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鎮概況
浮山鎮地處饒平中部山區,東經116°59′18″,北緯28°55′52″,轄下18個村委會,1個居委 會,總面積71.2平方公里,總人口3.1萬人。

浮山是閩粵二省七縣的商貿集散地,水電設施齊全,交通通訊便利。浮山漢塘,坪洋製作的柿餅加工歷史已有二百多年。柿餅聞名於東南亞一帶,潛力和效益很大。鎮已把建設青柿生產基地及加工柿餅、柿這個項目作為今後一項特色產業來抓。浮山現有山地面積6.6萬畝,25度以下山坡地38000畝,尚未開發利用約15000畝左右。
浮山鎮交通、通信、供電、供水、學校、醫院、金融、娛樂等各項服務設施完備。浮山鎮山清水秀,景色優美。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浮山中學就座落在浮山東麓,她既是無產階級革命家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又是培養人才的搖籃,將軍外交家黃鎮曾在浮中執教,周恩來總理養女孫維世曾在此就讀。這裡培養出了汪旭光(工程院院士),吳中瑞、吳中輝、陳雪江、朱鐵骨將軍等一批國家棟樑之材。1900——2002年,浮山中學向全國各類高等學院輸送合格新生4000餘人。1999年,陳良文同學一舉奪得全省文科狀元桂冠。浮山鎮鎮域面積48。8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21600人,耕地20659畝,山場10913畝,農民人均純收入1752元。
浮山鎮黨委政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以浮山旅遊開發為重點,以新建新型旅遊集鎮為龍頭,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大為實施農業結構調整,著力改善投資環境,浮山鎮各項事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浮山鎮上下演奏一曲曲動人的樂章。
浮山鎮先後爭取農網改造資金600多萬元,建成日供水3000噸的自來水廠;投資400多萬元的移動、聯通通迅塔也全部在浮山安家落戶,小集鎮住戶看上了有線電視;浮山鎮中國小均建起了教學樓,橫穿浮山南北的白會公路已全線貫通,與潘浮公路縱橫交錯。
浮山“玲瓏剔透生態美,尋幽覽趣佳境多”,36岩、72洞、42怪石、36奇峰,“無岩不樹,無徑不竹,無澗不花,無石不苔”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相得益彰,是旅遊觀光的理想之地。
浮山鎮黨委政府始終將旅遊經濟作為新的經濟成長點和支柱產業來培植,因地制宜,適度發展,重點發展觀光游、野生動物考察游、火山探險游、休閒娛樂游。浮山人本著“保護第一,科學規劃,合理開發,持續發展”的原則,把發展綠洲與改善生態完美地結合。這裡將是旅遊業投資的理想之所。
鄉鎮經濟特色
2007年6月5日對於純農鎮的浮山鎮來說,是一個大喜的日子,浮山鎮第一家工業企業——浮山鎮陶瓷製作有限公司”在鎮的工業園區落戶。浮山鎮終於打破了工業企業“零”的局面,該廠計畫投資1500多萬元,用地近百畝,

在一個幾百年來以傳統農業為主要經濟支柱的地方,建工業園區,築巢引鳳,的確不容易。難怪浮山鎮一負責人感慨說,首家企業的落戶,對浮山今後工業的發展起到龍頭帶動作用,也將會帶動浮山鎮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對改變廣大幹部民眾觀念,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社會穩定起到較大作用。
浮山鎮人口3.2萬人,下轄18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是一個傳統純農的山區鎮。由於地處山區,山地多,通往浮山鎮行政村基本都是砂土路。至2002年底,浮山鎮通水泥路的行政村只有2個。經常出現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漿遍地,“行路難”問題嚴重製約著浮山鎮經濟的發展。“要想發展就要修公路”這一念頭一直存在浮山鎮幹部民眾的腦海里。2003年下半年,浮山鎮委、鎮政府抓住全市掀起鎮通村公路硬底化建設新高潮的契機,把解決“行路難”問題擺在經濟工作的重點,大搞基礎設施建設。
浮山鎮共完成農村公路建設投資1007.7萬元,改建農村公路26.14公里。其中縣通鎮公路4.54公里,通村公路21.6公里。修通行政村13個,分別占實際需要建設的通村公路里程數和通村個數的60%和72%。山區行路難的問題也初步得到解決,受到了當地廣大幹部民眾的一致好評。
浮山鎮想方設法完成大坑、嶺灣、漢塘、燈塔等4個行政村8.4公里的村道建設,再修通行政村4個,提前完成浮山鎮鎮通村公路建設任務。
作為純農山區鎮,浮山鎮將繼續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培育農村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浮山鎮在積極扶持種糧大戶的同時,加快科技創新步伐,發展高產、高質、高值的農業,增加農民收入。進一步調整農村生產布局,屬鎮區周圍的村,以發展工業為主線;屬“一村一品”的村,如漢塘村的“香蕉”,坪洋的“柿餅”、軍埔

建設新農村,需要高素質的新型農民,浮山鎮將加大對農民科技文化知識教育和免費的實用技術培訓,開發和充分利用農村勞動力資源的潛力,加強對農民應該掌握的經營管理知識的教育,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的新型農民。
在培育農業經濟成長點的同時,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完善投資軟硬環境。在實現工業“零”的突破後,浮山鎮表示,爭取今年至少2—3家企業到工業園區落戶,做到引進一家,成功一家,努力擴充經濟總量。
特色產品
柿子是柿科落葉喬木植物柿的果實,品種甚多。著名品種有大蓋柿,平均重224克,最大450克,品質優良,無核,豐產。柿子除鮮食外,多乾製成柿餅,亦稱柿桃,可用作點心餡。柿子是人們比較喜歡食用的果品,甜膩可
甘蔗是禾本科甘蔗屬植物,原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甘蔗是一種高光效的植物,光飽和點高,二氧化碳補償點低,光呼吸率低,光合強度大,因此甘蔗生物產量高,收益大。甘蔗是中國製糖的主要原料。新植甘蔗採用栽種甘蔗苗繁殖,栽種後不久即生根,長出許多嫩芽,形成叢狀。收割時僅收割甘蔗莖,將根仍留在土壤內,即宿根,來年,宿根重新分枝生莖;因此,甘蔗為多年生植物,它的收穫多的可達7~8次,在中國一般為3次,即三年後挖去宿根,重新種植。
牛蛙具有生長快、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蛋白質含量高等優點,是名貴食品。也可以出口創匯。其皮還可製革,髒可製藥。牛蛙生長快,肉質細嫩,味鮮美,是低脂肪高蛋白的高級營養食品。蛙皮可製作高級皮革,其草皮薄、柔軟、堅韌,是製造上等錢包的材料。皮帶、領帶、皮鞋、樂器、外科手術線的優良原料。蛙內臟可以藥用,蛙油可製作高級潤滑油。
旅遊資源
浮山古稱浮度山,號稱“山之隱者”,位於白盪湖濱,距縣36公里,總面積15平方公里,與黃山、九華山、天柱

一億多年前的白堊紀時期,古火山浮山曾兩度爆發,熔漿橫流。幾萬年後,火山休眠,塵埃落定,岩漿凝固,在兩水不斷衝擊深蝕下,姿態萬千的奇峰怪石,玲瓏怪狀的蒼岩幽洞展現在人們面前,豐富多彩的火山地貌在浮山形成了。
“削成絕壁千尋峭,生成懸掛萬竅空”,這是古人對浮山峰如林立,洞如蜂房的高度概況和絕妙寫照,全山有名可指的峰有36個,個個如刀削斧壁,各自有姿,各有奇妙。主峰妙高峰,海拔165米,如舳艫矗立,峭拔千尋,遊人登臨,既可飽覽山色,亦可俯瞰江流,石龍峰,形若虬龍,昂首蒼穹。浮山又是洞穴的世界,最著名的有36岩、72洞。金谷岩為岩洞之冠,高10米,縱25米,橫40餘米,後壁浮雕佛像29尊,精鐫細鑿,造型生動,岩口古木參天,蔭翳蔽日,來到洞中,如入仙境;滴珠岩,石壁森森,形如海螺直立,穹窿一竅見天,稱為“一線天”,常年不斷地灑下一串串水珠,形成“白日晴飛雨,散瀑濺洌珠”的奇妙現象。
早在4500年前,人類祖先就群居浮山,生息繁衍。晉梁時,高僧雲集浮山,修身養性,參徑坐禪,並建起了一座座金碧輝煌的寺廟。趙宋以後,成為曹洞宗的祖庭一一圓鑒大師禪揚佛法的寶地,圓鑒大師與歐陽修“因棋說法”的千古佳話即發生在這裡。由於佛教文化的興盛,浮山吸引了無數名人雅士,如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黃庭堅、左光斗、方以智、方苞、劉大槐等等,他們流連于山水之間,或唱酬,或題刻,在浮山石壁上留下大量文體各異、書法萬千的摩崖石刻,成為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產。
浮山在新民主義革命時期,就成為安徽革命根據地之一。王步文、黃鎮、朱蘊山等曾在此領導了可歌可泣的農民和學生運動,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也給浮山留下一份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招商引資
鎮黨委政府以旅遊開發為重點,以經濟建設統覽全局工作,全力打造旅遊新型集鎮。按《浮山鎮總體規劃》沿白

展望明天,山川秀美的浮山,隨著旅遊業的興起,她必將成為樅陽北部物流、信息流、技術流、人才流的集散地和中心,成為樅陽縣經濟發展最活躍、最具有動感的地方。21世紀是浮山鎮壓全面邁向小康社會的新階段,熱忱歡迎國內外客商來浮山共謀發展,共創輝煌與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