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門檻效應

1975年,心理學家D·H·查爾迪尼做了一個實驗:他代替慈善機構進行募捐,對一些人提出募捐時附加了一句話,“哪怕一分錢也好”;而對另一些人則沒有說這句話。結果前者的募捐比後者多兩倍。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向人們提出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時,人們很難拒絕,否則太不通人性,為了留下前後一致的印象,就容易接受這個更高的要求。這就是進門檻效應。

啟示

“進門檻效應”啟示我們,應當採用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方法,對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認真加以分析、考慮,不能一下子向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否則會欲速不達,事倍功半。

來由

在心理學中,“進門檻效應”指的是如果一個人接受了他人的微不足道的一個要求,為了避免認知上的不協或是想給他人留下前後一致的印象,就極有可能接受其更大的要求。關於這個效應的理論是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弗里德曼與弗雷瑟在實驗中提出的。實驗過程是這樣的:實驗者讓助手到兩個居民區勸說人們在房前豎一塊寫有“小心駕駛”的大標語牌。他們在第一個居民區直接向人們提出這個要求,結果遭到很多居民的拒絕,接受的僅為被要求者的17%。而在第二個居民區,實驗者先請求眾居民在一份贊成安全行駛的請願書上籤字,這是很容易做到的小小要求,幾乎所有的被要求者都照辦了。他們在幾周后再向這些居民提出豎牌的有關要求,這次的接受者竟占被要求者的55%。為什麼同樣都是豎牌的要求,卻會產生如此截然不同的結果呢?

分析

研究者認為,人們拒絕難以做到的或違反個人意願的請求是很自然的,但一個人若是對於某種小請求找不到拒絕的理由,就會增加同意這種要求的傾向;而當他捲入了這項活動的一小部分以後,便會產生自己以行動來符合所被要求的各種知覺或態度。這時如果他拒絕後來的更大要求,自己就會出現認知上的不協調,而恢復協調的內部壓力會支使他繼續幹下去或做出更多的幫助,並使態度的改變成為持續的過程。運用這個方法來使別人接受自己的要求的現象,心理學上叫做“進門檻技術”。

套用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學會運用這樣的技巧來與人們進行溝通,就可能更易於得到對方的配合與支持。比如:交警在執勤時,發現有人違章駕駛,截停違章司機後用嚴厲的言語訓斥他,或粗暴地責令其交出駕駛執照以登記罰款,這樣的態度很容易造成司機心理上的牴觸,從而人為地增加了工作的難度。這時,不妨考慮根據“進門檻效應”的原則,換一種溝通方式與司機進行交流。這裡提供一種思路供參考:如截停當事人後,首先微笑並敬禮示意,再對他進行簡短的交通安全常識宣傳,然後指出其屬於哪一種違章,可能會導致什麼樣的後果,儘量從當事人自身安全的角度來勸說,使他真正意識到自己的過錯。

最好還能配合使用小的宣傳彩頁或安全常識小卡片,讓市民清楚知道自己違反了哪一條駕駛規則,設計一套“友情提示卡通圖案”讓他從所犯錯誤的“肇事者”卡通系列貼紙里選取相應的那種貼在方向盤上,以便在以後的駕駛中隨時提醒自己不要違反交通規則。這樣的方法既能達到教育管理的目的,又能在和諧的氛圍中形成比較良好的警民關係。即使必須採取罰款等措施的,經過這樣的鋪墊,也有利於使對方心悅誠服,採取主動配合的態度。

其實“進門檻效應”也能在生活的各個方面中得到運用,這需要我們慢慢去摸索和體驗。可以在與周圍人們的交往中使用,讓他人從心底里願意接受你提出的觀點。在實際生活里靈活地用好這個心理學小原理,經由溝通交往的過程,一步步地邁進他人的“心田”,給對方留下親切友好的印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