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滄源岩畫

雲南滄源岩畫,崖畫的繪畫手法像是一種剪影,簡單卻特點鮮明。有一處畫面上數十隻猴子排成一列,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行進,上爬的猴子尾巴下垂,有人說,滄源崖畫是一支在遷移途中的佤族人所繪。他們沿勐董河逆流而上,到達勐省壩,在石佛洞中安頓下來。

● 滄源崖的舞者——雲南滄源岩畫

滄源是一個多山的地方,這裡森林茂密,珍禽異獸活躍其中,每年5~9月,充沛的雨水滋養萬物生長。優越的自然條件使這裡成為自古以來各民族繁衍生息的家園。滄源崖畫至今共發現15個點,全都分布在海拔1200~2000米之間的山上。其中,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等岩畫點,畫面內容較為豐富,也更具代表性。

勐乃鄉東北鬱鬱蔥蔥的山上,一塊灰黃色的崖壁醒目地突起,就是第一岩畫點。在這兒附近居住的傣族佤族都認為,崖壁上住著可以賜福給人的仙人,因此每逢過年他們都會從村寨趕來祭祀,遇到生病或者什麼困難,也會到這裡來拜求仙人尋找解救之法。

30米長的崖壁上,岩畫在眼前蔓延開去。崖畫的繪畫手法像是一種剪影,簡單卻特點鮮明。有一處畫面上數十隻猴子排成一列,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行進,上爬的猴子尾巴下垂,下坡的猴子則長尾上翹,當地人說猴群爬山的情形也的確如此。猴群之下,是眾多的牛的圖案,扁長的牛角一看便知是水牛。它們有的被人騎在背上,有的被人牽著,有的被張滿弩的人瞄準,有的兩兩相對,作出格鬥的架勢。牛是雲南古代民族尤其崇拜的動物,牛頭是力量和財富的象徵。古代祭祀儀式的主持者都是手持牛頭的。在牛圖像的右邊,呈現出一系列豐富的雜技表演:頂桿、弄丸、雙人疊立……熱鬧非凡。畫幅的最下面是人們持弩獵象、獵豹的場景。至今,野象還在滄源的班洪、班老兩地出沒。

第二地點位於丁來大寨通往曼坎的路旁,這裡最著名的是一幅規模宏大的“村落圖”。乾欄式房屋圍繞而成的村落井然有序,村子中間的空地上,矗立著兩座大型房屋,像是公共集會地或是部落首領的居所。村子外邊,肩扛長兵器的戰士排著隊伍凱鏇而歸。旁邊的小路上,人們帶著各種牲畜趕往村子,那是這次戰爭的戰利品。

從曼坎前往勐省,一路上看著蒼翠的阿佤山,甘蔗巍然成林,茂密的雲南松像一頂頂綠色的草帽扣在一個個山頭上;佤族的村寨包圍在大青樹和巨龍竹之中。不遠處的綠蔭之中,又是一處灰黃的峭壁,那就是第六岩畫點了。

第六地點最多的是各種人物圖像,這裡的人也格外愛美。他們的肘部、膝部、頭上都裝飾上羽毛,有的還身披羽衣,張開雙臂就如同飛鳥展翅,人稱“鳥形人”,華麗異常。這些人大都是舞者和巫師的裝扮。更多的人物則頭戴獸角、獸牙,耳朵上掛著如今天佤族婦女佩戴的大大的銀制圓餅耳環。人物四肢的描畫也不再簡單地用直線表示,而是繪出了人的自然曲線,從而顯得肌肉發達,強壯健美。

六號點有一幅描寫戰爭的“慶功舞蹈圖”,格外引人注目。畫面上7個戰士,全都一手持盾,一手持棍,兩臂張開,雙腿下蹲,正隨著前面一個高大的領舞者跳舞。7個戰士後面還有5人叉著雙手並排舞蹈。一些伴舞者在其周圍高舉起手臂,其中兩個露出女性豐滿的乳房和生殖器官。整個舞蹈場面氣勢恢宏,我們仿佛聽到那神聖的木鼓雄渾激昂的咚咚聲,7個戰士正伴隨著鼓點有節奏地擺動著。

描寫放牧生活的“牧牛圖”中,一個人費力地拉著一頭牛爬坡,後面跟著牛群。這种放牧法頗像雲南少數民族的“野放法”:即將牛羊牲畜放于山上,任其在野外生長、繁殖。因為放得太久,牧人們想要拉回祭祀或屠宰時,往往很費勁。惟有看準頭羊或頭牛,套其頭強拉回來,其餘的牛羊才隨其返回。

佤族民間流傳著一個“司崗里”的創世史詩,說人類的祖先是從山洞裡走出來的。“司崗”就是“洞”的意思。在第六號岩畫點,我們發現了一幅“穴居圖”。畫面上,圓形的洞口旁岩石層層疊疊,山洞四周站滿了人,另有一人正張著手臂從洞口鑽出來。

第七地點在永德海村東北。著名的“圓圈舞”岩畫就是在這裡發現的。畫面上,5個人圍成一圈,高舉起一隻手臂。垂直投影的畫法使他們看上去像5片盛開的花瓣。這種抒發人們愉悅心情的舞蹈至今還流傳在雲南少數民族之中,是一種民眾性娛樂節目。佤族人每逢過年,村子的男女老少都要圍著篝火,跳上一曲“圓圈舞”。

有人說,滄源崖畫是一支在遷移途中的佤族人所繪。他們沿勐董河逆流而上,到達勐省壩,在石佛洞中安頓下來。為了給後來者留下路標,他們在沿途的石崖上畫上岩畫,告訴人們他們在勐省壩的生活,希望後來者能循此找到他們。他們用手指蘸著紅色的顏料,在一塊塊光滑的峭壁上描繪下美好歡樂的生活,用血液的顏色書寫生命的熱情……

夕陽的餘暉為阿佤山披上了一層金色的霞衣,山路上牛鈴叮咚,蹄聲雜沓,牛群掀起陣陣灰塵奔向畜圈,剽悍的佤族漢子背槍、挎弩、肩扛著犁,帶著一天的辛勞在落日的餘暉中返回山寨。寨內炊煙裊裊,臼聲陣陣。月亮升起的時候,寨子裡響起純淨曠遠的歌聲……

總條目:中國藝術地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