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觀火[成語]

隔岸觀火[成語]

“隔岸觀火”之計,意指站在對岸看火。比喻對別人的危難不加幫助,而採取觀望的態度。有時也表示不是身臨其境,對情況了解不深。出處唐·乾康《投謁齊已》“隔岸紅塵忙似火,當軒青嶂冷如冰。”指根據敵方正在發展著的矛盾衝突,採取靜觀其變的態度。當敵方矛盾突出,相互傾軋越來越暴露出來的時候,可不急於去“趁火打劫”。操之過急常常會促使他們達成暫時的聯合,而增強他們的還擊力量。故意讓開一步,坐待敵方矛盾繼續向對抗性發展,以致出現自相殘殺的動機,就會達到削弱敵人,壯大自己的目的。

基本信息

概述

隔岸觀火(gé àn guān huǒ)

英文翻譯:watching a fire from the other side of the river

“隔岸觀火”之計,是指根據敵方正在發展著的矛盾衝突,採取靜觀其變的態度。當敵方矛盾突出,相互傾軋越來越暴露出來的時候,可不急於去“趁火打劫”。操之過急常常會促使他們達成暫時的聯合,而增強他們的還擊力量。故意讓開一步,坐待敵方矛盾繼續向對抗性發展,以致出現自相殘殺的動機,就會達到削弱敵人,壯大自己的目的。

原文註解

乖序亂①,陰以待逆②。暴戾恣雎③,其勢自斃。順以動豫,豫順以動④。

①陽乖序亂:陽,指公開的。乖,違背,不協調。此指敵方內部矛盾激化,以致公開地表現出多方面秩序混亂、傾軋。

②陰以待逆:陰,暗下的。逆,叛逆。此指暗中靜觀敵變,坐待敵方更進一步的局面惡化。

③暴戾恣雎:戾,凶暴,猛烈。雎,任意胡為。

④順以動豫,豫順以動:語出《易經》 . 豫》卦。豫,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坤下震上)。本卦的下卦為坤為地,上卦為震為雷。是雷生於地,雷從地底而出,突破地面,在空中自在飛騰。 《豫卦》 的《彖》辭說“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意即豫卦的意思是順時而動,正因為豫卦之意是順時而動,所以天地就能隨和其意,做事就順當自然。

出處由來

出處

隔岸觀火隔岸觀火
《隔岸觀火》選自《投謁齊已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三十六計”一語,先於著書之年,語源可考自南朝宋將檀道濟(?—公元436年),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意為敗局已定,無可挽回,唯有退卻,方是上策。此語後人賡相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於是有心人採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難確考。

原書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其中每計名稱後的解說,均系依據《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解說後的按語,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闢語句。全書還有總說和跋。

三十六計是我國古代兵家計謀的總結和軍事謀略學的寶貴遺產,為便於人們熟記這三十六條妙計,有位學者在三十六計中每取一字,依序組成一首詩:金玉檀公策,藉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痴故,釜空苦遠客,屋樑有美屍,擊魏連伐虢。

由來

本計名最初見於唐代僧人乾康的詩:“隔岸紅塵忙似火,當軒青嶂冷如冰。”(參勝雅律《智謀》一書第157頁)而其思想,則早見於《戰國策》 ·燕二》鷸蚌相爭、漁人得利的故事:張開殼曬太陽時,長嘴鳥去啄它的肉,被蚌夾住了嘴,互相爭持不下,結果一起被漁翁捉住了,此計的特點是:以靜觀變,隨變而動,使敵人內部互相殘殺,自相削弱。當兩股敵對勢力相爭時,既不援助,也不魯莽干涉,靜觀其變化,直到事情發展到有利於自己的地步,才相機行動,及時出擊,坐收漁利。

按語

古人按語說:乖氣浮張,逼則受擊,退則遠之,則亂自起。昔袁尚袁熙奔遼東,眾尚有數千騎。初,遼東太守公孫康,恃遠不服。及曹操破烏丸,或說曹遂征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斬送尚、熙首來,不煩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還,康即斬尚、熙,傳其首。諸將問其故,澡日:“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則併力;緩之,則相圖,其勢然也。”或曰:此兵書火攻之道也,按兵書《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後段言慎動之理,與隔岸觀火之意,亦相吻合。

按語提到《孫子·火攻篇》, 認為孫子言慎動之理,與隔岸觀火之意,亦相吻合。這是很正確的。在《火攻篇》後段,孫子強調,戰爭是利益的爭奪,如果打了勝仗而無實際利益,這是沒有作用的。所以,“非利不動,非得(指取勝)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指怨憤、惱怒)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所以說一定要慎用兵,戒輕戰。戰必以利為目的。當然,隔岸觀火之計,不等於站在旁邊看熱鬧,一旦時機成熟,就要改“坐觀”為“出擊”,以取勝得利為目的。

賞析

隔岸觀火,意同“坐山觀虎鬥”,使用的正確方法是靜止不動,讓他們相互殘殺,力量削弱,甚至自相瓦解。但隔岸觀火要根據具體情況運用,“觀”不是消極地看,除了“觀”之外,還要想辦法讓火燒得更大,甚至還要趁火打劫,從中漁利。當然,當火未燒起時,敵人內部矛盾尚未激化時,不是隔岸觀火,而是趁火打劫,那就錯了,因為火候不到,一施加壓力,敵人就會消除矛盾,團結一致對外。

此計正是運用本卦順時以動的哲理,說坐觀敵人的內部惡變,我不急於採取攻逼手段,順其變,“坐山觀虎鬥”,最後讓敵人自殘自殺,時機—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舉成功。“趁火打劫”,是乘敵人遭遇天災、內亂,或內擾外患交加的困境之際,給以打擊,從而撈取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好處,但是這種招法,玩不好就會惹火上身,以致自焚。

如果一個國家或一個集團遭遇天災或內亂之火,而它的整體力量又沒有在火中燒光,來自外部的打擊,就會使國家或集團內部的矛盾勢力結成一個整體,同仇敵愾,一致對外,抵抗與反擊打劫者,消滅打劫者。

因此,如果要打擊並消滅敵人,不能盲目地趁火打劫,要先袖手觀望,看火勢發展,等待火勢蔓延,從內部燒垮敵人的有生力量,坐收漁利,這才是隔岸觀火的精髓。

“隔岸觀火”也並非全然“坐觀”,等到時機成熟,就要由“坐觀”轉為“出擊”。

在現代經商賺錢的經營活動中,利用此計主要是在國內外市場激烈的競爭之中,採取靜觀其變的態度,等待有利的時機一舉加入,趁機占領市場。可見,運用隔岸觀火之計不應是消極等待、觀望,而是要充分掌握競爭對手的矛盾,加速對策兩極轉化,取得成功。

成語故事

戰國後期,秦將武安君白起在長平一戰,全殲趙軍四十萬,趙國國內一片恐慌。白起乘勝連下韓國十七城,直逼趙國國都邯鄲,趙國指日可破。趙國情勢危急,平原君的門客蘇代向趙王獻計,願隔岸觀火意冒險赴秦,以救燃眉。趙王與群臣商議,決定依計而行。

蘇代帶著厚禮到鹹陽拜見應侯范雎,對范雎說:“武安君這次長平一戰,威風凜凜,現在又直逼邯鄲,他可是秦國統一天下的頭號功臣。我可為您擔心呀!您現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將來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這個人不好相處啊。”蘇代巧舌如簧,說得應侯沉默不語。過了好一會兒,才問蘇代有何對策。蘇代說:“趙國已很衰弱,不在話下,何不勸秦王暫時同意議和。這樣可以剝奪武安君的兵權,您的地位就穩如泰山了。”

范雎立即面奏秦王。“秦兵勞苦日久,需要修整,不如暫時宣諭息兵,允許趙國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結果,趙國獻出六城,兩國罷兵。白起突然被召班師,心中不快,後來知道是應侯范雎的建議,也無可奈何。

兩年後,秦王又發兵攻趙,白起正在生病,改派王陵率十萬大軍前往。這時趙國已起用老將廉頗,設防甚嚴,秦軍久攻不下。秦王大怒,決定讓白起掛帥出征。白起說:“趙國統帥廉頗,精通戰略,不是當年的趙括可比;再說,兩國已經議和,現在進攻,會失信於諸侯。所以,這次出兵,恐難取勝。”秦王又派范雎去動員白起,兩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裝病不答應。秦王說:“除了白起,難道秦國無將了嗎?”於是又派王陵攻邯鄲,五月不下。

秦王又令白起掛帥,白起偽稱病重,拒不受命。秦王怒不可遏,削去白起官職,趕出鹹陽。這時范雎對秦王說:“白起心懷怨恨,如果讓他跑到別的國家去,肯定是秦國的禍害。”秦王一聽,急派人賜劍白起,令其自刎。可憐,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的白起,落到這個下場。當白起圍邯鄲時,秦國國內本無“火”,可是蘇代點燃范雎的妒忌之火,製造秦國內亂,文武失和。趙國隔岸觀火,使自己免遭滅亡。

套用案例

西晉滅吳

公元263年,曹魏滅掉蜀國,這樣,三國鼎立的局勢瓦解,而成了魏、吳對戰的局面。不久,魏國大將司馬炎去魏稱帝,改國號為晉。司馬炎繼續推行統一中國的戰略,一方面,他下令在蜀地江岸大造戰船、日夜訓練水軍,為日後同吳國決戰作好充分準備;另一方面,他發現吳國軍隊還很強大,如果硬碰硬地去交戰,只能造成兩敗俱傷。於是,晉國採取觀望、等待的戰略,待吳國的國力、軍備有所削弱後,再去進攻,就很容易了。
吳國雖然富足,但孫權統治集團的矛盾激化,內部紛爭激烈。朝廷大臣各樹派系,各擁儲君。孫權只得廢太子孫和,新立太子孫亮,致使兩派的怨恨加深。孫權死後,孫亮即位,孫林派系發動政變,廢除了孫亮,立孫林即位。孫林死後,經過一番激烈的爭鬥,孫皓即位。孫皓上任後,大加報復,不惜採用“剝麵皮、挖眼睛、滅三族”的殘暴手段,把其過去的仇敵幾乎滅絕。他又動用大量的人、財、物力,遷都於武昌。最後引起江南的民眾起義,又被迫還都。吳國經過朝廷長期的內部鬥爭、國民的大舉起義,其國力大大削弱,民心、軍心十分低落。西晉見吞併、滅亡吳國的時機成熟,於是,大舉進犯吳國,三個多月後,吳國滅亡,西晉統一了全國,中國又開始了一個新的王朝。

挑撥篡權

1912年2月,在武昌發生了群英會事變,黎元洪獨攬大權的機會到了。
在武漢革命陣營內部,存在著以劉公、孫武為首的共進會和以蔣翊武為首的文學社兩大團體。他們之間的矛盾為黎元洪所利用。
孫武是軍政府的軍務部長,他掌握著實權。蔣翊武是副部長,權力不大。孫武與黎元洪相互勾結,排擠文學社的革命黨人。蔣翊武的文學社則擁戴黃興。
除了孫武、蔣翊武外,軍政府內還有一武——張振武。他也擔任著軍政府軍務部的副部長,孫武和張振武雖同為共進會會員,但二人意見相左,勢同水火。
孫武平時盛氣凌人,飛揚跋扈,共進會內的人對他也非常反感。黎元洪趁機挑撥孫武與其他革命黨人的關係。凡有大家不滿意的事,黎元洪都把責任推到孫武身上。
他這樣做的目的顯然是為了把眾人的不滿情緒集中到孫武頭上,挑起孫武與其對立派的鬥爭,待矛盾激化後,自己再以公正者的身份出現收拾殘局,使矛盾雙方都受到打擊和削弱,自己乘機獨攬大權。
1912年2月27日晚10時,碧血團(傷兵團體)、將校團(由起義老兵組成)、教導團(四川返鄂之原四十一標)、義圓團、學生軍等,以黃申芳為總司令,在武昌城內採取暴力行動,驅逐孫武及其親信,四鎮統制鄧玉麟、近衛軍統制高尚志也在驅逐之列。
參與起事的人,均佩戴群英會徽章,手持白旗,上書“改良政治”、“驅除民賊”、“保商保民”字樣,高喊“打倒孫武!”“打倒軍務部長!”等口號,上街遊行,鳴槍示警。
孫武與親信等逃避漢口。
事變發生後,由於“諸人協謀時各有忿心,本非一致,禍機即發,各赴其的,內務部和軍務部同時被擾,各部人民紛紛逃匿”。事態鬧大,參加事變的人員一時失去控制,“舉動紊亂,秩序大亂,軍政機關,破壞殆盡,亂兵盛行搶劫,藉機報復。”
在混亂中,第二鎮統制、文學社骨幹張廷輔於當夜為亂兵所殺。蔡濟民被綁架,經黎元洪力保,方被釋放。
次日,黃申芳查抄了孫武在武昌的寓所。
28日,孫武在漢口發表退職宣言,辭職後寓居漢口。
孫武退職,他的親信鄧玉麟、高尚志等亦退職,武漢軍政府內缺少了一個可以與黎元洪相抗衡的人物,黎元洪得以獨攬大權。
孫武退職之後,黎元洪立即將妨礙自己掌握大權的軍務部改為軍務司,原軍務部副部長蔣翊武和張振武也被去職,改任毫無權力的督府顧問。改組後的軍務司,已推動軍官任免權。同時,又改組了軍法處,使軍法處成了黎屠殺湖北革命黨人的工具。
在改組軍務處的同時,黎元洪又撤銷了原總監察,改為糾察處。糾察處制度實行未及半月,又下令改為糾察院,大大縮小編制,規定糾察院總共僅留60名工作人員,其餘近千人全部遣散。
在軍隊中,第二鎮統制張廷輔被殺,近衛軍因統制高尚志去職而撤銷。第四鎮統制鄧玉麟去職。
其他各部,內務部長楊時傑被撤職,教育部長蘇成章和副部長查光佛被撤職,實業部副部長牟鴻勛被撤職。
黎元洪乘機安插上他的心腹、爪牙。一時間,文人政客、舊官僚、舊軍官等反革命分子紛紛進入軍政府。
黎元洪終於掌握了湖北軍政府的大權,下一步他要做的,就是加緊投靠袁世凱,出賣革命,屠殺革命志士了。
群英會事變,被當時武漢革命黨人稱為“二次革命”,最初擬定的革命對象是驅逐黎元洪,改組軍政府,以後又收縮目標,專門打擊孫武。由於對形勢缺乏正確的分析,僅僅把矛頭指向孫武,而未挖掘根本的東西,事變的結果使革命力量受到極大的損失,而黎元洪則坐收漁人之利。
1912年7月,黎元洪為進一步奪取革命權力,提出軍民分治的口號。隨後,取消了軍政府,設立了民政府,民政府設內務、外務、財政、實業、司法、交通、教育七個司。其中財政、實業、交通、司法四個司的司長是由革命黨人擔任。但實行了僅一個月,上述四位司長均易人,革命黨人被完全排除出民政府,至此,黎元洪全面篡奪了湖北軍政大權。

孫臏救韓緩

公元前342年,魏國軍隊進犯韓國的國都。韓昭侯見魏軍來勢兇猛,難以抵擋,便派使者到齊國請求救兵。
齊威王召集群臣商量此事。大家議論紛紛,莫衷一是。只有孫臏在一旁不發一言,若有所思。齊威王問計於孫臏,孫臏說:“魏國自恃其武力強大,前年伐趙,今年伐韓,總有一天會侵犯齊國。如果我們現在不出兵救韓,就等於拋棄了韓國,餵肥了魏國,所以不救是沒有道理的。但是,魏國剛開始攻打韓國,軍隊士氣正旺,韓國的實力還沒有受到挫傷,此時我們出兵救韓,等於讓韓國坐享其成,使齊國遭受兵難,因此說馬上出兵救韓也不是良策。”齊威王又問:“如此說來,該怎么辦呢?”孫臏回答說:“我們不如先答應韓國的要求,穩住韓國人的陣腳。韓國知道齊國發兵救援,一定會奮力抵抗魏軍。我們則坐山觀虎鬥,等到兩國軍隊打得精疲力竭之時,齊國再出兵攻打魏軍。這樣,既可以保住韓國,又不使齊國軍隊的實力受損,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呢?”
齊威王聞言大喜,採納了孫臏的建議,對韓國的使者說:“齊國救兵不日即到。”韓昭侯聽說齊國出兵,就壯著膽子與魏軍開戰。待到韓國實在招架不住的時候,孫臏才率軍前去救韓。

火燒赤壁

公元208年,諸葛亮說服了東吳的孫權,與劉備結成聯盟,共同對抗來犯的曹操。當時曹操的八十三萬人馬在長江以北紮下大營,東吳都督周瑜則率領吳軍在長江以南駐紮下來。營軍駐地對岸有一座高聳如長垣的石山突入江賓,上刻“赤壁”兩個大字。以後曹操對周瑜的這場大戰就被稱為“赤壁之戰”。
周瑜用連環計,使不習慣水戰的曹操上了當。曹操把所有的戰船在長江上三、五十為一排,首尾用鐵環連鎖,上鋪闊板,他以為這樣就可以使他手下的步兵渡江如履平地了。但周瑜的意圖卻是借東南風,火燒曹操那些連在一起的戰船。
戰事開始之前,周瑜請諸葛亮到軍中議事、占風。接著諸葛亮回到劉備身邊,並和劉備一起登上樊山觀望長江中的火攻大戰。他們怡然自得地坐在山上,觀察遠處孫權、周瑜同自己的死敵曹操大戰的情況,並利用東吳赤壁大戰的勝利,火中取栗,不斷擴展自己的勢力。

戰爭案例

東漢末年,袁紹兵敗身亡,幾個兒子為爭奪權力互相爭鬥,曹操決定擊敗袁氏兄弟。袁尚、袁熙兄弟投奔烏桓,曹操向烏桓進兵,擊敗烏既,袁氏兄弟又去投奔遼東太守公孫康。曹營諸將向曹操進君,要一鼓作氣,平服遼

東,捉拿二袁。曹操哈哈大笑說,你等勿動,公孫康自會將二袁的頭送上門來的。於是下令班師,轉回許昌,靜觀遼東局勢。

公孫康聽說二袁歸降,心有疑慮。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奪取遼東的野心,現在二袁兵敗,如喪家之犬,無處存身,投奔遼東實為迫不得已。公孫康如收留二袁,必有後患,再者,收容二袁,肯定得罪勢力強大的曹操。但他又考慮,如果曹操進攻遼東,只得收留二袁,共同抵禦曹操。當他探聽到曹操已經轉回許昌,並無進攻遼東之意時,認為收容二袁有害無益。於是預設伏兵,召見二袁,一舉擒拿,割下首級,派人送到曹操營中。曹操笑著對眾將說,公孫康向來俱怕袁氏吞併他,二袁上門,必定猜疑,如果我們急於用兵,反會促成他們合力抗拒。我們退兵,他們肯定會自相火併。看看結果,果然不出我料。

可見隔岸觀火,就是“坐山觀虎鬥”,“黃鶴樓上看翻船”。敵方內部分裂,矛盾激化,相互傾軋,勢不兩立,這時切切不可操之過急,免得反而促成他們暫時聯手對付你。正確的方法是靜止不動,讓他們互相殘殺,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

商場案例

一架豪華客機徐徐降落在東南亞某國首都機場。從機上走下的乘客中,有一位個子不高、戴著金絲眼鏡、身著黑色西裝的中年男子,格外引人注目,只見他表情莊重,步伐穩健,一副虛懷若谷、若有所思的樣子,眉宇間透露出他的精明與幹練,一看便知此人非等閒之輩,是商界的老手。不錯,他確實是個商人,而且是來自經濟已開發國家日本國的商人,他是日本富士現代辦公用品公司駐該國的業務代理藤野先生。

此次前來,他肩負著一項重大的歷史使命,即與該國的泰恆公司簽訂一個有關進口日本某型複印機的契約。複印機在這個經濟剛剛起飛的國家,還完全是個新事物,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占領這一市場對公司的前景無疑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藤野先生就是帶著公司“只許成功,不準失敗”的指令來的。

隔岸觀火富士現代
走出機場,藤野先生卻驚奇地發現,泰恆公司並沒有如約派人來接他,心裡不由地犯起了嘀咕:難道對方工作疏忽,記錯了日子,可兩公司簽約這么大的事怎么能忘記呢?不可能的,那是車子在路上拋了錨?那到底是因為什麼呢?一種不祥的預感油然而生。藤野先生以自己多年在商海中摸爬滾打積累起的經驗,憑直覺敏銳地覺察到事情有變,他來不及細細思考下去,迅即叫了計程車趕往泰恆公司,以弄個水落石出,找到問題的答案。

果然,泰恆公司的老闆見到他只是冷冰冰地拋過來一句話:“對不起,藤野先生,我公司已有新的打算,不準備簽訂這項契約了,很遺憾。”說完,一攤手走開了,面對這迎面而來的打擊,藤野先生黯然神傷。想到臨行前公司的囑託,藤野先生果斷決定,不能再沮喪、報怨下去,唯有冷靜頭腦,振奮精神,查清事實真相才能解決這個大問題。

在他看來,泰恆公司絕對不會輕易放棄複印機這個大生意不做,無緣無故鬆開牽著財神爺的手,那他們現在拒絕簽契約,又該做何解釋呢?難道又有了新主顧?對,很有這個可能。哪兒的呢?其他國家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就目前國際市場上的複印機來說,只有日本產品才是一流的,泰恆公司絕對不會見利忘義,為公司的長遠發展及信譽著想不會貪圖便宜買進現已淘汰的產品。那么,與泰恆公司做生意的肯定也是一家日本公司。他們是以什麼樣的優惠條件吸引泰恆公司更張易轍,舍此適彼的呢?所有這些問題都要一一搞清楚。

藤野先生理清思路,謀劃好了行動方案,他首先向國內公司匯報了有關情況,並請公司協助查清事情原委。不久,公司有了回音,證明國內確實有一家公司在從中作崇,暗中與泰恆公司取得聯繫,要為其提供價格更低、性能更先進的某型複印機,致使泰恆公司改變初衷並拒絕簽契約。

隔岸觀火隔岸觀火
目前,要戰勝競爭對手,需立即著手解決兩個問題:一是趕在對方前面儘快拿到與泰恆公司的簽約;二是立刻與廠家聯繫,無論如何都要取得某型複印機在該國的經銷權。作戰計畫已定,公司便兵分兩路,仍由藤野先生負責與泰恆公司簽訂契約。公司另派人馬去廠家聯繫進貨業務。

當藤野先生第二次出現在泰恆公司老闆面前時,還未等對方開口,他便開門見山地說:“總裁先生,別來無恙,我未約而至,您不會介意吧?我這次來是與您專門洽談關於某型複印機的進口問題,想您一定是感興趣的吧?不錯,此印表機確實比其他機子優越,所以,我們決定在這方面與貴公司合作,而且我還要高興地告訴你,我們提供給貴公司的產品比貴公司前些天聯繫的那一家價格要低3成。”

聽罷此言,泰恆公司老闆好生奇怪,“怎么只短短的3天,這個日本人就什麼都知道了?不過,這與自己又有何關係呢?只要有利可圖和誰做生意還不一樣,既然富士公司價格比那家公司優惠得多,我又何樂而不為呢?”他馬上笑容滿面地上前與藤野先生握手成交,並隨即簽訂了進口1500台此機的契約。

待契約一到手,藤野又馬上飛回日本,找到複印機生產廠家。其實廠家早已從近日富士通公司不同尋常的舉動中發現了問題,經過調查才知道他們是在與另一家公司爭奪複印機客戶及東南亞的獨營權。廠家暗自高興,看來自己發大財的機會來了,他們明明知道富士公司急於促成此項生意,為從中漁利,便對來者不慌不忙地解釋:因與其他公司達成協定,授予其在該國的經銷權,為了自己的信譽,表示不能再與富士公司簽約或乾脆枉顧左右而他。藤野先生當然知道其用意,便告知對方:富士公司已拿到契約,搶先占領了該國市場,請廠家把複印機及輔助材料與設備的經銷權授給富士,富士願意把其進價全部再加一成。

又經過一番討價還價,複印機生產廠家認為近來一段時間的“坐山觀虎鬥”這場好戲該收場了,現在對方出價已足夠高了,超過了自己的預期目標,若不趁勢取利,“時不再來”。於是,便爽快地答應與富士公司簽了約。

當然,精明的富士商人也不會吃虧,他高買低賣複印機倒賠的幾百美元也最終從隨後的高價賣出的輔助材料與設備中得到了補償。

回顧整個過程,複印機廠家之所以能以較高的價格與富士公司成交,就在於他巧妙地運用了“隔岸觀火”的談判技巧。先是坐山觀虎鬥,富士公司與另一家公司競相抬高價格;既而又煽風點火,以種種藉口迫使買方提價,最後看準時機已到,趁勢坐取漁人之利。

美國的崛起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英國法國為首的協約國,和以德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同盟國,在歐洲大陸展開了,曠古未有的大撕殺,很長時間,勝負未分.

在這很長時間裡,美國隔著大西洋“觀火”他按兵不動,為什麼?因為他採取了這樣一種策略,他一直喧稱保持中立政策,既不偏向協約國,也不偏向同盟國,而是抓緊時間和這兩大集團做生意,大發戰爭橫財,按照當時美國總統說:和平而體面的征服外國市場,是美國合理的壯志雄心,他認為這是美國占領歐洲市場的絕佳機會。因為兩大集團忙於撕殺,完全的投入了戰爭,他的整個國家機器,全部是為了戰爭而運轉,這個時候誰都需要美國

隔岸觀火美國的崛起
鋼鐵,需要美國的化工原料,需要美國的一切戰爭物資,美國就借這個機會趁機占領了整個歐洲市場,在戰爭開始之前,美國還是一個負債的國家,而戰爭之後,美國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從自己戰前的外債60億美元,到了戰爭結果的時候他自己發放外債103億美元,當時整個協約國,同盟國都需要從美國買東西,買戰略物資,美國當時國內只有19億美元的黃金儲備,而一站之後美國到達了45億美元的黃金儲備,這個數字是多少呢?是當時世界黃金儲備總量的二分之一,美國可以說是一戰爆富,但是這還不夠,戰爭還在繼續下去,歐洲還在流血,流到最後----到了1917年,美國看看形式差不多了,整個同盟國的首腦國家德國,已經再沒有力量打下去了,美國覺得時機成熟了,隔岸觀火也看夠了,美國決定參加一次大戰,這已經是一次大戰的尾聲,所以說美國向德國,同盟國喧戰,其實這個時候他是在打一隻死老虎,隨著美國的喧戰,美國參加一次世界大戰,以德國為首的同盟國迅速垮台,一次大戰結束

這次大戰結束後,美國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而在戰前,原來顯得比他更強的國家,比如英國,法國,德國,俄羅斯,不管是勝利的一方,還是失敗的一方,全都變成了世界上的二流強國,只有美國這一個國家成為了一流強國

這個事情過了大約20年的時間,二次大戰爆發,二次大戰爆發之後,美國人採用的還是這個辦法,什麼辦法呢?繼續隔岸觀火,而這次他是隔著兩個大洋的岸來觀火,西邊隔著太平洋,東邊隔著大西洋,他隔著這兩岸,看著兩岸的戰火,歐洲的戰火和亞洲的戰火,美國人看夠了,於是等待時機,什麼時機呢?日本人偷襲了珍珠港,給了美國參戰的藉口,美國正式參戰,然後在這場戰爭後,美國徹底的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強國,所以美國的整個崛起過程就是一個隔岸觀火的過程

美國利用自身的地理優勢與兩次大戰遠隔重洋,避免了戰爭帶來的最大損失,這就是“隔岸”。而在一旁,靜靜的觀看戰爭的變化,尋找最恰當的出手時機,這就是觀火,美國運用了隔岸觀火一計,一步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

破解妙計

此計的核心就是己方內部意見不統一,給對方造成可乘之機,因此,要破解,就不要自己先“著火”了。遇到意見不統一時,多收集信息,多詢問行家,然後,做好充分準備,統一意見,然後再行動。切不可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貿然行動,否則,等到發現問題時,已經來不及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