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兵變

馬嵬兵變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馬嵬驛(今陝西興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隨行將士處死宰相楊國忠,並強迫楊玉環自盡,史稱“馬嵬驛兵變”。

基本信息

歷史背景

馬嵬驛兵變馬嵬驛兵變
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在范陽發動叛亂。由於事先沒有防備,安祿山的軍隊勢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潼關唐玄宗見勢不妙,倉皇聞訊與楊貴妃楊國忠、太子李亨及少數近臣在龍武將軍陳玄禮護送下西逃。逃至長安西北的馬嵬驛(今興平市馬嵬鎮)時,疲憊飢餓的士兵把宰相楊國忠斬殺,又逼玄宗賜死楊貴妃。而楊貴妃的兩位姐妹,韓國夫人虢國夫人也被亂兵所殺。馬嵬兵變,是唐代歷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事件。它標誌著唐玄宗統治的結束和唐肅宗統治的開始,在唐代政治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過程

玄宗出逃

甲午(十二日),百官上朝的不到十分之一二。玄宗登臨勤政樓,下制書說要親自率兵征討安祿山,聽到的人都不相信。玄宗又任命京兆尹魏方進為御史大夫兼置頓使,京兆少尹靈昌人崔光遠為京兆尹,兼西京留守,讓將軍邊令誠掌管宮殿的鑰匙。玄宗假稱劍南節度大使穎王李將要赴鎮,命令劍南道準備所用物資。當天,玄宗移居大明宮。天黑以後,玄宗命令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集合禁軍六軍,重賞他們金錢布帛,又挑選了閒廄中的駿馬九百餘匹,所做的這些事情外人都不知曉。
乙未(十三日),天剛發亮,玄宗只與楊貴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信宦官、宮人從延秋門出發,在宮外的皇妃、公主及皇孫都棄而不顧,只管自己逃難。玄宗路過左藏庫,楊國忠請求放火焚燒,並說:“不要把這些錢財留給叛賊,”玄宗心情悽慘地說:“叛軍來了沒有錢財,一定會向百姓徵收,還不如留給他們,以減輕百姓們的苦難。”這一天,百官還有入朝的,到了宮門口,還能聽到漏壺滴水的聲音,儀仗隊的衛士們仍然整齊地站在那裡,待宮門打開後,則看見宮人亂鬨鬨地出逃,宮裡宮外一片混亂,都不知道皇上在那裡。於是王公貴族、平民百姓四出逃命,山野小民爭著進入皇宮及王公貴族的宅第,盜搶金銀財寶,有的還騎驢跑到殿里。還放火焚燒了左藏大盈庫。崔光遠與邊令誠帶人趕來救火,又召募人代理府、縣長官分別守護,殺了十多個人,局勢才穩定下來。崔光遠派他的兒子去見安祿山,邊令誠也把宮殿各門的鑰匙獻給安祿山。[1]

倉皇失措

玄宗一行經過便橋後,楊國忠派人放火燒橋,玄宗說:“官吏百姓都在避難求生,為何要斷絕他們的生路呢!”於是就把內侍監高力士留下,讓他把大火撲滅後再來。玄宗派宦官王洛卿先行,告訴郡縣官作好準備。到吃飯的時候,抵達鹹陽縣望賢宮,而王洛卿與鹹陽縣令都已逃跑。宦官去徵召,官吏與民眾都沒有人來。已到了中午,玄宗還沒有吃飯,楊國忠就親自用錢買來胡餅獻給玄宗。於是百姓爭獻粗飯,並參雜有麥豆,皇孫們爭著用手抓吃,不一會兒就吃光了,還沒有吃飽。玄宗都按價給了他們金錢,並慰勞他們。眾人都涕泣流淚,玄宗也禁不住哭泣。
這時有一位名叫郭從謹的老人進言說:“安祿山包藏禍心,陰謀反叛已經很久了,其間也有人到朝廷去告發他的陰謀,而陛下卻常常把這些人殺掉,使安祿山奸計得逞,以致陛下出逃。所以先代的帝王務求延訪忠良之士以廣視聽,就是為了這個道理。我還記得宋璟作宰相的時候,敢於犯顏直諫,所以天下得以平安無事。但從那時候以後,朝廷中的大臣都忌諱直言進諫,只是一味地阿諛奉承,取悅於陛下,所以對於宮門之外所發生的事陛下都不得而知。那些遠離朝廷的臣民早知道會有今日了,但由於宮禁森嚴,遠離陛下,區區效忠之心無法上達。如果不是安祿山反叛,事情到了這種地步,我怎么能夠見到陛下而當面訴說呢!”玄宗說:“這都是我的過錯,但後悔已經來不及了。”然後安慰了一番郭從謹,讓他走了。不一會兒,管理皇上吃飯的官吏給玄宗送飯來了,玄宗命令先賞賜給隨從的官吏,然後自己才吃。玄宗命令士卒分散到各村落去尋找食品,約好未時集合繼續前進。快半夜時,到了金城縣,縣令和縣民都已逃走,但食物和器物都在,士卒才能夠吃飯。當時跟隨玄宗的官吏逃跑的也很多,宦吏內侍監袁思藝就藉機逃走了。驛站中沒有燈火,人們互相枕藉而睡,也不管身份的貴賤。王思禮從潼關趕到後,玄宗才知道哥舒翰被俘,於是就任命王思禮為河西、隴右節度使,命令他立刻赴任,收羅散兵,準備向東進討叛軍。

禁軍兵變

馬嵬驛兵變馬嵬驛兵變
丙申(十四日),玄宗一行到了馬嵬驛,隨從的將士因為飢餓疲勞,心中怨恨憤怒。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認為天下大亂都是楊國忠一手造成的,想殺掉他,於是就讓東宮宦官李輔國轉告太子李亨,李亨猶豫不決。這時有吐蕃使節二十餘人攔住楊國忠的馬,向他訴說沒有吃的,楊國忠還沒有來得及回答,士卒們就喊道:“楊國忠與胡人謀反!”有人用箭射擊,射中了楊國忠坐騎的馬鞍。楊國忠急忙逃命,逃至馬嵬驛西門內,被士兵追上殺死,並肢解了他的屍體,把頭顱掛在矛上插於西門外示眾,然後殺了他的兒子戶部侍郎楊暄與韓國夫人、秦國夫人。御史大夫魏方進說:“你們膽大妄為,竟敢謀害宰相!”士兵們又把他殺了。韋見素聽見外面大亂,跑出驛門察看,被亂兵用鞭子抽打得頭破血流。眾人喊道:“不要傷了韋相公。”韋見素才免於一死。士兵們又包圍了驛站,玄宗聽見外面的喧譁之聲,就問是什麼事,左右侍從回答說是楊國忠謀反。
玄宗走出驛門,慰勞軍士,命令他們撤走,但軍士不答應。玄宗又讓高力士去問話,陳玄禮回答說:“楊國忠謀反被誅,楊貴妃不應該再侍奉陛下,願陛下能夠割愛,把楊貴妃處死。”玄宗說:“這件事由我自行處置。”然後進入驛站,拄著拐杖側首而立。過了一會兒,京兆司錄參軍韋諤上前說道:“現在眾怒難犯,形勢十分危急,安危在片刻之間,希望陛下趕快作出決斷!”說著不斷地跪下叩頭,以至血流滿面。玄宗說:“楊貴妃居住在戒備森嚴的宮中,不與外人交結,怎么能知道楊國忠謀反呢?”高力士說:“楊貴妃確實是沒有罪,但將士們已經殺了楊國忠,而楊貴妃還在陛下的左右侍奉,他們怎么能夠安心呢!希望陛下好好地考慮一下,將士安寧陛下就會安全。”
玄宗這才命令高力士把楊貴妃引到佛堂內,用繩子勒死了她。然後把屍體抬到驛站的庭中,召陳玄禮等人入驛站察看。陳玄禮等人脫去甲冑,叩頭謝罪,玄宗安尉他們,並命令告諭其他的軍士。陳玄禮等都高喊萬歲,拜了兩拜而出,然後整頓軍隊準備繼續行進。韋諤是韋見素的兒子。楊國忠的妻子裴柔與她的小兒子楊、虢國夫人與她的兒子裴徽都乘亂逃走,到了陳倉縣,被縣令薛景仙率領官吏抓獲殺掉。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不用說,一提起白居易長恨歌》中的這一段誰都知道,講的也就是馬嵬之變。

影響

安祿山叛亂時,玄宗本想禪讓太子李亨。但此次兵變,太子李亨被認為是主謀,使玄宗大受打擊。玄宗與李亨於馬嵬驛分道,玄宗向南赴四川,李亨向北收拾殘兵敗將。此後不久,李亨就在靈武自行宣布即帝位,是為唐肅宗,改元至德,遙尊玄宗為太上皇。

評價

白居易: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李商隱: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李東陽:唐家國破君不守,獨載蛾眉棄城走。金甌器重不自持,玉環墮地猶回首。前星夜入紫微垣,王風淨掃長安膻。上皇卷甲三川外,父老含悲長慶前。世間萬事多反覆,自古歡娛不為福。君不見西宮露刃迎,何如坡下屯兵宿。[3]
蔡東藩:國忠忌翰,促令陷賊,潼關不守,亟議幸蜀,陷翰猶可,陷天子可乎?惟國忠之意,以為都可棄,君可辱,而私怨不可不復,身命不可不保,兄弟姊妹,不可不安。自秦赴蜀,猶歸故鄉,庸詎知王思禮等之竊議其旁,陳玄禮等之加刃其後耶?楊玉環不顧廉恥,競尚驕奢,看似無關治亂,而實為亂階,盅君誤國,不死何待?

兵變主謀之謎

756年,安祿山大軍西進,唐軍守將哥舒翰雖組織了強有力的抵抗,但最後還是失敗,叛軍直逼都城長安。玄宗見勢不妙,連夜帶著楊貴妃姐妹和皇子皇孫們奔蜀,禁軍將領陳玄禮、宦官高力士和宰相楊國忠護衛在左右,大家亂作一團,急急地朝蜀中逃命。途經馬嵬驛時,飢餓疲乏的禁軍將士發動了一場軍事動亂,他們要求玄宗處死楊國忠和楊貴妃兄妹兩人,否則大家都不走了。玄宗在禁軍們的逼迫下忍痛下令殺掉楊家兄妹,這一歷史事件史稱馬嵬驛兵變。不過在關於誰是兵變幕後主謀的問題上,大家出現了分歧。那么到底是誰在煽動士兵們發動兵變?
一種看法認為,這是一場自發的士兵譁變。由於士兵們飢餓不堪,在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的組織指揮下,士兵們發動了這場民眾性自發性的救亡運動,沒有幕後主使者。這種說法顯然流於現象,因為在封建專制時代,一個禁軍將軍是不可能發動這場兵變的,因為他既沒有足夠的權力和兵力來逼迫皇帝,也沒有足夠的政治地位有發動兵變的必要。
一些人認為,種種跡象表明,兵變是早有預謀的,是一場有計畫、有指揮的軍事行動。馬嵬驛離長安城不過一百多里,走一天工夫就能到達,禁軍不可能這樣嬌嫩,也不可能當時已飢餓到要發動兵變的地步。
有人提出,當時唐玄宗身邊的宦官高力士是兵變的主謀。著名唐史專家黃永年先生認為高力士是唐玄宗時期的大權宦,對當時的政治有極大的影響。唐朝自長孫無忌、褚遂良被高宗貶死後,外朝宰相久未能參與內廷政權核心,其權力只限於一般日常政務。此時李林甫、楊國忠均欲染指於政權核心,自必引起高力士的妒恨。李林甫、安祿山等人都是由高力士推引而登上高位的。高力士在唐代首開宦官掌管中央政權的先例,“每四方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後進御,小事便決之”。朝中官吏上呈的奏摺都要先經過高力士,然後再上呈給皇帝,小事就由他直接決斷了,這實際上已經是後來所謂的“內相”了。朝中有了內相,必然會與外相也就是宰相為了爭奪權利而發生衝突,特別是遇上想弄權的外相,如李林甫、楊國忠之類,就一定會鬧到水火不容的地步。雙方的對立發展到使高力士在玄宗面前公開對李、楊進行攻擊,要求玄宗表態,說明此前雙方在私底下早有過多次鬥爭傾軋。因此,高力士有兵變的動機。而他又深得玄宗賞識,手握大權,也就有了謀劃兵變的實力。
高力士和禁軍的關係是怎樣的?黃先生認為自開元十九年(731年)禁軍首腦王毛仲、葛福順等與高力士爭寵不勝被貶逐後,禁軍在另一長官陳玄禮統率下早投入高力士懷抱。因此馬嵬驛事變就是高力士在天寶十三年(754年)攻擊楊國忠未達到目的後,乘安祿山叛亂之機指使陳玄禮利用禁軍所發動的一次清君側行動。由於息扈從禁軍全在高、陳掌握之下,肅宗還毫無實力可資憑藉。對當時兵變的陳玄禮來說,他是不需要毫無實力可言的太子的支持,而且兵變發生後,陳玄禮與太子的另一位宦官李輔國之間更不存在特殊關係,故太子絕不可能是兵變的後台主謀人物。
另有一種觀點認為兵變的幕後主謀是當時的太子李亨。他比高力士有更大的權力,也更有發動兵變的理由。發動兵變的主謀勢必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他要與楊國忠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也就是說,他要有置楊國忠於死地的理由。這是發動兵變的動機,是最根本的前提條件。二是要有控制和調動禁軍的能力,這是使預謀付諸行動的實力。高力士與李亨誰更具備這兩個條件呢?
讓我們先來看第一個條件。高力士與楊國忠的矛盾在玄宗後期並不十分突出,更沒有到“內相”與“外相”相抗衡以至於不可調和的程度。高力士雖然擁有不小的權力,但並不具備操縱政局而與宰相抗衡的實力。他所做的只是上傳下達以及輔佐玄宗處理一些細小政務之類的工作。他與楊國忠雖有矛盾,但還不至於到你死我活的程度。在史籍中,也沒有兩者刀劍相向的記載。
相對於高力士而言,太子李亨與楊國忠的矛盾則要尖銳得多。玄宗末年,皇位繼承權的爭奪成為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焦點,李亨繼位的過程是艱難的。唐玄宗在開元三年(715年)冊封次子李瑛為皇太子,後來由於種種原因,李瑛被廢為庶人,皇太子之位頓時懸空。當時的宰相李林甫等人極力主張立武惠妃之子壽王李瑁為太子,但玄宗卻立了忠王李亨。李林甫深知不佐太子的後果是可怕的,要消除這場災難,只有將李亨拉下太子之位,擁立李瑁,因此他不斷地陰謀推翻李亨。而此時,楊國忠為了謀求高位,依附李林甫,積極地參與其中,與李林甫一起想方設法欲制李亨於死地。後來楊國忠、李林甫為爭奪權力失和,但在反對李亨為太子這一點上,楊國忠始終沒有改變。李亨為了保衛自己的皇位繼承權,只有消滅楊國忠一條路可以走。
安史之亂爆發後,玄宗想傳位給李亨,楊國忠聽聞此事後大驚。如果李亨即位,就意味著楊氏家族的敗落,楊國忠也會性命不保。於是他趕緊通過楊貴妃“銜土請命”,終於使玄宗打消了這個念頭。這必然引起太子憤怒,只有剷除楊國忠,李亨才能儘快即位稱帝。潼關失守後,楊國忠建議玄宗移駕蜀地。蜀是楊國忠的勢力範圍,是他的發跡之處。如果李亨隨之入蜀,不要說即位無望,就是性命也難保。在這種情況下,李亨怎么肯深入虎穴。因此,為了維護自己的既得利益,李亨只有除掉楊國忠。可見,李亨與楊國忠的矛盾一直十分突出尖銳,他比高力士更有理由欲置楊國忠於死地,他成為兵變主謀的可能性大大超過高力士。
其次,從控制禁軍的能力來看,李亨也比高力士更具備這個條件。眾所周知,在玄宗即位前朝廷便有規定,親王、駙馬不能掌管禁軍。這條禁令在玄宗時期一直堅持實行並沒有解除。但是,在玄宗倉皇出逃蜀地的時候,他卻給了李亨的兩個兒子建寧王、廣平王指揮調動禁軍的權力。由此可見,李亨完全有條件通過兩個兒子調動部分禁軍來發動兵變。因而,李亨成為兵變主謀的可能性遠遠超過高力士。
除以上兩個條件,我們還可以從兵變以後的受益情況來比較。馬嵬兵變是一次成功的政變,兵變後的最大受益者一定就是幕後主謀者。在兵變之後,高力士仍隨唐玄宗到了蜀地,不僅沒有獲得任何實際的政治利益,反而處境艱難。而李亨自兵變後分兵北上,徹底擺脫了其父的控制,在靈武自立稱帝。顯然,他是馬嵬兵變最大的獲益者,兵變的幕後主使,自然非他莫屬。
也有人贊同李亨是事件的主謀者,但對禁軍將領陳玄禮的看法有所不同。一些人認為陳玄禮不是李亨的私黨,而是玄宗的心腹侍從,很可能當時只是一個被迫的支持者。有人更進一步認為事變中玄宗幸免於難,主要是得益於陳玄禮的忠心護主。也有人認為陳玄禮是聽命於李亨的。
一種觀點認為,兵變的主謀是李亨身邊的宦官李輔國。香港學者章群認為馬嵬驛事變,實太子宦侍與河西將士共成之,其主要人物,則為李輔國與王思禮,但假陳玄禮之手來完成的。由於王思禮為王忠嗣的部將,因而一直想除掉楊國忠。陳玄禮是獲得了太子許可後行事的。他的結論是:“觀乎李輔國日後之跋扈,必有所恃,是雖告於太子,而輔國為謀主,但無思禮河西之兵,陳玄禮未必為同。”從這種觀點推論,內地有學者認為事變是太子和李輔國共同策劃和發動的。
不過也有很多人對李輔國的作用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們認為參與兵變的除李亨外,還有建寧王倓、廣平王俶、張良娣等,李輔國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能誇大。
也有人指出,馬嵬驛事變中夾雜著太子李亨與宰相楊國忠之間的尖銳矛盾,而且這一矛盾由來已久。太子是支持了陳玄禮發動兵變,也為自己消滅了最大的政敵,達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但太子不是那股政治潮流的後台或支柱,參與謀劃和主謀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兵變的前後過程中,也看不出陳玄禮與太子之間有什麼特殊的關係,絲毫不見太子具備控制與指使禁軍的條件。事後陳玄禮也沒有跟隨李亨到靈武,卻一直緊跟著唐玄宗。高力士是馬嵬驛事變的支持者,他的確與楊國忠之間存在著矛盾,其性質是屬於內廷宦官和外朝宰相的矛盾,但高力士是否讓陳玄禮對楊國忠下手,單憑推論是不夠的,很難令人信服。高力士確實具備控制與指揮禁軍的條件,但沒有史料可以證明高力士在暗中策動與指使陳玄禮搞兵變。
其實大可不必去尋找兵變的後台主謀。以六軍將士為主體而發動的兵變,實質上是各種勢力反對楊國忠的一場民眾性運動,並不是個別人能夠煽動起來的。陳玄禮曾經慷慨陳詞:今天下崩離,皇帝出逃,國家蒙難,人民死亡,這一切難道不是楊國忠專權所造成的嗎!若不誅之以謝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憤!這種呼聲,喊出了廣大軍士們的真誠願望。兵變一結束,陳玄禮就向玄宗謝罪,說楊國忠“撓敗國經,構興禍亂,使黎元塗炭,乘輿播越,此而不誅,患難未已”。因此禁軍發動兵變是為“社稷大計,請矯制之罪”。杜甫稱讚事變中的陳玄禮說:“桓桓陳將軍,仗鋮奮忠烈。微爾人盡非,於今國猶活。”他讚美陳將軍在兵變中的忠烈舉動,肯定了事變的救亡性質與重大意義。如果他真是權力鬥爭中的工具,只是聽命於後台人物的指使,杜甫說這話就實在是太迂了。
儘管兵變只有半天,很快以大家山呼“萬歲”就結束了,但這件事本身的影響很大,它標誌著唐玄宗統治時代的結束,唐肅宗新時代的開始。兵變的確至今仍是一個大謎,令人猜想不已。

楊貴妃生死之謎

馬嵬之變之所以有名,還在於楊貴妃的香消玉殞。
楊貴妃的美,眾所周知,與其它三大美人不同的是,她是比較胖的,有一句話叫“燕瘦環肥”,說的就是楊玉環是個胖美人。唐代的審美比較別具一格,以胖為美,我們看唐代的壁畫、雕塑,人物都是很豐滿的,沒有太瘦的。但唐朝真的不喜歡苗條一點的么?記得小時候看過一篇文章,說是唐玄宗下詔選女子進宮,其中有一條要求就是身材要苗條一些,忘了確切的用詞是什麼,但可以肯定用的不是豐滿,由此可見,唐朝不單是以胖為美,只要是美的,不管胖瘦都能接受,這也比較符合唐兼容並蓄的特點。所以,其它朝代的美女到了唐朝,也不會失業,照樣可以很風光。
好了,閒話不多說。要唐玄宗殺楊貴妃,確實是一件殘酷的事情。玄宗側首站立的那會兒,柔腸寸斷,苦不堪言。但玄宗與貴妃的愛情,真的像白居易的《長恨歌》寫的那樣,那么纏綿悱惻么?非也非也。“上乃命力士引貴妃於佛堂,縊殺之。輿屍驛庭,召玄禮等入視之。”他們生離死別的場面沒有那么誇張,連個抱頭痛哭都沒有,而且楊貴妃死後,玄宗還大大方方的叫陳玄禮等人“入視之”,核對一下身份。這裡似乎有問題,為什麼還要核對身份呢?如果說是大臣信不過皇帝,認為皇帝會做假,那也實在有點大不敬。究竟,陳玄禮等人有沒有這樣去看過楊貴妃的遺體呢?如果有,他們看到的,是不是真的楊貴妃呢?再引申一下,楊貴妃有沒有真的命喪馬嵬?
首先,我覺得史官記載此事,從行文來看,並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主觀傾向。這位史官沒有與陳玄禮等人一個鼻孔撒氣,否則就該把陳玄禮的行為再上升一個台階,並且將這個人也抬高一下,但實際上陳玄禮甚至沒有個人的獨立傳記,只是作為“附”才在《舊唐書》中出現一下。另一方面,一般來講,都是為尊者諱,從玄宗這個角度來說是不該記下這件有損皇帝顏面的事的,從兩唐書來看,也確實未曾記載,但到了司馬光的時候,就與唐朝的皇帝無關了,可以大膽的直書其事。所以這樣說來,這件事應該確是發生過的,不過就像史書中所寫,是玄宗主動讓陳玄禮去看,否則,陳玄禮等人也不好提出這個要求。考其心態,大概也是為了平息禍亂,否則只怕自身難保。但又有問題,那就是,既然兩唐書沒記此事,司馬光又是依何而言呢?去查通鑑考異,這裡沒有相關記錄,沒說是取自哪裡。從《唐國史補》這些唐代筆記來看,和兩唐書所記大同小異,至於核對身份,未曾提到——麻煩了,莫非是司馬光老人家自己杜撰出來的?不過我們一般情況下還是應該相信史家之筆的,因為他們手中掌握的史料絕對遠遠多於我們。像司馬遷記下的商朝,由於現存史料匱乏,因此後來甚至有人懷疑究竟有沒有那個遠古的青銅時代。但安陽發現的甲骨文有些上面有類似“甲、乙、丙、丁”這樣的天干,人們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是太丁、太甲、中丁這樣的字,這些正是商王的名字,由此印證了司馬遷《史記》的真實性。
唐朝當然沒有甲骨文這些東西來作印證了,能參考的也就是墓志銘這些東西。楊貴妃的墓雖然還在,但似乎並未有什麼特別的石碑,有的也只是和史書上記載差不多。至於泰陵(就是玄宗的陵墓)裡面,或許有這樣的東西,但泰陵並未打開,所以我們也不知道。從我個人來講,我寧可相信通鑑的記法。玄宗讓陳玄禮等人去看楊貴妃的屍體,其實想想也是順理成章的。馬嵬驛不是皇宮,往日極聽話的士兵們現在是在譁變,玄宗還有什麼理由來耍他那皇帝派頭?如果能耍,貴妃就不會死了,而且在玄宗第一次讓士兵回去時,他們就該出去了,結果呢?結果就是,玄宗很清楚他無力挽回局面。因此,應將士們的要求殺了人,但只派個人去跟他們說“貴妃已死”顯然並不能打消他們的疑慮,只有讓他們看到屍體,才有說服力。比如學校收學費(由於前兩天剛去交錢,所以深有體會),收完之後會給一張收據,表示已收了錢。雖然大不相同(交錢的學生像是被迫殺楊貴妃的玄宗,而學校則像是陳玄禮,不過出示證據角色換成了學校,如果類比一下的話,就像是陳玄禮拿出筆來寫了張證明書:今確認楊貴妃已死),但本質是一樣的,都得有確鑿的證據才行。
既然陳玄禮看到了楊貴妃的屍體,那么楊貴妃的生死之謎是否就這樣解開了呢?也不盡然。我們都知道,縊死的人死相都不怎么好看,眼往上翻,然後還吐著舌頭,我們俗稱吊死鬼的這種東西往往都是這樣一副形象。無獨有偶,有一次看到一部外國電影中,絞死的人們也都是這樣子。但也有不伸出舌頭的,《洗冤集錄》中有一段:“若勒喉上,即口閉,牙關緊,舌抵齒不出;若勒喉下,則口開,舌尖出齒門二分至三分。”其實我們自己拿手試著勒一下自己(放心,自己用手絕勒不死自己的,這已經經過我的同學親身驗證,不過她也只是好奇,可沒什麼想不開的),如果放在位置偏喉的上部,舌頭確實不好出來,如果放在下面,則有種想咳嗽的感覺,那舌頭離出來就不遠了。所以,可憐花容月貌的楊貴妃,死後相貌有沒有這么慘,完全取決於高力士繩子勒的位置。但分析一下,若是人工拿繩索勒的話,位置多半應該靠下,或是靠中間,而上吊的人由於重力,位置應該多靠上才是——奇怪為什麼吊死鬼的形象多是吐舌頭的,不過我們不是研究上吊,還是回到楊貴妃這裡來吧。繩索與喉的位置我們現在確定是在中間或者下面,在下面的話只怕貴妃死後的確是那樣子了,若是在中間,則又取決於她是否有保持自己美好形象的毅力,如果堅持下來了,也有可能是不吐舌頭的。但無論如何,人死後肯定都好看不了,楊玉環固然相貌可以羞花,卻也無法擺脫自然規律,而且一來年齡也不小了,肯定已沒有十幾年前的動人,二來死前必然受到驚嚇。所以,屍體的面貌若是這個樣子,只怕並不好確認那就是楊貴妃,只要找一個也是非常美貌而且有些像楊貴妃的後宮中人(這也不難,只要有點像即可),照樣可以掉包。這么一想,玄宗大方的讓陳玄禮來看屍體就顯得有點可疑了。至於陳玄禮是否能認出那是不是真的楊貴妃,也很難說,就算有疑點也不敢提出,皇帝讓他來看已經是相當的沒面子了,難道還要再給玄宗臉上剝層皮么?
雖然玄宗確實有造假的可能,哪怕真能矇混過關也行啊。但我真的不相信後人所說,楊貴妃是到了日本。此說如果要找證據的話,可以上溯到白居易,《長恨歌》中寫“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這幾句中提到的那座海上仙山,有人就懷疑是日本。其實白居易這首詩,很多地方都有詩人的想像成分,還有他刻意美化楊貴妃的地方,比如隱去她曾為壽王之妻,所以這樣的詩歌並不能作為信史。法學上,一個證人只要說了一句謊話,那么他的其它證詞也全部無效(因為無法判定他究竟說了多少謊話),因此我們已知有了一處偽案的《長恨歌》,決不能拿來作楊貴妃到日本的文字證據。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它文字上的證據呢?不知道,至少在中國是沒有了。日本的記法可能不同,但只怕牽強附會的成分較多。現在很多日本女子,堅定的宣稱自己是楊貴妃的後人(奇怪,難道不從父系要從母系?),這就更加牽強,同時也更加的不可信了。日本人為什麼要這么編呢?其實日本對於唐朝是很崇拜的,若唐朝有一位十分美麗的皇妃到了他們那裡,在他們來看當然是蓬篳生輝。而且白居易的詩在日本流傳也很廣,說不定他們就是看了《長恨歌》之後才產生的這種說法。其實楊貴妃也不是第一個到日本的人了(鑒真那樣主動去的不算),比如黑澤明名作《》中就提到妲己去了日本,而日本流傳的百鬼夜行中,有些鬼神是來自於中國的《山海經》。有了這么多“前輩”,楊貴妃的出國也就不稀奇了(不過唐朝出國可沒這么流行)。有人替楊貴妃把出國路線都找好了,說是她從周至的儻駱道出發的。這只能說是有了結果之後尋找出來的途徑,譬如告訴你一加上一個數,結果是二,那么自然能找出另一個數是一;預定結果是楊貴妃沒死,那么自然能找著一條逃生之路。總之,我不相信楊貴妃還活著的說法,要知道,被勒完之後再甦醒的可能性太低了,以至於真有人這么醒過來,全世界都會當作新聞,我就曾在報紙上看到某國一名囚犯,絞刑之後又醒過來,倒把執法人員嚇的不輕。楊貴妃沒有死,只是善良人們的一個美好的願望而已,而且不排除這件事有“名人效應”。
好了,正題似乎說完了,那下面讓我們休閒一下,討論討論李隆基與楊貴妃那千古流傳的“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愛情。前面說了,他們之間的愛情很可能沒有這么轟轟烈烈。史家的筆記得比較無情,玄宗除了猶豫不忍之外,也沒什麼特別的表現,當然這也許是史家不願多記這些兒女情長的東西,另一方面,歷史上皇帝與后妃之間的愛情,本就沒什麼特別好看之處,少數幾個或許還有流傳價值。李、楊二人的愛情算是典型一例,所以唐有白居易歌長恨,元有白樸嘆梧桐雨,清則有洪升詠長生殿,經過文人們一而再、再而三的美化升華,玄宗簡直就是情聖一般。但一個基本的事實,真正的情聖,應是寧願自己死,也不忍心讓愛人去死的吧。玄宗說到底還是皇帝,而且是一位曾經很有為的皇帝,也是曾經發動過政變的皇帝,沒有什麼割捨不下,雖然心痛,但再讓他選擇一次,仍然是這樣的結果。雖然沒有達到這種高度,玄宗之寵楊貴妃,在歷史上也屬罕見了,雖然他曾次把楊貴妃遣送回家,但後來又接回到宮中,起作用的當然不僅是楊玉環的美貌,如果單是那樣,當她三十多歲時就快人老珠黃了,玄宗本可以再找其它美貌女子,但是沒有,無論怎么說,僅以最低標準來看,十幾年的夫妻總也總會有些感情。
可憐“宛轉蛾眉馬前死”,楊貴妃傳說是被縊死在一棵梨樹之下。六月的梨樹上面,或許結了一些小梨了,但相信誰也無心去注意樹上,因為樹下的人兒更像是“梨花一枝春帶雨”,可嘆卻是“君王掩面救不得”……楊貴妃死時年齡是三十六歲,也有說是三十八歲,無論是哪個年齡,都還很年輕,很可惜。所以,自古紅顏多薄命,看來說的一點也沒錯。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