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證解釋
1.謂彼此知心。襟,胸懷。唐駱賓王《秋日與群公宴序》:“既而誓敦交道,俱忘白首之情;款爾連襟,共挹青田之酒。”2.姊妹丈夫之互稱或合稱。宋馬永卿《嬾真子》卷二:“《爾雅》曰:兩壻相謂為亞。注云:今江東人呼同門為僚壻。《嚴助傳》呼友壻,江北人呼連袂,又呼連襟。”清顧張思《土風錄》卷十六:“姊妹之夫曰連襟。”沙汀《呼嚎》:“鄉長同主席是連襟,諢名王水公爺,因為你一沾上他就會壞事。”
基本含義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姊妹就是品牌相同的,同一塊布料裁剪製作的兩件衣裳。兩個男子分別娶了一對姐妹,稱為連襟就很容易理解了。也有叫做:“連橋”。
雅言或書面語言作“連襟”,而在民間各方言區,人們把姐妹們的丈夫俗稱為"一擔挑",西北地區民間又稱"擔子",還有的地方稱為“挑擔”、“一根棍”。
“連襟”據說最早是出現在杜甫筆下。他晚年寓居川東,結識了當地一位李姓老頭,序論起來,兩家還是轉彎抹角的親戚。兩人很合得來,三天兩頭書信往來或一起聊天喝酒。後來杜甫要出峽東下湖湘,寫了首《送李十五丈別》的詩,回憶敘述結交經過,有幾句是:“孤陋忝末親,等級敢比肩?人生意氣合,相與襟袂連。”這只是形容彼此關係密切,還沒有後來所稱的姐妹們丈夫之間的那種關係。
北宋末年,著名詩人《容齋隨筆》作者洪邁有個堂兄在泉州做幕賓,不很得意,洪邁妻子的姐夫在江淮一帶做節度使,寫薦書推薦這位堂兄去京城供職。洪邁的堂兄很感激,托洪邁代寫了一份謝啟,裡邊便有幾句是:“襟袂相連,夙愧末親之孤陋;雲泥懸望,分無通貴之哀憐。”而比洪邁還早一些的馬永卿,在所著《懶真子》里提及:江北人呼友婿為“連袂”,也呼“連襟”。由此可見,宋朝時流行的稱呼已經具有了今天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