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階段
自幼聰穎好學,其文與新建周學健、奉新帥念祖齊名。 生於清聖祖康熙三十五年。以五經兩中副耪貢生,特旨一體會試。雍正八年(1730)中進士,授吏部文選司主事、遷本司員外郎,調禮部精膳司郎中。三年後,以薦加翰林院檢討。督學四川。剛入境,有屬吏奉五百金作旅費,象樞正色拒絕。他拿出自己的俸祿,濟助困難的屬吏。學署經過他的整頓,弊端肅清,獲蜀人好評,被稱為“陳夫子”。
重慶以下,長江有一段航道艱險,易出交通事故,夔州府(今奉節)的士子,過去都須前往重慶應試。陳象樞認為:“自己居安而處人危地”,這是不可取的。他親自到夔州府主持考試,受到舉子的稱讚,夔州從此設有考院。
不久,調為湖南督學。按慣例,督學每監試一場,考生須出錢少許,作為學使舟車、僕從的費用,但他拒絕接受,為人所敬重。歲試完畢,因母喪歸家,傾其所有,倡修至聖大成殿及宗祠,對族戚中貧困者,給予資助。後主講豫章書院,僅憑教學報酬自給。
老年階段
乾隆十五年(1750),特旨起用舊臣14人,都是九卿之列的大臣,唯陳象樞僅以部郎資格獲得起用。到京後,任戶部員外郎兼井田科職。其公務繁劇,且人選更迭頻繁。吏員乘機弄虛作假,弊端屢生。他事事核實,使奸偽行為不能得逞。在職三年,積勞成疾,卒於高宗乾隆十八年,年五十八歲。
陳象樞十二歲能古文,著有《復齋文集》十卷,詩集八卷,《讀史一得》五卷,《舉庸定解》五卷,《易經發蒙》六卷,《五經淵源錄》一卷,《經解補》四卷,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