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讀農民

陪讀農民

由於城鄉教育資源不均衡,越來越多的農民義無反顧地帶著孩子走進城市,形成一個龐大的“陪讀農民”群體。

現象

2009年12月16日午飯過後,會寧二中初三學生張旭良在租住房的窗外讀書,他63歲的奶奶張瑞華(前)在窗下做針線活兒。2009年12月16日午飯過後,會寧二中初三學生張旭良在租住房的窗外讀書,他63歲的奶奶張瑞華(前)在窗下做針線活兒。

甘肅省會寧縣——中國西部的國家級貧困縣,乾旱少雨,土地貧瘠,卻是西北的教育大縣和甘肅省的“高考狀元縣”。恢復高考制度以來,會寧縣已經向全國各大中專院校輸送了5萬多名優秀畢業生。

當地政府介紹“狀元縣”經驗時,常歸結為“三苦”——“學生苦學,家長苦供,教師苦教”。據會寧縣教育局的統計,全縣有中小學生14.8萬多人,其中縣城學生4.5萬多人。大多數來自農村。不大的會寧縣城,目前(指2009年)已形成幾個規模不小的“陪讀村”。據保守估計,全縣由家長陪讀的學生有1萬多人。陪讀家庭除了大量分布在學校集中的縣城外,在許多中心鄉鎮學校周邊,也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

這些陪讀的農民大軍,上至年逾古稀的爺爺、奶奶,下至而立之年的父親、母親。為了減少日常生活開支,一些農村老人和婦女,帶著自家產的蔬菜和糧食來到縣城,租一間房子住下來,給孩子做飯。

與農村相比,縣城的生活成本其實很高。而“陪讀農民”蝸居在此,並不是出於對城市生活的嚮往,而是希望孩子通過讀書來改變命運。但因為城鄉教育的不均衡,為了能讓孩子上一所好學校,距大學校門更近些,他們也只好勒緊褲腰帶,進城陪讀。

情形

一是擇校“蝸居”陪讀,為讓孩子上一所更好的學校,“改變一輩子的命運”,家裡“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進城讀書,以便考上大學——這幾乎是當地孩子的唯一出路——如果考不上大學,用會寧縣當地老農的話說,“蝸居”陪讀就成為一場賭博,如果輸了,3年的心血將全部付諸東流。陪讀父母只能重返故土,領著孩子回老家放羊。

二是撤點並校“蝸居”陪讀,農村的學校撤了,併到了鎮上,孩子上學得翻山越嶺,父母於是只有到鎮上找出租房,陪孩子讀書。

產生原因

農民陪讀現象不僅會寧縣有,可以說是中國一道獨特的風景線。這種現象的產生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觀念的驅使。

雖然中國一直在搞西部大開發,但由於特殊的地理原因,許多山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還很落後,無論是教育的硬體還是軟體設施,還不能跟許多大城市相比,即便是在本地區教育資源還是向城鎮地區聚集,農村往往成為教育的邊緣地帶,既無好師資亦無完善的基礎設施,同等情況下,農村孩子只有付出數倍於城市孩子的努力才有可能拿到一張大學的“入場券”。

為了改變下一輩的命運,讓一些農民飛出大山,家長們才“不惜代價”地堅持送孩子到城裡讀書,這就是會寧以及中國許多地方龐大“陪讀農民軍”形成的原因。

影響

子女

“農民陪讀大軍——大學夢讓人如此沉重“農民陪讀”大軍——大學夢讓人如此沉重

從飲食起居等方面關心孩子,為他們讀安心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這是陪讀的主要初衷。但這種“陪公子讀書”的做法,卻存在種種弊端。如果被陪讀的僅僅是低年級的孩童,那倒也罷了,現在連許多初、高中學生,乃至少數大學生也要陪讀。且不說鄉村陪讀家庭能買房者,鳳毛麟角,就是租房居住,也是一筆 很大的開支。這對那些入不敷出的貧困家庭來說,是一種十分沉重的負擔。

關愛孩子是父母的天職,但如何關愛卻大有文章可做。早在1919年,魯迅先生就指出:“父母對於子女,應該健全地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這裡所說的“完全的解放”,恐怕是指不要禁錮孩子,讓他們放開手腳去奮鬥前行。記得20世紀90年代之前,陪讀現象幾乎沒有。孩子一進入國中,父母便讓其開始獨立的學習生活。不像現在的一些年輕父母總喜歡抱著孩子走。殊不知,這樣越越俎代庖的結果,不僅強化了孩子的依賴性,不利於培養他們的獨立生活能力,也不利於他們健康地成長。

社會

農民陪讀現象可以說中國現代社會進程中不可避免的階段,顯得殘忍和寡情,然而,人們似乎陷入歐洲近代先後發生於各國的多種形式的“羊吃人運動”之中,人們被傷感所籠罩,又看不到避免傷感的可能。現代化的宏大進程後面有無數個悲傷的故事,個人生活、心靈、情感、人文感懷,被社會進程撕扯,而城市化、工廠化、都市化迷離幻化的景象在閃爍。

評論

“會寧陪讀現象”只是農民孩子上學難、上好學校更難的縮影,除了驚嘆他們面對困難卻矢志不渝的堅韌精神外,國家和社會還可以做更多,比如取消農民工子女城裡上學擇校費、打破戶籍限制逐步消除城鄉二元格局、在制定相關政策法規時適當向農村落後地區傾斜等等。

表面上,家長為了孩子吃、穿、用、住一系列日常生活得到照顧和保證,創造一切條件讓孩子全副精力都用在學習上,寄希望於學生用知識改變命運,擺脫父輩一代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貧瘠和困頓。可憐天下父母心,務農本應是陪讀家長的主業,但為了孩子,走到了舉目無親的大城市,或者能夠找到農民工、保全、保潔等工作,對於他們來說,辛勤勞動的同時,承受著貧富差距的鮮明對比,內心的渴望、壓力、不忿只能轉化為對孩子的殷殷期望。無形之中,學習成績成為一個孩子能夠用以回報父母的唯一方式。考好大學,找好工作,在城市安身立命,仿佛就等於是孝順、仿佛就對得起父母多年辛勤的撫養。——這種幾近畸形的邏輯關係,映射了應試教育的另一個弊端。學習好就是真的好么?

就說,如果孩子如願考上好大學,在城市找了一份體面的工作,然後又如何?城市激烈的競爭,天價的房子,這一代青年立業尚早,成家猶難!何時能夠真正如父母所願,真正的改變命運?城市,真的是適合每一個人生活的地方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