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水山地風箏

雙水山地風箏,源於民間,始祖竹器手工業。

簡介

新會區“雙水山地風箏”相傳始於明代洪武年間,盛於清代乾隆年間,山地風箏主要類別有兩種:板塊類,以上凌村和南岸村“鳴牛”風箏為代表作;竹節類,以島橋村、洋美村木江村《蜈蚣》風箏為代表作,一般有10-80米長不等。有鯉魚、鷹、荷花、蝴蝶、各種魚類等花式品種100多個,其工藝精巧,經過選料、破篾、綁紮、粘合、包裝、繪畫多種工藝製作而成。

平時村民農閒假日,用笏製成風箏,每年秋高氣爽,成群結隊,在頭放起風箏,一派娛樂昇平的景象。1998—2000年連續三年舉辦風箏節和圖片展覽,參加放風箏的人從10歲至80多歲,充分展示了雙水風箏之鄉的風采。

江門非遺目錄

展現江門地區民族民間文化創造力的突出價值;鮮明的地方特色;出色地運用傳統工藝和技能、見證江門市區各民族民間活的文化傳統的獨特價值;具有促進江門地區的文化認同、增強社會凝聚力、增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