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顏龍安,江西萍鄉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物遺傳育種專家。197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2年畢業於江西農學院農學系。歷任萍鄉市農業局副局長、市科委主任、高級農藝師。是第五至七屆全國人大代表。1972年育成“珍汕97”水稻不育系,1973年完成雜交水稻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配套,選育出強優勢組合“汕優二號”雜交水稻。1979年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1981年與袁隆平等共獲國家發明獎特等獎。1989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撰有《略論燦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與雜種優勢大小的辯證法》、《利用“野敗”選育水稻“三系”》等論文,著有《雜交水稻問答》。個人履歷
1937年10月5日出生於江西省萍鄉東橋鄉邊山村;1952-1955年在江西省萍鄉縣一中國中學習;
1955-1958年在江西省萍鄉市高級中學學習;
1958-1962年在江西省農學院農學系學習、獲學士學位;
1962-1969年任江西省萍鄉市農業局技術員;
1970-1977年任江西省萍鄉市農科所技術員;
1977-1983年任江西省萍鄉市農科所高級農藝師,江西省萍鄉市農業局副局長;
1983-1995年任江西省萍鄉市科委主任、黨組書記、研究員;
1995-1998年任江西省農科院院長、黨委書記、研究員;
200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江西省農業科學院名譽院長。
人物生平
顏龍安,1937年10月5日出生於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東橋鄉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戰亂環境中,他在家庭和親友的全力支持和資助下艱難地念完了國小。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當家作主,他得以繼續升入國中、高中學習。1958年8月,在萍鄉高級中學畢業的顏龍安從鄉郵員手裡接到江西農學院寄來的錄取通知書。作為一位剛滿20歲、充滿求知慾望的青年收到這張通知書是那樣的興奮和激動,但生活在貧困山村有著兩個孩子的父親顏石生面對兒子的通知書,卻流露出難堪的神色,他用筷子敲了敲碗中沒有幾粒米的紅薯稀飯,嘆道:“家裡連吃飯都困難,哪來的錢供你上大學?”母親陳石香卻希望兒子能走出這窮山村,說:“沒錢不會想辦法!我就是養豬婆賣豬崽也要讓龍安去省城讀大學。”在父母的爭議中,顏龍安摸一摸自己時常吃不飽的肚子,深深地感到農家孩子讀書的艱難。從祖輩三代務農的經歷中,顏龍安自小就受到“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的刻骨銘心的教育,這對他以後的生活與科研之路影響至深。由於大哥顏向成毅然支持母親的主張,顏龍安終於在1958年9月1日挑著背包、行李離開了生活20年的山村,踏上了求知深造的征途。
在江西農學院的校園裡,顏龍安度過了4個春秋。在這4年裡,他在農業知識的海洋中深潛求索,以至有3個暑假沒有回家。他在清靜的深院中苦學,經常在圖書館中閱覽一些科學書刊,開始對孟德爾和摩爾根遺傳學發生了濃厚興趣,深感這一領域的博大精深和奧妙無窮,以至在他以後的人生旅途中樂於苦苦追求和探索。與此同時,為了替家庭減輕他的讀書開支,他經常利用星期天或節假日爬上叢山峻岭去採挖藥材,幾分幾角地積攢些零用錢。4個寒暑下來,使他更加感到知識是來得那樣的苦澀和不易。因此,當他1962年大學畢業回萍鄉,組織上將他分配到當時最走紅的糧食、商業部門時,他不為一時的個人利益所動,堅持要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用在所需處,為家鄉的農業盡一份力量。最後,他被分配到萍鄉市農業局,長期工作在生產第一線。
參加工作以後,顏龍安幾乎沒有在農業局的辦公室坐過,長年在鄉村蹲點,從事技術推廣工作。60年代他幫助全國勞動模範彭光賢總結出了一套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同時自己也在高稈變矮稈的育種實踐中努力探索。1971年春他受組織委派,帶領科研組3位同志到海南崖縣南紅農場,向中國最早從事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研究的袁隆平先生學習雜交水稻育種技術。黨和政府的支持使他更加堅定對事業執著追求的決心和勇氣。從1971年開始他連續7年在海南從事研究工作,3個兒女出生他都不在妻子身邊,沉重的家庭負擔只好由妻子挑著。為了事業,這個一米七多的男子漢,在他育出世界上第一個秈稻不育系珍汕97A時,體重只有48千克。
1971年10月顏龍安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78年他被任命為萍鄉農業局副局長,1983年3月轉任萍鄉市科委主任、黨組書記。在萍鄉科委工作的10多年內,他堅決執行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為解決知識分子的夫妻分居、住房和子女就業等問題親自奔波,受到人們的尊重。他積極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特別是地市科研所的改革,致使萍鄉市農業科學研究所能躋身承擔國家攻關課題的行列。他積極鼓勵科技成果向生產力轉化,有力地促進了萍鄉經濟與社會的發展。
1995年顏龍安出任江西省農業科學院院長兼黨委書記。他揚長避短,充分發揮江西在水稻研究方面的優勢,組建了江西省雜交水稻技術工程中心、江西省生物技術工程中心,大膽引進人才,躋身國家重點攻關行列,並與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開展雜交水稻領域的合作研究。在江西省農科院內部他大膽改革科研體制,鼓勵科研人員到農業生產第一線去解決生產中的突出技術難題,開展技術承包和技術服務,使江西省農科院在江西農業的發展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顏龍安除歷任上述職務外,還是全國人大五、六、七、八、九屆代表,六、七、八、九屆主席團成員,江西省科協副主席,江西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常委,江西省萍鄉市政協副主席。他曾參加由政府組織的代表團赴日本、菲律賓等國考察水稻和進行學術交流。由於他在雜交水稻研究方面的突出成就,1978年光榮地出席了全國科學大會,並獲科學大會獎;1978、1979、1987年3次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和全國先進生產者;1984年被授予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
技術成就
1971年春,在海南跟班向袁隆平學習水稻雄性不育系選育時,顏龍安對野敗、粳敗、秈敗、無花粉型等4種材料進行仔細觀察後,發現野敗柱頭髮達,全外露,長勢旺盛,花粉粒全部敗育,比其他3種材料不育性更好,同時認為,從雜交後代呈3∶1分離的不育材料中找保持系困難,因此,確定以轉育野敗為主要目標。他們當即用秈、粳栽培品種為父本,以野敗為母本,做了7個雜交組合,獲得48粒雜交種子。當年春帶回萍鄉播種,那時沒有恆溫箱催芽,顏龍安按照當地老農的意見用牛糞堆催芽,但5天過去後種子仍無動於衷。他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推測,帶有野生親緣的雜交後代種子可能休眠期較長。因此,他和助手李汝廣趕緊奔向試驗田,從泥里把48粒種子一粒粒挖出來,用濕潤棉花裹緊,再用塑膠布包好,放在貼身的衣袋裡,經過7天7夜的體溫催芽,全部雜交種子終於發了芽。將這些發了芽的雜交材料又種在試驗田,9月中旬陸續抽穗,觀察了雜種一代的表現,株型一致,6個品種對野敗均有一定的保持能力,只有一個品種有一定的恢復力;並且出現不少的典型不育株,花葯瘦長,呈剪刀形,水浸狀,黃白色,鏡檢不育株,花粉全部敗育,其中圓形敗育花粉占30%左右的不育株也少。但組合不同,單株不同,其敗育程度各異,以野敗×珍汕97、野敗×二九矮4號最好,花粉全為典型敗育,且開花正常,無雌性不育現象。因此,他選取這兩個組合作為重點回交對象。顏龍安為尋求新的水稻雄性不育細胞質源,採用“栽野型”雜交方式,從萍矮58×華野後代中獲得無花粉型不育株,1977 年與反交組合(華野×萍矮58)後代中的可育株進行大量測交,1978年在後代中發現了典敗型變異株。1979至1986年對該材料進行測交、回交、姊妹交:與珍汕97、IR24等93個品種測交,總株數4697,其中可育株2367,不育株2330;各世代與原父本(華野×萍矮58)回交995對,總株數17880,其中不育株8917,可育株8 963;不育株與可育株姊妹交211對,總株數20111,其中不育株9995,可育株10116,均呈不育株與可育株1∶1分離。
通過觀察研究,發現該材料有以下遺傳特點:(1)不育株套袋不結實,可育株育性不分離。(2)無論測交、回交、姊妹交不育株×可育株的後代不育與可育均呈1∶1的分離。(3)育性沒有中間類型。(4)無論在萍鄉或海南種植都不受地區間、年際間的影響。因此,顏龍安認為這份材料的不育性可能是受一個顯性基因控制。
鑒於不育株在高溫下有部分結實現象,顏龍安利用不育株在高溫下的可育花粉與其他品種雜交(反交)進行變換細胞質實驗,其F1代分離仍按不育與可育1∶1的比例,證明該材料的育性與細胞質無關。
其後顏龍安和他的助手利用該材料具有感溫效應,即在幼穗分化期白天溫度在30℃以上有自交結實現象的特點,高溫自交S1代育性呈3(不育)∶1(可育)分離,對自交分離出的不育株和可育株進行姊妹交,其姊妹交F1代分離出的全不育株系與呈1∶1分離的株系所出現的比例為1∶2,即全不育株系占1/3,呈1∶1分離的株係為2/3,而可育株的後代無育性分離。這從另一個角度進一步證實其不育性受一個顯性的雄性核不育基因控制。
1987年10月8日,由江西省科委主持,以中國農科院作物育種栽培研究所育種專家鄧景揚為首的全國19位同行專家,在江西省萍鄉市鑑定了該項成果,並將這一材料正式命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萍鄉市顯性雄性核不育水稻”,其不育基因符號為Ms-p。
萍鄉核不育水稻的發現,在育種上具有重要的利用價值:
(1)可以作為雜交工具材料,免去人工授粉的繁雜工序而多做組合;
(2)採用輪迴選擇或聚合雜交方法,使多個控制目標性狀的基因能累加在一起,從而選育出具有特異性狀的,用常規方法難以獲得的新品種;
(3)利用這個材料在特定溫度下產生的花粉與其他栽培品種雜交,可以獲得具有不同細胞質的顯性雄性不育材料。
這一成果經國際終端查詢,屬國內外首創,1988年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70年代末,雜交水稻在中國得到大面積推廣套用,增產近20%,經濟效益十分顯著。但雜交水稻的產量如何進一步提高?育種工作者必須走在生產前面,進行超前研究。當時顏龍安曾提出選育大穗型組合的構想,並和助手在獻黨A不育系的基礎上選育出穗大、粒多的不育系獻改A。該不育系與明恢63組配的新組合獻優63在江西作一季稻種植平均產量650千克/畝以上,1993年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但該組合感紋枯病,不抗倒伏,推廣面積不大。有鑒於此,顏龍安吸收楊守仁先生理想株型育種的思路,提出了選育三系雜交稻超高產組合的新構想,即改變目前不育系千粒重偏小、不育細胞質單一的狀況,選育大粒、大穗、遺傳力強、粒重超親的新不育系,同時選育庫容量大的恢復系,每穗總粒數增加20粒左右,恢復度好,F1代結實率在85%以上,千粒重在30克以上。根據這一構想,他確定了兩條技術路線:一是從秈粳雜交後代中選不育株,轉育新的不育系;二是用地理遠緣和不同生態類型的親本雜交,在此基礎上,要求親本具備大穗、大粒的特點,並在後代中嚴格按這些要求定向選育恢復系。
根據前一技術路線,1985年顏龍安和助手在粳秈雜交後代中發現一個不育材料,後經多代回交,於1989年選育成穩定的新質源(粳稻細胞質)不育系新露A。該不育系株高60~75厘米,分櫱力強,成穗率高,千粒重約29克,平均每穗總粒數145粒左右,與20餘個恢復系配組,F1代千粒重超親,早熟性明顯。
根據後一技術路線,1986年顏龍安和助手用穗大粒多、株葉形態好、劍葉挺直、根系發達、後期落色好的早恢26窄早作母本,用品質、抗性和受光姿態都好的斯里蘭卡品種BG910-11 選100-13(晚稻)作父本雜交,通過對後代的嚴格定向選擇,1991年選出符合育種目標,每穗總粒數153粒,千粒重27.1克,株葉形態好的科恢752恢復系。
他們以新質源不育系新露A和恢復系科恢752為主,選配出了新優63、新優752、博優752等一系列超高產組合,其中新優63在1998年獲江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而另一個強優勢組合新優752,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株葉形態好,葉片前披後挺,受光姿態好,大穗大粒,穗長23~25厘米,單株有效穗5~6根,每穗總粒數150粒左右,結實率80%以上,千粒重31.5%,是標準的超高產株型,一般大田生產550千克/畝,高產田塊達700千克/畝,米質達國家二級優質米標準。1996至1997年該組合連續兩年在南方區域試驗中比對照汕優桂33增產7.8%。1997年新優752在萍鄉市萬畝高產示範,平均畝產538.3千克,比一般品種增產50千克。據江西省種子站1997年調查,該組合在江西省大面積推廣的雜交稻組合中平均畝產列第一位,為515 千克/畝,是一個頗具有擴大推廣價值的優質超高產晚雜組合。
顏龍安從大學畢業直到後來擔任江西省農科院院長,始終沒有離開科研生產第一線。在萍鄉市農業局工作的20多年中,他總是和同事們一起頂烈日、戰酷暑在田間工作,對重要的雜交試驗材料他要親自調查記載,並在晚上自己整理材料。在萍鄉科委工作期間,他每年在水稻抽穗和收穫前都要到科研基地和海南工作一段時間,制訂方案,指導雜交,參加田間選株系。1993年春,顏龍安做腦膜瘤手術後,還未完全恢復健康,走路不方便,而且工作時間稍長一點就會頭痛,而這一年正是新優752開始大面積制種的關鍵時刻,因新露A是粳秈雜交後代,在調節花期、花時及920用量上技術性較高,為使制種成功,顏龍安硬拖著虛弱的身體趕在新露A幼穗分化期到海南,與助手們同住在破舊的農戶家,下田由助手扶著他觀察,為的是把準噴施920後新露A的開花及授粉情況。他就是這樣頂著烈日在田間曬了5天進行現場把關,助手們無不被他那種一絲不苟的精神所感動。1995 年,他擔任了省農科院院長後,儘管行政管理工作十分繁重,但在星期天、節假日,同事們總能在試驗田看到他的身影。
顏龍安生活簡樸,廉潔奉公。他擔任領導職務後,從不利用職權為自己謀私利;他家裡沒有一件上檔次的家具,出差用餐總是自己掏錢,住宿也是挑便宜的旅館。然而他對別人卻從不小氣,家鄉修路他捐資,母校建設他贊助。
顏龍安正是用他熱愛黨和人民的赤誠之心,用他對事業執著追求的毅力,用他要戰勝一切困難的勇氣,用他吃大苦耐大勞和注重實踐的精神,為中國雜交水稻的研究與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主要論著
1、 顏龍安.水稻“披、堅、抗倒、落色、攀”高產長勢長相規律.中國農業科學,19652、 顏龍安.水稻雄性不育研究初報.江西農業科技,1973
3 、顏龍安.雜交水稻栽培試驗情況匯報.全國雜交水稻科研協作會選編,1975
4 、顏龍安.雜交水稻制種技術探討.全國雜交水稻資料選編,1975
5 、顏龍安.雜交水稻問答.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8
6 、顏龍安.對雜交水稻“三系提純復壯問題”的幾點看法.全國雜交水稻提純復壯經驗彙編,1979
7 、顏龍安.水稻顯性雄性核不育基因鑑定初報.作物學報,1989(2)
8 、顏龍安.萍鄉顯性核不育水稻感溫性研究.江西農業學報,1996 (2)
9 、顏龍安.顯性雄性核不育水稻研究與套用前景.江西農業學報,199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