67—73%分布在固相和過渡相上層鐵水和渣中,根據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公司高爐生產一年的月平均指標,研究了鐵礦原料狀況的影響,在由—6請生產聯合公司的原料改用,6和油採選公司的原料以後,燒結一4一豳由於採取措施使鐵水含量下降配料和高爐配料的組分都變化極大。

.燒結配料中更換的原料約為55%,高爐配料約為45%.燒結料中提高了熔劑耗瑩,改變了石灰石,石灰和白雲石的耗量比。此外,研究了脫硫指標與兩種組分之比的簡單模型的關係,以及更複雜模型的關係,鐵礦原料的變化降低了氧化鋁和金紅石02的加入量,它有利於提高鹼度和改變氧化鎂含量(白雲石耗量變化),使鐵水更徹底地脫硫,顯示出了獲得的結果,適合於低含硫量鐵水的渣鹼度為=(+)/(+120)。在1.03一1.06範圍內;/2比值=12—16;2/比值=1.0一1.05.根據高爐試樣的研究結果和溫度測量以及晝夜平均數據的處理。

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馬格尼托哥爾斯克

評價了沿高爐高度的反應速度對鐵水脫硫的影響.在磁鐵料的試樣中硫含量有所增高,從而使還原率提高到約60%.還原率較高時。鐵水的科教譯叢2003年第10期圖2根據月平均指標顯示的鐵水含硫與爐料鹼度的關係,根據月平均指標顯示的鐵水含硫與爐料氯化鎂金紅石比的關係飽和度降低了其含硫量。例如,在風口線較高的高爐上,碳含量每提高0.1%,硫濃度降低0.02—0.03%,釋放出的硫轉入煤氣中,以此形成循環。

在近期的爐料配入量約60%時,燒結礦中含量每提高1%,可降低鐵水硫含量約0.001%.鹼性元素的氧化物既通過渣的性能,又通過焦炭的反應能力在起作用,分析結果證明,氧化鎂對鐵水脫硫的作用如下。隨著爐料在爐內下降,鎂的氧化物吸收煤氣中的硫(當以游離及活性狀態加入時,反應多半很強),鎂在爐內高溫區還原並與硫反應(隨著爐溫提高和爐子下部熱交換的加快。此種反應更強),鐵水和渣在液態反應時,在爐缸內流動和出鐵時,硫從鐵水進人渣中(特別是在提高冶煉產品的加熱溫度時),由於礦物析出時晶格已遭破壞。

活性度有所提高,具備鎂還原和隨後循環的條件。此外,對和02形成熱量的比較,從爐內取樣分析都表明了這種可能性。對10年來月平均生產數據的整理證明,風121燃燒參數對鐵水脫硫的方式有如下影響,循環區延長140時,鐵水硫含量上升0.001%,風溫提高100"時,硫的分布係數提高了3個單位,天然氣耗量增加13/鐵水時,硫的實際分布係數按,庫利科夫方法接近平衡值1%,在氧耗量提高173/時。以及鼓風強度提高0.173/(3?)時,鐵水硫含量增長0.001%,根據出鐵和出渣的化學成分,評價了渣,鐵的成分在脫硫中直接相互作用,在此條件下。測定了各類因素的影響程度。

比如已查明加強爐內加熱不僅降低了渣的粘度,提高了化學變化速度,而且增強了各階段中的參與作用,隨著鐵水中硫溶解度的相應下降提高了鐵水中碳的溶解度,以保證鹼性元素氧化物的參與更充分,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公司一座高爐生產的含硫(0.01%的鐵水平均成分如下(%):0.79,0.11,0.08,0.036,0.05,0.019,4.72.渣的相應成分是(%):38.8,7.9,0.33,42.1∞,8.1,0.85,0.25,0.12,0.5420,0.982.硫的分布係數為114,鹼度為:/2=1.09;(+)/2:1.3;(+)/(02+23)=1.07.各種成分比例與原料成分和反應速度對鐵水脫硫影響的研究結果一致,所進行研究的結果和公司高爐車間冶煉低硫優質生鐵因素的測定,都能夠降低鐵水硫含量30%(相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