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十一五”人口發展專項規劃

----加快了人口計生工作的機制建設。 ----人口發展的公共管理和服務體系薄弱。 (二)加強人口計生法制建設


為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維護人口安全,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特制定《陝西省“十一五”人口發展規劃》。
一、“十五”時期人口發展的主要成就
“十五”期間,我省人口發展取得重大成就。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人口計生部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座談會精神,堅持改革創新,踏實工作,積極應對不穩定和不健康因素,克服重重困難,使過去的五年成為建國以來人口增長速度最低的時期。
----完成了人口規劃主要指標。低生育水平基本穩定,預計2005年末全省總人口可控制在3724萬人以內,與規劃總人口3760萬人相比少增加36萬人;5年年均人口自增率44‰,比規劃自增率7‰低2.6個千分點,將省委、省政府制定的2000年全省人口3700萬的時間推遲了4年。
----推動了人口問題統籌解決。嬰兒死亡率、出生人口缺陷發生率和孕產婦死亡率明顯下降,人口預期壽命提高;“普九”率達97%,人均受教育年限超過7年,公民道德素質提高。初步遏制了出生性別比攀升勢頭,老齡化問題開始得到重視。城鎮化水平提高到35%。五年新增就業人數96萬,勞動年齡人口就業率提高。解決了193萬貧困人口溫飽問題,幫助293 萬人脫貧,促進了不同階層人口協調發展。人口遷移流動制度性障礙弱化,人力資源區域配置更加最佳化。
----促進了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根據人口發展戰略研究,降低生育水平對增加GDP的貢獻份額在13%以上,對提高居民消費水平的貢獻在三成以上。2005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7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52元,分別比2000年增加60%和37%。城鄉居民居住、交通、通信等生活條件明顯改善,人口對環境、生態、資源的壓力有所緩解。
----加快了人口計生工作的機制建設。人口計生法制體系漸趨完善,依法行政水平明顯提高;宣傳教育不斷創新,內容形式更加豐富多樣;計畫生育、生殖健康優質服務有序開展,育齡民眾生殖健康水平持續提高;計畫生育利益導向機制逐步完善,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試點取得顯著效益;計畫生育基層基礎工作不斷加強,綜合服務縣創建目標實現,綜合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人口計生信息化建設發展迅速,套用水平不斷提高;人口巨觀調控機制有了重大發展,目標管理責任制更加完善,人口計生工作隊伍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二、“十一五”時期人口發展形勢
“十一五”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穩定低生育水平,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歷史階段。人口發展面臨著諸多良好機遇。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深刻揭示了人口問題的極端重要性,明確了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人口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等等,為科學調控人口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增強了各級黨委政府和領導幹部對人口問題的重視,促進全社會形成重視人的全面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共識,給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解決人口問題提供了雄厚物質基礎。人口問題實質是發展問題。我省開始進入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新階段,政府有能力持續增加對調控人口發展的投入。
----人口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初步探索了一條具有陝西特色的綜合治理人口問題的道路,正在形成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人口巨觀調控體系和計畫生育工作新機制,掌握了人口發展的戰略主動權。
同時,“十一五”人口發展也存在許多挑戰和矛盾。
----人口持續增長壓力巨大。受人口慣性和大量獨生子女進入婚育期雙重作用,我省已經進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年增加人口將接近30萬,人口低增長率與高增長量並存,給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不可低估的影響。
----人口結構性矛盾突出。出生性別比長期、整體偏高,有可能給社會安定帶來一定影響;人口老齡化2010年超過8%,對撫養比、儲蓄率、消費結構及社會保障等產生直接影響;勞動年齡人口2010年達到2855萬人,就業壓力長期存在。
----人口總體素質仍然不高。2004年,全省嬰兒死亡率28.65‰,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32.77‰,孕產婦死亡率62.53/10萬,均高於同期全國水平,農村死亡率高出城市;全省殘疾人口187萬,嚴重地方病現症病人240萬人;全省15歲以上文盲、半文盲263萬人,其中青壯年100萬人,女性文盲是男性的2.5倍。
----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滯後。全省流動人口規模劇增,育齡流動人口占總人口6%,未來5年將從農村轉移450萬人以上。由於服務管理理念、體制、制度以及法律體系不完善,財政投入不足,特別是社區功能不健全,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不到位。
----人口發展的公共管理和服務體系薄弱。穩定低生育水平的激勵約束機制、人口發展的巨觀調控和公共管理機制、人力資本培育及配置機制等仍不健全,基層計畫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簡陋,設備落後,規模小,技術人員綜合服務能力偏低,難以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計畫生育、生殖健康需求。
----弱勢群體人口問題凸現。由於政府對弱勢群體支持有待加強,相關制度建設滯後,保障措施不健全,其弱勢地位尚未改變。適應人口轉變的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農村獨生子女和雙女戶家庭缺乏養老保障和生活照顧;特別是獨生子女傷亡將給家庭帶來巨大痛苦和實際困難;城市“空巢”現象等,出現新的困難群體。
----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矛盾依然尖銳。受人口總量增大、區域分布失衡、生產生活方式粗放等影響,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仍然在增加,水資源嚴重短缺,耕地總量和人均占有量持續減少,部分重要礦產資源保障能力降低,資源接替問題突出,生態系統支撐能力薄弱。
總之,“十一五”期間全省人口發展的數量問題與素質、結構和分布等多方面問題相互交織、相互制約,人口發展環境包括來自自然、經濟和社會方面的不確定和不穩定因素增加,我們要有人口發展的高度責任感,強烈的人口憂患意識,關注人口安全。積極應對挑戰,妥善解決矛盾,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為全面實施“十一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創造更好的人口環境。
三、人口發展總體思路、目標和原則
(一)總體思路
“十一五”人口發展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堅持計畫生育基本國策,堅持穩定低生育水平,堅持統籌解決人口數量、質量、結構與分布問題,堅持以人為本,關注人口安全,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發展目標
“十一五”人口發展目標是:2010年,全省人口總量控制在3830萬人以內,年均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0‰以內。提高人口素質,出生人口缺陷發生率持續降低,嬰兒死亡率降到20‰以下,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9年;改善人口結構,降低出生人口性別比;引導人口合理分布,城鎮化水平提高到45%以上;堅持城鄉、區域人口協調發展,降低人口貧困率,改善人居環境。
2020年,總人口控制在4050萬人以內,人口素質有較大幅度提高,民眾普遍享有較好的醫療保健服務,出生缺陷發生率明顯降低,出生性別比趨於正常,人口分布趨於合理,城鎮化水平進一步提高,人居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三)基本原則
----堅持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決策。保持經濟快速發展,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國民素質。堅持把人口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人口巨觀調控和綜合協調機制,完善各項配套政策制度,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堅持穩定現行生育政策。繼續鼓勵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符合省條例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個子女。實行生育登記制度生育證制度。嚴格執行省條例的獎勵、社會保障與法律責任規定。
----堅持綜合治理人口問題。從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出發,動員全社會力量,建立政府領導、部門指導、各方配合、民眾參與的工作機制,做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各負其責,採取法律、教育、經濟、行政等措施綜合治理人口問題。
----堅持政府指導與民眾自願相結合。政府制定政策並提供財政投入等必要保障,建立利益導向機制,兼顧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長遠利益和近期利益、整體利益和局部利益。通過獎勵、引導、扶持政策調動民眾執行人口發展規劃的自覺性。
----堅持整體推進與分類指導相結合。全面推進綜合改革、新機制和優質服務縣建設,提升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整體水平。實行區別對待,分類指導,繼續把工作重點放在農村和城市社區。統籌關中、陝南和陝北的人口發展,形成各有計畫生育工作重點,人口發展優勢互補、良性互動,人口發展與區域環境資源承載力和開發潛力相適應的合理的區域人口發展格局。
----堅持以人的全面發展為中心。尊重人民民眾作為計畫生育主人的地位,維護育齡民眾合法權益。妥善解決計畫生育困難家庭生產生活問題,使計畫生育家庭能夠不斷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在注重效率的同時,關注社會公平與正義。
四、人口發展主要任務
(一)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
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畫生育法》和《陝西省人口與計畫生育條例》,嚴格防止生育水平反彈,將總和生育率控制在1.7以下,提高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平穩渡過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緩解對人口增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壓力,保證我省人口安全和2010年人均GDP16000元的實現。
(二)著力提高人口素質
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加強婦幼衛生保健和社區衛生服務,建立重大疫情防範預警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助機制,提高人口健康水平。加快教育發展特別是農村教育,妥善解決貧困學生、殘疾少年兒童和進城務工農民子女義務教育問題。推進職業教育,提倡終身學習,普及科學知識,尤其要增強勞動年齡人口科學素質,提高人口文化水平。開展公民道德教育,關注心理健康,提高人口道德水平。
(三)降低出生人口性別比
大力開展“關愛女孩”行動,傳播文明、健康的婚育新風,普及相關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完善有利於女孩及其家庭發展的利益導向機制。嚴禁利用B超等手段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鑑定,依法追究溺棄嬰兒的刑事責任。實施二胎懷孕全程跟蹤服務、定點接生,逐步降低出生人口性別比。
(四)促進勞動年齡人口充分就業
緊緊抓住長期實行計畫生育創造的社會撫養比低、儲蓄率較高、勞動力供給充足的戰略機遇期,千方百計擴大就業,獲取“人口紅利”。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小企業和服務業,開發社區和公益性就業崗位,形成更多的就業增長點。健全有利於就業的長效機制,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規範秩序,建立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改善就業環境。
(五)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貫徹落實《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密切關注人口老齡化,按照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方針和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為、老有所樂的要求,逐步建立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輔助、社會養老為保障的養老模式。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動員社會力量興辦老年服務設施,推動醫療衛生機構提供老年醫療救助服務。
(六)加快人口城鎮化
促進人口合理、適度集聚,以人口集聚為基礎,帶動產業集聚和城鎮群集聚。加快區域中心城市建設,以城市功能聚集吸引人口聚集和產業聚集。加強關中隴海線附近城鎮群、陝南漢江沿岸城鎮群和陝北城鎮群建設,減少黃土高原、秦巴山區等生態脆弱地區的人口量,使人口分布更加合理,保護環境,修復生態,緩解人與自然的矛盾。
(七)統籌農村人口發展
將農村人口發展納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強農村人口發展戰略研究,提高調控農村人口發展的能力;建立農村人口發展新機制,正確處理政府要求、村民自治和農民行為的關係;以實施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為切入點,完善利益導向機制,逐步建立計畫生育社會保障制度;推進“少生快富”扶貧工程,減少農村貧困人口;加強農村人力資源建設,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就地轉移勞動力,將勞動力資源豐富優勢轉化為經濟成長的源泉
(八)減少貧困,保障人權,促進社會公平
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推進改革開放,統籌經濟社會發展,注重社會公平,把減少貧困、擴大就業、反對歧視作為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注意解決好社會困難群體的社會保障問題,著力解決民眾最關心的現實問題,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
五、政策措施
(一)嚴格執行生育調節法規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畫生育法》和《陝西省人口與計畫生育條例》規定的生育調節法規,保持生育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嚴肅性。嚴格執行生育第一個子女登記制度和第二個子女的生育證制度。民政、衛生、公安部門和人口計生部門應及時溝通婚姻登記和人口登記情況。嚴禁違法生育和違法收養。黨員、幹部、國家公職人員及國有企業的幹部職工要帶頭執行人口計生法律法規。違法生育的,嚴格依法徵收社會撫養費,並按有關政策給予黨紀、政紀處分,直至開除。提拔幹部要審查計畫生育情況,違法生育的一律不得提拔。不履行計畫生育管理職責或者不落實有關計畫生育獎勵措施以及不協助計畫生育行政部門開展計畫生育工作的,根據中央《決定》、《中國共產黨黨員紀律處分條例》、《人口與計畫生育法》和省條例予以嚴肅處理。
(二)加強人口計生法制建設
建立健全以《人口與計畫生育法》為基礎、以省條例為主體、以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檔案為補充的人口和計畫生育法律規章體系。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制定土地、企業、醫療、社會保障、戶籍、勞動、教育、財稅等制度和改革措施,要統籌考慮相互協調,有利於人口發展。認真貫徹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提高計畫生育依法行政水平。依法明確計畫生育行政職權,建立規範的計畫生育行政執法制度;建立計畫生育行政執法爭議協調機制,合理解決職責脫鉤、職權爭議的問題;實施計畫生育行政執法主體資格制度,建立相對穩定、專業的計畫生育行政執法隊伍;堅持以人為本,執法為民,依法維權,優質服務的理念,杜絕違反“七個不準”的行為,加強對民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的查處力度;探索建立人口與計畫生育行政執法信息管理系統,加強行政執法信息化建設;完善人口和計畫生育系統層級監督機制和外部監督制約機制,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司法、審計等機關以及民眾、新聞媒體的監督。
(三)強化經濟調控手段
完善人口計生利益導向機制。全面落實法定獎勵優惠政策,建立政府財政為主的獎勵、免費資金兌現機制,確保農村和城鎮失業、無業、自謀職業人員的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以及困難企業、改制企業和破產企業獨生子女家庭獎勵費的足額發放;確保為農村、流動人口和城市無業人員免費提供基本計畫生育技術服務;落實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嚴格執行資格確認、資金管理、資金髮放和社會監督“四權分離”制度,建立動態管理長效機制。逐步建立人口計生社會保障制度,將計畫生育困難家庭優先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儘快建立計畫生育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險制度,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妥善解決城鎮老年人口生活困難。積極建立人口計生社會救助制度,對獨生子女傷殘、死亡或育齡民眾因計畫生育手術等原因導致生活困難的家庭實施有效救助。探索設立人口福利基金和計畫生育公益金。
(四)不斷深化宣傳教育
深入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活動,加強基本國情、基本國策和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的人口意識、資源意識、節約意識、環保意識。各級宣傳部門要把建設新型生育文化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大力倡導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等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各級黨報黨刊和廣播、電視等新聞媒體都要設立人口和計畫生育專題欄目,中等以上學校都要開設人口課程,各級黨校、團校、行政院校要把人口和計畫生育理論納入黨員教育、幹部培訓的重要內容。積極建設人口文化大院、文化廣場和文化街巷,廣泛深入地開展“婚育新風進萬家”、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和“關愛女孩行動”等活動,努力營造有利於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的社會氛圍。
(五)切實加強各級服務站建設
把人口計生服務機構建設納入社會事業規劃和區域衛生規劃,重點加強縣、鄉服務站建設。堅持“面向基層、深入鄉村、方便民眾、服務上門”的工作方針,完善技術服務、宣傳諮詢、人員培訓、藥具發放四項功能。大力普及優生優育知識,積極倡導婚前醫學檢查。推廣產前診斷、圍產期保健和出生缺陷篩查,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繼續實施“母親安全”項目,開展高危孕產婦的篩查,提高孕產婦住院分娩率。實施兒童健康促進計畫,積極防治兒童多發病和常見病。實施以技術服務為重點的避孕節育優質服務、出生缺陷干預和生殖道感染干預“三大工程”,使已婚育齡婦女每年能夠享受兩到四次“三查”服務,降低婦科病發生率。實施“關注婦女,抗擊愛滋”行動,宣傳性科學和性病、愛滋病防治知識,對高危人群實行“100%安全套”,對愛滋病病毒攜帶者及患者生育行為全程干預,維護育齡民眾身心健康。
(六)強化流動人口計生服務和管理
建立符合現代管理理念、現居住地與戶籍地相結合、以現居住地管理為主的流動育齡人口服務管理制度。維護流動育齡人口合法權益,使其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務、平等的發展機會。全面套用和完善流動人口計畫生育信息交換平台,促進流動人口計畫生育服務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基本建立“屬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務”的工作模式,將流入人口納入本地統一的計生信息管理系統,享受同等待遇,落實必要工作經費,提供免費技術服務。
(七)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
按照全省信息化建設總體要求, 以套用系統建設為主導,以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為核心,以標準化體系和安全系統建設為保障的原則,構建統一開放、運轉高效的人口巨觀管理與決策信息系統。完善WIS系統、流動人口信息交換平台、獎勵扶助信息管理系統、政務信息系統等套用系統,開發人口計生統計監測系統、人口計生事業統計系統、人口計生綜合資料庫項目、人口計生決策支持系統等,有效整合信息資源,實現互聯互通,提高綜合分析和科學決策水平。
建立人口計生相關基礎信息共享機制,加強人口計生系統辦公自動化和信息傳輸網路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技術,設立人口和計畫生育政府網站,面向社會公眾開展宣傳和諮詢服務。
(八)增加各級財政的投入
計畫生育是一項具有顯著社會效益的公益性事業,對人口和計畫生育的投入屬於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投入。要建立政府投入為主、逐年穩定增長的經費保障機制,建立人口和計畫生育事業的政策性投入機制,使人口計生事業經費增長幅度不低於同期財政增長水平,確保轉移支付中計畫生育經費的落實,做到“三個確保、一個提高”:即確保計畫生育各項免費技術服務項目的落實,確保基層計畫生育工作經費和工作人員工資待遇的落實,確保法律法規規定的各項獎勵優惠政策的落實,不斷提高對人口和計畫生育事業投入水平。不斷調整最佳化支出結構,加強對經費安排使用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各項經費落實到位。逐步推廣規範的項目管理,加強項目經費管理使用情況的績效評估。
(九)加強工作隊伍的建設
大力加強人口計生部門領導班子建設。以創建學習型、服務型部門,建設文明和諧機關,爭做新時期最可愛的人等活動為載體,加大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拓寬選人用人渠道,健全培養、使用與考評有機結合的用人制度。逐步建立以職業教育為基礎,以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為主的終身教育網路,不斷提高人口和計畫生育管理幹部科學文化素質。
加強技術服務隊伍建設,縣、鄉服務站要有一批能夠開展生殖健康服務,並具有醫學背景的中高級職稱技術人員,逐步解決鄉鎮計生服務站機構人員編制問題。對村級人口計生專乾建立“鄉聘、村用、縣備案”的管理制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民主評議行風工作,弘揚求真務實、敬業奉獻的精神。
(十)進一步加強對人口計生工作的領導
建立人口和計畫生育決策目標、執行責任、考核監督體系,把各級黨政領導執行人口發展規劃情況納入政績考核,做到認識、責任、措施、投入“四到位”。相關部門依法履行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職責,建立經常性協作配合機制,搞好工作部署和督查落實;組織部門要會同人事、人口計生等部門把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納入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經常性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對幹部評價政績、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據。
建立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新機制,全面推進人口和計畫生育綜合改革,堅持穩定現行生育政策不動搖,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不動搖,堅持穩定計畫生育工作機構、隊伍不動搖,堅持不斷創新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思路、機制和方法不動搖,堅持和深化“三為主”工作方針,改革創新,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不動搖,力爭2010年全省大多數縣(市、區)基本建立起“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工作機制,創新管理方式,實現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兩個轉變”,促進人口和計畫生育事業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
建立人口發展戰略研究長效機制,把握人口發展規律,探討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人口巨觀調控體系,積極探索有利於穩定低生育水平的長效機制。
六、基本項目
(一)基層基礎建設項目
完善縣級和鄉級計畫生育服務機構,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和服務能力,規劃改擴建縣級服務站75個,中心鄉(鎮)服務站600個。
(二)人口決策綜合信息支持項目
構建覆蓋全省市、縣直到鄉級的互通互聯的人口和計畫生育信息網路,建立人口發展決策支持系統(SXPADIS)和人口安全風險預警系統。
(三)出生性別比綜合治理項目
全面啟動“關愛女孩”行動,開展跨部門聯合治理和督查,切實落實關於禁止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鑑定和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行為的法規和規章,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
(四)計畫生育利益導向項目
全面實施農村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完善計畫生育利益導向機制,逐步推行農村扶貧救助“少生快富”工程,探索建立農村計畫生育貧困戶生產生活救助扶持制度。
(五)生殖健康促進項目
全省實現計畫生育藥具標準化管理,防止愛滋病和生殖系統疾病,保障廣大育齡人群生殖健康。
(六)流動人口管理服務項目
加強流動人口計畫生育管理的基層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流動人口計畫生育信息平台,提高管理手段現代化水平。
(七)出生缺陷干預項目
普及優生優育知識,倡導婚前醫學檢查。開展產前診斷、圍產期保健和出生缺陷篩查,降低出生缺陷發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八)人才保障項目
實行人口和計畫生育管理人員、技術人員以及決策工作人員的全員分層培訓,全面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以適應新形勢對人才的需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