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陳鳳馨](/img/6/9ab/nBnauM3X3gDN5ITMxMzN5YzM1QTM4kDM0IDMxADMwAzMxAzLzczLzc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離開報社固定工作後,擔任電視、廣播的主持人,成為政論“名嘴”,並擔任東森新聞台政論節目《新聞龍鳳配》主持人。雖然以政治評論專長在螢光幕前獲得注目,然從事媒體領域工作十多年余的陳鳳馨卻是以跑財經新聞起家,她表示,財經仍是她的最愛,除了固定的財經廣播節目外,陳鳳馨還出過講述財經常識的書籍《理財起床號》。
人物經歷
南部小孩
高雄鳳山長大的陳鳳馨,是不折不扣的南部小孩。求學時代本來想念“甲組”(現在所稱的自然組),但是在一次參加“救國營”的自然科學營活動中,陳鳳馨前往清大實驗室實習,當時的她體會到純粹的科學似乎不是她想要深遠發展的領域,她偏好與人面對面的人文科學,因此她決定放棄念甲組的計畫,改念其他領域的學科。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學聯考填志願時,陳鳳馨只填了八個志願,最後並如願進入政大新聞系就讀,畢業後歷任《民生報》、《聯合報》財經記者及政治組召集人,一直從事媒體工作至今。
財經記者
![陳鳳馨](/img/5/03f/nBnauM3X3QzN2AzNwIjMwUjN3QTMwIjMyMDNwADMwAzMxAzLyIzLzE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關注政治
在戒嚴時代,雖然政治上的空間不比現在來得開放,然而經濟上卻常常可以獲得公正的論述,也因此使得台灣的經濟實力大大提升。在民國82、83年以後,人心上開始解嚴,國民黨、民進黨兩黨的政治勢力開始獲得公平分配的機會,自由言論的機制也大開,然經濟上卻反而漸漸衰退,以當今的媒體現象來說,也常常流於意識型態的爭辯,而不見實質上的進步。本來跑財經領域的陳鳳馨在意外之下改跑政治線,因此對這兩個領域她都有很深入的觀察。“政治是空虛的,然而確是必要之惡。”陳鳳馨表示,她很早即認清政治只是一連串權利的爭奪、充滿了流血以及武力,政治所要盡力去做的就是避免去做惡的事,讓社會有動力去進步。政治並沒有太多實質上的裨益。朝野亂象是現在常常出現在台灣媒體的現象,然而陳鳳馨回憶,朝野之間並不是一直都這么惡鬥溷亂的,曾經有一度在野黨與執政黨也是極度和諧的,也剛好是是陳鳳馨投入政治採訪的那一段時間。由於有過採訪行政院兩年的經驗,當時聯合報需要有人跑行政院的預算新聞,陳鳳馨於是便接下這份工作,改跑政治線。陳鳳馨表示,在那一段時間,“立法院”通過了不少法桉,有些法桉的影響力甚至還持續到現在,例如全民健保法、財政收入、信託法、老舊眷村相關法桉等等,也由於當時那樣和諧的氛圍,讓陳鳳馨在政治上了解收穫頗為良多。在十多年的媒體生涯中,陳鳳馨回憶對自己意義最大、也印象深刻的兩次採訪經驗。第一次發生在當時的李登輝總統訪問印尼時。當時正值農曆新年,陳鳳馨和同事由於必須出國採訪而無法與與家人共度新年,加上又沒有訂到飯店,於是一夥人的心情都被影響。然而她們最後透過關係認識了當時的印尼總理-蘇哈托的兒子,得知李登輝下榻的飯店,於是採訪到了許多其他媒體沒有的獨家新聞,讓此次的出訪格外使陳鳳馨印象深刻。第二次的採訪經驗便是921大地震。一直現在,陳鳳馨回憶起當時的景象,仍深覺震撼不已。陳鳳馨回憶當時921地震發生時,她馬上體會到這是一次嚴重的天災,於是她即刻前往當時的副總統-連戰家門前,在所有的媒體都還未到達震央-南投時,她已經隨著連戰的直升機前往南投的埔里國中,也在那邊看到了讓她一生難忘、慘絕人寰的景象。再回過頭來看看現在,當年的重建工程也都呈現暫停的狀態。台灣人民太容易澹忘、遺忘,使得當時重大的災難沒有獲得足夠的反省機會,這是大家所應該共同關切的一點。
觀念主張
理財觀念
![陳鳳馨](/img/8/c12/nBnauM3XzEzM4MTMyIjMwUjN3QTMwIjMyMDNwADMwAzMxAzLyI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消費觀念
許多媒體都形容七年級為“草莓族”,賦予他們許多刻板印象。然而陳鳳馨認為,這是因為他們都沒有試圖了解過七年級,事實上七年級是壓力很大的一群。他們出生在一個安逸、富足的消費時代,一生下來便接觸各式各樣的廣告,不斷的吸引、誘惑、鼓勵消費,不同世代的人很難去體會這種感覺。針對七年級,陳鳳馨也建議,正因為是在這樣一個巨大消費的年代,最重要的學問便是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欲望。什麼東西能買,什麼東西不能買,而不是什麼東西想買、什麼東西不想買。養成儲蓄的能力,因為儲蓄永遠都是正確理財的第一步。在衡量過自己的經濟狀況後,不代表你就不能買名牌、而要穿路邊攤。買名牌不代表奢侈,穿便宜貨也不代表就是節儉。消費的價值觀是非常個人,沒有絕對的。
工作態度
從事媒體工作多年的陳鳳馨表示,新聞是一門複雜、多元的學問,她建議想要從事新聞工作的年輕人,要多充實自己的基本理論,譬如社會學、經濟學等,有了紮實的基本理論,才會讓你的觀點比別人更深入、更不凡,而不是只看到表面的膚淺表象。另外所有想要從要從事新聞工作的人,都應該要好好培養自己的文字能力,期許自己能夠運用自己的文字,去影響別人。在態度方面,陳鳳馨表示,許多年輕人在進入媒體時都常常過於自負,應該要想想,自己能夠接觸所謂的名人,其實是因為背後的媒體,而不見得是自身的能力,保持謙虛、多學習,陳鳳馨期許年輕人放下身段、學著當一個海綿,而不是一顆石頭,用柔軟的姿態吸收新知識,如此一來才能迅速成長。
學習精神
固定主持財經廣播節目的陳鳳馨表示,下了節目,平日她喜歡種植園藝,藉以調適繁重的工作壓力。在政治新聞領域經營了多年的陳鳳馨又回到自己鍾愛的財經領域,陳鳳馨表示,一路走來,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她也感謝許多人對她提攜。由於自己屬於很踏實的金牛座,因此陳鳳馨習慣一步一腳印,逐步實現自己的夢想。陳鳳馨除了主持廣播節目外,也固定在報紙上寫專欄,因此她維持每周閱讀財經書籍的習慣,雖然在媒體圈已經有一定的成績,但是她仍期許自己要努力前進,在財經的領域繼續學習。這樣好學不倦的精神,值得同學們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