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釋義
![坐山觀虎鬥](/img/1/c1d/nBnauM3X3IDN4IzM1IDM3I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yAzL3I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坐山觀虎鬥
【拼音】
(zuòshānguānhǔdòu)
▓【注釋】 坐在山上看老虎相鬥。比喻對雙方的鬥爭採取旁觀的態度,等到雙方都受到損傷,再從中撈取好處。
【用法】多含貶義。 作賓語、分句;指坐觀成敗【例句】心狠手辣的王熙鳳;借秋桐之手;發脫尤二姐;自己~。
【近義詞】 鷸蚌相爭 漁翁得利
【英語】watch in safety while others fight,then reap the spoils when both sides are exhausted
成語出處
《戰國策·秦第二》:有兩虎爭人而斗者,管莊子將刺之。管與止之曰:“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也。今兩虎爭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 而兼兩虎也。無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 譯文:有兩隻因為爭吃一個人而打鬥的老虎,管莊子想要刺死它們。管於是阻止他說:“老虎,是兇猛暴戾的動物;人,是它們(指老虎)的美食。現在兩隻老虎因爭吃人而互相爭鬥,小的一定會死,大的一定會受傷。你等這兩隻老虎受傷後再刺死它們,一次行動就同時殺死兩隻老虎,不用費殺死一隻老虎的力氣,就一下子獲得殺死兩隻老虎的名聲。”
成語典故
【例句】心狠手辣的王熙鳳;借秋桐之手;發脫尤二姐;自己~。
出處:出自司馬遷編寫的《史記》張儀列傳第十。
故事:有一年韓國與魏國打仗,很長時間,不分勝負。秦惠王打算派兵援助,他想聽聽大臣們的意見,陳軫說:“從前有個叫卞莊子的人,看見兩隻老虎,就想舉劍刺殺它們。旁邊的人勸他說:‘你不必著忙,你看兩隻老虎在吃牛,一會兒把牛吃光了,它們必然會爭奪,由爭奪而引起搏鬥,結果大虎受傷,小虎死亡。到了那時候,你再將那隻受傷的大虎刺殺,豈不是一舉而得到兩隻老虎嗎?’”
“喔”秦惠王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說,先讓韓國和魏國打一陣子,等著一個大敗,另一個受損時,我再出兵討伐,就可以一次打敗 他們兩個國家,就與那卞莊子刺虎一樣,是吧?” 陳軫點點頭,說:“正是這樣!” 秦惠王採納陳軫的意見,真的獲得了勝利。
詞語辨析
![坐山觀虎鬥](/img/7/e49/nBnauM3X2EzN3UzM1IDM3IzN0QTMwADMwADMwADMwATMxAzLyAzLyg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用法】多含貶義。 作賓語、分句;指坐觀成敗
【結構】複句式
【近義詞】 鷸蚌相爭 漁翁得利
【同韻詞】鴻圖華構、反掖之寇、不恥最後、三節兩壽、痛湔宿垢、掛羊頭賣狗肉、補苴罅漏、東補西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