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求學階段
1911年10月28日,陳省身生於浙江嘉興秀水縣。少年時就喜愛數學,覺得數學既有趣又較容易,並且喜歡獨立思考,自主發展,常常“自己主動去看書,不是老師指定什麼參考書才去看”。從秀州中學 畢業後,1922年隨父遷往天津。
1923年進入天津扶輪中學。
1926年從天津扶輪中學畢業。
1926年,陳省身進入南開大學數學系,該系的姜立夫教授對陳省身影響很大。在南開大學學習期間,他還為姜立夫當助教。
1930年畢業於南開大學。
1931年考入清華大學研究院,成為中國國內最早的數學研究生之一。
1932年在孫光遠博士指導下,他在《清華大學理科報告》發表了第一篇數學論文:關於射影微分幾何的《具有一一對應的平面曲線對》。
1932年4月應邀來華講學的漢堡大學教授布拉希克對陳省身影響也不小,使他確定了以微分幾何為以後的研究方向。在清華,陳省身曾經聽過楊振寧的父親楊武之的課,並且做過當時還是本科生的楊振寧的教師。
1934年夏,他畢業於清華大學研究院,獲碩士學位,成為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名數學研究生。同年,獲得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獎學金(一說受清華大學資助),赴布拉希克所在的漢堡大學數學系留學。
1935年10月完成博士論文《關於網的計算》和《2n維空間中n維流形三重網的不變理論》,在漢堡大學數學討論會論文集上發表。
1936年2月獲科學博士學位;畢業時獎學金還有剩餘,同年夏得到中華文化基金會資助,於是又轉去法國巴黎跟從嘉當(E.Cartan)研究微分幾何。1936年至1937年間在法國幾何學大師E·嘉當那裡從事研究。E·嘉當每兩個星期約陳省身去他家裡談一次,每次一小時。“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大師面對面的指導,使陳省身學到了老師的數學語言及思維方式,終身受益。陳省身數十年後回憶這段緊張而愉快的時光時說,“年輕人做學問應該去找這方面最好的人”。
工作階段
1937年夏離開法國經過美國回國,受聘為清華大學的數學教授。
1938年,因抗戰隨學校內遷至雲南昆明,任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合組的西南聯合大學教授,講授微分幾何。
1943年,應美國數學家奧斯瓦爾德維布倫(O.Veblen)之邀,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AS)任為研究員。 此後兩年間,他發表了劃時代的論文《閉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內公式的一個簡單內蘊證明》,《Hermitian流形的示性類》。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奠定了他在數學史中的地位。
1946年抗戰勝利後,陳省身回到上海。
1948年,南京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正式成立,陳省身任代理所長,主持數學所一切工作。他還入選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此後兩三年中,他培養了一批青年拓撲學家。
1949年初,中央研究院遷往台灣,陳省身應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IAS)院長奧本海默之邀舉家遷往美國。
1949年夏,在芝加哥大學接替了E.P.Lane的教授職位(E.P.Lane正是陳省身的碩士導師孫光遠在美留學時的導師)。
1960年,陳省身受聘為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直到1980年退休為止。
1961年,陳省身被美國科學院推舉為院士,並加入美國國籍。
1963年至1964年間,擔任美國數學會副主席。
1969年,陳省身獲頒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法學博士。
1972年9月,陳省身首次偕夫人回到新中國,與當時中科院院長郭沫若等會見。
晚年生活
1981年陳省身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籌建以純粹數學為主的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MSRI) ,擔任第一任所長,直到1984年。
鄧小平復出後,中國數學界恢復了同外界的交流。陳省身也開始幫助推動中國數學的復甦。1977年9月26日,鄧小平會見了陳省身。1984年8月25日,鄧小平設午宴招待陳省身夫婦,支持他任南開大學數學所所長,鼓勵他為發展中國數學所做的努力。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聘請陳省身擔任南開數學研究所所長(任期至1992年)。
1985年10月17日南開數學研究所正式成立。陳省身隨即以南開為基地,親自主持舉辦學術活動,在中國數學界的支持下,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青年數學家。
1986年11月2日,鄧小平設午宴招待陳省身夫婦。正是這次會見,引發了提高國內知識分子工資待遇、頒發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措施。
1989年10月10日,剛當選幾個月的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在中南海會見陳省身 夫婦,並設宴招待。後來,江澤民數次接見陳省身和夫人鄭士寧。
1992年至2004年,陳省身任天津南開數學研究所名譽所長。
1995年陳省身當選為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999年被聘為嘉興學院首任名譽院長。
1998年他再次捐出100萬美元建立“陳省身基金”,供南開數學所發展使用。
2000年他與夫人鄭士寧回到母校南開大學定居,親自為本科生講課,指導研究生,
2001年開始,陳省身構想在南開大學建立國際數學研究中心。以招攬人才,推動南開數學學科的發展。副校長鬍國定在2001年7月22日致信中央,以陳省身的名義申請建立國際數學研究中心。這件事得到了江澤民的支持。
2004年12月3日19時14分,陳省身在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逝世,享年93歲。
人物軼事
陳省身9歲考入秀州中學預科一年級。這時他已能做相當複雜的數學題,並且讀完了《封神榜》、《說岳全傳》等書。1922年秋,父親到天津法院任職,陳省身全家遷往天津,住在河北三馬路宙緯路。第二年,他進入離家較近的扶輪中學(今天津鐵路一中)。陳省身在班上年紀雖小,卻充分顯露出他在數學方面的才華。陳省身考入南開大學理科那一年還不滿15歲。他是全校聞名的少年才子,大同學遇到問題都要向他請教,他也非常樂於幫助別人。一年級時有國文課,老師出題做作文,陳省身寫得很快,一個題目往往能寫出好幾篇內容不同的文章。同學找他要,他自己留一篇,其餘的都送人。到發作文時他才發現,給別人的那些得的分數反倒比自己那篇要高。
他不愛運動,喜歡打橋牌,且牌技極佳。圖書館是陳省身最愛去的地方,常常在書庫里一呆就是好幾個小時。他看書的門類很雜,歷史、文學、自然科學方面的書,他都一一涉獵,無所不讀。入學時,陳省身和他父親都認為物理比較切實,所以打算到二年級分系時選物理系。但由於陳省身不喜歡做實驗,既不能讀化學系,也不能讀物理系,只有一條路——進數學系。
數學系主任姜立夫,對陳省身的影響很大。數學系1926級學生只有5名,陳省身和吳大任是全班最優秀的。吳大任是廣東人,畢業於南開中學,被保送到南開大學。他原先進物理系,後來因為姜立夫,轉到了數學系,和陳省身非常要好,成為終生知己。姜立夫為擁有兩名如此出色的弟子而高興,開了許多門在當時看來是很高深的課,如線性代數、微分幾何、非歐幾何等等。二年級時,姜立夫讓陳省身給自己當助手,任務是幫老師改卷子。起初只改一年級的,後來連二年級的都讓他改,另一位數學教授的卷子也交他改,每月報酬10元。第一次拿到錢時,陳省身不無得意,這是他第一次的勞動報酬啊!
考入南開後,陳省身住進八里台校舍。每逢星期日,他從學校回家都要經過海光寺,那裡是日本軍營。看到荷槍實彈的日本鬼子那副耀武揚威的模樣,他心裡很不是滋味,不禁快步走開。再往前便是南市“三不管”,是個烏煙瘴氣的地方,令他萬分厭惡。從家返回學校時,又要經過南市、海光寺,直到走進八里台校園,他才感到鬆了口氣。
人物貢獻
數學研究
陳省身是20世紀重要的微分幾何學家,被譽為“微分幾何之父”。早在40年代,陳省身他結合微分幾何與拓撲學的方法,完成了兩項劃時代的重要工作:高斯-博內-陳定理和Hermitian流形的示性類理論,為大範圍微分幾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工具。這些概念和工具,已遠遠超過微分幾何與拓撲學的範圍,成為整個現代數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學教育
陳省身曾先後任教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芝加哥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是原中央研究院數學所、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 南開數學研究所的創始所長。培養了包括廖山濤、吳文俊、丘成桐、鄭紹遠,李偉光等在內的著名數學家。其中,丘成桐是取得國際數學聯盟的菲爾茲獎(Fields Medal)的第一個華人,也是繼陳省身之後第二個獲沃爾夫獎的華人。
學術著作
名稱 | 備註 |
《微分幾何的若干論題》 | 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1951年油印本。 |
《微分流形》 | 美國芝加哥大學1953年油印本。 |
《複流形》 | 美國芝加哥大學1953年油印本。 |
《整體幾何和分析的研究》 | 巴西累西腓大學1959年版。 |
《不具位勢原理的複流形》 | 斯普林格出版社第二版。 |
《微分幾何講義》 | 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出版。 |
《陳省身論文選集》 | 斯普林格出版社1978年、1989年出版。 |
《整體微分幾何的研究》 | 美國數學協會1988年版。 |
《陳省身文選——傳記、通俗演講及其他》 | 科學出版社1989年出版。 |
參考資料來源:
社會影響
在那個國門初開的年代,數學家華羅庚、陳景潤是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家喻戶曉。其實,那時陳省身早已在國際數學界聲名鵲起,卻為國人所不知。有人根據狄多涅的純粹數學全貌和岩波數學百科全書、蘇聯出版的數學百科全書綜合量化分析得出的二十世紀數學家排名陳省身先生(S.-S.Chern)排在第31位,華羅庚排在第九十位,陳景潤進入前1500名。 陳省身在整體微分幾何上的卓越成就,影響了整個數學的發展,被楊振寧譽為繼歐拉、高斯、黎曼、嘉當之後又一里程碑式的人物。也許你沒有聽說過他,因為他很長時間都在美國工作,但是至少中國數學界應該是知道的,因為他早已蜚聲海內外。
獲獎記錄
榮譽獎項 |
|
人物評價
陳教授既是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又是一位偉大的數學活動家。他為2002年北京國際數學家大會的成功舉辦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還以九十高齡的年紀在大會開幕式上致辭,其中的高尚與睿智將永遠留在世界各地朋友與同事們的記憶中。( 國際數學聯盟 主席約翰・鮑爾評)
陳教授是我們這個時代主要的數學代表人物,並在他所從事的幾何學科和更廣的數學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他的貢獻已被沃爾夫獎和近來頒發的邵逸夫獎所公認。他培養出了許多傑出的學生並且永遠鼓勵年輕的數學家。他另兩個重要的貢獻是創立了美國國家數學科學研究所 (在伯克利)與中國的南開數學研究所。雖然令人悲傷的是他沒有健在到明年南開數學所新大樓的揭幕式,但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他業已努力完成了重大事情,而且將會為其運作而感到驕傲。( 前 英國皇家學會 會長 阿蒂亞 評)
陳省身先生是當今國際著名的數學大師。陳先生開創並領導著整體微分幾何、纖維叢微分幾何、‘陳省身示性類’等領域的研究;在整體微分幾何上的卓越貢獻,影響了整個數學的發展。陳省身先生的不幸逝世是國際和我國科技界的重大損失,也使我們失去了一位尊敬的師長。陳省身先生獻身科學、追求真理的精神和在科學上的功績將永垂青史。 ( 路甬祥 評)
世界各國的華裔名人
華裔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界定華僑、華人在國外所生的子女、孫子女等後代。外籍華人,漢語中通常對居住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陸、香港特區和澳門特區、台灣省等地)以外,並擁有所在地國籍或其他國家(指中國及僑居國以外的國家)國籍的華人,稱為“外籍華人”。 |
曹燕靈 | 王進 | 丁肇中 | 錢秀玲 | 畢傳有 | 林加者 | 王舫 | 黃鎮鑫 | 顧毓秀 | 戴思傑 | 於長庚 | 沈炳光 | 黃任芳 | 林瓔 | 卓一龍 | 廖宗林 | 冰凌[旅美作家] | 讓·平 | 黃順舸 | 單聲 | 譚盾 | 王小選 | 陳永栽 | 趙啟民[華裔精英] | 張翎 | 洛子豪 | 董鼎山 | 陳省身 | 胡知宇 | 張純如 | 李惠英 | 黃嚴輝 | 李勝利 | 焦立中 | 李金友 | 梅培德 | 李自健 | 唐裕 | 陳香梅 | 鄧月薇 | 王濱 | 趙寶昌 | 鄺友良 | 何福基 | 馬前溪 | 翁以煊 | 蔡大生 | 施華民 | 陳婉妍 | 宋永華 | 趙小蘭 | 梅光達 | 黃家定 | 俞燕蕾 | 馬友友 | 趙春翔| 何天送 | 關美珍 | 簡悅威 | 陳家海 | 黃華享 | 顧杭滬 | 余金晃 | 陳之彬 | 劉光華 | 王阿蓮 | 王曉東 | 葉星千 | 李開復 | 王若專 | 陳鏡明 | 李高 | 凌志慧 | 何大一 | 郭再源 | 秦天瓔 | 黃若 | 楊振寧 | 貝聿銘 | 趙無極 | 周文中 | 陳嘉庚 | 伍冰枝 | 黃錦波 | 殷兆基 | 楊向中 | 馮元禎 | 陳阡蕙 | 朱棣文 | 楊培東 | 康景軒 | 邱德拔 | 鞏俐 | 李連杰 | 湯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