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香蘑
香蘑為真菌植物門真菌白香蘑Lepistacaespitosa(Bres.)sing.
灰褐香蘑(林緣口蘑)L.luscina(Fr.)Sing 。紫丁香蘑L.nuda(Bul1.exFr.)Cooke.Sing 。等多種香蘑的子實體,其中以紫丁香蘑為上乘。菌肉細嫩,氣味香,味道鮮美。
香蘑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用手接觸過香蘑後,會在手上留下濃濃的香味。
![乾香蘑](/img/c/406/wZwpmLyMDN2gzNyATOwc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wkzLxQ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生長時間
每年立秋過後,就是香蘑的採摘時間段了,生長周期很短,成色好的香蘑多生長在橡木樹底下。野生香蘑受環境氣候影響,產量有限,因其稀缺性市場價比較其他菌類偏高,但物超所值的。
栽培工藝
這三個種中較易於栽培的是粉紫香蘑。栽培工藝與雙孢蘑菇極其相似,即:培養料發酵→進料鋪床播種→發菌→覆土調水→出菇及管理。以4~6月初為適宜播期。
①常用配方。乾牛馬糞660公斤,茅草或稻草300公斤,硫酸銨20公斤,尿素5公斤,過磷酸鈣5公斤,石膏10公斤,含水量65%左右。
②建堆發酵。與雙孢蘑菇完全相同,發酵後的料含水量60%左右,pH值7.0左右。
③發菌和出菇管理。發菌的料溫以22~27℃為好,菌絲長至料的2/3時覆土,覆土1.5~2.0厘米厚為宜。覆土後要調水保濕,並加大通風,給予適量散射光。出菇期菇房溫度保持20~28℃,大氣相對濕度90%左右。覆土後7~10天出現原基。出菇期1個月左右,產量為25~4.0公斤/平方米,整個生產周期70~80天。
紫丁香蘑的栽培工藝與粉紫丁香蘑相同,只是發菌期和生理後熟期過長,一般播種後要6~12個月才可出菇。
食用方法
![香蘑](/img/3/522/wZwpmL1YTMxgDO4QDOwcTN1UTM1QDN5MjM5ADMwAjMwUzL0gzLz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燉菜,做魚,包餡等任何場合放入都適合,做為調味品,它有著肉桂等不具備的香味,喜歡它的味道的人吃過就忘不了。
生態習性
夏秋季在山坡草地、草原、菜園、村莊路旁、火燒地、堆肥等 處群生或近叢生。
分布地區 內蒙古、黑龍江、河南、甘肅、青海、四川、新疆、西藏、山西等地區。
因菌蓋邊緣具水浸狀花紋,故稱花臉蘑。東北地區民眾常將紫蠟蘑 (Larriaria amethystea)稱做假花臉蘑,其味較差,多產於林中草地上。 花臉香蘑作為質味優良的食用菌可進行馴化栽培。該蘑菇營養豐富,據測定每100克鮮蘑菇中含有蛋白質2.9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3克,粗纖維0.6克,鈣8毫克,磷6.6毫克,鐵1.3毫克,維生素C4毫克,尼克酸3.3毫克,此外還有鈉、鉀、錳、銅、鋅、氟、碘、酪氨酸和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5-磷酸腺甙以及多種胺基酸,如蘇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羥基賴氨酸等,並含有非特異性植物凝集素等。
真菌盤點(四)
真菌門(Eumycota;Mycobionta)真菌界的一門。通常所稱的真菌即指該門菌。營養體大多為分枝繁茂的發達菌絲體,少數菌絲體不發達,一些低等種類為單細胞,真菌的菌絲有三種:氣生菌絲、營養菌絲、直立菌絲。它主要依靠營養菌絲來吸收營養物質。本任務主要盤點真菌門中得種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