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檻理論

門檻理論,是對城鎮與工業區發展規模進行經濟論證及其基本建設投資進行計量分析的一種理論。

門檻理論是對城鎮與工業區發展規模進行經濟論證及其基本建設投資進行計量分析的一種理論。20世紀50年代產生於波蘭,60年代後得到廣泛套用。該理論基於影響城鎮發展因素的分析研究,認為城鎮和工業區發展至一定階段,常出現妨礙其向某一方向發展的限制因素,包括:①所在地區地理環境,特別是城鎮用地自然條件對擴大範圍和繼續開發的影響;②基本工程管線網設施(給排水、交通、電力等)及鋪設技術;③城鎮結構及其改造的可能。上述因素標誌著城鎮發展規模和人口容量限度。城鎮發展達到限度以前,只需按比例花費擴建投資。而為克服某一限制因素,突破其限度,則需突增一次跳躍式巨額投資,才能擴大城鎮容納能力,這種限度稱為城鎮發展“門檻”。“門檻”具有多層次性。城鎮和工業區跨越一道“門檻”後,就為在已有基本設施範圍內繼續增加人口提供可能,人均基建投資和經營管理費用隨之相應下降。但跨越的“門檻”愈多,繼續超越下一發展限度所需投資額也愈大。城鎮和工業區在兩個“門檻”間採取緊湊方式發展,則經濟效果明顯。當城市已發展至較大規模並需跨越級別較高的“門檻”時,可在地區城鎮網中選擇投資額較小的低“門檻”,另建新城或衛星城,這樣較經濟合理。因採用控制論、資訊理論和電子計算機等先進科學技術,“門檻”理論套用範圍日益廣泛。在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和工業區規劃中,多用於分析、認識城鎮發展進程,研究剷平“門檻”(化整為零進行投資)或避免跨越“門檻”、控制城鎮發展規模對策,以及“門檻”投資與相應規模不同方案比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