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在西安,也有這樣一群家長,他們同樣認為陪讀很重要,能更好地監督孩子學習。在西安各大名校附近的小區,還有大學城附近的幾個村子,幾乎一大半都被陪讀的家長占據,不少居民都開玩笑地把小區叫做“陪讀村”。
目的
不管是辭職還是買房賣房,亦或是城市遷徙,家長們想盡一切辦法去“陪讀”的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努力學習,能在“小升初”“初升高”“高升大”中取得好成績,進而有個好前程。顯然,在我們口口聲聲喊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的今天,成績依然是評價學生好壞,甚至是決定學生前途的重要標準,甚至是唯一標準。在某種意義上說,成績好就等於好學校,就等於好未來。
專家觀點

媒體點評
“陪讀村”說白了就是應試教育的產物,是一枚徹頭徹尾的應試教育下的“怪蛋”。在應試教育的“統治”下,家長“變著法兒”的用各種方法“幫助”學生考出好成績。而學生們,在成績的壓迫和父母的“呵護”下,磨去了稜角,失去了自理能力,成為了學習的“機器”和成績的“奴隸”。
顯然,在應試教育下,“素質教育”是也只能是一句口號而已。應試教育不除,類似新聞中的“奇葩”現象就不會絕跡。這就要求教育部門要徹底改變應試教育制度,從體制、機制上突破教育改革的瓶頸,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真正走出“重分數,輕能力”的窠臼,家長和學生才能真正擺脫成績的束縛,收穫更多的人生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