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塔[太原市]

雙塔[太原市]

雙塔別稱文筆雙峰,在永柞寺(別稱雙塔寺)內,雙塔南北對峙,相距16丈(50米),取“真言密教以十六數表圓滿無盡”之意。古往今來,永祚寺的雙塔為世人所矚目,被譽為“晉陽奇觀”,當作太原的標誌。歷代的地方志書都把“凌霄雙塔”作為古太原城的八景之一,其影響之大甚至使的寺院的本名“永祚寺”也鮮為人知,直被“雙塔寺”所取代。雙塔最初名為文宣塔,由於雄偉異常,雙雙聳立如筆,故有“文筆雙塔”之譽。是太原現存古建築中最高的建築。

基本信息

簡介

(圖)雙塔雙塔
雙塔[太原市]雙塔[太原市]
從公元1612年雙塔中的新塔宣文佛塔建成,“兩峰插天”的雙塔便為世人所矚目,被譽為“晉陽奇觀”。歷代的地方志書都把“凌霄雙塔”作為古太原城的八景之一,其影響之大甚至使其寺院的本名“永祚寺”也鮮為人知,直被“雙塔寺”所取代。太原雙塔的特異之處更在景色之外,它矗立於出世的佛家與塵世的喧鬧間,形成一種獨特的存在。事實上,同建於明朝萬曆年間,高度、外形都極為接近,相距不過50米的雙塔,負載著的是完全不同的使命。創建於先的文峰塔,是“起自堪輿家言”的風水塔,是地方士紳為補輔該地的地形缺陷,振興地區文化的一標誌性、欣賞性建築。它的造型雖然取之於佛教的浮圖,但是,與佛門沒有絲毫的關係;而繼建於後的“舍利塔”―――宣文佛塔則是佛門的聖物,是供奉佛舍利、藏佛經,受佛門弟子瞻仰、頂禮膜拜的宗教建築。近在咫尺,本質卻相去甚遠,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卻又並存不悖,這與建城2000多年來,大部分時期處於各民族文化習俗交流前沿的太原城,是如此的相似。

來歷

(圖)雙塔雙塔
太原雙塔中的文峰塔正是這樣一座風水塔。而要細究文峰塔的出現,則要從千年前說起。《宋史》中記錄宋太宗北漢後,有一句簡簡單單的“即命縱火”,卻是太原城2000多年歷史中的最大轉折點。宋太宗火燒晉陽城的原因《宋史》中並沒有交待,但從金人元好問的《過晉陽故城書事》中卻可見端倪,“君不見,繫舟山頭龍角禿,白塔一摧城覆沒。”―――漢唐時期,太原是有王者之氣的風水寶地,而宋太宗要做的便是移除太原王氣、破壞太原風水。在明朝人的眼裡,趙宋天子無疑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自宋以後,太原一掃漢唐雄風,人才凋零,後繼乏人,尤其是明朝以降,更是人才稀少,在朝為官者鳳毛麟角。這讓明朝太原士紳們深為不安,改變風水成為了他們最終選擇。根據永祚寺碑記記載,按照風水家的解釋,太原西北高於東南,“左痹不勝右”,所以“文明不開”、“其民摯悍”,因為“奎星”所處的方位地勢較低,文運難以興盛,必須在太原城東南一帶建造高塔,才能彌補地形上不利於文化發展的不足,興盛士風,多出讀書人,也就是所謂的“開山川之形勝,創文運之興盛。”就這樣,1599年,太原士紳推舉傅霖為首事,集資在太原東南郝莊的向山腳畔興建高度為54.6米的文峰塔,同時還依塔興建了永明寺

特點

(圖)雙塔雙塔
文峰塔也叫宣文塔,宣文寶塔。它所以叫文峰塔,是因為它創建的原因本是為補輔太原府城“西北高東南低”,不利於發展文化的地形不足,用以“開山川之形勝,創文運之興盛”。對於這一點我國古塔研究的專家張馭寰先生和羅哲文先生曾有過明確的論斷。至於當地人們或地方志乘中把文峰塔稱作“舊塔”或“南塔”,那是因為它問世早於舍利塔和其所處方位的緣故了。從建築特色看,文峰塔雖然略早於舍利塔問世,但是,它們必竟同屬於明代中葉的作品,有著不少相似之處。比如:平面都是八角形狀,都是十三層建築,高低也僅有2厘米之差。據測:文峰塔略低於舍利塔,總高度為54.76米。而且,斗拱的結構、造形,檐、椽、柱、枋的砍磨、砌築,可以說大同小異。這些都反映著它們為同一時代產物的鮮明特色。然而,它們也有不少不容忽視的差別,那就是,文峰塔沒有塔基座,僅開一門,沒有佛龕,沒有“阿彌陀佛”刻字,塔檐也不用琉璃瓦剪邊。這裡,我們且不說兩塔的塔剎造形無一相同之處,就是塔的主體塔身,也有很大的差別;文峰塔上下直徑幾乎相同,基本為直上直下,沒有明顯收分,外形呈直線形;而舍利塔卻是上下直徑相差很大,有明顯的收分,尤其是七層以上更為突出,使整個塔的外形呈弧狀流線形。這些大大小小的差別,無疑正反映著兩塔的設計者和建造者在造形、技藝和風格上的不同。文峰塔一經問世,塔身便向西北微微側傾。對於這點歷代地方志乘都有確實的記載,並且成為福登造塔的發念和原由。多少年來,許多的傳言和不少對建築很有研究的人都說,文峰塔西北向微微傾倒,正是建塔匠師們在造塔之初,考慮到塔勢高峻,又是東山的前沿,容易受西北風的影響,所以才有意將塔身向西北向微側,以抵消西北風對塔的吹阻力。如若確實如傳言所述,文峰塔從誕生即向西北向傾斜,而歷經四百載一直沒有倒掉,不正說明當時匠師們設計的周密和建造工藝的絕倫。

舍利塔的來歷

(圖)雙塔雙塔
如果僅僅是文峰塔,恐怕很難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明朝末年,興建文峰塔以改變文運已經成為一種風潮,僅在山西,河曲、榆社、臨縣、霍州、大同等地都興建了自己的文峰塔,其中汾陽人朱之俊建造的文峰塔高達80米。在文峰塔建成9年後,1608年,它的“姐妹塔”宣文佛塔開始修建。“雙峰並峙”成為眾多文峰塔中的佼佼者而名揚天下。從文峰塔走到西北方向的宣文佛塔花不了一分鐘時間,兩者相聚不過46米。儘管兩者一樣是八角樓閣結構磚塔,宣文佛塔的高度也僅比文峰塔高兩厘米。不過仔細觀察卻還是能發現其中的不同。東南方向的塔門上方“宣文佛塔”四字,明確地印證了其舍利塔的性質,塔身上環繞的“阿彌陀佛”字樣也與文峰塔有著明顯的區別。據雙塔文管所的工作人員介紹,儘管歷代《太原府志》有不少關於雙塔和永祚寺的記載,對於其初建卻只有“郝莊建新塔”寥寥數字,最終確定其建設者則要依靠剎頂外壁上鏤刻著的銘文。把歷史的時鐘再次撥回到明朝萬曆年間。在文峰塔建成九年後,第十一代晉王朱敏淳有感於狹促簡陋的永明寺與太原九邊重鎮的地位很不相稱,決定邀請妙峰大師前來主持擴建永明寺。作為明代中葉後的著名高僧,一生建設過許許多多寺廟、佛塔、橋樑的妙峰大師同時也一位傑出的建築師。五台山規模最大的、始建年代最早的寺廟是顯通寺,顯通寺里那座令人嘆為觀止的銅殿就是妙峰大師用銅十萬斤鑄造的。萬曆九年,慈聖宣文李太后邀請妙峰大師為成婚數年無子息的萬曆皇帝辦“無遮大會”求子,第二年八月,李太后身邊的一個宮女為萬曆皇帝生下了明光宗朱常洛,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篤信佛教的李太后皈依妙峰門下。69歲的妙峰大師來到太原後,做了太原永明寺的住持並總理擴建事務。而寺中的文峰塔在建成不久就開始向西北方向傾斜,因此,妙峰大師又建議晉王在文峰塔西北新建一座佛塔。四年後,佛塔建成,並募得舍利,藏於地宮,故稱“舍利塔”。因為李太后出資佐助的緣故,所以,新塔用李太后的尊號命名為“宣文塔”。

舍利塔的特點

(圖)雙塔雙塔
舍利塔,平面呈八角形,共13層,最低層邊長4.6米,全塔總高54.78米,是典型的樓閣式空心磚塔。該塔的塔座為沙石條砌築,質樸堅固。塔身為一色青磚研磨對縫砌成,塔上的斗拱、飛檐、枋、椽、柱(垂柱),均為青磚仿木結構砍磨而成,13層塔檐都用孔雀藍色琉璃瓦砌出晶瑩美麗的邊沿。在塔的第一層撩檐枋下,斗拱與斗拱之間的空處,嵌刻有磚字“阿彌陀佛”,字型猶如一條飄帶,層層疊壓,美觀而勻稱。這幾個字既表明了塔的屬性為佛塔,也巧妙地添補了斗拱與斗拱間平板的空間,真可謂獨具匠心。該塔1——7層的磚仿木斗拱,無論形制還是結構,均與大華寶殿相同,為“五踩重翅”,上承撩檐仿、椽、飛,組成塔檐。隨著塔身的拔高,塔層的上升,每層高度逐漸減低,斗拱形制也隨之變小,逮至8層以上,斗拱結構則改變一跳(即三踩),明顯收分,使塔身輪廓造形呈流線形,十分美觀。舍利塔每層的八個角,都鏤刻有磚雕的裝飾性蓮花垂檐柱,垂柱與垂柱之間,有磚砌欄額相連,垂柱上方,磚鏤的角替、枋頭、華板等上面,刻有細膩逼真的草紋、雲紋,大大地增強了塔外面的裝飾性。這種建築雕刻,不僅圖案富麗,鏤工精細,而且,深刻地反映了和代表了明代磚構建築的藝術風格,可稱明代磚仿木建中的優秀作品。舍利塔的底層開闢兩門,一為東南方向,一為西北方向。緣東門拾階而上,迎面是石砌的佛龕,龕中造像毀之戰火。繼續攀登,便進入塔外壁與內壁之間的階梯;盤旋而上,則可瀕臨頂層。站在塔的頂層,憑著古老的塔身,居高臨下俯瞰太原全城,目睹晉陽風光,確如郭沫若先生所述:“遠望太原氣勢雄,汾河兩岸稻田豐。新興工業高精大,後繼英才專敢紅。”難怪明人李博登臨塔頂之後深有感慨地賦詩:“矗矗蒼龍擎宇宙,綿綿紫氣發林巒。我來欲把星辰摘,到此方覺世界寬。”若進塔的西門,則與東門之內迥然不同。這裡沒有步步高升的台階,不用數步就可進入舍利塔的底層。在這裡可以欣賞明代空心磚塔,塔心空券,形成層層有塔室的建築風格和技藝,飽覽券進式樓閣寶塔的內部結構。那時,將對當時勞動人民的精湛建築技術產生新的具體的認識,給你以美的知識的享受。舍利塔塔頂的塔剎,由銅、鐵兩種金屬鑄制。剎座為覆盆仰蓮式須彌座,用生鐵鑄成。剎頂則為銅質寶瓶式,制於覆盆仰蓮座中。

文化價值

(圖)雙塔雙塔
數百年來,絕大部分人把永祚寺的“凌霄雙塔”,當作同時創於世,屬性一樣的藝術珍品和文物珍品給於珍視。但是,考其故事,研究其創建之因,並不如是。這兩座形同孿生的姊妹塔,一個是創建於先的“文峰塔”,一個是繼建於後的“舍利塔”,不僅非同時所建,而且屬性也根本不一樣。所謂“文峰塔”,是“起自堪與家言”的風水塔,即封建社會地方仕紳為補輔該地的地形缺陷,振興地區文化的一種帶有迷信色彩的標誌性、欣賞性建築。它的造形雖然取之於佛教浮圖,但是,與佛的教義和佛門沒有絲毫的關係。而“舍利塔”則是佛門的聖物,是奉供佛舍利子,藏佛經,受佛門弟子瞻仰、頂禮膜拜的宗教建築。

雙塔交影

(圖)雙塔雙塔
據《猗氏縣誌》和明萬曆年《補修浮屠記》碑文記載,創建於隋唐年間。但據1995年4月,清理西塔地宮時,發現有《大宋河中府塔地宮》時,發現有《大宋河中府猗氏縣妙道寺創建安葬舍利塔地宮記》石碑中記述,葬時為北宋熙寧二年(1069)。據此,臨猗雙塔應為宋代創建。雙塔寺在北宋前名曰“永福院”,宋代名為“妙道寺”,明康熙年間更名為“雁塔寺”,後又名為“雙塔寺”。歷代寺院佛殿巍峨,雄偉壯觀,佛像樓亭,鐘聲洪震,諸僧數千,香火不斷,實為猗氏一大名剎。千百年來,滄桑變遷,今寺院已毀,僅存雙塔。雙塔,分東西兩塔。東塔,座東向西,磚灰結構,方形七級,高約40餘米。一層西面壁有拱狀券門,塔中為佛龕,以上均為實心柱。一、二層密檐下為磚雕四鋪作斗拱,三至七層均為迭澀伸出或收剎密檐。五、六、七層,四面均有4根隱形倚柱,支撐在檐下,在此三層西面的倚柱中,各飾有一隱形拱狀券門和兩個橫欞窗,造型非常美觀。西塔,座西向東,磚木結構,方形九級,塔形為仿樓閣密檐式。塔體一層東面,壁有拱狀券門,直通塔內,一層由外壁、走廊梯級、塔心柱三部分組成,可順時盤旋而上,直至二層。二層以上為中空,直通塔頂。臨猗雙塔,不僅年代久遠,而且在建築學上,有著極其珍貴的科學價值。雙塔的建造,是古代勞動人民根據當地日月出沒的時刻和方位,巧妙地規劃了兩塔的布局。每逢農曆三月十六和七月十六的早晨,正月十四和九月十四或十五的傍晚,日出月落或月出日落時,日月分別從東西兩個方向,照射雙塔,使兩塔分別產生的倒影,在兩塔中心連線線上交合在一起,“日光月光同時照,東塔西塔影相交”,這就是千百年來人們所傳說的“雙塔交影”的奧秘。雙塔不僅建築獨特,而且雕繪畫藝術非常精美,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既至雙塔,登塔自必不可少。不過如今文峰塔已經閉門謝客,原因則如上文提到的,文峰塔在建成不久就開始向西北方向傾斜。有些著作曾善意地附會說,文峰塔之所以傾斜,是考慮到太原西北風較大而此處又地勢較高,因此在修建之初就有意向西北傾斜。但在文峰塔建成390餘年之後,已經向西北傾斜2.86米,成為一座危塔。為此,1995年,太原市政府曾聘請我國著名的糾偏專家曹時中先生拯救危在旦夕的文峰塔,成功糾偏二米。雖然塔已不再傾斜,但為了安全起見,也不再讓人攀登。

評論

(圖)雙塔雙塔
宣文佛塔至今依舊開門迎客,從佛塔東門拾階而上,迎面是石砌的佛龕。繼續攀登,便進入塔外壁與內壁之間的階梯;階梯窄而高,我一鼓作氣盤旋而上。站在塔頂之時,卻發現這裡的風景和想像頗有不同―――四面只開有高約半米的小窗,蹲下向外望時,頗覺憋氣,而城市中眾多的高層建築的阻擋,也讓我完全沒有俯瞰全城的豪氣。頗有些失望地向下走去,在二層的地方碰到了兩個外國參觀者。陪同他們的是一個學生模樣的人,他向外國參觀者介紹說,這就是出現在太原市市徽的雙塔之一時。對方問道:“為什麼?”學生模樣的人想了想,做出了一個簡潔的回答:“它代表著城市靈魂。”是啊,高樓林立的今天,雙塔早已失去高高在上、俯視眾生的凌霄之勢,但它所經歷的歲月和滄桑,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一種風景。據雙塔文管所的工作人員介紹,儘管沒有文峰塔那樣的先天難題,宣文佛塔卻是飽受戰火摧殘。解放戰爭期間,地勢較高的永祚寺成為太原外圍的重要防禦據點,閻錫山第四十三軍軍部就設在這裡,閻軍炮兵的觀察哨就設在塔上。1949年4月,雙方為爭奪雙塔要塞發生激烈交戰,為遏制閻軍炮兵火力,解放軍用重炮從東山轟擊雙塔防禦陣地,宣文塔中彈,二到八層被炸飛三分之一。在暮日斜陽間堅強挺立,歷經三十多年風雨之後,直到1984年才修復。就在幾年前,當太原城市建設進行得如火如荼,有人提出太原的建築太無特點,無法代表城市特色時,有人提出不妨在太原南內環橋西側新建兩座鐵塔,與雙塔遙相呼應,作為太原市標誌性建築。這一想法實現的可能性雖然不大,但雙塔對於太原人來說的意義卻不言而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