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飽腹信號](/img/5/d9b/nBnauM3XwgTOwYzM1ATMyEzN4QTMwIjMyMDNwADMwAzMxAzLwEzL3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發現經過
![飽腹信號](/img/a/edb/nBnauM3X3cTM5kDN2ATMyEzN4QTMwIjMyMDNwADMwAzMxAzLwEzL1A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在日常攝入的三種營養物質即蛋白質、脂肪、糖類中,蛋白質對進食的抑制效果最明顯。此前研究還證實,過量攝入蛋白質會增大腎臟和肝臟等器官的壓力,引起酸鹼平衡。科學家們因此以“蛋白質”為突破口。
結果顯示,FIT的基因表達水平在果蠅攝入蛋白質食物後顯著升高,但對其他類型的食物並無回響。當FIT基因過表達時,會抑制果蠅進食蛋白質。而FIT突變體果蠅即便剛剛大量攝入蛋白質,仍無法“管住嘴”。
研究人員進一步發現,FIT可被釋放到果蠅的血淋巴中,還可促進果蠅大腦釋放一種類胰島素來調節進食行為。有趣的是,FIT在雌蠅中的表達量約為雄蠅的10倍。
發現意義
這項研究揭示出“飽腹信號”如何被傳達到中樞神經系統以及精確調節進食行為。截止2016年,全球數十億人口幾乎達到“三人行,必有一胖”,該研究將為他們的飲食控制及治療方案開闢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