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長久以來,俄國相比起她的歐洲鄰國,在經濟發展上都處於落後形勢,包括在工業生產上處於甚低水平;農業的生產方式仍處於落伍、欠缺機械化的小農生產(在二十世紀初期仍使用木犁或石犁),反映俄國在經濟上的嚴重衰弱,加上蘇聯立國後搖擺不定的經濟生產政策,白軍和紅軍的內戰、對外貿易的停止,都使蘇聯的經濟更進一步受到破壞。而面對立國初期國際環境針對蘇聯的孤立、三十年代西鄰的德國及東鄰的日本極右反共主義興起,英法的綏靖政策及美國的孤立主義均使蘇聯對外的憂患意識加強,希望培養足夠的經濟實力,以應付外部威脅。
史達林在1931年曾表示:
“我們比先進國家落後於50或100年。我們必須在十年內趕上這個差距。我們必須要做到這一點,否則我們會被摧毀。”
可見五年計畫的推行背後有強烈的自強意識
內容
第一個五年計畫
第一個五年計畫在1928年至1932年推行,其主要目標是發展農業集體化。史達林認識到工業的進步必須由農業基礎的發展上加以支持。故此,史達林將全國的農業發展納入計畫之中,通過小農莊的合併成大型集體農場(колхоз)以推動現代化耕作方法,包括機械化生產及採用化肥;以及達至規模經濟,共同享有土地、農產品及生產設備。集體農場的生產目標由國家根據全國或地區需要加以規定。由1929年開始,集體農場的數目有57000個,至翌年則增加至8多萬個,此後自1931年開始,國營集體農場數一直維持至20萬個以上。而每個農場的平均面積也在1929至32年期間擴大了二十倍之多(參看錶一)。但農業集體化卻深受農民,特別是富農(кулак)的反對,農民不願將土地及農產品交予政府,以及不願在政府的控制計畫下進行生產。於是大批農民宰屠家畜、燒毀農作物,以免被政府充公,引致農產產量的急劇下降(參看錶二)。唯政府無視農民的反抗,繼續推行第一個五年計畫,並對反抗者加以鎮壓。除農業外,工業也有一定的發展,如於烏拉爾山脈,西伯利亞,中亞開探新地區,以便發掘煤礦及礦石礦,為重工業發展打下基礎。而另一方面,此計畫也有著重在電力的發展,大力推行電氣化,而政府也加強對煤及油等燃料的獨裁控制。
表一:1929年至1940年蘇聯農業集體化的發展(單位:百萬畝)
表二:1928年和1933年蘇聯牲畜總數之比較(單位:萬頭)
第二個五年計畫
第二個五年計畫在1933年至1937年推行,其主要目標則由農業轉為發展重工業,史達林為煤、鐵、鋼等工業生產定下高額生產目標,及下令興建發電站、礦井及油田,又改進運輸設施。結果在短短數年間工業產量有大幅度提升,以鋼產量為例,1938年的鋼產量比一次大戰前增加近三倍、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百多倍,僅次於美國和德國,比英國和法國的產量總和高(參看錶三);同年蘇聯在世界製造業產量的占有率僅次於美國、德國及英國,位列第四(參看錶四);工業產量的提升帶動能源耗用量比一次大戰前增加三倍有餘、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十二倍,同樣僅次於美國、德國及英國(參看錶五)。而烏拉爾及西伯利亞地帶則建設了一批新興的工業城市,推動城市化的發展(參看錶六)。
表三:1913年至1940年蘇聯和其他列強鋼產量之比較(單位:萬噸)
表四:1928年和1938年蘇聯和其他列強在世界製造業產量占有率之比較
表五:1913年至1940年蘇聯和其他列強能源耗用量之比較(單位:煤萬噸)
表六:1920年至1938年蘇聯和其他列強城市化比率之比較
第三個五年計畫
面對德國、日本及義大利的擴軍及隨後國際局勢的升溫,1938年開始的第三個五年計畫則集中發展軍事工業。史達林通過發展一些和軍工業近似的民用工業,以為即將到來的戰爭作準備,譬如擴大農用履帶拖拉機的生產,以便在戰時可於短時間內利用其生產線來生產輕型坦克,又或以擴大飛機生產以準備生產戰機。1938年開始,蘇聯的飛機生產較上年度增加一倍有餘,達7500架,翌年開始更保持在10000架以上(參看錶七);1940年,蘇聯的武器生產額僅次於德國,達五十億美元,已等同於英美兩國武器生產額的總和(當時蘇聯並未參戰,而英德正在開戰),1941年更為列強之首(參看錶八)。第三個五年計畫在1941年因德軍入侵而中斷。
表七:1937年至1942年蘇聯飛機生產量(單位:架)
表八:1940年和1941年蘇聯和其他列強武器生產額之比較(單位:億美元)
整體特徵
史達林模式的五年計畫存在著對經濟系統的高度控制,在產業所有權及管理方面,1936年國有制單位占有全國工業產值的百分之九十七,農業產值的百分之七十六(集體農莊占有另外的百分之二十);中央對國有企業占有百分之九十;地方則只占有百分之十,存在著高度集中化。另外在實際生產上,中央的指令也貫徹整個生產過程,企業主管由中央委派、國有企業的財政預算及年度計畫由中央審批、國家指令代替市場原則、按政府需要生產及分配資源,譬如以重工業優先, 指令性經濟計畫完全體現其中。
結果
顯然,五年計畫成功令俄國迅速進行工業化,在1940年,鋼、煤、石油、電力產量都達至新高(之後才因德軍入侵而有所回落),蘇聯經已成為繼美國和德國之後世界第三強工業國;而在東部興建新的工業城市則有助西伯利亞及烏拉爾山地區的開發。然而,蘇聯卻因為集中發展對國防有利及國家有需求的重工業,而忽視生產日常消費品的輕工業之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甚至比沙皇時期更低;人均工業化的成果在蘇聯龐大的人口下都給抵銷掉了,相比起資本主義陣營工業較弱的國家如義大利和日本仍猶有不及,更無法和英美等國相比(參看錶九),人民沒有享受到工業化帶來的成果。史達林要求蘇聯人民付出超出常人的工作量,又提出過高又不切實際的生產要求,不能達到生產要求的工人會被處分,以至進行勞改甚至被槍決,個人需要及自由都被國家及集體的強制手段壓制至史無前例的程度。
表九:1913年至1938年蘇聯和其他列強人均工業化指數之比較(以1900年的英國為100)
其他國家實施的五年計畫
中國五年計畫尼泊爾五年計畫
白俄羅斯五年計畫 (由盧卡申科提出)
越南五年計畫
韓國五年計畫
印度五年計畫
馬來西亞五年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