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亦元

蔣亦元

蔣亦元,農業工程學家,教育家,農業機械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創造性地進行穀物割前脫粒收穫機的研究,並率先取得成功,推動了中國穀物收穫機的創新和發展。在機械設計相似理論與模型實驗方法方面,對傳統理論作了重大修改,使相似準則的套用更易推廣。對農業工程教育體系的改革作了大量工作,潛心致力於教育事業,培養了大批農業機械專門人才。

基本信息

人物簡歷

1928年11月17日 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

1946-1950年 南京金陵大學本科學習。

1957-1959年 蘇聯列寧格勒農學院進修。

1981-1982年 美國密執安州大學農業工程系做高級訪問學者。

1950至今 任東北農學院、東北農業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個人資料

蔣亦元 蔣亦元

蔣亦元 Jiang Yiyuan (1928.11.17 -) 農業機械化專家。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

個人經歷

1950年金陵大學農業工程專業本科畢業。東北農業大學教授。57-59在蘇聯師從榮譽院士列多希聶夫教授進修兩年,82-83美國密執安州立大學高訪。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農業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付組長,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與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副理事長。

個人成就

1.突破了國際公認難題,創造出割前脫粒水稻收穫機器系統,取得"國際首創國際先進"的成果、獲國家發明二等獎(全國同行最高獎)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創製摘脫同時切割摟集秸稈成條鋪的快速水稻(小麥)聯收機,解決了國內外不能在脫粒同時收秸稈和落粒損失大的難題,並研製出氣吸式割前摘脫禾本科牧草籽聯合收穫機;3.指出了相似理論中G.Murphy的π關係式合成理論中的重大缺點"組分方程必須具有相同形式",蔣首次提出並證明可以具有不同型式使預測精度顯著提高。獲得著名學者們的好評。曾獲省科學大會獎3項,發表論文60餘篇,著作4本(合作),培養博士生6名,博士後3名,碩士14名。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人物生平

家庭背景

1928年11月17日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父親是工商業者,對子嚴格要求。

少年時代

蔣亦元在當地最好的中學正衡中學讀國中時,年幼貪玩被指令留級,受到極大刺激,不甘人後,進另一中學仍升一級。從此勤奮好學不再貪玩,並以優異成績考入正衡中學高中部。蔣亦元從這次轉學接受了教訓,並培養了一種不怕挫折的精神和經常自省律己的習慣。

大學時代

1946年他考入南京金陵大學理學院電機系。就讀一年後,看到校內許多從美國引進的農業機械,想到幼年在鄉下外婆家,親見中國農村的貧窮與落後,金陵大學農學院又是全國最知名的,於是冒著失敗就會丟掉學籍的風險,又經一次入學考試考入農學院讀農業工程專業,成為該系的首屆學生。該系的奠基人是美國林查理教授(Charles Riggs),創建人是其學生吳相淦教授。林教授先後在中國從教36年,在農業機械等領域作出過貢獻。蔣亦元在學期間得到他有關農業機械結構與設計、水力學、農田排灌學等七門課程的授業。當時西方的農業機械學尚屬初創,林教授善於把一般工程科學的理論與知識靈活地運用到農業機械等方面,贏得了蔣亦元的崇敬。

大學畢業後

蔣亦元在學期間成績優良,多次獲得美國一些基金會的獎學金,並為低年級開設農業工程概論課,被系主任內定留校任教。1949年南京解放後,東北人民政府農業部副部長張克威到江南招聘建設人才,他聽了張克威的講話,被東北廣袤肥沃的黑土地、地廣人稀特別適合機械化的條件所吸引,決心去闖一番,於是婉謝了留校任教聘請到東北農學院任教。

紮根東北

接觸到蘇聯的農業機械教材,其理論比西方的要深入而全面得多。於是他就一頭扎了進去自學俄文,很快就掌握了蘇聯教材,繼而任蘇聯農機專家研究生班的助教。1957-1959年被派往蘇聯進修,師從蘇聯農機理論權威、榮譽院士列多希聶夫(М.Н.Летошнев)教授,從事收穫機械的理論研究,在嚴密的邏輯思維、分析與綜合和理論研究的技巧等方面得到較嚴格的培養,在實驗技術方面也有很大提高,並有機會在蘇聯兩個最高的農機與農機化研究所學習考察,對當時國際上農業機械化發展趨勢和水平有較深入的了解。回國後結合生產實際研究解決了亞麻種子清選全套機械化設備、糧食乾燥設備用的穀物清選與復脫機械、平台式逐稿器的理論研究、散放飼養乳牛餵飼和擠奶機械化的研究等。以上結果有的已為生產單位推廣使用,有的理論結果也被國內學者所驗證。

文革期間

“文化大革命”期間積極參加生產實踐,被當時的領導提前安排從事水田築埂機研究。他一反傳統,將其改為單面取土的築埂工藝,採用相似理論在簡陋條件下作模型試驗,解決了嚴重黏土、阻力大等問題,並賦予它多種功能。

因過度勞累和遭受寒害,1974年他同時罹患四種疾病,到鞍山湯崗子療養院療養。同時在“腰腿木,豈甘卻,借杖踱。憑欄‘天上天’險,塞北風雲迫。心事浩茫起伏,百舉從頭索。”的處境中,回憶起水田勞動的艱辛,又勾起了他早年在蘇聯時就準備探索農機難題之一的割前脫粒收穫水稻的雄心。1975年末,他從療養院出來就開始著手“割前脫粒收穫新工藝與機器”的探索研究,前後共研製了工作原理與結構各異的四代樣機。懸掛式水田築埂機、平台式逐稿器理論分析與逐稿器長度的統計分析研究獲黑龍江省科學大會獎,並獲黑龍江省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

改革開放後

1982年他在美國密執安州立大學作高級訪問學者從事割前脫粒收穫機械和相似理論與模型試驗的研究。應邀為該系部分博(碩)士研究生講授種植與收穫機械的理論與設計,並參加美國農業工程學會學術年會並作學術報告,他還應美國約翰迪爾農業機械設備公司之邀進行一個月的訪問和學術交流。

1990年應蘇聯布拉戈維申斯克農學院邀請,1993年應泰國農業部農業工程司、亞州理工學院邀請分別做學術報告。1989-1992年他在3次國際學術會議上被推舉擔任學科組組長。1985 年被評為博士生導師,1992-1997年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學科評議組成員,1981-1996年擔任農業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農業工程學科組副組長,1985-1995年為機械工業部農機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技術成就

聯合收割水稻,穀粒難以與莖葉分離,造成大量的穀粒損失。日本採用半餵入方式的收穫機,可避免了上述損失,但需要有許多夾持輸送莖稈的複雜機構,機器成本高。割前脫粒方式收穫就可避免上述缺點,但有兩大難點:其一,在餵入口產生大量的落粒損失;其二,難以收嚴重倒伏的水稻。此前國內研究獲初步成果:一是將谷層全幅橫口餵入脫粒滾筒;另一個是分行經豎口餵入滾筒脫粒。但均有在餵入口堵塞無法長時間工作之弊,且不能收倒伏的水稻。蔣亦元學習《孫子兵法》中的“以正合,以奇勝”的思想,經過多年的田間實地考察、理論上的分析和長時間的反覆思考,打破常規的思路,採用奇特的構思,即比上述第一方案增加一個輥子,消滅了產生堵塞的縫隙,而且構成前所未有的帶式動凹板;另一個創新點是將日本整體式扶禾器改為分組仿型的扶禾器,其上設有貼地滑板實現自動仿型,免除了人工調節扶禾器高度之勞和寬幅機型(工作幅比日本的加寬50%~80%)左右兩端扶禾指的地隙不一致而影響扶禾性能的毛病。再一個創新點是將日本扶禾鏈上轉動式撥指改為固定式,取消了滑道和凸輪,使機構可靠、簡化。解決了上述難題,深受用戶歡迎,並受到國內以及日本、美國和法國等知名學者的高度評價。該機動系統雖能將收草與田間運糧一次完成、減輕田面的鎮壓破壞、並經試驗對比得出站立莖稈不粉碎直接還田的可行性,但收草時,須增加一遍作業,是其不足。

20世紀80年代英國發明了具有三角形板齒的摘脫滾筒,由其與螺鏇攪龍、輸送帶組成的摘脫台可以取代傳統收割台與原有的脫粒清選部分組合成聯收機。其優點是作業速度快,結構簡單,並具有一定的收穫倒伏作物的能力。但缺點是落粒損失較大,尤其在速度稍低時。其次由於摘脫台縱向尺寸過大無空間設定切割裝置,就只能收穀粒不能同時收草,這限制了它的適應性。蔣亦元採用氣流吸運脫出物的方案。它既可降低落粒損失,又可獲得寬裕的空間設定切割和摟集裝置,實現脫粒與收割同時完成的快速聯合收割。經9年研究表明,落粒損失少而且無論高速或低速作業,這一性能都比較穩定。因割前摘脫的脫出物處理量比其他方式的大得多,採用傳統的平面篩清選機構又無足夠的空間,蔣亦元打破常規採用了固定式立筒篩和鏇轉葉輪將物料甩開成薄層與清選氣流方向垂直,顯著地提高了這種大處理量時的清選效率。此裝置的另一功能就是未分離淨的雜余被引導自動進入循環系統,省去了雜余攪龍與雜余升運器,使得機構簡化、體積小、生產效率高。但在收割高稈和潮濕的水稻時,為了保證收割質量,前進速度要放慢。再一個創新點是採用貼地匐行的切割器和兩組摟草立桿將已割莖稈摟集中央成條鋪。經過4次鑑定站的測試表明,無論枯霜前與枯霜後收穫水稻以及收穫小麥,在標準狀態下總損失率均低於或遠低於國家標準。稻麥割茬在5~10 厘米之間。作業速度在0.8~1.5米/秒之間。採用氣流吸運與噪音有所增加,系其不足。

在多年田間試驗現場發現,這種摘脫滾筒具有將莖稈稍部吸附於滾筒的現象。蔣亦元對此,以流體力學理論為手段,深入分析了這一吸附作用的形成機理以及它與有關參數間的關係,指導博士研究生用高速攝影技術加以實驗驗證了所得理論。這一理論研究是國內外首創,對該部件的設計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主要論著

1 蔣亦元,塗澄海,許家美,等.水稻割前脫粒收穫機器系統的研究.農業機械學報,1993,24(1):53~60

2 蔣亦元,許家美,張惠友,等.摘脫後切割莖稈摟成條鋪的稻(麥)聯收機.農業工程學報,1997,13(1):51~56

3 蔣亦元.板齒摘脫滾筒的核心功能——吸附作用的理論研究.農業工程學報,1997,13(1):57~62

4 蔣亦元,塗澄海,劉道順,等.以球體沉降實驗檢驗π關係式的預測可行性.農業工程學報,1996,12(3):1~6

5 蔣亦元.相似準則方程的正確建立及其與二次回歸正交鏇轉設計的比較.農業工程學報,1996,12(3):7~11

6 蔣亦元.以π試驗設計的實驗驗證適用於不同阻力區段的球體沉降公式.農業工程學報,1996,12(3):12~15

中國工程院農業學部院士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