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岳安

陳岳安(1889~1927)名登弼,以字行。江安縣城區人,父親以教書為業,岳安幼時即受到很好的文化薰陶。十三歲,家庭為其娶妻傅氏,婚後年余傅病故,陳岳安始得以掙脫家庭羈絆到省城求學。

基本信息

光緒三十四年至民國元年(1908~1912年),陳岳安就讀於成都高等學堂分設中學,受師友進步思想所影響,為該校“活躍分子之一”。
中學畢業後,毅然投身成都報界“開山祖師”傅樵村門下,學習記者編輯印刷發行等一系列新聞出版業務。報界名人汪象孫也長期聘任陳岳安在他所辦的《國民公報》任職,民國5年(1916年)曾一度將《國民公報》交與岳安主辦。陳岳安以《國民公報》為依託,爾後又自行編輯、出版、發行政治性刊物《中洲評論》。
民國4年(1915年),傅樵村將“華洋書報流通處”托與陳岳安獨立經營。民國6年,傅樵村逝世,華陽書報流通處由陳岳安繼承下來。
時值“五四”運動前夕,陳岳安從外埠大量購進宣傳新文化新思想的《甲寅》、《青年》、《新青年》、《少年中國》、《湘江評論》、《新潮》等十數種報刊發行。由此,打開了從成都窺測外面世界的視窗。
當時省內出版的《國民公報》、《蜀報》以及後來“五四”運動時期的《四川學生潮》等數十種報刊也是經由該流通處發行,有的還經由岳安在昌福印刷公司親自印刷。
陳岳安對有的進步報刊免費為其發行,由自己和家人充任報丁代為送報上門。從外埠購進的報刊,進價是多少仍賣多少,因此新書報一到,常常很快被搶購一空。
早在戊戌維新時期即有“成都言新學之最先者”的學者吳虞,陳岳安親自給他送去章士釗陳獨秀創辦的反袁刊物《甲寅》,又介紹吳虞與陳獨秀取得通訊聯繫,後來吳成為陳獨秀所辦的《新青年》的熱心撰稿人。“五四”運動爆發,吳虞提出了“打倒孔家店”、“反對吃人禮教”,為世人所重。
民國7年(1918年),李大釗王光祈北京發起成立“少年中國學會”,陳岳安與李�氯朔⑿龐臚豕餛砹�系,徵得同意後在成都成立“少年中國學會成都分會”。繼而創辦《星期日周報》作為“分會”的機關刊物,即由孫少荊為經理,李�氯宋�編輯,吳虞為撰述,陳岳安為總發行。
由於華陽書報流通處和昌福印刷公司鮮明的政治傾向,觸怒了反動當局,民國9年3月,四川督軍下令逮捕了陳岳安,經多方營救,月余始放出。陳岳安在獄中雖吃盡苦頭,出獄後仍志向不改。民國10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他冒著風險從外埠購進中國共產黨的機關報《嚮導》、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機關報《中國青年》、以及魯迅主編的《莽原》在他的書店發行。
民國16年農曆10月,陳岳安所乘的汽船在重慶磁器口鯉魚石遇險翻沉,全船70餘人遇難,岳安也末能倖免,卒年38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