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作內容
畫上方峰巒高聳,氣勢雄渾,山中雲氣繚繞,兀石叢立,山峰迭起,峽谷溪流,漸遠漸深,于山腰的雜樹中,有飛檐朱棟的古寺一座。山門外是一條盤山而下的道路,道中有兩人順著台級向上攀登。山腳下一座板橋橫跨河流,橋上還有行人。在橋左端懸崖根與河灘交接處鋪有一條棧道,並有幾匹馱馬從棧道上走來。畫面近處是茅舍商店,商賈往來,停駿駐游,雞犬相聞,極富生活氣息。特別在店前那相對匍伏地上的兩人,像是在行古禮。
畫上鈐有南宋末年宰相賈似道之印,元代皇室於1330年左右用的“天曆之寶”鑑藏印,明內府、明晉王府及清安岐印。
創作背景
唐宋之交的五代,時局動盪,政權更迭,但山水畫卻發展顯著,地位突出。無論選材還是技法,相比晉唐繪畫都有巨大飛躍,山水不再以人物畫的背景存在,而是被作為生息的環境細緻描繪。關仝也受誘人的大自然景色的感召,孜孜不倦地尋覓著既能真實重現大自然的景色。
關仝一方面學習荊浩那種“氣質俱盛”的表現技法,一方面學習荊浩那種“寫松萬本”的重視師造化的精神,深入秦嶺、華山一帶的崇山峻岭,面對自然景色,進行刻意的寫生。 《關山行旅圖》為關仝的代表作品,畫中其山水畫道之精深可見一斑。
藝術鑑賞
構圖
《關山行旅圖》以一條河從左向右斜下而流,將畫面分割成“Z”字形,兼顧高遠法與平遠法。河右邊是起伏的山巒,以高遠法向上畫出巨峰,突兀高聳,形如捲雲,這是關隴山川的特色;山間樹木,均是空枝無葉或有枝無乾。
《關山行旅圖》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畫面上部的一座大山,這座山峰幾乎占據了畫面三分之一的面積。山頂外輪廓是以粗壯彎曲的弧線,向左右擴展,然後逐漸向內收縮,使巨大的山頭,有一種向左傾斜的危險;接著又漸漸向外延伸成八字形,這樣山勢顯得更加奇險。在這座巨峰左邊,有兩座尖尖的小峰,與先前那座巨峰相比,形成鮮明的對比。但這兩座小峰在視覺上卻能給人一種向上的張力,似乎在抵禦旁邊巨大山頭的墜落。山腰雲煙縹緲,山間樓觀隱現,造成一種玄妙之境,令人神往。
畫面中部,煙雲深處流出溪水,從左上至右下貫串整個畫面,形成一種對角線構圖。溪岸邊是一條從山上蜿蜒而下的山路,一行人馬正在山路上行走。一座小橋橫跨溪上,橋上也正有行人經過,作者用筆巧妙,通過一座小橋使得全畫氣脈相通,克制了生硬而使畫面變得柔和。溪水兩岸坡腳呈犬牙形,交錯呼應,使畫面更顯出了真實生動,富有活力。
技法
用筆簡勁老辣,有粗細、斷續之分,富有節奏感,所謂“以書入畫”也。山石先勾勒後皴擦,用的是“點子皴”或“短條子皴”,筆法縝密,然後用淡墨層層漬染,故顯得凝重硬朗。
在輪廓線內,作者用線勾出岩石的自然紋理,再加上點子皴,巨大的山頭如快要崩裂一般。並且這座突兀的山峰並不像一般遠山那樣越近顏色越淡,而是層層疊疊的山石用較濃的墨色,用特有的粗筆勾線描繪,更妙的在於溪流的蜿蜒和山路的迴轉將它推得極遠,所以並沒有頭重腳輕的壓抑之感。
作者用筆採用“高遠”與“平遠”兩法,所繪樹木常常是有枝無乾。在該畫中:枯樹、寒林確實都是枝幹突出,而主幹不甚明顯。用筆簡勁老辣,有粗細斷續之分一落墨則漬染生動,饒於墨韻,皴寫山石,有如“刮鐵”般的堅實、質感十足,都顯示出關仝山水畫的風貌。
名家點評
北宋·劉道醇《五代名畫補遺》:“峰岩蒼翠,林麓土石,加以地理平遠,磴道邈絕,橋彴村堡,杳漠皆備。”
北宋·李廌《德隅齋畫品》:“大石叢立,屹然萬仞,色若精鐵,上無塵埃,下無糞壤,四面斬絕,不通人跡,而深岩委澗,有樓觀洞府鸞鶴花竹之勝。”
歷史傳承
據收藏印璽,可知先後為賈似道、元內府、明內府、明晉王府及清安岐收藏,後入清宮,現收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重要展覽
2015年7月1日-9月29日,《關山行旅圖》在台北故宮博物院舉辦的“典範與流傳——范寬及其傳派”上展出。
作者簡介
關仝(約907~960年),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五代後梁畫家。一作關同、關植。畫山水早年師法荊浩,刻意學習,幾至廢寢忘食。他所畫山水頗能表現出關陝一帶山川的特點和雄偉氣勢。北宋米芾說他“工關河之勢,峰巒少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