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30年5月16日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市。盧溝橋事變爆發後,由於日本侵略軍的入侵,她只好輟學開始了逃難生活。
1952-1955年 在武昌中南農業科學研究所工作。
1961-1978年 任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78-1980年 任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
1980-1981年 在美國Wisconsin大學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作訪問學者。
1981-1982年 在美國西北大學醫學院分子生物學系作訪問學者。
1983-1984年 任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
1984-1986年 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分子生物學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1986-1993年 任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兼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主任、研究員。
1993-- 任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
1945年,抗戰勝利後范雲六重新開始補習數學、物理、化學等科目。經過半年左右的努力,在1946年春天考上了福湘女中,直接升入高中一年二期,兩年半後即在1948年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武漢大學農業化學系。
四年的大學生活是她人生觀和世界觀初步形成的重要階段。1951年在大學三年級的時候范雲六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如今已80多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陳華癸教授當時教土壤微生物學,他淵博的學識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許是受他潛移默化的影響,范雲六對微生物這一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也是她致力探索微觀世界奧秘的開始和源動力。
1956年,范雲六被國家選送到前蘇聯列寧格勒大學留學,主修微生物專業。留學期間,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專業學習上。
1961年獲生物學副博士學位後,帶著用平時省吃儉用節省下來的錢購買的一大批科技書籍和資料踏上了歸國之路。回國後組織上安排她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遺傳室工作。可以說,這是她科研生涯的真正開始。20世紀70年代在國內她率先開展了質粒的分子生物學研究,並成功地構建了重組質粒。
1980-1982年,她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分別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和西北大學去進修分子生物學,繼續從事質粒的分子生物學研究。在美國工作學習的兩年時間裡,她親身感受到了西方已開發國家的科技優勢,以及在先進的科研設備和環境條件下所產生的工作效率。“睜眼看世界”給她的思想所帶來的衝擊是巨大的,更有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1982年12月,她從美國回來後不久來到中國農業科學院即著手創建分子生物學實驗室,開始植物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1986年,在這個分子生物學研究室的基礎上發展成為生物技術研究中心,她兼任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主任和中心主任,帶領一批年輕人向分子生物學和植物基因工程領域進軍,並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果。例如,首次定位了球形芽孢桿菌殺蟲基因;首次報導了水稻種子醇溶蛋白4a基因啟動子的結構及其在轉基因植物種子胚胎組織中特異性表達的功能,揭示該基因的表達受串聯複合啟動子調控;首次獲得轉B.t殺蟲蛋白基因的棉花和水稻植株等。截止到目前,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研究報告、學術論文130餘篇。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在中國最早建成DNA體外重組質粒,最早獲得抗蟲基因的水稻及棉花。針對導入單一Bt基因的轉基因植物較易失去抗蟲性問題,提出用多種不同抗蟲基因導入植物的策略,研製出多種不同殺蟲機制的抗蟲基因,並在國內率先獲得雙價殺蟲基因的植物新品系,在國際上率先獲得對二化螟、三化螟有顯著抗性的轉基因水稻。同時,研製出廣譜、高效抗稻瘟病及油菜菌核病病原真菌的基因。
構建了中國第一個DNA體外重組質粒
質粒是一種細菌細胞內獨立存在於染色體之外的可進行自主複製的環狀DNA分子。1972年美國史丹福大學的Berg教授等人首次用限制性內切酶EcoRI切割病毒SV40DNA和λ噬菌體DNA,經過連線組成重組DNA分子,這是世界上第一個重組DNA分子。1973年,Cohen等進一步實現了細菌間性狀的轉移。他們將大腸桿菌(E.coli)的抗四環素(Tcr)質粒psc101和抗新黴素(Ner及抗磺胺(Sr)的質粒R6-3在體外用限制內切酶EcoRI切割,連線成新的重組質粒後轉化大腸桿菌。在含四環素和新黴素的平板中選出了既抗四環素又抗新黴素的雜和重組菌落,表型為TcrNer,這標誌著基因工程的誕生。基因工程的出現受到了人類的極大關注,其理論和實踐意義都非常重大,它將為解決世界面臨的能源、糧食、人口、資源以及環境污染等重大問題開闢新途徑,並直接關係到醫藥、輕工、食品、農牧業等傳統產品的改造和新產品的形成。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沒有質粒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基因工程也就失去了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可能。范雲六是中國最早開展質粒分子生物學研究的科學家,是中國基因工程和農業基因工程的主要開創者。20世紀70年代初她開始基因工程的基礎性工作——質粒分子生物學的研究,1976 年在國內第一個發表了質粒分子生物學方面的科研報告。1979 年,又在中國率先建成DNA體外重組質粒(即基因工程)。她將λ噬菌體DNA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HindIII切割,插入到質粒pBR322上的四環素抗性區,獲得了表型為AprTcs的重組質粒。該工作發表在《遺傳學報》1979年6卷3期上,這標誌著基因工程在中國的誕生。由於她出色的工作,1979年應世界著名的基因工程創始人之一Cohen教授特約邀請,在國際細菌質粒大會上做報告。1980年,應中國遺傳學奠基人之一談家禎院士特約邀請,在復旦大學舉辦的全國基因工程講習班上做了學術報告,對中國基因工程研究的啟動與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成功轉移目標基因,獲得多種轉基因植物
傳統育種技術對作物品種改良作出了重大貢獻。但是常規育種由於所用的基因源僅限於種內和種間,遺傳背景狹窄,難以實現遠緣物種之間的基因交流和重組。基因工程育種即大大拓寬了基因源,從動物、植物、微生物中分離基因,可以在三者間相互轉移,不但突破了種間隔離的天然屏障,而且可突破生物分類上的門、綱、目、科、屬,實現基因的界間轉移。范雲六在從事基因工程的研究過程中針對中國農業生產上存在的問題,先後克隆了幾個具有重要經濟性狀的目的基因:對蘇雲金芽孢桿菌兩個亞種的δ-毒素基因(即Bt基因)進行了克隆、修飾、缺失和重組;在不改變胺基酸序列的前提下,按照植物基因密碼子選擇的偏向,人工改造了天然Bt基因的密碼子;人工設計、合成並建構了在植物中能高效表達的蛋白酶抑制基因(即CpTI基因),此基因來源於植物,是一種與Bt基因殺蟲機制不同的基因;人工設計和合成了在植物中能高效表達的昆蟲特異性神經毒素基因(蠍毒基因),此基因與前兩種基因的殺蟲機理不同;人工設計、合成並構建了一種來自海洋生物鱟的廣譜抗真菌病害的鱟素基因,該基因的產物對農業重要真菌病害如水稻稻瘟病、油菜菌核病、小麥赤霉病的病原菌有高效殺菌作用。
在獲得了上述目的基因的基礎上,范雲六廣泛開展了植物遺傳轉化的研究,所涉及的植物包括:水稻、棉花、玉米、楊樹、馬鈴薯、番茄、油菜等。她採用原生質體、農桿菌感染、花粉管導入的方法,在國內最早報導獲得轉Bt基因的水稻和棉花植株。用人工改造的Bt基因及CpTi基因經基因槍法轉化水稻,已得到高抗二化螟、三化螟的水稻材料(經國際水稻研究所昆蟲系鑑定),為中國的水稻抗蟲育種展示了光明的前景。此項工作受到了國際同行和洛克菲勒基金會的重視,並應邀在1996年舉行的東亞地區國際水稻生物技術大會上做學術報告。
范雲六在從事基因工程套用研究的同時,一直非常重視基礎理論方面的研究,並為中國生物工程工作的套用和發展做了許多上游的基礎性工作,包括:(1)首次報導了外源基因在人畜共患的小腸結腸炎病菌中的表達,為防治農畜病害提供了新途徑;(2)首次定位了球形芽孢桿菌殺蟲基因;(3)首次報導了水稻種子醇溶蛋白4a基因啟動子的結構及其在轉基因植物種子胚胎組織中特異性表達的功能,揭示該基因的表達受串聯複合啟動子調控;(4)首次發現在植物細胞中,哺乳動物基因轉錄調控因子Jun和Fos能激活水稻醇溶蛋白基因的啟動子,並增強下游基因的表達。
率先實現旨在提高和穩定抗蟲遺傳改良效果的多基因轉化
植物抗蟲基因工程發展迅速,轉Bt殺蟲蛋白基因的植物已達10多種,轉Bt基因的玉米和棉花已在美國等進入商品化階段。然而Bt棉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商業化套用的初期,均出現大面積防效降低的問題。另外,農業生產上經常發生因長期施用某一種生物殺蟲劑或化學殺蟲劑來防治害蟲而導致效果下降的現象。范雲六在從事抗蟲基因工程開始,就注意到這些問題,並進行了有針對性的研究,在中國最早提出了用多種不同抗蟲機制的基因轉化植物,來延緩害蟲對轉基因植物產生抗性的策略,率先獲得了含Bt基因-CpTI基因的雙抗蟲基因的轉化植物。其中,轉雙基因菸草——‘抗蟲931’新品系,在大田全生長期中可以不施農藥,對煙青蟲的防治率達90%以上,與使用農藥的原品種相比,上等煙的比率提高10個百分點,具有顯著的增產增值效應。轉雙基因菸草除了具有比轉單基因菸草更高的殺蟲活性外,還能顯著延緩害蟲對單一Bt基因產生抗性的周期。查新證明,轉不同殺蟲機制抗蟲基因的新品系的培育成功,在國際上尚屬首次。該工作的實際意義已超出菸草增產、增值的範圍,對其它轉基因作物如水稻、棉花的持久性抗蟲育種也起到了借鑑和示範作用。1995年還與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合作,獲得了轉雙基因的抗蟲棉。
創建中國農口第一個分子生物學研究機構
基因工程在發展的初期,首先在醫藥領域取得了成功,但是在農業方面(主要是轉基因植物)成功的例子還很少。1983年,范雲六從美國回來不久預計到基因工程在農業上一定會有廣闊的套用前景,同時在華中農業大學陳華癸院士的鼓勵下將重點放在農業生物工程方面的研究,於是主動來到中國農業科學院並在農業部和中國農業科學院領導的支持下,創建了中國農口的第一個分子生物學研究機構——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中心,並作為主要負責人建起了農業部農作物分子及細胞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在農作物基因工程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對農業生物工程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主要論著
1 范雲六,等.金黃色葡萄球菌青黴素酶質體的研究.微生物學報,1997,14(2):209~215
2 范雲六,等.大腸桿菌R40質體的鑑別轉化及其分子量.微生物學報,1976,16(4):277~281
3 范雲六,等.金黃色葡萄球菌四環素抗性遺傳因子——質體的轉導.微生物學報,1976,16(1):63~69
4 范雲六,等.體外建成帶有λ噬菌體DNA片段重組質粒.遺傳學報,1979,6(3):261~267
5 范雲六.DNA體外重組的載體——質體和病毒.遺傳學報,1977,4(3):266~276
6 范雲六,等.中國棉花抗蟲基因工程的研究進展.見:高技術新技術農業套用研究.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185~189
7 范雲六.農業生物工程研究現狀.世界農業,1984(9):30~33
8 范雲六.蘇雲金芽孢桿菌抗蟲植物遺傳工程進展、存在問題和對策.見:生命科學和土壤學中幾個領域進展,北京:農業出版社,1993:180~185
9 范雲六.植物抗蟲基因工程.見:農業高新技術論.北京:科學文獻出版社,1993:19~22
10 范雲六,等.水稻種子貯存蛋白及其基因分子生物學.見:植物遺傳操作.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60~80
11 范雲六,等.水稻種子貯存蛋白及其基因表達調控.見:植物分子生物學——成就與前景.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68~70
12 范雲六,等.水稻種子貯存蛋白遺傳操作基礎.見:植物基因工程.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1996:232~241
•學術交流
范雲六多次應邀在國際學術會議上作特約大會報告,其中包括:國際細菌質粒大會(1979年);由國際遺傳工程及生物技術中心/聯合國開發計畫署(ICGEB/UNDP)主持的“植物抗逆性的分子及遺傳途徑”國際會議(1990年4月);洛克菲勒基金會資助的“第二屆國際水稻遺傳學會議(1989年5月)”及“東亞地區國際水稻生物技術學術會議(1996年12月)”等。在第二屆國際水稻遺傳學會議上被推選為國際水稻遺傳工程委員會的5個委員之一。1990年,被世界糧農組織/聯合國開發計畫署(FAO/UNDP)任命為亞洲植物生物技術的中國項目負責人。
•科研成果獎勵
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農業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國家發明專利1項。
人才培養
范雲六學風嚴謹、治學勤奮,已培養出博士18名,他們均活躍在國內外生物技術領域中,有的已在國際最高水平的學術刊物SCIENCE和NATURE上發表了研究論文,成為出色的高級研究人員,有的已成長為科技管理專家。此外,還為荷蘭Wagenigen農業大學培養了進修生。
社會任職
范雲六擔任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審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組成員,農業部科技委員會委員,農業部生物技術顧問,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農學會高新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以及《生物工程學報》、《農業生物技術學報》副主編,《遺傳學報》、《作物學報》、《微生物學報》等刊物的編委。
人物評價
范雲六為中國植物基因工程的發展與科技興農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