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廟鎮

馬廟鎮

馬廟鎮地處山東金鄉縣的西半部,全鎮面積90.6平方公里,耕地9.8萬畝,人口5.4萬,轄67個行政村,109個自然村。馬廟鎮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多種農作物的生長,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蒜、花生、芝麻等;盛產玉米、棉花、大豆、小豆、穀子等雜糧。馬廟鎮交通便利,通訊發達,京滬、京九、隴海、石新鐵路和京杭運河傍鎮而臥,鎮北15公里的濟寧機場正在擴建,國道105、省道東豐公路穿境而過,轄區內公路縱橫,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村村通有線電視;村村通程控電話和無線通訊;社會治安安定、經濟發展迅速。

基本信息

馬廟鎮馬廟鎮水利建設
馬廟鎮地處山東金鄉縣的西半部,全鎮面積90.6平方公里,耕地9.8萬畝,人口5.4萬,轄67個行政村,109個自然村。馬廟鎮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宜多種農作物的生長,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蒜、花生、芝麻等;盛產玉米、棉花、大豆、小豆、穀子等雜糧。馬廟鎮交通便利,通訊發達,京滬、京九、隴海、石新鐵路和京杭運河傍鎮而臥,鎮北15公里的濟寧機場正在擴建,國道105、省道東豐公路穿境而過,轄區內公路縱橫,實現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村村通有線電視;村村通程控電話和無線通訊;社會治安安定、經濟發展迅速。

歷史沿革

馬廟鎮領導視察
馬廟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據傳,唐代馬姓在此建村,修有廟宇,因此得名馬廟。遠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古代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夏屬緡國,系舜子季禧的封地,是當時山東的政治文化中心—曲阜走向中原地區的咽喉,是東夷挺進中原參加部族大融洽的必經之地,為華夏族及華夏文化的形成做出卓越的貢獻。在這塊熱土上,培育了西漢梁王彭越,三國名將滿寵等歷史名人。1930年馬廟正式形成建制—馬廟區,1940年屬金西辦事處,1958年8月為馬廟人民公社,1984年建鄉,1999年改鎮至今。

革命歷史:馬廟鎮人民有光榮的革命鬥爭傳統,金鄉縣第一個黨支部—中共金鄉縣第一高小黨支部就是馬廟鄉翟莊村人翟子超於1935年6月創建的;金鄉縣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中共馬廟鄉翟莊村黨支部翟子超同志於1936年12月創建的。為了中國的解放事業,一大批馬廟的志士仁人前仆後繼,為革命犧牲的烈士達140餘人;在馬廟生活戰鬥過的同志成為地市級以上領導幹部的就有秦和珍、楊汝岱等30餘人。解放後,馬廟更是人才濟濟,湧現出受毛主席、周總理多次接見的女民兵英雄張秀蘭和全國計畫生育標兵李秀蘭等英模人物。

產業

馬廟鎮馬廟鎮大會
馬廟是金鄉白皮大蒜的發源地。馬廟大蒜具有2000多年的歷史,早在東漢初年,馬廟就有種植大蒜的記載,經過長期的培育發展,加上這裡屬於溫帶地區,風和日麗,四季分明,土質肥沃等優越自然條件,馬廟白皮大蒜這個傳統的特色產品在品質上和種植面積上,得到不斷的提高,現已形成具有馬廟獨特風格和優質品質的馬廟白皮大蒜產業,所產大蒜個大、皮白、辣味適中,營養豐富,經許多國際研究機構研究證實,白皮大蒜中具有防癌和抑制腫瘤作用的二稀丙基、二硫化物、三硫化物等主要藥用成分,高出一般大蒜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被稱為最好的天然抗生素食品和保健食品。馬廟的白皮大蒜成為馬廟的特色支柱產業,創下了九個中華之最。92年在首屆中國農業博覽會上,白皮大蒜榮獲中國白皮大蒜類唯一最高獎--銀質獎,96年1月被國家評定為中國名牌產品,3月金鄉被國家正式命名為"中國大蒜之鄉",10月獲得A級綠色食品證書。目前,馬廟鎮白皮大蒜已出口日、俄、美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地方特產

馬廟鎮馬廟鎮洋蔥
馬廟是全國勝名的金谷之鄉。金谷是馬廟鎮的著名特產,據《金鄉縣誌》記載,金谷又名齊頭占金谷,僅產於金鄉縣馬廟鎮的馬坡,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米之一。金穀米色金黃,性粘味香,米質優異,營養豐富,居中國四大名米之首。金谷小米稀飯,聞之清香,食之甘美,且有熱補、潤腸功能,系滋補佳品,清康熙年間被列為貢品。建國十年大慶之際,周總理曾用此米招待中外賓客。1996年馬廟鎮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中國金谷之鄉。鎮政府組建了金穀米業公司,進一步開拓市場,先後開發出金谷營養米、金谷八寶系列、金谷袋裝米三大系列十餘個品種。同時,在行銷中積極實施名牌戰略,加強對外宣傳,改進包裝設計,採用精品包裝,由過去的地攤銷售進入超市,進而沖齬牛呦蜆適諧。平鴯炔禱獺?BR>畜牧業發展勢頭強勁。近年來,該鎮以百村、千場、萬戶工程建設為總抓手,大力推進規模化飼養、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截止目前,養豬、羊、肉雞、蛋雞、牛、奶牛已形成規模。新建、擴建規模養殖場7個,其中肉牛飼養場一個,百隻羊場4個,年出欄千頭以上豬場1處,奶牛飼養場一個。

私營經濟

馬廟鎮馬廟鎮建設
私營經濟蓬勃發展,第三產業迅速崛起。素有"中華蒜都"、"中國大蒜之鄉"的金鄉縣長年種植大蒜50萬畝,總產量60萬噸,全縣已建成大小恆溫庫350多座,總容量20萬噸,以大蒜深加工為主。其中,以鎮德興農貿公司、宏泰萬噸冷藏有限公司為核心層,集收購、加工、冷藏、銷售為一體的銀圓集團公司,年產值達到8千萬元,蒜粉年加工能力突破6000噸,被評為全國同類產品三強企業,成為全國最大的蒜粉廠之一,被授予濟寧市十強私營企業稱號,被國家外貿部批准為山東省首家私營自營進出品權企業。沿馬吉路興建的12萬平方米的私營經濟園區,已有日本、菲律賓、英國、台灣等中外合資企業二十多家進駐該區,成為全國最大的大蒜加工冷藏產業群。全長10公里,年成效額達10億多元,被農業部指定為全國鮮活農產品中心批發市場的國際大蒜商貿城,橫穿馬廟東西7.5公里。全鎮共擁有三處大型農貿批發市場,現已成為全鎮人民生產、金融文化娛樂中心,為境內的產品流通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文化教育

馬廟鎮有重視教育的優良傳統,教育發達,人口文化科技素質較高。抗戰時期聞名湖西的抗日育才國小就在曹坊村,中共黨員秦和珍也在邵莊村一帶組織了4處國小。馬廟鎮武訓式的人物程鑒淵,個人捐資助學大程樓村創辦了金鄉縣第一處國辦農村中學。馬廟普及了九年制義務教育,每年都向國家輸送大批的人才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