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水母

野村水母

野村水母(學名:Neopilema nomurai),又名越前水母,屬於缽水母綱(Scyphomedusae)根口水母目(Rhizostomeae),是一種在長江三角洲到日本海泛濫的巨型水母,體型非常龐大,可以達200公斤(450磅),可食用,寬度跟一個成年人差不多,是現存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水母。。在當今全球變暖影響下,日本周邊海域近年來每年秋季大量出現這種水母,嚴重影響當地漁業生產。雖然被野村水母灼傷會很痛,但它的毒並未足以對人體構成嚴重傷害。不過,有報告指有些案例的傷者由於肺部積聚液體而致命。

基本信息

成長過程

越前水母越前水母繁殖後卵沉降在海床上,在一定溫度下變化成為水螅體過濾周圍經過的浮游生物並不斷長大。水母幼體的傘徑約為3~5厘米,半年到一年後可超過1米。雖然每年都會有大量巨型水母漂到沿岸給定置漁網造成損失,但幼年期的水母可用於觀賞。值得一提的是這種生物能夠隨著海

野村水母野村水母
水的流動而不斷向前移動,並在移動之前的地方留下一部分組織,這些組織也能生長水母。當其長大到一定程度時,在某種環境下能夠層層散開成為一個個小水母。水母追隨著浮游生物而移動。白天,浮游生物多聚集在海面,它們也就跟隨著到達海面,夜晚時又隨著浮游生物潛入海水深處。

種群分布

野村水母原來在黃海及東海,但由於全球暖化及海洋污染等各種問題,於1960年代開始亦有在日本海出現,而且數量愈來愈多。

危害

越前水母越前水母
雖然被越前水母灼傷會很痛,但它的毒並不足以對人體構成嚴重傷害。不過,有報告指有些案例的傷者由於肺部積聚液體而致命。因此,為安全計,漁民在處理這種水母時都會格外小心,除了穿上保護衣物(如:長筒雨鞋、長袖膠手套)等,還要戴上護眼罩。直到現在,只有九人因為被越前水母灼傷而致命。
越前水母的存在其實已有一段時間,在1958年曾被日本當局以為是魚雷。但到2000年代的大量繁殖,對漁民的生計構成影響,在2005年8月尾方為其他人所認識:在當時,不少在日本海捕漁的日本漁民開始發現在他們日常下網捕取魷魚、鯷魚、鮭魚、 魚等漁獲的海域裡,都被一種巨型水母所占據。事件對西日本鄰近日本海沿岸的福井縣及島根縣的影響最大。
這些巨型的越前水母,由於數量眾多,它們的重量很多時都把漁民的漁網擠破,又或把漁獲壓死。在最極端的例子中,有多達1000隻越前水母在漁網中被發現。這些巨型水母食量驚人,往往把一半的漁獲吃掉;即使沒有被吃掉的漁獲,若被水母灼傷的話,漁獲亦很難生存。2007年10月,數十隻越前水母在千葉縣弄沉了一艘漁船,使3名漁民墜海。
早期漁民會把巨型水母殺掉,然後倒回大海里。後來發現水母的泛濫愈來愈嚴重,於是日本政府派專家研究解決方法。研究發現:原來當水母被殺時,會立即排出身體的卵子和精子,使之在水裡受精。於是,當漁民把被殺的水母倒回大海,這些卵子和精子亦同時回到大海,並大量繁殖。因此,現時在有關水域的漁民,在捕獲巨型水母之後,都不會立即殺掉,而是運回岸上加工處理。在長江沿岸,水母被製成食用海蜇,而在日本,水母會被曬乾磨粉,並混進餅乾內。

藥用價值

野村水母含有豐富的水母蛋白(Mucin),可用於化妝品及治療關節炎。

【性味】味鹹,性平。
【功效主治】主治婦女勞損、積血帶下;另可治療小兒風疾丹毒,水、火燙傷。對因食河魚引起的疾病也有作用。

套用領域

“水母”燈具

美國“驚奇水母”公司用自然死亡的水母屍體和樹脂,製作出能夠在夜間發光的燈具,已推向市場。

這款“水母”燈具的製作過程並不複雜。他們先把自然死亡的水母屍體用液態氮進行冷凍,再把冷凍的屍體放入製作成卵形的透明樹脂,再進行全封閉加工。用到透明樹脂的目的是既能防止屍體腐爛,又能讓封存其中的水母繼續發光。而且凝固的透明樹脂相當堅硬,抗摔抗震,也相當實用。

機械水母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鞍山工程師約納斯-塔德塞等人在美國海軍研究所的贊助和支持下,發明了一種氫氣動力水母機器人--“機械水母”,這種神奇的機器人在水中可以像真正的水母一樣遊動。機械水母仍處於研發早期階段,但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機器人最終將可套用於水下營救作業。

為了模擬水母的運動機制,機器人必須要使用有形狀記憶能力的合金,也就是說所使用的材料能夠記住原始形狀。然後,再將這些材料包裝於碳納米管中,並塗上一層鉑黑粉。機械水母的動力來自於水中的氧和氫以及表面的鉑之間的化學反應所產生的熱量。化學反應產生的熱量傳遞到機械水母的人造“肌肉”上,使其達到伸縮變形的目的。

各國情況

日本

野村水母野村水母

野村水母的存在其實已有一段時間,在1958年曾被日本當局以為是魚雷。但到2000年代的大量繁殖,對漁民的生計構成影響,在2005年8月尾方為其他人所認識:在當時,不少在日本海捕漁的日本漁民開始發現在他們日常下網捕取魷魚、鯷魚、鮭魚、鰤魚等漁獲的海域裡,都被一種巨型水母所占據。事件對西日本鄰近日本海沿岸的福井縣及島根縣的影響最大。

這些巨型的野村水母,由於數量眾多,它們的重量很多時都把漁民的漁網擠破,又或把漁獲壓死。在最極端的例子中,有多達1000隻野村水母在漁網中被發現。這些巨型水母食量驚人,往往把一半的漁獲吃掉;即使沒有被吃掉的漁獲,若被水母灼傷的話,漁獲亦很難生存。2007年10月,數十隻越前水母在千葉縣弄沉了一艘漁船,使3名漁民墮海。

早期漁民會把巨型水母殺掉,然後倒回大海里。後來發現水母的泛濫愈來愈嚴重,於是日本政府派專家研究解決方法。研究發現:原來當水母被殺時,會立即排出身體的卵子和精子,使之在水裡受精。於是,當漁民把被殺的水母倒回大海,這些卵子和精子亦同時回到大海,並大量繁殖。因此,現時在有關水域的漁民,在捕獲巨型水母之後,都不會立即殺掉,而是運回岸上加工作食物處埋。在長江沿岸,水母被製成食用海蜇,而在日本,水母會被曬乾磨粉,並混進餅乾內。

西班牙

與日本海域漁民經歷類似是,西班牙沿海也在遭遇水母入侵,西班牙地中海沿岸和南部一些近海海域有水母群大量聚集,對其漁業與旅遊業造成了嚴重影響。僅在2009年8月份的一周里,西班牙南部城市加的斯就有大約1200人被水母蜇傷,幾乎是正常年份的9倍,這也讓很多遊客對西班牙的海灘望而卻步。

9月中旬,海洋研究組織公布的研究稱,由於氣候變化、環境污染和過度捕撈等原因,西班牙沿海出現大量水母,這對西班牙的漁業和旅遊業將產生嚴重影響,水母“入侵”西班牙影響旅遊的情況,早於2006年就開始顯現,當年出現了大量遊客被蜇傷事故。

法國

2008年7月,法國南部聞名於世的度假區蔚藍海岸曾遭野村水母入侵,逾500名游泳的人及日光浴人士被螫。此前,雖然蔚藍海岸耗資8萬歐元鋪設了防水母網,但還是遭到了數以十萬計的水母侵襲,這些水母不僅在沙灘游泳範圍內出沒,還隨著海浪衝上沙灘。對此,專家歸咎於全球暖化和過度捕魚,令到水母數量異常急升。

繁衍成因

野村水母野村水母

是受近年急速工業化的中國沿海城鎮所排放的工業和農業廢水影響,因此海水被營養化,令野村水母從食物鏈位置之中獲得過多的養份支持,而致其日後大量繁衍起了作用。

漁民早期因不知道被殺的野村水母會有自動排出其精子和卵子的生理機制,便直接將其屍體倒回海中,而致其大量的受精卵在海水介體中被交配而成,沉在海底以生長期的水螅形態存活,而致日後其大量繁殖和湧現。

因全球增溫影響下的多種因素令該海域的天氣愈趨不穩定,加快了氣候周期的頻率和變化; 此外,海洋的水溫變暖亦加速水母的繁殖和生長,大量仍為“水螅”生理狀態下的野村水母因受此自然環境的影響或刺激下大大加快生長率,大量地由生長期“野村水螅”變為成熟期的野村水母。

隨著中國沿海業的過度捕撈,減少了與水母爭食的魚類,增加了食物鏈較為下層的浮游生物,造成該水母繁衍過剩,加上長江流域連場反常的大雨,將巨型水母衝到日本海域。

深海物種

巨型“野村水母”巨型“野村水母”

2014年底,攝影師LuciaTerui在潛水時發現了深海中的“野村水母”。拍攝的這隻水母直徑約4英尺9英寸(約1.5米),一般“野村水母”可以生長到直徑6英尺6英寸(約2米)。

據悉,野村水母(Nemopilemanomurai)是一種巨型水母,直徑一般超過1米,部分個體甚至達到2—3米,是現存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水母。在全球變暖影響下,日本周邊海域每年秋季大量出現這種水母,嚴重影響當地漁業生產。這種“野村水母”可以長到直徑6英尺6英寸長(約2米),常見於中國和日本的深海中。在看到這隻體型巨大的水母后,Lucia表示:“她對它們表現出了異常的興趣,一直希望可以將它們拍攝下來,我終於得償所願了。”

美麗而又危險的水母家族

水母是一種海生動物。它不屬於魚類,而是無骨軟體海葵類動物。水母在動物一般的生命周期里有兩種基本的身體結構形式,另一種叫做息肉(polyp)。擁有兩種這樣結構的動物一般都沒有共同的名稱。水母的種類很多,全世界大約有250種左右,直徑從10厘米到100厘米之間,常見於各地的海洋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