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角洲經濟區

長江三角洲北起通揚運河,南抵杭州灣,西至鎮江,東到海邊,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鄰近海域。長江三角洲地區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和浙江省,區域面積21.07萬平方公里。長江三角洲地區區位條件優越,自然稟賦優良,經濟基礎雄厚,體制比較完善,城鎮體系完整,科教文化發達,已成為全國發展基礎最好、體制環境最優、整體競爭力最強的地區之一,在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簡介

長三角長三角

長江三角洲面積約為99600平方公里,人口約7500萬。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區域,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和帶動作用。改革開放特別是推進上海浦東開發開放以來,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對服務全國大局,帶動周邊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積累了豐富經驗。
1992年由上海無錫寧波舟山蘇州揚州杭州紹興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興鎮江14個市經協委(辦)發起、組織,成立長江三角洲十四城市協作辦(委)主任聯席會,至1996年共召開五次會議。
1997年,上述14個城市的市政府和新成立的泰州市共15個城市通過平等協商,自願組成新的經濟協調組織――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協調會設常務主席方和執行主席方。常務主席方由上海市擔任,執行主席方由除上海市外的其他成員市輪流擔任。協調會每兩年舉行一次正式會議。協調會在常務主席方設聯絡處作為常設辦事機構,負責日常工作。各成員市的協作辦(委)作為協調會具體的聯絡、辦事部門。 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開發開放浦東的重大決策。
(浦東是指黃浦江以東、長江口西南、川楊河以北緊鄰上海外灘的一塊三角形地區,面積約350平方公里。)
2005年6月21日,國務院批准上海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試。 2008年9月,《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08〕30號)中指出了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總體要求、主要原則和發展目標。 2009年4月14日,國務院發表《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 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 2009年5月,國務院批覆上海市《關於撤銷南匯區建制將原南匯區行政區域劃入浦東新區的請示》,同意撤銷上海市南匯區,將其行政區域併入上海市浦東新區。行政區劃調整後的浦東新區,面積1210.41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68.60萬。“大浦東”突破行政區劃,使得土地、政策、資金、競爭等諸多掣肘迎刃而解,而上海國際金融和航運中心建設、迪斯尼項目等將能通盤考慮。 2009年6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江蘇沿海地區地處我國沿海、沿長江和沿隴海蘭新線三大生產力布局主軸線交會區域,是長江三角洲的重要組成部分,區位優勢獨特,土地後備資源豐富,戰略地位重要。在新形勢下加快江蘇沿海地區發展,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產業最佳化升級和整體實力提升,完善全國沿海地區生產力布局,促進中西部地區發展,加強我國與中亞、歐洲和東北亞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歷程

1992年由上海無錫寧波舟山蘇州揚州、杭州、紹興、南京、南通、常州、湖州、嘉興、鎮江14個市經協委(辦)發起、組織,成立長江三角洲十四城市協作辦(委)主任聯席會,至1996年共召開五次會議。
1997年,上述14個城市的市政府和新成立的泰州市共15個城市通過平等協商,自願組成新的經濟協調組織――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協調會設常務主席方和執行主席方。常務主席方由上海市擔任,執行主席方由除上海市外的其他成員市輪流擔任。協調會每兩年舉行一次正式會議。協調會在常務主席方設聯絡處作為常設辦事機構,負責日常工作。各成員市的協作辦(委)作為協調會具體的聯絡、辦事部門。
1990年4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開發開放浦東的重大決策。(浦東是指黃浦江以東、長江口西南、川楊河以北緊鄰上海外灘的一塊三角形地區,面積約350平方公里。)
2005年6月21日,國務院批准上海浦東新區綜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試。
2008年9月,《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國發〔2008〕30號)中指出了進一步推進長江三角洲地區改革開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總體要求、主要原則和發展目標。
2009年4月14日,國務院發表《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
2009年5月,國務院批覆上海市《關於撤銷南匯區建制將原南匯區行政區域劃入浦東新區的請示》,同意撤銷上海市南匯區,將其行政區域併入上海市浦東新區。行政區劃調整後的浦東新區,面積1210.41平方公里,戶籍人口268.60萬。“大浦東”突破行政區劃,使得土地、政策、資金、競爭等諸多掣肘迎刃而解,而上海國際金融和航運中心建設、迪斯尼項目等將能通盤考慮。
2009年6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江蘇沿海地區地處我國沿海、沿長江和沿隴海蘭新線三大生產力布局主軸線交會區域,是長江三角洲的重要組成部分,區位優勢獨特,土地後備資源豐富,戰略地位重要。在新形勢下加快江蘇沿海地區發展,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產業最佳化升級和整體實力提升,完善全國沿海地區生產力布局,促進中西部地區發展,加強我國與中亞、歐洲和東北亞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2010年3月28日,滬、蘇、浙人民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在上海簽署“共同推進長三角地區金融服務一體化發展合作備忘錄”。
2010年5月24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介紹,國務院日前正式批准實施的《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明確了長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的戰略定位,即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球重要的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中心、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到2015年,長三角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到2020年,力爭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

2011年6月8日,盧灣、黃浦兩區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獲國務院正式批覆,黃浦區、盧灣區兩區建制撤銷,將設立新的黃浦區。行政區劃調整後,新的黃浦區面積達20.5平方公里,戶籍人口90.9萬,常住人口80.1萬人。太湖首屆文化論壇

主要經濟區

【上海橫沙漁港】
上海橫沙漁港是農業部批准建設的國家一級漁港,東西兩面分別為橫沙島和長興島所形成的天然屏障,自然條件優越,長期以來一直是漁民漁船避風避險的良好場所,也是台灣漁船避風的重要錨地。橫沙漁港綜合功能區選址於長興島東端,東瀕長江橫沙通道,規劃利用土地面積約1.5平方公里,規劃利用岸線約2100米(其中漁港專用岸線800米)。
2008年,上海提出建設“上海橫沙一級漁港綜合性功能區”的目標。
2011年3月,橫沙漁港的關鍵工程漁港碼頭竣工驗收,標誌著漁港綜合開發啟動。
【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
2011年6月9日,為了貫徹落實《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國務院日前批准在江蘇省連雲港市設立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並正式批覆《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方案》明確了示範區要立足連雲港,依託大陸橋,服務中西部,面向東北亞,加強區域合作與交流,推動東中西地區良性互動,全方位拓展開放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以徐圩新區為先導區,建成服務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東中西產業合作示範基地、區域合作體制機制創新試驗區。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9日介紹,為了貫徹落實《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進一步加強區域合作、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國務院日前批准在江蘇省連雲港市設立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並正式批覆《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總體方案》。
據發展改革委介紹,示範區建設和發展將以服務中西部地區發展為宗旨,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著力提升出海通道功能、完善合作服務體系、建設產業合作基地、創新合作體制機制,強化對新亞歐大陸橋沿線地區的服務和支撐,推動東中西部地區共同發展,在培育新亞歐大陸橋經濟帶、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方案》明確了示範區要立足連雲港,依託大陸橋,服務中西部,面向東北亞,加強區域合作與交流,推動東中西地區良性互動,全方位拓展開放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以徐圩新區為先導區,建成服務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東中西產業合作示範基地、區域合作體制機制創新試驗區。
根據《方案》要求,到2015年,示範區建設將初見成效,服務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能力顯著提升。到2020年,示範區全面建成,服務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功能更加完善。
發展改革委表示,連雲港作為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區位優勢明顯,戰略地位重要,是隴海蘭新沿線地區便捷的出海口和服務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與中西部地區重要城市在物流、產業等方面已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在連雲港設立示範區,對於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推動東中西地區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2011年3月1日,據新華網報,國務院近日正式批覆《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批覆認為,建設好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關係到我國實施海洋發展戰略和完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全局。根據《規劃》,浙江將充分挖掘浙江豐富的“海洋生產力”,並把海洋經濟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到2015年,浙江的海洋生產總值將突破7200億元。同時,浙江將打造“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為空間布局的海洋經濟大平台,寧波-舟山港海域、海島及其依託城市是核心區;在產業布局上以環杭州灣產業帶為北翼,成為引領長三角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平台,以溫州台州沿海產業帶為南翼,與福建海西經濟區接軌;杭州、寧波、溫州三大沿海都市圈通過增強現代都市服務功能和科技支撐功能,為產業升級服務。在此基礎上形成九個沿海產業集聚區,並推進舟山、溫州、台州等地諸多島嶼的開發和保護。
浙江擁有26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相當於陸域面積的2.6倍。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島占全國的40%以上,深水岸線占全國三分之一以上。據浙江省政府統計,到2010年為止,全省實現海洋生產總值3500億元,占浙江GDP的比重約為13%。
江蘇沿海發展規劃解讀:國家大盤的戰略棋子
長三角城際鐵路網新規劃出爐範圍擴大密度翻番
長三角城市區域旅遊合作深化五方面聯動 
【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
2011年3月1日,據新華網報,國務院近日正式批覆《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規劃》,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批覆認為,建設好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關係到我國實施海洋發展戰略和完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全局。根據《規劃》,浙江將充分挖掘浙江豐富的“海洋生產力”,並把海洋經濟作為經濟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到2015年,浙江的海洋生產總值將突破7200億元。同時,浙江將打造“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為空間布局的海洋經濟大平台,寧波-舟山港海域、海島及其依託城市是核心區;在產業布局上以環杭州灣產業帶為北翼,成為引領長三角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平台,以溫州台州沿海產業帶為南翼,與福建海西經濟區接軌;杭州、寧波、溫州三大沿海都市圈通過增強現代都市服務功能和科技支撐功能,為產業升級服務。在此基礎上形成九個沿海產業集聚區,並推進舟山、溫州、台州等地諸多島嶼的開發和保護。
浙江擁有26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相當於陸域面積的2.6倍。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島占全國的40%以上,深水岸線占全國三分之一以上。據浙江省政府統計,到2010年為止,全省實現海洋生產總值3500億元,占浙江GDP的比重約為13%。
江蘇沿海發展規劃解讀:國家大盤的戰略棋子
長三角城際鐵路網新規劃出爐範圍擴大密度翻番
長三角城市區域旅遊合作深化五方面聯動 
【義烏國際貿易綜合改革】
2011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覆《浙江省義烏市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這是全國首個由國務院批准的縣級市綜合改革試點。《方案》明確義烏試點的發展目標是,到2015年,基本形成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新型貿易體制框架。到2020年,率先實現貿易發展方式轉變,使義烏成為轉變外貿發展方式示範區、帶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基地、世界領先的國際小商品貿易中心和國際商貿名城。
浙江是市場大省、外貿大省和民營經濟大省,義烏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如今的義烏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和重要的國際貿易視窗。據了解,義烏每年前來採購的境外客商超過40萬人次,在義烏設立的境外企業代表採購的境外客商超過40萬人次,常住義烏的境外客商達1.3萬名,全年出口商品55萬以上標箱,輻射到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國20多萬家中小企業為義烏市場直接供貨,帶動產業工人就業超過1000萬。
【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
1996年,長江三角洲城市經濟協調會成立。由1992年建立的長三角15個城市協作辦主任聯席會議制度發展而來,是長三角地區城市間的合作機制。
2010年3月26日,在浙江省嘉興市舉行的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第十次市長聯席會議上,合肥、鹽城、馬鞍山、金華、淮安、衢州等6個城市正式成為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會員。此次擴容後,協調會成員城市達22個。
長三角城市群探索建立交通擁堵治理合作機制七項合作協定推動長三角高校深度合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