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越多越飢餓

食物越多越飢餓

《食物越多越飢餓》是2010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英)卡羅琳·斯蒂爾。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 食物越多越飢餓
作 者:(英)斯蒂爾,劉小敏,趙永剛 譯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1-1
ISBN: 9787300116358
開本: 16開
定價: 32.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現代食品生產是如何破壞人類生存的平衡的。從肥胖人群、超市數量的猛然劇增,到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作者追蹤食物發展道路的軌跡,闡述它的循環,挖掘其歷史根源。作者揭露了人類生活和環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指出了我們還有待解決的一個長達百年歷史的困境。

作者簡介

卡羅琳·斯蒂爾
她在多種行業間遊刃有餘:建築、教育、出版。
她是位特立獨行的講師。她將建築學與生活的關係融入課堂,成為第一位將“食物與城市的關係”搬上講堂的人。
她是位跨界的建築師,為建築出版社撰稿,並參與錄製BBC的節目。

圖書目錄

第1章 火種的力量 土地
我們的祖先是遊牧採集者,他們畢生都在跟蹤那些遷徙中的野獸,這些野獸成為他們飲食的基礎。當人學會了用火來塑造自然界後,他們用火在森林中燒出小塊空地來改善動物養殖,同時也可能是為了避免食肉動物的侵襲;而最重要的是火幫助我們的祖先在荒涼的地區存活下來,並建立了自己的領地。
第2章 艱辛的旅途 城市
運輸食物常常從一開始就比栽培要難——作為每個城市主食的穀物類尤其如此。糧食太過笨重,因此人在陸上扛著它走不了幾英里。在古羅馬時期,一輛運貨馬車走100英里所花的費用估計是它所載貨物價值的一半。而水運要容易一些,但那時的糧食有面臨腐爛的危險。
第3章 時代的新星 超市
最早的超市是建在城鎮邊緣的四四方方的棚子,因此運送貨物的卡車可以很容易地靠近它們,卡車裡面塞滿了一排排打好標籤的產品。那時和現在一樣,超市的首要目標並不是為了吸引人們,而是為了儘可能有效地把工業食品從工廠轉移到消費者手中。在這上面,事實證明超市是很成功的,這甚至超出了發明者們的想像。
第4章 躲藏的藝術 廚房
無論是誰在做烹飪工作,家庭廚房往往和婦女聯繫在一起的事實已經對我們的住宅設計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通過廚房,婦女與養育、隱秘和禁忌之間的聯繫已經被融入到家庭的物理結構中。即使在我們今天中性的微波烹飪文化中,家庭的性別界線依然很明顯。
第5章 美味的陷阱 餐廳
雖然我們過去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在家裡吃飯,但現在外出就餐已經成為了城市生活的一個特徵。在前工業時代的城市,公共的小餐館是沒有階級性的,富人和窮人通常同桌而食,正如他們都住在同一條街上。
第6章 純淨的城市 垃圾
我們不僅在啃噬石油、土壤、森林和地下水等數百萬年形成的資源儲備,甚至在這種貪婪的啃噬中都沒有充分利用它們。關於垃圾我們只能說,它是某個地方的某個人所不想要的東西。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其他地方的其他人也不需要它。
第7章 未來的食托邦 結語
我們應當有一個城市群……這些城市中的每個居民雖然在某種意義上生活在一個較小的城鎮中,但實際上生活在一個巨大而美麗的城市中,並享受它帶來的好處:田野、灌木籬笆和樹林。
譯者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