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其主要特徵為:以其四方柱形、雙晶、顏色為鑑定特徵;可以和錫石(cassitoritc)區別;不溶於酸類,加入碳酸鈉予以燒熔,則可溶解於矽酸,若再加入過氧化氫,可使溶液變為黃色;
因為形成於高溫條件下,主要產於變質岩系的含金紅石石英脈中和偉晶岩脈中。此外,在火成岩中作為副礦物出現,也常呈粒狀見於片麻岩中;金紅石由於其化學穩定性大,在岩石風化後常轉入砂礦。
金紅石作為副礦物產於花崗岩、偉晶岩、片麻岩、雲母片岩和榴輝岩等岩石中,也以碎屑或砂礦形式分布於沉積岩或沉積物中。金紅石主要用於提取鈦和製造白色顏料。
產地及種類

中國河南省方城縣世界級特大型金紅石礦床、世界著名產地有瑞典Binnental和Campolungo、俄羅斯烏拉爾、挪威的Kfagero、法國Limoges附近的Yrieix、瑞士、奧地利的Tyr01、美國的Georgia、NorthCarolifonia和Arkansas各州、澳洲NewSouthWales的北部和Queensland的南部,以及美國Florida州的東北部等地。
金紅石的品種有黑色金紅石,這是富含鐵的緣故,這種變種稱為鐵金紅石;也有的以纖細的針狀晶體形成於石英中,稱之為發光金紅石;有時金紅石在剛玉、石英及其它礦物中,形成針狀包裹體,而呈現“貓眼”或“星光”效應。
結構性質

【1】晶體形態
復四方雙錐晶類,常具完好的四方柱狀或針狀晶形。常見單形為四方柱m、a和四方雙錐s等,有時出現復四方柱和復四方雙錐。
【2】晶體結構
晶系和空間群:四方晶系,P42/mmm;紅棕色、紅色、黃色或黑色,晶胞參數:a0=4.59埃,c0=2.96埃;粉晶數據:3.245(1)1.687(0.5)2.489(0.41)
【3】其他性質
硬度:6,比重:4.2-4.3g/cm3;解理:平行中等斷口:斷口不平坦;顏色:紅棕色、紅色、黃色或黑色;條痕:淺棕色至淺黃色;透明度:透明到不透明;光澤:半金光澤至金屬光澤
套用價值

目前我國金紅石年生產量僅數千噸,而需求量已達十萬噸以上,除了花費巨額外匯大量進口外,不足部分仍需用成本不菲的人造金紅石等代替。因此,有關部門把金紅石列入我國嚴重依賴國外資源的14種戰略儲備礦種之一。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目前我國金紅石的主要消費領域是電焊條,尚不能滿足,國際上則主要用於金紅石型高檔鈦白粉,而這一用途的市場空間十分巨大。據有關外資企業人士估算,目前全球鈦白粉產量約400萬噸,如在未來20年內中國達到世界平均消費水平的話,年需求量將達到100萬噸,其中至少一半以上為金紅石型鈦白粉。另據有關資料,目前已有數家外國公司準備在我國設廠生產金紅石型鈦白粉,為了獲得穩定的原料來源,也正在積極聯繫金紅石原料產地事宜。總之,未來金紅石資源需求旺盛,市場空間巨大。
主要用途

金紅石型鈦白粉br-601是經超細化處理後,由鈦、矽、鋁等多元無機複合包膜和特殊有機表面處理的通用級金紅石型鈦白粉,具有優質耐候性和遮蓋力,廣泛套用於塑膠、橡膠、造紙和高級塗料領域,更適用於塑鋼型材、色母粒以及粉末塗料等高分子體系,以及溶劑型油漆和油墨等室外高耐候環境。金紅石二氧化鈦是一種性能優異的白色顏料,由於其出色的性能,如高遮蓋力、高耐侯性、高光澤等,越來越受到塗料配方者的青睞。
金紅石型二氧化鈦的折射率為2.75[1],是所有白色顏料中折射率最大的一種,因此具有最強的遮蓋力。影響金紅石型二氧化鈦遮蓋力的因素除本身折射率、粒徑、粒徑分布和分散性等因素外,塗料中其他成分對金紅石型二氧化鈦遮蓋力也有很大的影響。
資源概況

(一)粗粒金紅石礦
礦體長數萬米,一般3層,最多6層。礦石類型簡單,為含金紅石角閃片岩及斜長角閃片岩。主要有益組分金紅石TiO2含量最高4.1%,平均2.2%。金紅石為自形、半自形柱狀,棕紅色,油脂光澤,粒徑0.02×0.12mm----0.12×0.8mm,嵌布在角閃岩、斜長石、綠簾石等脈石礦物之間。
(二)細粒金紅石礦
礦體長數千米,一般10----20層。礦層以含金紅石角閃片岩為主,所占比例為60%。其它含金紅石雲母片岩、斜長片岩、綠簾片岩次之。其金紅石TiO2含量一般1.76--3.60%,平均2.00%。金紅石的基本特徵與粗粒近似,但粒度較細,大多在0.05--0.1mm 之間。
人造金紅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