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環境
鄉內地勢平坦,旱地占95%以上,土質屬灰沙土和灰泥土,耕作層20-25厘米,PH值7.9,土壤疏鬆肥沃,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氣溫適宜,非常適宜種植蔬菜、棉花、油菜等經濟作物,每年蔬菜面積達7000畝以上。
經濟發展
由於地處江心洲,無工業環境污染,重金屬、農藥、化肥、激素殘留量小。 1992年以來,先後與安慶外貿冷凍廠(安慶安糧)、蕪湖外貿、合肥鼎綠、安慶大方食品廠等出口加工企業簽訂了蔬菜訂單,2007年度訂單蔬菜面積達5500畝,主要品種有荷仁豆、青刀豆、胡蘿蔔、榨菜、甘藍等14個品種,加工後的產品出口至日本、澳洲等國外市場,產品質量均符合國際質檢要求。該鄉一直作為這些外貿出口加工企業和周邊農貿批發市場的蔬菜生產基地,是綠色蔬菜生產和深加工的理想之所。
鐵銅鄉是農業人口大縣樅陽縣區內三大江心洲之一,現有人口約一萬五千人(傳統數據),土地面積萬餘畝,有“萬畝田”之說,水面面積約萬畝。鐵銅鄉以前以種植棉花、水稻和小麥為主,現在以種植棉花和油菜為主,水田基本拋荒。鐵銅鄉,經濟發展沒有交通相對便利的官埠橋、橫埠等地快,但由於有靠近樅陽縣縣城的地理優勢(僅一江之隔)和大量農民外出打工,人均收入在樅陽縣境內並不是很低。遷移到外地定居人口較多,並呈上升趨勢。 境內水陸交通便捷,有二道汽車輪渡(可以載人)、一道專門載人輪渡,距安慶長江大橋、合九路、合銅黃高速和鐵路僅20-30公里,有村村通水泥路18.1公里和砂石公路17.8公里。電力供應充足, 2007年小型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民辦公助項目的實施,排灌設施更加齊全、方便。
鄉境內擁有安慶市級農業產業化行銷型龍頭企業——鐵銅鄉蔬菜專業技術協會和縣級農業產業化行銷型龍頭企業——樅陽縣綠洲農貿有限公司。境內擁有安慶市級農業產業化行銷型龍頭企業——鐵銅鄉蔬菜專業技術協會和縣級農業產業化行銷型龍頭企業——樅陽縣綠洲農貿有限公司。2006年度萬畝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和“江中綠洲”綠色豆類品牌通過中國工商總局、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註冊和認證。同年蔬菜協會被安徽省農委確定為農民合作經濟組織會員單位和“一村一品”特色產業示範單位,2007年度農業生產總值3600萬元,其中蔬菜協會行銷額2560萬元。 2008年,鐵銅蔬菜基地被國家農業部授予“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稱號。2014年,鐵銅鄉積極引進黃蜀葵加工項目,與安徽向東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簽訂合作意向,引導村民種植黃蜀葵,通過收購方式,促進村民增收,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歷史變遷
由於鐵銅鄉是江心洲這種特殊的地理環境,在三峽水電站未修建完成之前,面臨著兩大災難的威脅,一是無情的長江洪水,即外澇,曾在1949年和1954年攻破這個銅鐵之圩。二是已有多年歷史的江堤倒塌,這一災難已經吞併了玉板洲。三峽工程修成後,近年洪水外澇災害有所好轉,但是江堤並未停止崩塌。因此,對於鐵銅鄉人民政府和鐵銅鄉人民,有一重大任務和責任就是保衛江堤。修固江堤這樣的水利工程本應由政府和受益區人民共同承擔,這樣的工程雖算不上大工程,但絕不是一個小工程。樅陽縣人民政府乃至中央政府,雖然投入一部分資金,仍然不能適應崩岸治理的需要,鐵銅鄉一萬二千人民迫切要求上級加大投入,進行江堤修固工程建設。甚至在2001年前後進行長江江堤加固工程這樣的大型水利時,也沒有對這個小島,更應該說是孤島撥一分錢,其資金全部投在大圩江堤建設上。這樣的分配,不能不讓鐵銅人民對政府表示失望,甚至是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