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海灣
聖弗朗西斯科灣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中部西海岸的海灣。經金門海峽與太平洋相通。海灣(包括北部的聖帕布羅灣)南北長100公里,東西寬5-36公里。金門海峽南面有聖弗朗西斯科,灣東岸有奧克蘭、伯克利等許多城市。整個海灣成為一個大良港。
經濟
矽谷

其實,矽谷最初的形成原因很簡單,它只是政府為了留住斯坦福內一地區的留學生,提高當地經濟的一個政策沒想到最後那個地區經濟飛速發展,成了科技聚集區。
它是隨著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微電子技術高速發展而逐步形成的,其特點是以附近一些具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國一流大學斯坦福、伯克利和加州理工等世界知名大學為依託,以高技術的中小公司群為基礎,並擁有思科、英特爾、惠普、朗訊、蘋果等大公司,融科學、技術、生產為一體。目前它已有大大小小電子工業公司達10000家以上,所產半導體積體電路和電子計算機約占全美1/3和1/6。80年代後,生物、空間、海洋、通訊、能源材料等新興技術的研究機構紛紛出現,該地區客觀上成為美國高新技術的搖籃,現在矽谷已成為世界各國半導體工業聚集區的代名詞。
矽谷的高新科技日新月異,平均18個月就上一個新台階,多年來,其經濟持續繁榮,1999年矽谷的營業額達2500億美元至3000億美元左右。1998年矽穀人均年薪已達9.6萬美元,1999年則已超過10萬,美國一個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在矽谷一年收入不下6萬美元,比其他地區一般高出一二萬美元。現在全世界人都知道,在矽谷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千萬富翁,都是平常的事,即使億萬富翁也不是不可能的。
城市

舊金山市與縣(英語:CityandCountyofSanFrancisco;簡稱舊金山,英語:SanFrancisco;粵語音譯為-(舊金山)-,國語音譯為聖弗朗西斯科,亦有別名「金門城市」、「灣邊之城」、「霧城」)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合併市縣,在人口上也是加州的第四大城市。位於加州北部海邊,舊金山半島的北角,東臨舊金山灣,西臨太平洋。在行政區劃分上也包含在舊金山灣里的惡魔島(Alcatraz)和金銀島。城南邊是矽谷,兩者加上奧克蘭(Oakland)以及北邊的馬林縣(MarinCounty)合稱舊金山灣區。最早到舊金山的歐洲人是西班牙人,1776年建城。1848年淘金期開始大發展。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對城市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但是很快就得到了重建。舊金山住有很多藝術家,作家和演員,在20世紀一直是叛逆文化和近代自由主義的中心之一。舊金山最有名的風景是纜車、金門大橋、海灣大橋、和泛美金字塔(又譯“傳斯美國金字塔”,“全美金字塔”,TransamericaPyramid)。
里奇蒙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部城市、商港。臨太平洋聖弗朗西斯科灣東岸。人口7.4萬(1980)。十九世紀末始建,1905年設市。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建立大船塢後,發展很快。有飛機、電子、煉油、石油化工、金屬製品、食品加工和船舶修理等工業。有聖拉斐爾吊橋直接與聖弗朗西斯科西岸連線。里奇蒙藝術中心珍藏現代工藝品多種。
旅遊

1579年英國探險家FrancisDrake發現了連結太平洋和舊金山的金門海峽,這就是後來的金門。儘管這個名字在1849年的淘金潮以前早就使用,但淘金潮使得金門(進入北加利福尼亞的入口)成了加利福尼亞神秘魅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1872年就討論過要在金門海峽修建一座大橋的想法,但是直到1937年才在海峽上修了一座懸索橋。金門大橋橫跨南北,將舊金山市與Marin縣連結起來。花費四年多時間修建的這座橋是世界上最漂亮的結構之一。它已不是世界上最長的懸索橋,但它卻是最著名的。金門大橋的巨大橋塔高227米,每根鋼索重6412公噸,由27000根鋼絲絞成。1933年1月始建,1937年5月首次建成通車。金門大橋是世界著名大橋之一,被譽為近代橋樑工程的一項奇蹟。金門大橋的設計者是工程師史特勞斯,人們把他的銅像安放在橋畔,用以紀念他對美國作出的貢獻。大橋雄峙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寬1900多米的金門海峽之上。金門海峽為舊金山海灣入口處,兩岸陡峻,航道水深,為1579年英國探險家弗朗西斯·德雷克發現,並由他命名。

泛美金字塔

泛美金字塔頂部大樓金字塔造型是一個創新的設計方案,成為舊金山天際線最重要的組成元素之一。建築師威廉·佩雷拉的設計方案在計畫和建造的時候曾遭到相當多的反對,有時甚至是謾罵。大樓為四面金字塔造型。大樓的東面是電梯井,西面是樓梯井。大樓最高處的64.6米為尖頂。尖頂的頂端是一個虛擬觀景平台,四個方位安裝了攝像機,休息室里有四個監視器,遊客可以控制方向和距離。位於27層的觀景平台在九一一襲擊事件後關閉,取而代之為虛擬觀景台。大樓頂部覆蓋以鋁板,在休假季節、感恩節和獨立日,樓頂會亮起一束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