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區簡介
甘肅隴南西成經濟開發區,是甘肅省政府於1988年8月批准成立的,原名“隴南西成開發區”。開發區位於隴南徽成盆地之成縣,地處北緯33°31′—34°02′、東徑105°24′—105°27′的徑緯區間,東臨寶雞市、北臨天水市、南臨漢中市,距隴南市13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雅,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青山永駐,綠水常流,鳥語花香,平均海拔960米,屬淺山丘陵區,年平均氣溫11.9℃,年平均降水645mm。
開發區自創建以來,始終堅持依託政策和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重點開發鉛鋅、銻、黃金等礦產資源,采、選、冶結合,資源開發和深度加工結合,以重促輕,以重帶輕,力爭建成我省最大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的建區原則,經過省、地、縣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開發區全體職工十多年艱苦努力工作,勇於開拓,積極探索,大膽試驗,開發區於2006年被省政府批覆為省級開發區,並通過國家公告。
開發區規劃面積615.26公頃,建成面積300公頃,已建成集水、電、路、電訊、綠化為一體的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初步形成了以科教、文化、衛生、辦公、住宅、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新型開發區,區內礦產資源富集,農業產業特色明顯,人文資源豐富,國道316線、省道205線橫貫東西,交通非常便利。
地理位置
甘肅隴南西成經濟開發區位於隴南徽成盆地之成縣,地處北緯33°31′—34°02′、東徑105°24′—105°27′的徑緯區間,東臨寶雞市、北臨天水市、南臨漢中市,距隴南市13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雅,屬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青山永駐,綠水常流,鳥語花香,平均海拔960米,屬淺山丘陵區,年平均氣溫11.9℃,年平均降水645mm。
園區概述
甘肅隴南西成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88年8月,開發區自創建以來,始終堅持依託政策和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重點開發鉛、鋅、銻、黃金等礦產資源,采、選、冶結合,資源開發和深度加工結合,以重促輕,以重帶輕,力爭建成我省最大的有色金屬工業基地的建區原則,經過省、地、縣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開發區全體職工十多年艱苦努力工作,勇於開拓,積極探索,大膽試驗,開發區於2006年被省政府批覆為省級開發區,並通過國家公告。
開發區規劃面積615.26公頃,建成面積300公頃,已建成集水、電、路、電訊、綠化為一體的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初步形成了以科教、文化、衛生、辦公、住宅、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新型開發區,區內礦產資源富集,農業產業特色明顯,人文資源豐富,國道316線、省道205線橫貫東西,交通非常便利。
發展規劃
甘肅隴南西成經濟開發區經過十多年的開發建設,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實力方面均已達到了一定規模和水平。通過多渠道籌資,投入1億多元,建成了較為完善的道路、供水、排水、供電、電訊、綠化、照明網路等基礎設施,吸引隴南師專、成縣郵政局、金城大廈、成州遊樂城等98家大中型企事業單位落戶開發區,累計完成投資達7億多元,利用外資480萬元,初步形成了新型城市的雛形。且由於隴南電力局入駐和郵電大廈、移動通訊大廈等項目建設,已形成隴南區域性電力能源和通訊中心。2005年區內實現生產總值8.8億元,工業增加值1.78億元,實現利稅6875萬元,就業1.8萬人。
2007年6月13日至14日,國家土地督察西安局局長侯海生一行,在甘肅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羅炳文、隴南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李祥陪同下來隴南成縣調研有關土地管理特別是耕地保護工作。
調研組在成縣縣長王曉平,縣委副書記張力,成縣縣委常委、政府副縣長郭省軍、蘇志強,成縣國土資源局局長趙俊榮陪同,先後深入黃渚藍天選廠、鋅宇集團公司佳億鉛冶煉廠、拋沙成州公司鋅冶煉廠和隴南西成經濟開發區考察調研供地用地情況。
侯海生局長在聽取匯報和實地調研的基礎上充分肯定了成縣土地管理特別是耕地保護工作取得的成績,同時要求隴南西成經濟開發區在開發規劃上要與城區規劃和全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相銜接,切實發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龍頭作用,進一步提高集約節約利用土地水平。
開發區主要依託西成鉛鋅礦帶資源開發,通過項目和技術引進,形成開發精細鉛鋅產品、精細化工產品的主導產業。農業以特色產業為主,大力發展生態觀光農業、花卉植物和特種種植、養殖業,努力把開發區建成隴南高效農業種植、養殖和農副產品加工的培訓和示範、試驗基地。金融、商貿、旅遊、服務業為輔助產業的工業主導型、科技示範型、旅遊帶動型產業鏈條。
目前開發區已通過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土資源部等四部委的正式審核公示,我們堅信甘肅隴南西成經濟開發區在國家對園區優惠政策的正確引導下,各級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開發區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一定會發展成為特色顯明、效益突出、環境優雅的新型開發區,真正成為成縣乃至隴南全市對外經濟發展的平台和“視窗”,為構建和諧隴南作出應有的貢獻。
自然資源
隴南是全國聞名的鉛鋅礦及金礦的產地。西成鉛鋅礦帶、銻礦探明儲量已達到2400萬噸和14.9萬噸,分。由於長期過度依賴礦產資源開發,造成了隴南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發展後勁不足的實際。
隴南市今後發展方向:在現有資源還足夠開採近30年的情況下,要以資源枯竭型城市為藍本,提前走上轉型之路。並將整治的重點首先放在整頓礦產資源開發秩序上,制定了出台了13條措施,有效控制了亂采濫挖、越界開採、采富棄貧等諸多問題,使一些有實力的大企業集聚了資源優勢,步入發展的快車道。同時,隴南市還果斷關閉境內的8家鉛冶煉廠和44家無資源的選礦企業。重新整合新建了一批具有相當規模的資源型企業,新建了一家20萬噸矽鐵的大型企業、一家6萬噸鉛冶煉企業和兩家10萬噸鋅冶企業,使資源型企業完成規模整合,徹底擺脫以往“大礦小挖”的發展格局。在此基礎上,隴南市還依靠豐富的水電資源和農產品資源,大力發展水電工業以及生物醫藥、農產品加工等特色產業。全市水電的總裝機容量已從前年的38萬千瓦,提升到去年的100萬千瓦,增長了2倍多。同時,中藥廠、果汁廠以及一大批農產品加工企業也迅速崛起,也成為當地經濟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2007年,受國際有色金屬行情低迷的影響,隴南市資源型企業工業增加值與往年持平甚至略有下降;但全市工業增加值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長,生態環境也在逐步好轉。全年萬元GDP能耗比2006年下降4%,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4.6%,能耗指標低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
所在城市簡介
隴南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毗鄰四川、陝西兩省。總面積27923平方千米。總人口268萬人。市人民政府駐武都區城關鎮,郵編:742500。代碼:621200。區號:0939。
行政區劃隴南市轄1個市轄區、8個縣。即武都區和宕昌、康縣、文縣、兩當縣、徽縣、成縣、禮縣、西和縣8縣。
隴南地處地球北緯33°35'—34°42'之間,是早期地球自然生態最為複雜,自然風光最為優美、最為豐富的地方。而人類最為原始、最為神秘的文化或文明遺存,也基本上處在地球北緯30°線(帶)。如:埃及的金字塔、太平洋的復活島、中國的九寨溝、都江堰、峨嵋山、三星堆、黃河、長江入海口、密西西比河入海口、幼發拉底河入海口等著名景觀和文化遺存都集中在北緯30°線(帶)上。這些都無一例外地成了世界最著名的旅遊文化觀光勝地,成了世界級自然文化遺產。可以說,隴南正處在地球發育早期最複雜的自然生態、最豐富的人類原始、最優美的自然風光的環境之中,具備了把旅遊資源做成世界知名品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條件。
受自然地理和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影響,大自然賦予隴南這塊神奇的土地十分豐富的旅遊資源,被地質學家李四光稱為“寶貝的複雜地帶”,除了擁有富集的生物、礦產和水力資源外,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氣候特點,造就了2.79萬平方公里的隴南大地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3800多條大小河流,39.8%的森林覆蓋率,眾多的珍奇異獸,形成了既有北國之雄奇,又具南國之靈秀的無數景觀,素有“隴上江南”之美稱。境內既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多樣的自然生態、獨特的民俗風情,又有古老的歷史遺存、悠久的宗教文化,還有可歌可泣的革命歷史遺蹟。但受多種因素的制約,隴南豐富的旅遊資源尚未得到有效開發利用,許多仍然“藏在深閨人未識”,還是一幅原生態的山水畫。隴南的巴蜀文化、古羌氐文化、先秦文化、漢代文化、三國文化、宗教文化、民族風情、革命遺蹟等旅遊資源,對國內外遊客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而隴南的亞熱帶景觀,如康縣陽壩梅園風景區原生態的自然環境、文縣天池的湖光山色、武都萬象洞地質奇觀、宕昌官鵝溝的峽谷瀑布等,更具魅力,使遊人心神嚮往、流連忘返。
武都朝陽洞、文縣白馬河民族風情、白水江自然保護區、康縣白雲山公園、成縣杜公祠、兩當張果老洞、禮縣祁山武侯祠、西和晚霞湖、西和仇池國遺址、禮縣紅河水上遊樂中心十大重點景區(點);著力建設武都、成縣兩個旅遊中心城市;以九寨溝為依託,打造4條精品線路;開發歷史文化、紅色旅遊、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地方農林特產、地方輕工業品、地方特色食品8大系列旅遊商品”。同時加強與周邊兄弟市州的旅遊合作交流,把隴南旅遊納入大九寨國際旅遊區範圍內,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線路互建、客源互送、宣傳互動、信息互通,實現旅遊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為旅遊者創造寬鬆、順暢、優質的旅遊環境。我們期盼各界人士到隴南觀光旅遊、科考、探險、登山、攀崖、漂流、垂釣、觀賞冰雪,到隴南廣袤的天然氧吧盡情呼吸。這裡的山向您敞開了樸實的胸懷,這裡的水在汩汩向您訴說著歡迎。乘著西部大開發的東風,隴南的山水,隴南的人民正以嶄新的面貌恭迎著各方賓客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