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概況
金廠溝梁鎮肉羊、肉牛產業及肉驢特色養殖項目蓬勃發展,鎮政府與山東汶上縣畜牧局合作籌建的山東小尾寒羊金廠溝梁調撥中心和繁育基地,年可向社會提供肉羊4萬隻,基礎母羊1.5萬隻;農牧業產業化以肉羊產業為主導,以肉牛、蛋雞、生豬產業為重點,大力推行“小規模,大群體”的飼養模式。目前,農牧業產業化上項目戶達到6200戶,占全鎮農戶總數的85%以上,鎮內具備條件的農戶都有了一個穩定增收的養殖項目。家畜存欄達到14萬頭(只),基礎母羊存欄達9萬隻,養羊戶在5000戶以上,其中肉羊存欄在100隻以上的大戶達到12戶;基礎母牛存欄達到5000條,養牛戶達到1500戶,像七協營子協力永養牛戶在30戶以上,每戶養2至3頭基礎母牛,每條牛年產一犢,每條牛年收入1000元的養殖小區已有6個。有5500戶養驢,戶均養驢2頭以上,毛驢存欄達到1.3萬頭,養驢項目真正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既穩定又持久的好項目。境內地下礦產資源豐富,金、鐵、銀、銅、鋅等礦藏儲量可觀,尤以黃金為最,素有“黃金之鄉”之稱。現有內蒙古金陶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小生產企業15家,年黃金產量1.25噸,白銀產量1.6噸,磷粉10萬噸、鐵粉10萬噸。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更加關注、青睞這塊黃金寶地,前來投資興業。
黨政建設
金廠溝梁鎮 |
二是“服務型政府”創建活動見實效。根據金廠溝梁鎮的自然條件和特點,繼續把種植玉米做為農業生產的主導產業來抓,科學指導農民適時搶墒早播,播種面積達到8.4萬畝,其中,玉米覆膜6萬畝,良種種植面積在6萬畝以上,玉米種植面積占到了80%,為促進農民增收堅實了基礎。在勞務輸出工作中,鎮、村兩級幹部在深入農戶認真開展勞動力資源調整的基礎上,採取黨員幹部聯繫村民組與勞務經紀人員及就業基地對接等工作措施,實現了農民在家務農與外出務工“兩不誤”,鎮85%以上的農戶每家至少有一人有工資性收入,已輸出勞力4240人,年內可實現人均勞務增收1200元。上半年,鎮政務服務中心及14個村便民代辦點已累計為民眾代辦事項216件。
三是“引領創業”活動進一步深化。設力虎、石匠溝等村的6個各類由黨員領辦的經濟合作組織運轉良好,全鎮農牧業產業化上項目戶達到6000戶,占農戶總數的83%。已培養肉羊、肉牛、肉驢等項目黨員產業化帶頭人187名。像七協營子協力永養牛戶在30戶以上,每戶養3頭以上基礎母牛,每條牛年收入1000元的養殖小區已有6個。通過抓28個肉驢改良站建設,村組黨員幹部帶頭髮展肉驢養殖項目等措施,現在有5000戶養驢,毛驢存欄達到1.2萬頭,養驢項目真正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既穩定又持久的好項目。新發展肉驢養殖項目戶327戶,其中黨員168戶。
礦產資源
鐵礦 |
黃金資源儲量可觀。礦區主要分步在金廠溝梁村勿拉山、回族村、下灣子村小東溝等地。金陶股份有限公司年採掘礦石40萬噸,處理礦石17萬噸,年產黃金1.25噸。白銀、銅作為附屬礦,產量也十分可觀。金廠溝梁鎮二道溝--大西溝可供採選的磷鐵礦儲量在2000萬噸以上,資源開發前景廣闊。
鐵礦礦脈主要分布在梁東村、回族村、下灣子村、段木樑村,線脈在幾米到幾十米之間。引來了河北、山東等地的投資商前來投資,全鎮已建成日處理礦石3000噸的磷鐵選廠2處,日處理1000噸礦石的銅選廠正在建設之中。
畜牧業介紹
肉羊產業:肉羊產業 |
肉牛產業 :金廠溝梁鎮以“玉米經濟”為基礎,按照“家家搞養殖、戶戶上項目”的產業化經營思路,實行“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模式,組織農戶千方百計上養殖業項目,在養牛積極性較高的回族村、七協營子等七個重點村發展肉牛養殖項目,全鎮養牛戶已達到1500戶,基礎母牛存欄超過5000條。
肉驢產業
肉驢產業 |
生態建設
生態建設 |
公路兩側的山坡及山頂上,也是盡染綠色,集中連片的梯田裡的玉米已經開始灌漿,長勢喜人,展現出又一個豐收年的景象,連綿起伏的山巒,松濤陣陣,油松、山杏與沙棘有序地混交在一起,良好的環境,使許多久違了的動物又來此“安家落戶”,時有山雞、野兔等從車前跑過。山上植被茂盛,綠樹成蔭,山下水肥草美,牛羊成群,呈現出一片富裕、殷實的景象。碧水潺潺,青山環抱,山路崎嶇,在這個自然氧吧里會讓人感到大自然的質樸與神奇,到梁頂,一塊巨石兀立在眼前,石上一行行楷格外引人注目“保護叫來河的生態環境要從源頭抓起”,這是金廠溝梁鎮人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見證,也是廣大幹部民眾用心血和汗水已完成和正繼續的巨作。
金廠溝梁鎮堅持不懈的生態建設,流域內的土壤肥力也顯著增強,土壤結構大大改善。實現了土地增效,農民增收,生態增綠的目標,百姓嘗到了大力實施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的甜頭。2005年,全鎮優質玉米種植面積在6萬畝以上,糧食總產量達到4500萬公斤,農業增產1500萬公斤,增加收入1500萬元,人均增收500多元。現在叫來河下游的下長皋、石橋子、設力虎等村玉米畝產量都在1000公斤左右,每畝地增產300多公斤。有林地面積已達25.9萬畝,森林覆被率達到50%,比治理前提高4.6個百分點,鎮內用材林面積達5.43萬畝,經濟林面積在10萬畝以上,草場面積達2萬畝。農民僅采蘑菇、山杏、松籽、挖藥材這4項獲得的收入就達480萬元,人均增收170多元,雨量充沛,河水環繞,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有效改善,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農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全鎮形成了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環境優美的新局面,民眾在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得到了豐厚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