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過去,勞累了一天的農民兄弟吃罷晚飯就睡覺休息了,可在今天,作者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晚上七點鐘剛過,隴東村里男女老少就三三兩兩的往人口大院裡趕,不到抽完兩根香菸的時辰,偌大的院子裡就擠滿人。很快,人們敲起鑼鼓,扭起秧歌,走起高蹺,唱起小調。村民彭軍既是樂隊指揮,又當舞台監管,一會兒就忙得滿頭大汗。村黨支部書記曹滿喜邊忙火著維持場地秩序邊對筆者說:“這些節目除了走高蹺外,都是村裡的人演村裡的事,真情實感,可親可信,男女老少,百看不厭。”
文化生活
自去年7月起,中村鄉以各村人口婚育學校等房屋院落為基礎,採取鄉上通過縣上財政轉移支付適當補一些,村集體千方百計籌一些,民營大戶集一些、有關部門支援一些的辦法,先後籌集資金25萬元,在全鄉22個村全部建起了人口文化大院,組建了人口文化宣傳隊。
為指導民眾開展文化活動,鄉計生辦、文化站按照鄉黨委的目標要求,以反映當代生活、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宣傳婚育新風等為主題,以秦腔自樂班、羽毛球、象棋、書畫、香包刺繡、計畫生育法規政策宣傳、農技培訓、自管小組和計畫生育協會例會召開等為主要內容,以高蹺、秦腔、眉戶、快板、小品、秧歌等文藝形式,編輯了《坐月子風波》、《計畫生育是國策》、《黨的政策咱愛聽》、《娃多好還是娃少好》、《我們高興唱秦腔》等農村民眾喜聞樂見的戲劇、小品、快板、眉戶劇等,無嘗贈送給各村人口文化大院,並堅持每年都舉辦一次全鄉人口文化文藝會演,評選優秀節目和文藝活動先進村,激發各村發展人口文化大院的積極性。
今年53歲的農民共產黨員彭軍,高中文化程度,既熱愛村里公益事業,又愛好文藝事業,是一位吹、拉、彈、唱樣樣都行的民間藝人。他當過村民小組組長、村支書,很抓過全村的計畫生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他離開村幹部崗位後,依舊關心少生快富工程在他們村的建設。去年7月間,他在王忠平書記的鼓勵下,積極投身村裡的人口文化大院建設,義務製做了“曹家村人口文化大院”的牌子,並多方籌措資金和資料,製做了讀書角和閱報欄,編寫了多種以農村生活為題材的演出材料。他所編材料通俗易懂,寓教於樂,積極向上,在推動他們村計畫生育工作和經濟、文化建設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受到縣上領導的肯定。
政策宣傳
喬家村曾是國家級五好村,市級文明村。去年10月,這個村籌資十多萬元建起了集計生服務室、宣傳展覽室、圖書閱覽室、人口婚育學校、計畫生育協會會員之家於一體的人口文化大院。隨後,以此為載體向民眾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開展深入細緻的思想政治工作,並設立了民主議事論壇。短時間內,民眾在少生兒女快致富之路上,湧現出了比、學、趕、幫、超的喜人局面。老黨員喬建春有感於村里這一變化,編了這么一段順口溜:“……鄰里關係好,夫妻更相愛。齊奔少生快富路,家家文明又幸福。建設新農村,就該這個樣。”
鄉黨委、鄉政府由此認識到,用先進的文化占領農村思想文化陣地的重要性。因此,在推廣人口文化大院建設之初,這個鄉就將法治教育納入其中,經常組織鄉司法所、計生辦到各村人口大院,為民眾講授法律法規,指導村里就計畫生育管理、責任田承包、特色產業開發、民營企業建辦、公共基礎設施維護、水電使用、關愛子孩、老人贍養等問題制定“村規民約”,做到辦好事讓民眾知情,解難事讓民眾支持,花錢的事讓民眾明白。
在鄧家村,有支特設在人口文化大院裡的被村民暱稱為“咱們村裡的110”。這個“110”是以村黨支部書記羅積來為領頭人的自願者為村維權、維護全村安全的值勤小分隊。他們的基本職責是為民服務,保民平安,有求必應,有事必到。村里為值班室安裝了電話,制定了工作制度,配備了機車,每日的兩名論流24小時值班的執勤人,保證免費為村民提供優質服務。
協調關係
村民羅懷周是個計畫生育戶,他見到筆者就說:“多虧了支書羅積來,是他幫我討回了辛苦錢。”今年,羅懷周在一家民營磚廠里辛辛苦苦幹活幹了將近半年,到結帳付工錢的時候,磚廠負責卻說:“暫時沒有現錢,完了再說。”他的工錢大概是3000元,這對於家裡沒有其它收入來源的他來說,是個不小的數目。這些錢是全家人油鹽醬醋、子女上學、農資醫療的經濟保證。老實巴交的羅懷周聽了磚廠負責人這么一說,爭辯了幾句一看無望,就回村找他們村的“110”。那日,正巧羅積來值班,他聽後就去了那家磚廠。磚廠負責人給羅支書講了許多客觀原因,就是不給羅懷周兌付工資,羅支書一邊給他講道理,一邊給他講法規,見他還是無動於衷時,跟他攤了牌:“如果給羅懷周兌付工錢,這事就此為止。要不,就法庭上見。”負責人聽了這話,只好如數給羅懷周兌付了工錢。在鄧家村,“110”啥事都管,村民連果園裡的果樹出了病蟲害、家裡用電發生了故障等瑣事,也請他們幫忙解決。
在各村人口文化大院裡,每半年都定期召開表彰大會,對村里湧現出的“好婆婆”、“好媳婦”等先進人物進行大張旗鼓的表彰。羅支書向作者講了這么一件事:多年來,村里每年都組織“好婆婆”、“好媳婦”評選表彰活動,並設立光榮榜進行公示。從去年年末開始,評選出現難題,一是差不多都評上過,二是不符合條件的基本沒有了。為此,今年起,村里取消了持續了十多年的“好婆婆”、“好媳婦”評選,轉而評選更高層次的“明星婆婆”、“明星媳婦”,光榮榜隨之變了臉,成了定期更換內容的“家庭美德宣傳欄”。
走進中村鄉各村的人口文化大院,牆上貼的,屋裡擺的,櫥里放的,很多都與科技致富有關,這是新農村建設以來出現的新氣息。
發展經濟
喬家村是全鄉最早建立人口文化大院的村。2002年7月建立村人口文化大院不久,村上就成立了農民產業協會,在開發果品、烤菸、瓜菜等特色產業開發中,先後聘請市、縣農技部門的科技人員前來講課,推廣良種、良技、良方。起初在烤菸良種推廣中,大多數村民嫌良種貴,有風險,不願多種,更不願聽課。後來,村計生協會會員帶頭試種,結果每畝平均比老品種多收入500元,轟動了全村。這時,無論是推廣糧食良種,還是推廣瓜菜良種,只要科技人員一來,沒等幹部催,大傢伙便湧進了村人口文化大院。
從去年8月到日前,全鄉各村人口文化大院已舉辦科技講座110期,先後幫助農戶搞起了優質果園、優質烤菸、優質瓜菜、畜牧養殖、刺繡等20多種家庭副業,從業人員已達1.6萬餘人,年創收860多萬元,使農民渴望已久的少生快富變成了鮮活的現實。
意義
村級人口文化大院是開展農村人口和計畫生育宣傳教育工作的主陣地,也是提高村級自我宣傳教育能力和實現村民自治的基礎。只有村級人口文化大院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才能更好地團結和帶領廣大民眾,自覺實行計畫生育政策,實現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