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余始得李生於河中,今相遇於下邳,自始及今,十四年矣。始相見,吾與之皆未冠,未通人事,追思多有可笑者,與生皆然也。今者相遇,皆有妻子,昔時無度量之心,寧復可有是?生之為交,何其近古人也。是來也,余黜於徐州,將西居於洛陽,泛舟於清泠池,泊於文雅台下。西望商丘,東望脩竹園,入微子廟,求鄒陽、枚叔、司馬相如之故文。久立於廟陛間,悲〈那頌〉之不作於是者已久。隴西李翺、太原王涯、上谷侯喜,實同與焉。貞元十六年五月十四日,昌黎韓愈書。”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諡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韓愈還是一個語言巨匠。他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得以創造出許多新的語句,其中有不少已成為成語流傳至今,如“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確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韓愈在中國文化史上,首先是位重要的思想家;在宋代儒學眼中,孔、孟之下,便是韓子。一個屢次在考場上名落孫山的人,取得如此成就,其刻苦學習精神是驚人的。
創作背景
這篇小品文為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作品,收錄於【韓昌黎文集.外集上卷 外集.卷四】,曾被選入清代姚鼐編的《古文辭類纂》。
(貞元十六年五月)辛亥(十四日),以蘇州刺史韋夏卿為徐泗濠行軍司馬,敕下,建封已薨……徐州判官鄭通誠知留後,恐軍士為變,會浙西兵過彭城,通誠欲引入城為援。軍士怒,壬子(十五日),數千人斧庫門,出甲兵擐執之,圍牙城,劫建封子前虢州參軍令知軍府事,殺通誠及大將段伯熊等數人,械繫監軍……據《舊唐書·德宗紀》,張建封卒於五月庚戌(十三日),朝廷以蘇州刺史韋夏卿為徐州行軍司馬的敕命頒在辛亥(十四日)。當時建封已死,徐州失控,遂有判官鄭通誠拒韋夏卿到任,引浙西兵入城為援,終於釀成兵亂之事發生。圖謀在建封死後權知留後,然後造成既成事實的野心家,還有張建封之子張(後來果然發生了張求朝廷旄節、與朝廷發生軍事衝突之事)。張建封病革之際,陰圖取而代之的還有濠州刺史杜兼。這一切陰謀和異志都蓄集、發生在張建封病危之際。《舊唐書·張建封傳》載:“遇疾,連上表請速除代,方用韋夏卿為徐泗行軍司馬,未至而建封卒。”“連上表”表示自張建封遇疾至死,有一段時間。而韓愈對這些野心家的種種異樣活動,不可能毫無覺察。鄭通誠以幕中判官之職,膽敢自稱留後,抗拒朝廷敕命,其人的陰鷙、專橫和暫時取得張建封的信任可想而知。韓愈的“連日或不語,終朝見相欺”和“言無聽也,唱無和也,獨行而無徒也,是非無所與同也”的孤獨和鬱悶,或與以上事件有關。也可能與疾病中的張建封發生了某些衝撞。在朝廷敕命遲遲不下、徐州兵亂已成狂瀾將起之勢之際,他不待秋至而提前離開徐州,先往下(東距徐州百餘里),與李翱等訪問故人李平,於是有此《題李生壁》一文,描述了他的西行路線並略及他在徐州的遭遇……
作品欣賞
這篇小品體現出大文豪韓愈文章的另一個特點,率真、自然、隨便,如話家常,如促膝談心,無所拘束,生動活潑。“黜於徐州”,是罷去幕職的意思。清泠池、文雅台、修竹園、微子廟皆在商丘。商丘是漢梁孝王的封地,鄒陽、枚叔、司馬相如都是梁孝王門下的文士。微子數諫,為紂所逐;鄒、枚、司馬等以文章得梁孝王優禮。韓愈敘述自己的歷程時,兼以古人古蹟寄託自己在徐州的遭際、感慨。
從這篇小品中,我們同樣還可以看出韓愈是一個非常講究友情的人,作者曾有名言"少年樂相知,衰暮思故友"。這篇文章寫於公元800年,也就是韓愈在徐州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任推官,因和張建封意見不和而去職。32歲的韓愈在這個時候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韓愈想到的是他的老朋友。因此專程從徐州跑來下邳看望李平,並寫下這篇文章,抒發自己"黜於徐州,將西居於洛陽。泛舟於清泠池,泊於文雅台下,西望商丘,東望修竹園,入微子廟,求鄒陽、枚叔、司馬相如之故文。久立於廟陛間,悲《那頌》之不作於是者已久。"借憑弔古人、緬懷古蹟來抒發自己的懷才不遇。同時"入微子廟,求鄒陽、枚叔、司馬相如之故文",表明韓愈不會自我消沉。"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是韓愈留給後人的名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更是作者一生的自我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