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

《關於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由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於2018年6月21日印發。

基本信息

檔案佩文

各區委、區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部委辦局,各總公司,各人民團體,各高等院校:

經市委、市政府同意,現將《關於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的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中共北京市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18年6月21日

檔案正文

為加快本市文化創意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和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現就推進本市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按照全國文化中心建設“一核一城三帶兩區”總體框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滿足人民民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為目標,健全現代文化創意產業體系,培育新興文化業態,推動文化創意產業高端化、融合化、集約化、國際化發展,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作出更大貢獻。

(二)基本原則

堅持兩效統一、價值引領。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築牢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根基,不斷豐富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堅持傳承文脈、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北京文脈底蘊深厚和文化資源集聚優勢,激發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深度融合,增強文化創意產業滲透力、輻射力和帶動力。

堅持高端引領、創新驅動。聚焦文化創意產業高端方向、高端領域、高端環節,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結構升級、業態創新、鏈條最佳化,依靠創新驅動形成文化發展新優勢。

堅持區域統籌、協同聯動。推動區域間文化創意產業合理分布和上下游產業聯動,引導科技、資本、人才等資源合理配置,打造市場互通、優勢互補、分工協作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三)發展目標

圍繞建設充滿人文關懷、人文風采和文化魅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之都,培育一批世界知名文化團體和創意人才,推出一批有深遠影響力的文藝原創精品,形成一批有示範引領作用的行業龍頭企業,建成一批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聚區,打造一批展現中國文化自信和首都文化魅力的文化品牌,構建統一開放、要素集聚、競爭有序的現代文化市場體系,使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結構更趨合理、文化創新引領作用更為突出,建成市場競爭力強、創新驅動力足、文化輻射力廣的文化創意產業引領區。

二、最佳化構建高端產業體系

(一)創新發展的主攻方向

1.全面推動文化科技融合,打造數字創意主陣地。加快互動影視、超感影院等新型產品開發,加大情感感知、新型人機互動、全息成像、虛擬現實、文化資源數位化處理等技術創新力度;推進數位技術創新與文化創意產業有效銜接,支持發展高精尖文化裝備,推動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慧、超高清等先進技術在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廣告會展、文化旅遊等領域深度套用,提升影視後期製作、藝術展演展陳、文物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修復等方面的數位化、智慧型化、網路化水平;發展基於網際網路的新型文化商業模式和產業業態,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數位技術對內容創作、產品研發、模式創新的支撐作用,提升文化創意領域“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水平。

2.率先布局內容著作權轉化,形成文化創新策源地。堅持內容為發展核心、著作權為轉化基礎,把提升文化產品的內涵和質量作為基本著力點,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和運用,擴大文化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加大對精品力作扶持力度,打造內容原創中心,實現從“高原”到“高峰”的跨越;通過市場化運作,匯聚國內外優質著作權,打造著作權交易資源集聚中心;先行先試推動內容著作權化、著作權產業化,培育完整的著作權經濟鏈條,推動著作權保護和著作權增值,打造全國領先的著作權運營中心。

(二)重點發展的領域環節

1.聚焦創意設計。發揮“設計之都”資源匯聚優勢,大力發展產品設計、建築與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等行業,使北京成為傳統文化元素和現代時尚符號匯聚融合的時尚創意之都。支持創意設計類眾創眾包服務平台建設,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推進創意設計與高端製造、商務服務、信息、旅遊、農業、體育、金融、教育服務等產業融合發展,打造北京設計、北京創造品牌。

2.聚焦媒體融合。充分運用數字傳媒、移動互聯等手段,構建立體、高效、覆蓋面廣、功能強大的國際傳播網路。支持構建基於“三網融合”的“內容+平台+終端”的媒體傳播鏈,推進報刊電台電視台網路互動融合、一體發展。支持傳統媒體轉型升級,拓展網路和新媒體業務,發展網路文學、網路音樂、網路劇、網路電影等新業態,大力培育以數位化產品、網路化傳播、個性化服務為核心的網路視聽產業。

3.聚焦廣播影視。支持廣播行業探索運用音頻分享平台、手機電台套用等新媒體終端實現轉型升級。用好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圍繞選題策劃、內容創作、後期製作和院線發行等環節,完善精準扶持政策,加強主動對接服務,支持影視行業優質企業、領軍人才紮根北京發展。繼續辦好北京國際電影節等大型活動,不斷提升活動品牌影響力。加快推動中國(懷柔)影視產業示範區建設。

4.聚焦出版發行。加快推進行業轉型升級,發展數字出版新業態,開拓新興增值業務領域。鼓勵實體書店進行數位化升級改造,增強店面場景化、立體化、智慧型化展示功能,打造新一代“智慧書城”。最佳化實體書店規劃布局,鼓勵開辦各類特色書店和讀者互動體驗館,構建以綜合書城、特色書店、社區書店等為支撐的公共閱讀服務體系。

5.聚焦動漫遊戲。支持原創動漫平台建設,扶持優秀作品創作生產,加強移動終端動漫作品的開發推廣。鼓勵研發具有傳統文化特色和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網路遊戲,推進多語言翻譯等技術套用,支持原創遊戲產品出口。加強網路遊戲出版物內容審核監管平台建設,不斷提升服務效能。支持舉辦高品質、國際性的電子競技大賽,促進電競直播等網路遊戲產業健康發展。

6.聚焦演藝娛樂。著力發展演出劇目創作、舞美設計、演出經紀、演出票務等演藝產業關鍵環節,重點扶持代表北京地域特色、展現京味文化的經典劇目展演,全面繁榮演出市場。加強文化設施盤活利用,推動現有演藝基礎設施升級改造,發展文藝演出院線。推動歌舞娛樂、遊戲遊藝等傳統文化娛樂行業轉型升級,增強體驗式服務,鼓勵規範化連鎖經營。

7.聚焦文博非遺。大力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建立創意產品研發、投融資服務和行銷推廣平台。通過品牌授權、數位化套用等手段,促進文博非遺資源與創意設計、旅遊、影視等產業深度融合。加大對特色工藝品和老字號產品扶持力度,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保護利用。推動市屬文化文物單位在薪酬激勵、人才流動、經營方式等方面進行體制機制改革試點。

8.聚焦藝術品交易。完善市場監管體系,引導藝術經紀人、畫廊、拍賣及藝術博覽會等行業健康發展,規範藝術品商品化、資產化、金融化、證券化等市場行為。支持藝術品鑑定評估體系建設,鼓勵藝術品投資和消費交易大眾化。支持藝術品數位化資源庫和展示交易系統建設,大力發展藝術品電子商務,培育多種形式的藝術品租賃消費市場。吸引國際性、全國性精品藝術展覽展銷活動在京落戶,支持藝術品物流、倉儲、保險等專業配套服務發展。

9.聚焦文創智庫。推動首都文化創意產業專家諮詢委員會建設,發揮首都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總部資源優勢,促進文創智庫行業發展。支持文化、科技、商務、數據信息資訊、信用評估等專業諮詢機構建設,完善官方智庫與民營智庫、專業智庫與綜合智庫協同發展的文創智庫體系。

三、組織實施產業促進行動

(一)文化空間拓展行動

加快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發展,按照主體清晰、管理有序、體系健全的原則,完善建設運營管理體系,提升主導產業規模,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推動產業資源和配套服務設施向重點區域傾斜,最佳化布局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文化創意產業示範園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文創小鎮、文創街區、文創空間等,實現集聚發展、錯位發展。加強老舊廠房保護利用,按照該保則保、以保定用、以用促保的原則,抓緊開展普查登記、評估認定、規劃編制等工作,通過功能性流轉、創意化改造,有效盤活老舊廠房資源,建設新型城市文化空間。鼓勵支持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等合理開放空間,開展市場化運作。加大跨區域合作力度,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轉移對接企業相關稅收政策,以“產業對接、園區共建、平台合用、消費一體”為切入點,最佳化資源配置,促進要素自由有序流動。

(二)重點企業扶持行動

激發企業創業熱情、創新活力,培育壯大多元文化市場主體。建立健全企業梯度培育機制,著力發展“大而強”,積極培育“小而優”,形成企業競相發展的生動局面。制定“旗艦計畫”,力爭用5年時間,培育1-2家年營業收入過千億、5家以上收入過五百億的龍頭文創企業。實施“湧泉工程”,選擇具有行業領先優勢、高增長潛力、年收入億元以上的企業,對其高精尖項目給予支持,力爭5年內培育形成100家具有品牌優勢、創新優勢、規模優勢的骨幹文創企業。開展“滴灌行動”,連續5年,每年選擇支持200家創新性強、增長速度快、發展前景好、規模達千萬元以上的優質中小企業,重點提供投融資、專業技術、政策服務,培育“專、精、特、新”文創企業。做強做優做大國有文化企業,力爭到2020年,全市地方國有文化企業資產規模達到2600億元、營業收入突破600億元。

(三)重大項目引導行動

圍繞激發資源活力、增強資產實力、強化資本動力,建立體現文化創意產業特點的項目投資引導體系。拓展開發資源類項目,圍繞三大文化帶建設,打造“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雲居寺佛教文化景區、雲蒙山文化旅遊景區等項目;圍繞歷史文化名城建設,提升大柵欄、鮮魚口、什剎海、南鑼鼓巷等歷史文化街區環境品質。高效推動資產類項目,著眼打造特色文化地標、提高資產利用效益,高標準推進故宮北院、國家美術館、中國工藝美術館、環球主題公園、台湖演藝小鎮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北京國家數字出版基地、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國家文化科技融合示範基地、中國樂谷、天橋演藝區等項目建設。大力支持資本類項目,重點關注網路視聽、網路遊戲、影視投資、移動閱讀、國際傳媒服務等領域,支持企業併購重組、掛牌上市,提升產業規模。

(四)文化消費提升行動

加快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城市建設。完善常態化文化消費促進機制,持續辦好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提升品牌活動引領作用;加快推進北京文化惠民卡功能升級,集成線上線下資源和優質活動,不斷擴大文化惠民消費範圍;連續5年,每年安排不低於5000萬元用於北京惠民文化消費電子券發放,充分發揮其對文化消費的精準支持和激勵引導作用。大力推動文化藝術與商業深度融合,圍繞西單、王府井、前門、三里屯、藍色港灣等重點商業區域,推行“文化商圈”計畫,打造一批匯聚藝術表演、閱讀分享、觀影體驗等消費業態的文化商業綜合體,打造體現北京文化品位和城市風貌的新型消費地標。發起成立文化消費城市聯盟,探索建立城際文化消費聯動促進機制。

(五)文化貿易促進行動

對接“一帶一路”建設,拓寬文化“走出去”渠道,拓展海外市場。鼓勵文化企業在境外設立合資出版公司、藝術品經營機構,開辦本土化的海外專屬頻道、專屬時段。支持企業以參股、換股、併購等形式與國際品牌企業合作;支持企業參加國際展覽展銷活動,舉辦自主品牌巡展推介會;支持企業申報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吸引海外文創企業總部落戶北京,支持國際大型交易博覽會和品牌發布、貿易洽談等活動在京舉辦。支持對外文化推廣,實施“中華文化世界行·感知北京”“歡樂春節”、北京優秀影視劇海外展播季等項目。研究制定支持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北京)的政策措施,集中打造文化保稅綜合服務中心。

(六)文化金融創新行動

依託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和文化金融合作示範區,先行探索文化金融融合發展模式,促進金融產品、服務模式創新,打造國家文化金融創新高地。健全完善文化創意產業投融資服務體系,鼓勵文創企業合理利用債券、票據、定增、併購等資本市場工具,擴大直接融資規模。開通文創企業上市“綠色通道”,建立擬上市、新三板掛牌企業儲備庫,培育資本市場的“北京文創”板塊。探索建設北京市文創企業股權轉讓平台,促進文化著作權和文創企業股權的交易或流轉。鼓勵金融機構設立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專業性機構或業務部門,積極推動文創銀行建設。實施“投貸獎”聯動,發揮財政資金放大效應,撬動社會資本服務文化創意產業。鼓勵保險機構加強文化創意產業保險產品創新,積極開展智慧財產權、影視、演藝、體育、會展、旅遊等方面保險保障服務。完善文化金融中介服務市場體系和企業信用評價體系。

(七)文創品牌集成行動

加快北京文化品牌構建與內涵塑造,打造以品牌園區、品牌企業、品牌商標、品牌活動等為內容的文創品牌體系。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突出、獲得國內外權威獎項的精品創作,給予支持獎勵。繼續辦好中國設計紅星獎評選、首都文化企業30強30佳及文創傑出人物推選、北京市文化創意創新創業大賽、北京文化消費品牌榜等活動,對評選出的知名品牌和入圍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對傑出人物進行宣傳推介。推動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中國藝術品產業博覽會等進行市場化改革,提升北京國際圖書節、北京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音樂節、北京國際設計周、中國戲曲文化周、北京國際文創產品交易會等品牌活動影響力。鼓勵文創企業利用自主創新成果及時申請、註冊相關權利。鼓勵文創企業積極參與制定國家標準、地方標準或行業標準,對相關費用給予資助支持。

(八)服務平台共享行動

著力提升文化經濟政策服務平台的服務水平,提供政策諮詢、項目落地“一站式”服務,精準對接、及時反饋企業需求,鼓勵平台引入加盟機制,在各區、有關部門以及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文創空間等設立分站或視窗,形成一個中心、多點布局、多線貫穿的服務格局。加快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專業化服務平台,面向文化藝術、影視傳媒、動漫遊戲、數字出版、設計服務等領域,提供創意研發、設備共用、標準研製、檢驗檢測、信息共享、技術示範服務,發揮平台共享要素資源、降低企業成本、提高效率效益等作用。健全完善智慧財產權綜合服務平台,依託北京文化產權交易中心、北京國家著作權貿易基地等,打造集孵化、登記、維護、開發、交易、輸出於一體的綜合性智慧財產權服務平台,提高資源整合、價值轉化能力。

(九)文創人才興業行動

研究制訂本市文創人才評價標準,建立優秀傑出文創人才儲備庫。吸引文化名家、創意大師在京創辦工作室。鼓勵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文創企業等合作開展多種形式的職業教育,建設認定一批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創新職稱評價方式,研究增設創意設計等職稱專業。加大海外文創人才引進使用力度,對於符合條件的外籍優秀傑出人才推薦辦理永久居留證和多次往返人才簽證;對於入選引智項目、“千人計畫”“海聚工程”的外國專家,給予一定資金支持和工資薪金資助。支持文創領域國家級獎項獲獎人和文創人才培養工程入選人、社會貢獻較大的文藝創作和創意人才、符合條件的文創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才,以及本市緊缺急需的人才等按規定申請辦理人才引進,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隨調隨遷。為符合條件的文創人才辦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證》,使其按規定享受多方面市民待遇。最佳化購房支持政策,制定租房補貼標準,提升公租房、共有產權住房保障水平。暢通文創人才就醫渠道,提供一定比例的商業醫療保險補貼支持。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工作機制

在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充分發揮其內設產業發展組的統籌協調作用,會同市相關部門、各區、各重點項目執行主體,建立健全產業促進工作體系,完善聯席會議、項目調度、產業分析、形勢會商、專家諮詢等工作機制。研究建立高精尖文創企業、文化科技融合企業、文化創意產業高層次人才、功能區專業化服務平台、文創小鎮、文創街區、文創空間等認定機制。建立健全文創投資、文化消費、文化貿易、文化科技融合以及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統計監測機制,完善文化創意產業統計指標體系,定期歸集匯總運行數據,為決策分析提供依據。

(二)健全政策體系

市有關部門加緊出台提升文化金融融合、文化科技融合水平和促進數字創意、影視、音樂、文博等重點行業領域發展的具體政策,各區結合實際研究制定相應的配套措施,形成以行業政策為支撐、各區配套政策為基礎的政策體系。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要依託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文化金融合作示範區,積極探索先行先試政策。市文化創意產業主管部門要牽頭研究出台《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項目指南》,建立重點文創企業、重大文創項目名錄庫,加強對文創企業的政策指導。市、區兩級有關部門要組織開展對文化經濟政策的績效評估,及時修訂、調整、最佳化相關政策。

(三)加強資金用地保障

設立北京文化發展基金,強化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對實現文化科技融合關鍵技術突破的示範項目,以及文化與旅遊、體育、教育、農業等業態融合項目,給予相應獎勵支持。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非遺傳承保護、文化交流、文創小鎮建設等。探索文化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推進一批合作示範項目,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示範案例。積極落實本市關於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推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面的用地政策,合理安排重大文化創意產業項目用地計畫指標,提高產業用地利用效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