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一九五九年,京劇藝術大師尚小雲先生來陝,擔任陝西省戲曲學院藝術總指導,一九六四年,“戲校”京劇班與陝西省京劇團合併,組建為陝西省京劇院,尚小雲先生任院長。至此,陝西京劇藝術進入嶄新局面。
早期演出
在早期的演出中,陝西省京劇團(院)曾以《劉志丹》、《秦嶺長虹》、《焦裕祿》、《風雪橋山》、《延安軍民》、

《宏碧緣》、《七俠五義》等大型創作和演出劇目為西安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湧現過王金璐、王玉田、孫鈞卿、尚長榮、田中玉、史美強、王熙萍、王筠蘅、鈕承華、儲金鵬、王俊鵬、鄭萬年等一大批著名演員,為陝西文化建設作出重大貢獻。其中《延安軍民》在中國京劇現代戲創作方面產生過較大影響,受到毛主席、周恩來、陳毅、彭真等中央領導和文化界領導人接見,並編入中國京劇史圖錄。當時的陝西省京劇院已位居全國五大京劇院之一。
在學習演出《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鵑山》和外省優秀劇目《紅燈照》、《小刀會》、《向陽商店》、《瑤山春》之外,自創劇目《青揚寨》、《海島女民兵》、《草原雄鷹》、《梨花渡》、《平江晨曦》、《紅線記》等。當時對普及京劇藝術豐富三秦人民文化生活起到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
培養演員
由尚小雲先生親手培養的“戲校”畢業生及同齡一代中青年演員如孫明珠、趙魯平、王麗華、蔣秋萍、張麗波、姜暉、蘇賓、左文麟、劉國祥、徐國華、楊葆榮、明大珠、張啟正正當盛年,而尚先生之子尚長榮、嫡傳弟子孫明珠則一直是領銜主演。
演出劇目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劇團帶來一片生機,傳統戲演出劇目開禁後,陝西省京劇團在尚長榮及其它著名演員帶領下為陝西觀眾同時也為全國很多地區觀眾演出了大量的傳統戲和新編劇目,如《將相和》、《李逵下山》、《三打祝家莊》、《群英會》、《借東風》、《四郎探母》、《龍鳳呈祥》、《王熙鳳》、《七俠五義》、《宏碧緣》、《生死恨》、《別宮祭江》等,創作和新編劇目有《射虎口》、《平江晨曦》、《西門豹》、《張飛敬賢》、《雙鎖山》等。特別是尚長榮同志以開拓進取的精神與上海京劇院強大創作實力珠聯壁合排演的新編歷史劇《曹操與楊修》對勢處低迷的中國劇壇以巨大震撼,也把陝西戲曲舞台推向高峰。
新的發展
陝西省京劇團處於新的發展選擇之中,在老一代光榮隱退的同時,新一代青年演員正生氣勃勃走向前台,他們之中的佼佼者如:馬力克、李瑩、劉克明、王雙寶、趙冬虹、李素萍、張寶琴、許英、李建民、韓秋波、唐小寧、劉培斌、周猛、張強、王妍、黃翠巧。
上演劇目
目前劇團經常上演的劇目有以孫明珠為主演的尚派劇目《梁紅玉》、《綠衣俠女》、《王昭君》以及《孫悟空大鬧天宮》、《十八羅漢斗悟空》、《雁盪山》、《火燒裴元慶》、《三岔口》、《挑滑車》、《穆桂英》、《金山戰鼓》、《打焦贊》、《四郎探母》、《紅橋贈珠》、《廉錦楓》、《打金磚》、《小商河》、《將相和》等。
創新京劇
2003年自創新編大型古典京劇《清風驛》參加陝西省第三屆藝術節,受到廣大民眾的好評,並榮獲了多項優秀獎。目前,劇團恢復排練了《智取威武山》,以期和廣大的觀眾見面。
重點京劇院團
2006年,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期11個國家重點京劇院團的名單,同時評選出了17家省級重點京劇院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