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履歷
1891年 (清光緒十七年五月十八日)出生於河北省東光縣程莊。
1900年 入私塾,從父門樹藩為師。
1903年 考入保定陸軍國小堂第一期德文班(廖宇春為總辦,學制三制),與曹士傑(曹錕之侄,系曹錕五弟曹鈞之長子)為同班同學。
1906年 6月陸軍國小堂畢業。因陸軍中學堂尚未成立,與李樹春、曹士傑被撥入北洋陸軍速成武備學堂(保定東關外)第三期德文班插班學習。
1907年 年底陸軍速成武備學堂畢業。
1908年 棄學南下武漢,入湯化龍部,委以(民團義軍)團長。
1909年 湯軍潰敗,遂赴上海暫避朋友居正家。後遭北洋軍閥通緝,老家被查抄。
1909年 7月入陸軍部第一中學堂(堂址:北京昌平清河鎮,總辦:商德全、監督:胡恩光、提調:楊棟)第一期,被編入第二隊(德文隊)學制兩年,與曹士傑、李樹春、張樾廷(亭)同班,繼續深造德文。其它還有英文、日文、法文班。(第二隊隊長劉作霖,第二隊排長尹相湯、王文山)。
1911年 6月18日陸軍部第一中學堂畢業。
1912年 8月,升入陸軍軍官學校(保定)第一期騎科(本期共招生1500餘名),被編入步兵科的有唐生智、曹士傑、楊愛源、萬耀煌、李樹春,同在第二連。步科其他連隊同學有李品仙、曹浩森,門致中、王天培、傅汝鈞、張樾廷(亭)、蔣光鼐、孫震等。
1914年 10月27日,保定軍校第一期同學畢業(本期共畢業1114名,其中步兵科565名,騎兵科189名,炮兵科185名,工兵科94名,輜重兵科81名)。段祺瑞親臨保定軍校參加首屆畢業典禮,並親向每名畢業生頒發畢業證書。畢業留校任學生隊長(充助教)。
1916年 考入陸軍大學第五期,修騎兵科。
1919年 為段其瑞部徐樹錚所聘,任曹錕的第十五混成旅(即直魯豫巡閱史署衛隊旅,駐保定)營長(旅長孫岳,團長有曹士傑、傅汝鈞,同任營長的有李樹春、張樾廷(亭)),後任中校團副兼旅參謀長。庫倫恰克圖之役授“騎兵上校三等文虎章”。大名、曲周、肥鄉剿匪授“四等嘉禾章”。旅參謀長兼北京陸防處處長。
1924年 孫中山北上組建國民黨,任第三軍(孫岳部)第四師第16混成旅旅長,授少將;後姚村(河北省定興縣)整編,得孫岳、楊虎城將軍賞識。
1925年 孫岳調任陝督,門公率隊護隨入陝。不久孫岳調任直隸督軍兼省長,門公為直、皖、晉各系爭相延聘,門公不為所動,毅然棄軍返鄉。
1926年 秋,唐生智任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總司令,唐以同窗關係召門公為集團軍總參謀長。
1927年 改任南京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12月任第四集團軍第十八軍第一師師長。
1928年 任國民革命軍三十五軍(軍長何鍵)參謀長兼一師師長。
1929年 12月,唐生智聯合馮玉祥倒蔣失敗,逃亡香港、新加坡,門遭南京政府通緝。
1930年 春,由長沙返北平,閉門謝客,暗中購買和鑽研馬列著作,並與中共北方局取得聯繫。
1932年 “九一八”事變後,唐生智被啟用,北京設“軍委北平分會”,何應欽任主任,根據蔣公授意聘門公為北平分會高級參議,門公謝拒。
1933年 春,出就北平分會高級參議,專心續修本族《家乘》,提出超越時代的十二條《家訓》。
1934年 配合傅作義部擊潰孫殿英於寧夏,後任廬山軍官訓練團軍事教員。
1935年 任騎兵第七師師長(中將),隸屬東北軍五十七軍(軍長何柱國),駐防陝甘間,與楊虎城甚密。後屯兵陝中耀縣,名為剿共,實已成為共產黨秘友。
1936年 蒙古軍(德王)受日本慫恿策劃獨立,門公奉命配合傅作義部討之,臨行前楊虎城手贈寶劍一柄,以資紀念。首戰百靈廟給日寇、偽蒙大本營以毀滅性打擊,報紙刊登“門炳岳將軍馬上雄姿”巨幅彩照。
1937年 “七七事變”,門公率部開赴抗日前線,首戰商都告捷,獲抗戰以來國家頒發的第一枚“青天白日勳章”。11月,任騎兵第六軍軍長兼包西防守司令和綏西警備司令,併兼長騎兵第七師。
1938年 春節,命所屬十九團攻克被日寇侵占的安北縣。是年夏,部隊轉山西德保休整,休整期與相鄰的八路軍取得聯繫,曾派員到八路軍連隊取經。
1939年 兼任伊克昭盟總指揮,駐防後套。秋,協助三十五軍攻入包頭。為打擊日寇,門部常夜出百公里之外,擊敵於猝不及防,日寇稱騎七師為“盛夏之跳蚤”。
1940年 門公率部由西山咀出擊,一舉收復臨河、五原,重慶《大公報》署名“金曉”報導《綏西大捷》。
1940年 夏,門公遭嫉招致“金牌”式調回,門公謁蔣後力陳原委,蔣頗為尷尬,決定收回承命,門公堅意拒命,後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中將騎兵總監。
1941年 為便於騎兵集中訓練,根據門公建議,總監部由四川璧山遣至蘭州,門公親自編撰《騎兵操典》。
1944年 春夏期間, 作為中國軍方代表去印度參加中、英、美、蘇四國聯合戰略會議。會議結束後回重慶復命。為撰寫匯報,在去璧山途中中暑,患腦充血暴卒於路旁,時為1944年8月12日,終年5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