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鍾旗

岳鍾旗

岳鍾琪(1686年11月8日—1754年),字東美,號容齋,四川成都人 ,原籍涼州莊浪(今蘭州永登)。岳飛二十一世孫,四川提督岳升龍之子,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名將。康熙五十年(1711年),授游擊。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以準噶爾部入擾西藏,奉命率兵入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奪橋渡江,直抵拉薩。 雍正元年(1723年),以參贊大臣隨年羹堯征青海和碩特部首領羅卜藏丹津,出歸德堡(今青海貴德),斷敵退路。次年正月,授奮威將軍。二月,襲破羅卜藏丹津大營,青海平。雍正三年(1725年),授川陝總督,加兵部尚書銜。次年,奉命將雲貴兩地"改土歸流"。雍正七年(1729年),受命為寧遠大將軍率師出西路,會北路靖遠大將軍傅爾丹備攻準噶爾部遊牧地伊犁。雍正十年(1732年)十月,以"誤國負恩"等罪被奪官拘禁。乾隆十三年(1748年),初以總兵啟用,復授四川提督。參與大小金川之戰,獻南北夾擊、直搗中堅之策,被經略傅恆採納,並以13騎入勒烏圍(今四川金川東)大營,勸導大金川土司莎羅奔父子歸降。乾隆十五年(1750年),西藏珠爾默特那木札勒叛亂,時年64歲的岳鍾琪奉命出兵康定,會同總督策楞,結果成功討平叛亂。 乾隆十九年(1754年),岳鍾琪抱重病出征鎮壓陳琨時,病卒於四川資州,時年六十八歲,乾隆帝賜謚襄勤,乾隆帝贊為“三朝武臣巨擘”。著作《姜園集》、《蛩吟集》等。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名將世家

岳鍾琪是岳飛的第21世嫡孫、岳飛三子岳霖系後裔,出生於武將世家,其父岳升龍為康熙時代的議政大臣、四川提督,當年隨康熙皇帝西征噶爾丹,頗有建功,康熙帝曾賜予匾聯“太平時節本無戰,上將功勳在止戈”。雍正四年(1726),追謚“敏肅”。岳鍾琪頗受父親教益。自幼熟讀經史、博覽群書。

年少時,岳鍾琪和同伴的遊戲,常常是用石頭布陣打仗,其他少年都斗他,有違背規則的就會受到懲罰,都畏懼他的厲害。讀書之餘,常常和軍士們說劍論兵,所出奇招,連大人們也很佩服。

從軍征戰

康熙三十五年( 1696年),岳升龍跟隨康熙帝征伐噶爾丹,立了大功,被提拔為四川提督。岳鍾琪便隨父來到四川。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岳鍾琪年及弱冠,遵照父命,迎娶宋秀之女為妻。

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岳鍾琪捐官做了候補知府。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岳升龍因為母親年過九旬,向康熙帝提出入籍四川。獲準後,岳升龍四處派人尋找環境最佳的地方,其中當然不乏風水先生。幾經周折,最後他們選定了金堂縣棲賢鄉的松秀山(今岳公山)。岳鍾琪也隨之入了川籍,來到松秀山下,於是金堂留下了他生活的足跡。

康熙五十年(1711年),由於邊地戰事頻仍,準噶爾汗國屢屢騷擾邊民,為了平息叛亂,加之自己自幼喜愛軍事。岳鍾琪毅然請求由文職改作武職,作了四川松潘鎮中軍游擊,從此踏上戎馬生涯的征程。

奇兵入藏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準噶爾汗國大汗策妄阿拉布坦與沙俄勾結,欲吞併青藏。遣其侄子大策凌敦多布率兵六千侵入西藏。進占了拉薩,圍攻布達拉宮,殺害了拉藏汗及兩個兒子,達賴、班禪等被拘禁,西藏遂為準噶爾汗國占領。時隔不久,靠近西南內地的里塘(今四川理塘)、巴塘(今屬四川)、乍丫(今西藏察雅)、察木多(今西藏昌都)、察哇(今西藏察隅)等地的藏族首領達哇藍占巴、達瓦喇札木巴、塞卜騰阿住第巴及一些喇嘛也乘機反清,稱霸一方。西藏情況危急。

康熙帝急忙派愛子十四阿哥胤禵為撫遠大將軍,趕赴青海視師督戰。32歲的岳鍾琪被提拔為四川永寧(今四川敘永)協副將。身為副將的岳鍾琪駐打箭爐(今四川康定)。在都統法喇的指揮下,率六百精兵作為先遣部隊向里塘、巴塘進發。抵達里塘後,在招撫遭到拒絕的情況下,用計擒殺叛軍首領達瓦喇札木巴、塞卜騰阿住第巴、達哇藍占巴等,擊潰叛軍三千。巴塘叛軍頭目喀木布第巴聞官兵勢如破竹,遂降服獻戶。接著,乍丫、察木多,嚓哇等地的堪布(寺廟主持)、喋巴(營官)、土司(頭人)紛紛順命歸降。

撫定里塘、巴塘後,岳鍾琪率六千清兵抵達察木多,活捉了在逃的蒙古喇藏汗等幾名叛軍首領。得知策零敦多卜使當地武裝控制了寨桑饒巴(今西藏洛隆縣)三巴橋(今嘉玉橋)。岳鍾琪孤軍深入,無法與大軍取得聯繫。在這軍情緊急,一刻也不能耽誤的情況下,岳鍾琪果斷決定突襲寨桑饒巴,奪取三巴橋。他挑選軍中會講藏語的三十人,著藏服,騎快馬,星夜飛馳洛籠宗,先與當地藏族土司三圖鼎密秘取得聯繫,以迅雷之勢活捉準噶爾使者金巴等五人,誅殺隨從六人。再風馳電摯奔襲饒巴,一舉擊潰守橋藏軍,占領了三巴橋。沿途隨叛各藏部落首領驚聞官兵似神兵天降,六個部落數萬戶盡皆降順。

拉薩平叛

突襲饒巴成功,岳鍾琪再設巧計捉拿了被稱著“萬人敵”的叛軍猛將黑喇嘛,攻下拉薩門戶喇哩,在這裡安營紮寨,等候大軍主力。正是乘勝進攻的大好時機的關鍵時刻,卻接到了胤禵從青海傳來的勿要輕舉妄動的命令。岳鍾琪甚為焦急,積極向噶爾弼進言,希望速戰速決。岳鍾琪獻計招降藏軍將領公布。岳鍾琪見此計已成,又向噶爾弼獻計發兵拉薩。並提出晝夜兼程,十日之內可以到達拉薩的建議。噶爾弼認為戰機來到,便下令三軍火速進兵拉薩,仍命岳鍾琪為先鋒。岳鍾琪率部馬不停蹄,日夜兼程,於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八月十九日抵達噶爾濯木魯。強渡過河,攻下敵堡,殲滅準噶爾軍,直逼拉薩山城。藏王達克咱聞清軍來救,喜不自勝,親自率地方政教官員出布達拉宮,在拉薩郊外迎接清軍入城。在拉薩兵民的援引下,岳鍾琪再派兵扼守拉薩各要衝,並在城內展開搜捕,活捉了策零敦多卜在拉薩的內應喇嘛四百餘名,降服協助準噶爾軍的藏兵七千餘眾。至此,拉薩叛亂平定,準噶爾策妄阿喇布坦的陰謀破產。

在平定準噶爾策妄阿喇布坦的的叛亂中,岳鍾琪出奇兵,獻計策,剿撫並用,以番攻番,嶄露出了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事才能,深得噶爾弼的讚賞。康熙六十年(1721年)春,征藏大軍凱鏇,岳鍾琪以無可爭議的功績晉遷左都督;五月,升任四川提督;得賞孔雀花翎。

速戰速決

康熙六十年(1721年)十月,靠近四川、甘肅的青海轄境索羅木發生郭羅克(今果洛藏族自治州)上中下三部落反清叛亂,岳鍾琪奉旨率師征討,督瓦斯、雜谷等地土司所轄土兵,從松藩發兵征討。由於郭羅克一帶多山地深澗,不便馬乘賓士, 岳鍾琪命改馬騎為步行,先攻打下郭羅克諸寨。下郭羅克以數千之敵據險抵擋清兵,被清兵擊敗,攻取下郭羅克所屬吉宜卡等石碉二十一寨。岳鍾琪命部隊乘勝出擊,再攻中郭羅克,經過一天激戰,連取中郭羅克所屬納務等大小寨堡十九座,殲敵三百餘,抓獲叛軍首領酸他爾奔等。

清軍士氣越旺,揮師再圍上郭羅克六寨,叛頭目坦增臨陣歸降,擒獲假磕等二十二名叛軍首領。於是,郭羅克上中下三部落盡皆平定。這次戰役岳鍾琪採用以番攻番、以步代騎、速戰速決的戰術,連戰連克,僅用了七十多天大獲全勝。捷報到京城,康熙帝高興之極,授岳鍾琪騎都尉世職。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岳鍾琪討平羊峒番,於其地設南坪營(今四川九寨溝縣)。

萬里西征

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蒙古族和碩特部台吉羅卜藏丹津糾集吹克諾木齊、阿爾布坦溫布、藏巴扎布等大小台吉,聚兵十餘萬人,屢犯西北邊陲重鎮西寧,劫持了親王察爾罕丹津,並且扣留並殺害朝廷派去調和的欽差大臣。清廷聞報震怒,雍正帝下旨,授川陝總督年羹堯為撫遠大將軍,四川提督岳鍾琪為征西副將軍、參贊大臣,揮師西征。岳鍾琪於雍正元年(1723年)十一月三日親率六千精銳部隊從松藩出發,取道甘南直撲青海。沿途之上凡遇順從者招撫,抵抗者剿滅。十二月初十,駐紮歸德堡(今陝西榆林),撫定上寺東策卜、下寺東策卜諸番部。岳鍾琪命令部隊連夜出城,直撲敦策卜。不到半天時間,攻破堡寨二十七處,殲敵數千人。呈庫、果密、和爾嘉、沙密等部落(今青海共和、興海一帶)在恐慌中糾集流散武裝,占據大石山堅守。岳鍾琪率部趕往大石山隘,叛軍見清軍到來,便群聲吶喊,阻擋清軍。岳鍾琪佯裝撤退,待到夜幕降臨,岳家軍悄悄拔營出發,分左中右三路殺回大石山。左右兩翼攻取山頭寨堡,中路斷其退路。

雍正二年(1724年),岳鍾琪授奮威將軍。年羹堯部初到西寧,立足未穩,西寧城便被羅卜藏丹津的主力圍了個水泄不通,反覆猛攻。敵眾我寡,形勢危急。二月二十六日,岳鍾琪六千鐵騎趕到西寧城外,見羅卜藏丹津正在攻城,便指揮大軍沖向敵陣,直殺得羅卜藏丹津兵馬暈頭轉向,丟盔卸甲。年羹堯在城樓上見岳鍾琪率部殺到,便急命城中清軍傾數殺出,將羅卜藏丹津人馬團團圍住,又是一陣兇猛衝殺。不到兩個時辰,清軍大勝,藏軍萬餘人馬全軍戰死或投降。羅卜藏丹津僅率百十騎敗逃。

儘管西征以來取得了不曉得戰績,但是羅卜藏丹津及其主力還駐守額穆納布隆吉爾,另有阿爾布坦溫布、吹拉木克諾木齊等大首領屯守在通往額穆納布隆吉爾的各關隘要寨,總兵力不下十萬。年羹堯命令岳鍾琪統步騎一萬七千人,操練備戰,明年四月青草發芽時出征,與羅卜藏丹津主力決一勝負。岳鍾琪認為,待來年開春進兵很為不妥,應當抓住戰機,乘勝進兵。年羹堯將這一計策上疏朝廷。雍正帝非常欣賞岳鍾琪的作戰方案,便下旨年羹堯按岳鍾琪的計策行事,並授封岳鍾琪“奮威將軍”。

撫定青海

岳鍾琪雕像 岳鍾琪雕像

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初八,岳鍾琪率精兵五千,良馬一萬,分三路悄然離開西寧城,向羅卜藏丹津駐地額穆納布隆吉爾進發。清軍拍馬沖向氈包,砍毀營帳,驅散馬匹,圍殲藏兵,不多一會便大獲全勝,僥倖活下來的藏軍四散逃命。岳鍾琪命令部隊人不下鞍,馬不停蹄,晝夜兼行,趕往伊克喀爾吉。岳鍾琪勒兵前進,迅速包圍了伊克喀爾吉寨堡,搶占了周圍的山頭,鼓號振響,催馬沖向敵營。經過一番激戰,攻破敵寨,捕獲阿爾布坦溫布和他的妻子長馬兒、青黃台吉兄弟兩人,吉吉扎布台吉等。岳鍾琪指揮清兵乘勝出擊,又接連攻下噶斯、次布爾哈兩處敵營。

岳家軍趕到哈達河畔,清軍飛馬突襲,殲滅了南岸藏軍。岳鍾琪見河水並不太深,便命人馬囚渡哈達河,經過半日激戰,殲敵千餘,拿下北岸。吹喇克諾木齊攜其妻奔吉卜、其弟端多木札什、台吉札布希端多布等五十多名大小頭領及余敵向西倉皇逃竄。羅卜藏丹津率額爾德尼、藏巴札布、格爾格竹囊、額爾克代慶、庫勒等五位大台吉,攜眾數萬人逃往烏蘭木呼兒,距此地一百五六十里。岳鍾琪命令部隊待夜幕降臨,直撲烏蘭木呼兒。次日黎明,岳家軍抵烏蘭木呼兒,圍殲擊潰叛軍主力,活捉了羅卜藏丹津之母阿爾太哈屯、妹妹阿寶等叛軍酋領眷屬和其它台吉。羅卜藏丹津改妝逃走。

岳鍾琪成功收復被叛軍占領的青海地區六十萬平方華里的領土,雍正帝大喜,封岳鍾琪太子太保,三等威信公,授兼甘肅提督。雍正還覺未盡興意,御筆題寫五言律詩二首,又拿過金扇一柄,再題七言律詩一首,並黃帶一副,賜給此戰的頭號功臣岳鍾琪。

雍正二年(1724年)四月,岳鍾琪率部剿滅羅卜藏丹津之後,留守西寧,處理軍務。不久,逃竄至甘肅莊浪衛(今甘肅蘭州永登一帶)大山中的叛軍餘黨又重振旗鼓,企圖東山再起,與清廷繼續周鏇。朝廷命岳鍾琪統兵三萬,兵分十路,出青海,翻祁連,向甘肅莊浪進發。

岳鍾琪留五千兵力據東山要衝,自己親率五千兵士馳回石堡城,合原一萬主力突然包圍了謝爾蘇噶住的老巢。岳鍾琪挑軍中善攀能跑者二十名,乘夜色悄悄登上山頂,再腰系牛皮繩索順山墮下,懸落於石堡城內。叛軍以為石堡城據險可守,官軍一時三刻不易攻破,何況有訊息證明清兵在黃羊川一帶。所以,城內毫無應戰準備。當哨兵發現清兵從天而降,倉慌間不知所措,抱頭鼠竄,拚命呼喊。官兵則裡應外合,衝進石堡城,奮力拚殺,不肖兩個時辰,殲敵三千餘,拿下石堡城。但“莊浪王”謝爾蘇噶住在逃。岳鍾琪給被俘的阿屋側零等叛軍頭領供以酒飯,好言撫慰,勸其為官兵做嚮導,分頭引領官兵繼續搜剿,結果又捕獲三千餘人。所剩黨余見清兵大軍壓境,勢如破竹,謝爾蘇噶住不知去向,群龍無首,大勢已去,只好向清軍乞降。

岳鍾琪答應了叛軍的乞降,收繳了全部軍火兵器,把那些繳獲的牛羊駝馬、糧草種子全部發給牧民,勸導他們專心耕牧,不要再聚眾滋事。對抓獲的絡力旦達兒等十六位小部落的上層人士,責成莊浪衛同知王廷松妥為安置。一切處理停當,岳鍾琪這才凱奏朝廷,並建議改莊浪衛為平番縣。雍正帝下旨,再授岳鍾琪兼甘肅巡撫,督辦甘肅、青海兩地軍務政要。

改土歸流

四川烏蒙(今雲南永善縣)土司祿萬鍾在雲南東川叛亂,鎮雄(今屬雲南)土司隴慶侯及建昌(今四川西昌)屬冕山、涼山諸苗相助為亂。岳鍾琪與雲貴總督鄂爾泰會師討伐。雍正五年(1727年)春,擒祿萬鍾,隴慶侯投降。烏蒙、鎮雄完成改土歸流。

雍正六年(1728年),上書以建昌屬河西、寧番兩土司及阿都、阿史、紐結、歪溪諸地改土歸流,河東宣慰司以其地之半改隸流官,升建昌為府,領三縣。定新設府曰寧遠,縣曰西昌、冕寧、鹽源,又請改岷州兩土司歸流。請升四川達州,陝西秦、階二縣為直隸州。雍正七年(1729年),又請升甘肅肅州為直隸州,陝西子午谷隘口增防守官兵,里塘、巴塘諸地,置宣撫、安撫諸司至千百戶,視流官例題補。雷波(今四川雷波縣)土司為亂,遣兵討平之。

招忌被貶

雍正三年(1725年)春,年羹堯因九十二款大罪賜死天牢。七月,岳鍾琪接任川陝總督。此時,岳鍾琪官至總督,封三等公爵,手握川陝甘三省兵權。

雍正五年(1727年),有一蓬頭垢面,衣衫爛摟的男子雙手各握一塊石頭,在大街上一邊赤足狂奔,一邊沿街高聲叫喊:“岳鍾琪要率川陝兵丁造反了!”官府迅速抓捕了那男子,經審訊原來是瘋子。但是不能因為是瘋子的話,岳鍾琪就可以坐視不管。他急忙寫好奏疏,希望澄清視聽,洗刷冤曲。這封奏疏被雍正帝的朱批寫得密密麻麻。言下之意不外乎是不相信謠言,並說了許多安撫的話。那瘋子也被朝廷以“造謠惑眾,誣陷大臣罪”斬首示眾。岳鍾琪心裡的一塊石頭才算落了地。

雍正六年(1728年),靖州秀才曾靜,派門人張熙致信岳鍾琪,曾靜的書信中對雍正帝極盡責罵之詞;又以岳飛抗金的事跡激勵為作為岳飛後裔的岳鍾琪,勸他掉轉槍頭指向金人的後裔滿洲人,為宋、明二朝復仇。岳鍾琪假裝同意,騙出口供,反過來抓捕二人,引發呂留良案。事後雍正帝褒獎岳鍾琪忠心,並由於軍事需要,仍舊對他委以重任,加封寧遠大將軍,少保,但是,在岳鍾琪的仕途已經埋下了禍根。

雍正七年(1729年)二月,科爾沁、喀爾喀草原傳來請兵急奏。雍正帝下詔,命黑龍江將軍、內大臣傅爾丹為靖邊大將軍,統領滿、蒙旗兵組成北路大軍;授川陝總督、奮威將軍岳鍾琪為寧遠大將軍,統領川陝甘漢兵組成西路大軍。六月,朝廷派吏部侍郎、大司馬查郎阿和刑部侍郎常齎,帶著寧遠大將軍印信和雍正帝特授的兵、吏兩部黃帶等御用之物赴陝西,在西安東郊築台,隆重拜授岳鍾琪為寧遠大將軍。

雍正八年(1730年)八月,岳鍾琪檄令西路大軍各部,分由陝西、四川、甘肅三地出發,取道河西,在巴里坤集結。臨行前,岳鍾琪特旨岳鍾琪長子岳濬(時任山東巡撫)專程從濟南趕往陝西代表皇上送其父出征。

西路十六萬大軍全部集結於巴里坤。遠在準噶爾的噶爾丹策零早已得到了朝廷大舉進兵征討的訊息。狡猾的噶爾丹策零一邊調兵遣將,集結人馬,準備迎戰,一邊差使進京,稱願意交出朝廷欽犯羅卜藏丹津,請罷兵議和。雍正皇帝見噶爾丹策零派使議和,便下詔命西北兩路大軍暫緩進兵,並召兩路大軍主帥進京商議軍務。噶爾丹策零得到清軍西、北兩路主帥離營返京的訊息後,大喜過望,即派出二萬人馬突襲清軍西路科舍圖卡倫馬廠大營,科舍圖馬廠大營原是官兵的軍馬場,是西路清軍的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和軍需倉庫。這裡積存有大批駝馬、糧草、輜重。噶爾丹策零的人馬攻來時,清兵早無防範,被劫走大批駝馬、輜重,焚燒糧草。清軍奮起追擊,與敵拚死激戰七晝夜,終將叛軍擊潰,奪回部分被劫駝馬、輜重,但官兵的損失相當慘重。正當馬廠大營激戰之時,護理大將軍印的紀成斌膽小如鼠,閉城不出,及至清軍擊潰來敵後,又隱瞞損失,誇大戰果,向朝廷邀功。岳鍾琪趕到前線帥營,已是第二年(1731年)的二月。他怒斥膽小庸碌的紀成斌,並發誓要與噶爾丹策零決一死戰。

岳鍾琪得到情報,說噶爾丹策零率兵十萬,準備攻打吐魯番,並說敵前頭部隊正向阿岔山運動。岳鍾琪以為與噶爾丹策零決戰的時機到了,便命樊廷、冶大雄、張元佐、馬會伯等將官率部速赴吐魯番一帶迎敵,自己親率中軍主力從巴爾庫爾移營穆壘,構築城寨,擺開了決戰的架式。但當樊廷等部趕到吐魯番時,並沒有等到噶爾丹策零的主力部隊,只與小股叛軍交鋒。噶爾丹策零意識到西路清兵乃為甘、川、青漢軍主力,武器精良,戰鬥力很強,不易對付,於是只留少數兵力在吐魯番一帶牽制清軍西路主力,而把準噶爾主力精銳大策零敦多布、小策零敦多布及本部族近六萬人馬布置在北路清軍的必經之路——博克托克嶺和通呼爾哈諾爾一帶。五月,噶爾丹策零派手下台吉哈蘇爾海丹詐降於北路清軍大營,給傅爾丹提供假情報,一步步誘北路清軍主力近六萬人馬入博克托克嶺峽谷,遭噶爾丹策零重兵包圍伏擊。雙方激戰十數日,清軍以慘重代價衝出峽谷,且戰且退至和通呼爾哈諾爾,又被噶爾丹策零圍追堵截。戰鬥打得十分慘烈。清軍四位將軍臨俘自盡,一位副將軍、七位王公大臣在混戰中陣亡。戰後,北路清軍六萬僅剩下二千人馬,幾乎是全軍覆沒。

在北路清軍與噶爾丹策零激戰之前,駐守在吐魯番的西路清軍難耐盆地的酷暑,加上糧草不濟,人馬飲水困難,軍心不穩,士氣低落。情急之下,岳鍾琪派兵往吐魯番運送糧草給養,途中遭噶爾丹策零部搶劫,糧草駝馬盡失,損失嚴重。接著,吐魯番屢遭叛軍騷擾攻擊。紀成斌防守的瘦集、張元佐駐防的無克克嶺,接連遭叛軍攻破,駝馬糧草被搶劫一空。奏報到京,雍正帝很是不快。他翻出岳鍾琪關於新疆戰況和作戰方案的奏摺披閱,越看越惱,提起朱筆批諭:“岳鍾琪所奏,朕詳加披閱,竟無一可采。岳鍾琪以輕言長驅直入說,又為賊夷盜駝馬,既恥且憤。”並下旨將紀成斌斬首示軍,張元佐降職留用。

當北路清軍與噶爾丹策零激戰於和通呼爾哈諾爾的時候,岳鍾琪施以“圍魏救趙”之計,率西路主力迅速越穆壘過阿察,兵抵額爾穆克河,分三路向烏魯木齊城下進攻,目的是分散噶爾丹策零主力,減輕北路清軍的重壓。沿途將士用命,奮勇作戰,攻取敵寨多處,殲敵甚眾。當大軍攻進烏魯木齊時,守城叛軍聞風逃遁,西路清軍占領新疆首府。雍正帝下諭表揚岳鍾琪“此次領兵襲擊賊眾,進退遲速,俱合時宜。”

雍正十年(1732年)十月,噶爾丹策零七千人馬偷襲哈密。岳鍾琪遣總兵曹讓等將士在二堡擊敵,又派副將軍石雲倬等將官趕赴南山口、梯子泉一帶設伏,斷敵退路。準噶爾部七千人馬攻打哈密時專事焚燒糧草,搶奪駝馬輜重,雖被曹讓部擊退,但也造成重大損失。派往斷敵退路的石雲倬竟遲一日發兵,當該部到達指定位置時,準噶爾軍已離開設伏地點,準噶爾軍休息時的點火灰燼還有餘熱。但石雲倬沒有揮師追擊,致使叛軍劫持大量物資安然撤退。雍正帝降旨,治石雲倬、曹讓斬首示軍。嚴責岳鍾琪“攻敵不速,用人不當”。

岳鍾琪 草書 岳鍾琪 草書

岳鍾琪接連受雍正帝的嚴責,顯然已經失寵。軍機大臣、內閣大學士鄂爾泰乘機奏本,極力彈劾岳鍾琪。雍正批准了鄂爾泰的彈劾,下諭“交部議決”。結果削去了岳鍾琪三等公爵和太子太保封銜,降為三等侯,仍護大將軍印。時隔不久,雍正帝又下旨詔岳鍾琪離疆返京“商辦軍務”,由副將軍張廣泗護寧遠大將軍印。十月,岳鍾琪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一路風塵趕到京城,張廣泗彈劾他的奏摺也隨之到了雍正帝的龍案。在張廣泗和鄂爾泰合力彈劾下,當月雍正就下詔將岳鍾琪“交兵部拘禁候議”。 岳鍾琪被捕入獄以後,在等候兵部的判決,一直等了整整兩年,

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月兵部的判決才下來,判決居然是“斬決”。雍正帝接到兵部議奏摺子,左右權衡,最後,念及其當年進西藏、平青海之功,改“斬決”為“斬監侯”,並處罰銀七十萬兩。

乾隆二年(1737年),岳鍾琪和傅爾丹同被釋放,貶為庶人,回成都。岳鍾琪在成都郊外百花潭浣花溪畔結廬居住。他取名“姜園”。平日裡,他一身布衣木履,粗茶淡飯;清晨早起,在愛閒亭中打幾路拳腳,舞幾套刀劍,然後牽著他心愛的戰馬,沿著浣花溪畔溜達;茶餘飯後,餵一餵雞鴨家禽,或者走出姜園,漫步於鄉間田埂,或聚集老農於樹下閒話桑麻。晚來掌燈,他這才伏於几案,或揮毫吟寫田園詩;或秉燭夜讀《楞嚴佛經》。岳鍾琪對佛家教義也漸漸青睞,常常入寺拜佛聽法。一天岳鍾琪回到金堂縣老家,在城南十五里的龍尾寺拜佛,盤桓晚了,便留宿寺中,於是寫下了《夜宿龍尾寺》 。

應召復出

乾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由於大金川叛亂而清廷出兵多時未果,乾隆帝想到岳鍾琪,決意重召,先授予他總兵之銜,後改授四川提督,賜孔雀花翎,其時岳鍾琪已屆六十二歲,久違官場十年有多了。

岳鍾琪來到金川軍營,張廣泗即命岳鍾琪領四路官兵,駐紮黨壩。岳鍾琪抵達前沿軍營,登上山樑觀察地形,只見這黨壩三面環敵,而敵寨處處明碉暗堡,所據地勢十分險要,碉寨之間又成犄角之勢,相互照應,進可攻,退可守。而黨壩清營,簡直就是叛軍桌上的烤肉。

岳鍾琪經過反覆思考,向張廣泗提出“從黨壩就近直接攻打康八達,先拿下勒烏圍門戶,直逼叛軍老巢”的計謀。張廣泗反而命令岳鍾琪到百餘里外去攻打無關緊要的昔嶺、卡撒兩寨。岳鍾琪反對,幸好監軍訥親也贊稱岳鍾琪的意見。張廣泗最後來一個“等我再想一想”,從此按兵不動。對於張廣泗捨近求遠,避重就輕的戰術,岳鍾琪產生了極大的懷疑。岳鍾琪在軍中進行了一番調查,發現自張廣泗率軍抵達金川後用了兩位幕客,一位是他的舊友雲南昆明人王秋,另一位是當地土官良爾吉,這二人都是莎羅奔派來的奸細,所以兩年來清軍的行動莎羅奔都早已知道,預先防範。

岳鍾琪急將此事密奏乾隆。乾隆看罷甚是憤怒。立即下旨,“著岳鍾琪就地誅殺奸細,接管金川軍事;罷去張廣泗軍權官職,逮京侯審。”岳鍾琪重掌川軍大印後,速斬兩個奸細,接著迅速組織征剿。秘密調集人馬三萬五千,留三千兵力守護糧草輜重,三千兵力分布於黨壩、瀘河一線,以一萬兵馬暗出黨壩,偷渡瀘河,水陸並進,突然襲取敵寨跟雜;再以一萬人馬自甲索進馬牙岡、乃當兩地,與出黨壩的一萬人馬形成東西兩翼並進之勢,包圍了馬牙岡、乃當兩敵寨。經過一番激戰,攻克敵大小碉卡四十七處,繳獲糧谷十二倉,收復田畝一千四百餘段,焚毀敵寨數十座,斬獲土兵無算。清軍旗開得勝,士氣大振。岳鍾琪乘勢攻擊最頑固的堡壘——康八達。康八達是莎羅奔老巢勒烏圍的門戶,工事堅固,重兵把守,屢次進攻,毫髮未損。岳鍾琪心生一計——“引蛇出洞”。他派兵在康八達敵碉寨不遠處運土夯堡,並派出數隊官兵用口袋裝土,假裝押運糧草。造成清軍久圍康八達,並且有大量存糧的假象。每天入夜,清軍大隊人馬各持火藥噴筒,鳥槍弓箭,埋伏在土堡四周,單等敵兵出寨搶糧。幾天后的一個晚上,康八達守敵果然出寨,大隊人馬直撲清軍糧草輜重。待敵人全部進入埋擊圈後,只聽一聲號炮,清軍伏兵四起,槍筒弓箭齊發,火星飛濺,散彈呼嘯,敵兵紛紛中彈落馬。僥倖逃出的拚命往往碉寨里跑,斜刺里又有一隊清兵殺出,直衝寨門,與敵兵攪和著一起進了康八達寨內,很快控制了寨門,攻占了制高點,後續人馬掩殺入寨。康八達攻下來了,莎羅奔老巢勒烏圍已是一座孤城。

新紮下的清軍大營與勒烏圍隔瀘河相望。當莎羅奔得得知清軍統帥是岳鍾琪時,心中一喜一憂。喜的是莎羅奔與岳鍾琪有過一段交往,莎羅奔及本部族上下都視岳鍾琪為大恩人。康熙六十一年,莎羅奔帶領本族士兵隨岳鍾琪作戰,戰後經岳鍾琪一力推舉,朝廷授莎羅奔金川按撫司一職。再有就是岳鍾琪調停雜谷、金川、美同、沃日、龍堡部落間的內亂。岳鍾琪秉公而斷,把他們失去的土地山寨調回了他們。所以族人對岳鍾琪敬佩有加,視為“恩公”。 憂的是自己與朝廷對抗數年,已是朝廷死敵,以岳公的忠心和謀略這仗肯定是必敗無疑。莎羅奔決定請求罷兵歸順朝廷。岳鍾琪提出要親自過河到勒烏圍一趟,以查探莎羅奔的實虛。眾將領都勸應多帶些人馬才安全。岳鍾琪卻說:如果此去多帶人馬會引起莎羅奔的懷疑,不利招降。次日,岳鍾琪只著官服,只帶隨從十三騎,渡過瀘河闖入虎狼之穴。眾土司見來人真是岳公,不禁驚喜過望:“果然岳公啊!”齊刷刷跪伏於地,不停地叩頭請罪。莎羅奔見到恩公,喜出望外,他從地上爬起來,親自為岳鍾琪引路,恭敬地迎入自己的寨堡,請岳公入坐首席,由土司侍候左右,獻上奶茶。岳鍾琪按藏族習俗,敬天敬地敬主人,然後一飲而盡,接著又要來一碗,一氣喝乾。莎羅奔等見岳公如此看得起藏胞,個個感動得泣不成聲,長跪不起。莎羅奔又邀岳公當夜住宿勒烏圍寨堡,以敘舊情。岳鍾琪概然答應。勒烏圍上下歡天喜地,宰牛殺羊,款待岳鍾琪。當晚席散,岳鍾琪寬衣酣睡,全無防備之意,更得莎羅奔等眾土司的敬佩。

次日,莎羅奔、郎卡及眾土司隨岳鍾琪渡河來到清軍大營,正式舉行了乞降歸順儀式。大小金川之亂,在祥和的氣氛中打上圓滿的句號。

溘然長逝

乾隆十五年( 1750年),西藏珠爾墨特為亂,時年64歲的岳鍾琪,奉命再出康定,會同總督策楞,捕獲卓呢羅布藏紥什等,叛亂平息。

乾隆十八年(1753年),岳鍾琪的長子岳濬病逝,岳鍾琪心如刀絞,痛不欲生。自己年歲已高,癆肺病也日重一日。

乾隆十九年(1754),岳鍾琪病勢稍有見好,忽有軍情來報,說重慶人陳昆,組織邪教,蠱惑人心,聚眾反清,其勢甚大,當地官府已無法彈壓,請派大軍征剿。岳鍾琪不敢貽慢,掙扎著從床上爬起來,披甲冑,跨戰馬,率領大軍趕赴重慶,清剿邪教陳昆。在他的指揮下,清軍在大巴山與邪教武裝展開了激戰。邪教武裝畢竟是一幫烏合之眾,很快便被剿滅四散。這時,岳鍾琪的癆肺病進一步加重,在返回成都途經資州(今四川資陽)時病情惡化,溘然長逝,享年六十八歲,乾隆帝賜謚“襄勤”。

主要成就

軍事

岳鍾琪深沉剛毅而多智謀,對士卒很嚴厲,但能與士卒同甘共苦,所以都願意為他賣命。雍正多次褒獎他的忠誠,所以屢次將征剿的重任託付於他。整個清朝,作大臣的漢人中拜為大將軍,連滿族士卒也聽命於他,僅僅岳鍾琪一人。在平定青海叛亂中,蓋世功勳,72萬平方公里的青海全部隸屬清朝,逐準安藏,建立大功,123萬平方公里的西藏納入大清版圖。起復委用,平定大金川,傅恆當時作經略也因岳鍾琪而立了大功。乾隆皇帝在他的懷舊詩里,把他列為五功臣之一,並稱之為“三朝武臣巨擘”。

政治

雍正三年( 1725年),為發展經濟,方便牧民,岳鍾琪奏請恢復河州、松潘互市;新開西寧塞外丹噶爾寺市場;為消除四川雜谷、金川、沃日諸土司爭界仇恨的根源,將年羹堯令金川割給沃日的美同等寨歸還金川,而以龍堡三歌地予沃日,使部落間得以和平相處;為便於就近治理,將距康定遠,不便遙控的昌都外魯隆宗、察哇、坐爾剛、桑噶、吹宗、充卓諸部,請宣諭由達賴喇嘛領轄;將四川巴塘隸屬的木咱爾、祁宗拉普、維西諸地,劃給就近的雲南中甸等。他的奏請均予照準。

此後,岳鍾琪又於雍正四年( 1726年)、雍正六年(1728年)、雍正七年(1729年)上奏疏請攤丁入畝,改土歸流,建府置縣等,雍正皇帝均依奏照準。

歷史評價

•雍正帝:①岷峨稱重鎮,專閫賴干城。 舊著寧邊略,新聞奏凱聲。風霆嚴步伐,雲日耀麾旌。 三捷成功速,歡騰細柳營。②一掃攙槍淨,師鏇蜀道中。 錦成休戰馬,玉寒集飛鴻。智勇原無敵,忠誠實可風。 丹書褒偉績,還與錫彤弓。③星馳露布自遙荒,青海西頭武烈揚。 帷幄由來操勝算,風煙早已靖殊方。遠宜王化金湯固,丕振軍威壁壘張。 風送鐃歌聲載路,鼎鍾應勒姓名香。

•乾隆帝:①劍佩歸朝矍鑠翁,番巢單騎志何雄。 功成淮蔡無漸李,翼奮澠池不獨馮。早建奇勳能鼓勇,重頒上爵特褒忠。 西南保障資猷略,前席敷陳每日中。②三朝師武臣,鍾琪為巨擘。車騎伐準夷,實其算之失。設誓誘張熙,忠誠天鑒赤。家居十餘年,命董金川役。單騎入賊砦,大義示順逆。勇而且有謀,群番讋辟易。受降遂凱鏇,實亦資宣力。所見綠營多,鮮或踵其跡。卓有古將風,書勛太常冊。

•莎羅:我曹仰岳公如天人,乃傅公儼然踞其上,天朝大人誠不可測也!

•趙爾巽:世傳鍾琪長身赬面,隆準而駢脅。臨陣挾二銅鎚,重百餘斤,指麾嚴肅不可犯。軍西陲久,番部皆讋其名。其受莎羅奔降也,傅恆升幄坐,鍾琪戎服佩刀侍。····鍾琪忠而毅,策棱忠而勇,班諸衛、霍、郭、李之倫,毋謂古今人不相及也。

•周遠廉:岳鍾琪是弘揚岳飛“精忠報國”愛國主義思想最為傑出的民族英雄;他終身閃亮著的“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命”的清正廉潔的高風亮節,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他的軍事思想深邃中國優秀傳統軍事思想靈魂;留存在“皇宮”內外和金崗山上的為岳鍾琪一生創造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構成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家族成員

祖上

•先祖:岳飛

•祖父:岳鎮邦

•父:岳升龍

•叔:岳超龍

妻子

•妻:岳高氏,華陽(今成都雙流)人,封一品夫人。嫻熟弓馬,明悉軍事,佐理內政,井井有條。岳鍾琪每出征戰,署中內外,莫不肅然。待人以寬,人鹹敬服。尤工吟詠,著有《高夫人集》四卷。李調元《蜀雅》、孫桐生《國朝全蜀詩鈔》、徐世昌《晚晴詩匯》錄有其詩。高氏與岳鍾琪伉儷情深,既歿,岳鍾琪哭之以詩云:“五載西曹我困危,長安寄食賴謀為。全家幸得歸田裡,相守反成永別離。一字如金愛惜之,卻因相敬故如斯。從今永擱閨中筆,自此無人解和詩。鬢增白髮面增癯,行亦無雙坐亦孤。仍向合歡床上臥,入簾涼月照鰥夫。”

兒子

•子:岳濬、岳瀞

後世紀念

岳公台

寧遠路文化牆關於岳鍾琪抗擊外侵的文化壁畫 寧遠路文化牆關於岳鍾琪抗擊外侵的文化壁畫

岳公台,位於巴里坤縣城以南的天山腳下,形似一座巨大的丘陵。這座丘陵是岳鍾琪的點將台。岳鍾琪西征時,所率軍隊所到之處,修路擴街、建房種田,得到當地百姓的廣泛擁護。岳鍾琪走後,當地人為了紀念這位將軍,便將整座天然形成的丘陵稱為岳公台。岳鍾琪在巴里坤駐防時間雖然不長,但在巴里坤甚至整個哈密地區民間,他的名字卻與“忠勇”二字結合在了一起,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大將,在落成的巴里坤“蒲類大觀園”中塑有岳鍾琪雕像。

墓園

岳鍾琪墓在三學山西北棲賢鄉岳公村。清代名叫綠繞山莊,為岳之別墅。莊後松秀山俗名岳公山,即為墓園。

墓坐北向南,前後原均為巨松林。墓前原有墓道,長約百米,石板鋪地,設定翁仲及石馬。墓為土冢,高約6米,條石圍砌。墓前有祭壇,兩側有大理石制御碑兩通。用滿漢文合刻乾隆帝《賜謚三等威信公四川提督岳鍾琪制文》和《諭祭四川提督威信公岳鍾琪制文》。碑用贔屓馱承。兩側各有石質華表1根,有飛龍抱柱圖案。

1964年,該地建知識青年農場時墓遭破壞。目前已圮頹過半,御碑、圍墓條石、墓道、翁仲、石馬等均被毀,墓前僅餘1件高35厘米華表殘石。墓西其祖母墓冢比較完好,墓前石碑仍存,通高2.05米,寬0.9米,厚0.25米。碑頂殘破,碑身上刻連環回字紋,左右刻有飛龍紋、寶相花及吉祥物。碑文楷書“雍正五年歲在丁未□月穀旦;皇清誥封一品夫人顯祖妣張太君之墓;孫岳鍾琪□□”三行文字。岳鍾琪墓於1988年被列為金堂縣文物保護單位。

影視形象

出品時間影視劇扮演者
1992《滿清十三皇朝》范永華
1999《雍正王朝》趙冬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