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發展
街頭小吃在最初也是在街邊檔口先出現。街邊檔口的發展可謂源遠流長,早於1880年代已有街邊檔口的出現,它們日以繼夜做生意,而當時亦已有大牌檔的出現,大牌檔亦是在街頭擺賣的,是領有政府牌照而擁有比小販更大面積的擺賣地方,與小販有相似的地方,其後更開始有“為食街”的出現,所謂“為食街”是指一些熟食小販集中在一處地方售賣食物予低下層市民,而最早期的“為食街”位處中環士丹利街與加鹹街交界,街內有多個售賣早、午、晚三餐及宵夜、糖水(甜湯)的熟食小販,50、60年代開始出現了大量小販售賣街頭小吃,1997年香港發生金融風暴,店鋪租金大幅下降,令小販得以負擔鋪租,遂開始在店鋪經營,而且越來越受歡迎,店鋪越開越多,而且多會集中於一處經營,如旺角的花園街、油麻地的廟街等都有大量的街頭小吃出售,時至今日,香港人要吃街頭小吃,大多在這些店鋪購買後即買即吃。
特點
1.即買即吃,食物亦是即時可以弄好,迎合講求快捷方便、節省時間的香港人。食物是普遍利用紙袋、竹籤食用,都是吃完後即棄的。
2.很多都不太健康。老香港流行的街頭小吃,如油炸粽、炸酥盒(即一種如墨盒狀的油器,內有蘿蔔絲)都含有大量脂肪。而“飛機欖”(即一些裝有三、四枚甘草或辣椒欖的小包)等則在醃製過程上用上大量糖或鹽。雖然近年香港提倡健康飲食,但在旺角街頭還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煎炸食物,(如煎釀三寶、炸魷魚須等)或高糖份的小吃(如雞蛋仔、格仔餅等),可見香港人以食為先的文化。
3.製作速度快,相比其他快餐等膳食便宜和不耗時。
種類
生菜魚肉
生菜魚肉又稱生菜魚肉湯,是香港街頭小食之一,在香港1960年代至1980年代是街上小販常見售賣的熟食,有部分售賣生菜魚肉的小販,還會同時供應碗仔翅,當時有部份食客甚至會把碗仔翅與生菜魚肉混合一起進食。生菜魚肉的主要材料為生菜絲、鯪魚肉及清湯。做法是把鯪魚肉加入生粉、蝦米及蔥花打至起膠,然後用筷子將魚肉削進熱湯內煮熟,魚肉落入湯內會呈條狀,最後把煮熟的魚肉、湯及生菜絲混合便成,可加入麻油及胡椒粉調味。因為食肆和小販賣賣的生菜魚肉常會加入味素調味,由於烹調生菜魚肉的過程簡易,所以香港有不少家庭會在家中自行製作生菜魚肉。
車仔面
車仔面出現在1950年代,是香港市民生活水平較低的年代,原稱嗱喳面。大陸難民湧來香港,謀生困難,香港街頭湧現了流動攤販,最多便是搭起車仔面檔擺賣咖喱魚蛋和車仔面一類熟食。販賣車仔面的木頭車中放置金屬造的「煮食格」,分別裝有湯汁、麵條和配料,顧客可自由選擇麵條,配料和湯汁,通常十多塊錢就可飽吃一頓。隨著生活水平改善和衛生要求提高,街頭熟食販賣漸漸消失。車仔面走進茶餐廳和食堂,成為餐牌上的菜色,也有小型專售車仔面的店鋪,甚至有走「高檔」路線的。車仔面的配料也愈來愈豐富,麵條和湯汁亦有多種選擇。車仔面已成為香港人的日常廉價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