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工人村](/img/0/302/nBnauM3XzgTN3MjMyczM4AjN2QTM5YDMwIjMxADMwAzMxAzL3MzL4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1952年12月第一期工程完工,荒野上出現了79幢3層紅磚紅瓦樓房。1954年續建13棟,1957年續建51棟。至此形成占地7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的5個建築群,是共和國最早的工人住宅樓群。以後陸續有其它企業在工人村附近建職工宿舍。第一期完工後共有七千戶職工家庭搬入了新居。1953年12月成立工人村居民委員會。1955年1月成立了工人村街道辦事處。
歷史沿革
![](/img/b/d03/nBnauM3X1QzM1QjNxUDM4cDOzMTM2EDN0IDMwADMwAjM2EzL1AzL4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工人村生活館”的樓群及其它紀念性的老建築作為第一個以工人生活為題材的原生態博物館於2007年6月18日開館。這個博物館位於瀋陽鐵西區贊工街2號,是由20世紀50年代7棟3層紅磚建築的蘇聯式工人宿舍樓圍合而成,原是工人村的一部分,占地1.5萬平方米。進入生活館,當年的生活用品真實地再現了舊日不同歷史時期的生活場景。除此外,這裡還恢復了當時的“大合社”(相當於現在的菜市場、百貨)、糧站、郵局、抗大國小、幼稚園等原貌,成為鐵西工業進程的歷史見證和瀋陽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基礎設施
工人村建築規劃是解放後瀋陽市第一個完整的城市建設規劃,城市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建築物之間留有充足的綠化地帶、景點。中國小校、幼稚園、百貨、副食商店、飯店、照相館、衛生院、糧站、郵電支局、儲蓄所等基礎服務設施完善。當時人們形容工人村是“高樓平地起,條條柏油路;路旁柳成蔭,庭院花姿俏”。工人村建成後,有軌電車延伸到工人村,又新開闢204路公共汽車,交通非常方便。鐵西工人村的建築聞名全國,它不僅標誌著瀋陽市職工住宅水平的提高,更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工人階級的關懷,使獲得解放、當家作主人的廣大工人民眾深切體會到新社會的溫暖和新生活的幸福。
工人村的興建引起國內外各方面人士的關注,成為瀋陽市長期接待外國人的視窗,到90年代初,共接待了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客人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