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民族研究所

雲南省民族研究所始建於1956年,“文革”時中輟,1979年恢復重建,是新中國最早成立的民族研究機構之一,也是雲南省最早成立的省屬民族研究機構。現有研究人員29人,有博士7人,碩士11人,研究員、教授12人,副研究員、副研究員12人,助理研究員6人,實習研究員1人。其中有2人享受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專家特殊津貼,2人獲雲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社科專家。

概述

雲南省民族研究所
--------------------------------------------------------------------------------
雲南省民族研究所是以研究雲南少數民族的社會歷史、經濟、文化為重點的省級綜合性社會科學研究機構。1928年,中共雲南省委宣傳部下文委託雲南民族學院在雲南民族歷史研究所云南少數民族社會歷史調查組的基礎上建立雲南省民族研究所。
現設有民族學、民族歷史、民族語言、民族教育、民族考古民族宗教民族藝術、民族經濟等8個研究室及一個辦公室、一人微機室,並成立了"東南亞研究中心"、"影視人類學研究中心"和"宗教文化研究中心"。有中文、期刊、外文三個資料室。現有中文圖書2.5萬冊,外文圖書0.25萬冊,每年訂中外文報刊100餘種。微機室配備有電腦8台,另外還有民族學實驗室一個,配備有暗房設備一套及從事田野調查用的相關設備若干套,供科研人員使用。
全所34人,其中正高職4人,副高職8人,中職22人。在32名專職科研人員中,博士後1人,博士2人,碩士8人,在談博士2人,職稱年齡結構已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結合,實力較雄厚的科研教學隊伍。有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專家學者,其中有三名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特殊津貼。
研究所的宗旨是以黨在社會主義時期基本路線為指針,堅持馬克思主義學風,將各民族的歷史文化研究與現狀結合起來,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在省委、省政府及民族學院領導的關懷下,經過歷屆領導與全所職工共同努力,研究所得到逐步發展。
--------------------------------------------------------------------------------

科研成果

建所以來,承擔參與了一批國家級、省級課題。國家級課題如參與《民族問題五種叢書》、《中國歷史大辭典·民族卷》的編撰。主持完成國家級課題《雲南沿邊境民族地區青品問題及具對策研究》,《光明日報》曾專文介紹此課題。主持完成大型國家的課題子課題《中華文化通志·彝語起民族文化志》等。主持完成省級課題如《重新把握人類學》、《中國原始宗教辭典》等。還獲得了美國"盧斯基金"、"福特基金"、挪威人文科學基金(NAVF)、日本豐田基金等國際基金會資助的科研項目。近兩年來民族研究所承擔的科研項目有:國家"九五"重點圖書的雲南省建設民族文化大省重點圖書《雲南少數民族文化史叢書》;中美大型合作項目《滇西北少數民族文化資源調查評估及保護與開發行動計畫》;省校合作項目舉辦國際社會文化人類學高級研討,參加編撰雲南省建設民族文化大省重點圖書《雲南民族文化知識叢書》,參與由香港樂施會資助項目《德昂族自我發展研究》;台灣中央研究院"亞湖季風區高地和低地社會文化研究;雲南省"九五"社科重點項目《中外民族學、文化人類學比較研究》、《滇、川、藏結合部區域經濟協作與發展問題研究》等。建所以來,公開出版專著、譯著百餘部,在國內外各種有影響的刊物發表論文4000餘篇。曾編過《民族學報》、《民族譯叢》、《民族調查研究》等刊物。在科研成果中,《雲南古佚書抄》、《滄源崖畫的發現與研究》、《僳漢擬聲調的比較與翻譯》等論著獲得國家級獎。《從越人到泰人》、《銅鼓樂舞初探》、《美與智慧的融集》、《淺論藏文化與納西文化的交匯》、《中國雲南少數民族原始宗教簡化》、《藏族寺院經濟發生髮展的內在緣由》等論著獲得省級獎勵。《發展的選擇》一書獲得國際季世川少壯學術帶頭人一等獎。近兩年,民研所又有五項科研成果獲得省級以上獎:《中華文化通志·民族文化典》(第3典)獲第四屆國家圖書榮譽獎;《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獲第四屆國家圖書二等獎;《歷史的滇、桂通道與西南地區民族關係》獲中國西南民族研究會優秀論文二等獎。《道教與中華民族的關係研究》、《社會文化人類學初探》和《賽典赤·贍思丁》獲雲南省高校科研成果三等獎。
--------------------------------------------------------------------------------
教學是民研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一直承擔著民族學、民族史、民族親教以及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三個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工作,碩士研究生的導師人數占全院導師總數的一半以上。可開設民族學、傳統文化與現代化、民族學田野調查理論與方法、原始宗教概論、民族考古學通論、民族文化與民族藝術、西方人類學學說史、中國民族史、語言學概論、民族語言與民族識別、民族學調查技術等十餘門碩士研究生課程。為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專門技術人才,拓寬了研究方方向,招收了民族文化與民族經濟研究生班,招收了民族學與現代化專業碩士研究生,新開設了經濟學原理;民族經濟學;東南亞文化與經濟等課程,並在各班級中增設了電腦操作與運用課程。現已畢業的研究生近百人,根據調查反饋的情況看,他們思想政治表現好,表現出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工作能力,絕大部分成了本單位的業務骨幹,少部分還走上領導崗位。民族學專業還培養來自日本、泰國、韓國等國的碩士研究生。此外,民族所科研人員還擔負著歷史系、藝術系、民語系等系部及外國留學的十餘門課的講授任務。
作為學術交流的橋樑,民族研究所走向世界,與世界各國的有關學術團體建立了交流和資料交換關係,接待了美國、法國、日本、馬來西亞、澳大利亞、奧地利、越南等國的學者。民族研究所科研人員還先後聘於德國海德堡大學、日本東京好大學等校客座教授和客座研究員。先後派出了數名學者前往美國、日本、泰國、法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作訪問學者,進行合作研究、學術研討和進修。為了加強對東南亞各國的文化交流與研究,促進雲南民族地區的改革發展和為推動雲南民族學院乃至全國人類學研究與教學的改革和發展,加強雲南民族學院與世界各國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的學術、文化交流,搶救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於2000年4月在民族研究所正式掛牌成立"東南亞研究中心"、"影視人類學研究中心"和"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
民族研究所成立後,聚集了如王叔武、刀世勛、宋思常、汪寧生、王敬騮、黃惠昆、巫凌雲、蔡家麒、楊德等一批國內外知名的民族學家、民族史專家、民族語言學家。隨著歲月的流逝,這批老學者相繼離開了工作崗位,民研所面臨著人才斷層的艱難時期。為改變青黃不接的狀況,現住所長趙嘉。文教授及常務副所長和少英教授等領導同志採取了一些措施,為中青年學術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條件。一是選派中青年學者到國內外知名學府進修、深造。二是堅持學術報告制度。以本所科研人員為主,邀請所外,院外及國外的著名專家學者前來交流研討。1994年迄今共舉辦有影響的學術報告六十餘場,曾先後有雲南大學的左中教授、雲南省博物館的李昆聲館長、中山大學的黃淑娉教授、廈門大學的唐國強教授以及台灣學者莊英章、魏捷茲、何翠萍、美國芝加哥大學馬思中博士等,請來作專題學術報告。這對於拓寬視野、啟迪思維,活躍學術空氣,促進科研發展都起了一定推動作用,受到所內外科研人員的歡迎。三是出成果、育人才。為發掘和弘揚雲南各少數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與雲南民族出版社共同推出"雲南少數民族文化史叢書",共25本,計畫在2001年出齊,作為雲南民族學院50周年獻禮。所里多數科研人員參與了該叢書的編寫。通過這一些大型課題帶動全所科研工作,加速中青年學者的成長進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