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農民起義戰爭
隋末農民起義戰爭是在中國隋朝大業七年(公元611年)爆發的,持續13年,推翻隋王朝統治的大規模農民起義戰爭。
起義的爆發和發展
隋朝末年,軍閥割據四方,使得田地荒蕪,民不聊生,於是爆發了農民起義。
隋朝大業七年,鄒平(今中國東部山東省鄒平西北)人王薄在長白山(今鄒平南)率眾起義,當時征役的人多數都去歸附他。同時在山東、河北地區起義的,有孫安祖、張金稱、高士達、竇建德等。後來起義範圍擴大,起義軍每支發展到幾萬至10餘萬人。當年六月,隋國禮部尚書(官職名)楊玄感在黎陽(今中國中部河南省濬縣東北)舉兵反叛隋朝,圍攻首都洛陽;雖很快被擊敗,但隋統治集團的分裂,卻有利於農民起義的發展。此後兩三年間,農民起義便席捲全國。先後起義的農民軍約百餘支,人數達數十萬。起義軍在同隋軍作戰中,雖屢遭挫折,但逐漸由分散走向聯合。在隋朝大業十二年後,形成了三支強大的起義軍,即河南的瓦崗軍,河北的竇建德軍,江淮的杜伏威、輔公炻軍。
瓦崗軍的作戰
該起義軍原來由韋城(今河南滑縣東南)人翟讓在瓦崗寨(今滑縣南)發動起義而組成,士眾多是漁獵手,勇武善戰。曾跟隨楊玄感起兵的隋朝失意貴族李密,也投奔瓦崗軍。李密說服附近的起義軍與瓦崗軍聯合,並向翟讓提出席捲二京(長安、洛陽)、誅暴滅隋的主張。瓦崗軍採納李密建議,決定首先攻占滎陽(郡治今鄭州),獲取軍糧,然後再圖進取。瓦崗軍用李密之計策,利用隋軍輕視起義軍的驕狂心理,事先分兵千餘人埋伏,交戰時,誘敵進入伏擊區,大破隋軍。後來,瓦崗軍又按照李密的謀劃,乘洛陽守備的軍隊空虛,以7000的軍隊,一舉攻破了距洛陽百餘里的洛口倉(又名興洛倉,在今河南鞏縣東北)。起義軍開倉濟貧,深得民眾擁護,隊伍迅速壯大。
瓦崗軍接連取勝,翟讓就推舉李密為首領,稱號魏公,在洛口建立政權。瓦崗軍很快發展到數十萬人,控制了河南地區大部郡縣,兩度襲占洛陽城北的回洛倉。起義軍發布檄文,列舉隋煬帝十大罪狀,號召各地官民共同討伐。後來楊廣命令關內軍兵援助洛陽,事瓦崗軍戰鬥失利,退回洛口。隋煬帝為了保住洛陽,命江都通守王世充等率精銳部隊北上增援,致使瓦崗軍久攻沒有攻破。
竇建德軍的作戰
在瓦崗軍不斷獲勝的同時,竇建德軍轉戰於河北中部。竇建德原來在清河(今中國中北部河北省清河西北)高士達的起義軍中當士兵。隋朝大業十二年十二月,隋國涿郡通守(官職名)郭絢率兵萬餘人進攻起義軍。高士達推舉竇建德為軍司馬大將,指揮反擊。竇建德乘其無備,突然進襲,大敗隋軍,斬郭絢,又乘黎明大霧突襲隋營,隋軍大潰,自相踐踏,死傷很多。此戰,削弱了隋王朝在北方的統治力量,有力地支援了瓦崗軍。後來,起義軍占有河北許多郡縣。
杜伏威、輔公炻軍的作戰
杜、輔二人於隋朝大業九年聚眾反叛,先進入長白山,後向淮南發展,合併苗族海潮等幾股起義軍,殲滅前來鎮壓的隋軍,聲勢日漸壯大,逐漸控制了淮南、江北各縣,嚴重威脅著當時楊廣所在的江都。瓦崗軍等三大支起義軍,在各地其他起義軍的配合下,不斷殲滅和擊敗隋軍主力,占領了河北、山東、河南及江淮等廣大地區,隋王朝土崩瓦解。隨著農民起義鬥爭的高漲,不少地方官吏豪強也乘機起兵反隋,紛紛割據一方。太原留守李淵起兵後不久,便乘虛攻破長安(今中國中西部陝西省西安市)。十四年三月,反賊宇文化及等發動兵變,在江都縊弒隋煬帝,隋帝國滅亡了。
叛軍的失敗
在有利形勢下,瓦崗軍卻出現了內爭,在軍事上也因久頓洛陽堅城之下而失去了發展機會,李密懷疑翟讓要奪權,竟謀害了翟讓。後來他又重用隋朝降官降將,不愛惜士卒,致使部眾逐漸離心。宇文化及率軍10餘萬人北上到了河南地區時,原隋朝太原留守李淵在長安稱帝,建立了唐朝;隋朝的殘餘勢力楊侗也在洛陽稱帝(史稱皇泰主)。此時,李密不能利用楊侗與宇文化及之間的矛盾,反為楊侗所利用。當楊侗派人招降李密時,李密為了避免兩面受敵,竟接受了楊侗的官封,調集精兵專擊宇文化及軍。後來瓦崗軍與宇文化及軍大戰於童山(今中國中部河南省濬縣西南)下。這次作戰,瓦崗軍雖取勝,但實力大為削弱。竊取了洛陽軍政大權的王世充乘機進攻,瓦崗軍在不利情況下與之決戰,結果敗於偃師(今屬河南)。李密率餘部投降李淵。不久,又離唐以圖再舉,為唐朝大將盛彥師所殺。
瓦崗軍失敗後, 農民戰爭仍在延續。 唐朝武德二年(公元619年)春,竇建德攻破聊城(今山東省聊城東北),擒殺了宇文化及,接著又攻下許多州縣。但他曾派使者去洛陽朝見皇泰主楊侗。後來唐朝的秦王李世民率軍攻打洛陽的王世充,王向竇建德求救。竇擔心唐滅王后將危及自己,就率軍10餘萬人前往援救,被李世民軍打敗了。此時全國大部地區已為唐軍所有,至此,隋末以來農民戰爭基本結束。
隋末農民戰爭規模巨大,叛軍作戰勇猛,指揮靈活,採取攻其不備、誘敵輕進、以逸待勞、迂迴奔襲等謀略和戰法,節節獲勝,擊敗了隋軍主力,打擊了隋王朝統治。但由於叛軍在後期模糊了鬥爭方向,在戰略上和作戰指導上不能適應形勢的變化,不善於利用敵對勢力之間的矛盾,加之有的叛軍內部團結受到損害,以致先後均遭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