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榮昌中學校

重慶市榮昌中學校

重慶市榮昌中學校,位於重慶市榮昌區,是2001年入選重慶市直轄後首批重點中學,2007年3月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定為國防生生源基地。 學校前身是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創建的榮昌縣立高等國小堂,學校校址為原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縣令曾燦奎修建的文場(考場);先後歷經榮昌縣立中高合校、榮昌縣立中學校、榮昌縣立初級中學、川東區榮昌中學校、四川省榮昌中學校等歷史時期。 據2016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占地140多畝,在校學生3700餘名,有教職工200餘人。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學校前身

•榮昌縣立中學校

榮昌中學百年簡史 榮昌中學百年簡史

學校前身是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創建的榮昌縣立高等國小堂,學校校址為原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縣令曾燦奎修建的文場(考場)。

民國二年(1913年),因高等國小堂畢業生升學困難,辛亥革命後,遂有添辦中學之議,經縣人多方籌劃,在王壽亭處建立大洋樓一棟,招收國中班,與高小合辦,稱“榮昌縣立中高合校”。

民國七年(1918年)秋,因學款支拙,學校中學部停辦,未畢業生轉外地就讀。

民國九年(1920年),學校復辦,中學單設,更名為榮昌縣立中學校。

民國十三年(1924年),學校改為三年制,改名榮昌縣立初級中學。

民國十五年(1926年),榮昌中學與國民師範合併設立榮昌縣立初級中學國民師範。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月,榮昌縣立中師校將師三班辦理畢業即停辦師範,單設國中,更名榮昌縣立初級中學。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學校增加高中,改名榮昌縣立中學校。

•榮昌縣立女子中學校

清宣統三年(1911年),學校前身是在玉屏書院校址上建立的榮昌縣立模範女子國小堂。

民國元年(1912年),學校改名為榮昌縣立模範女子國小校。

民國十三年(1924年),榮昌女子中學與國民師範女生部合併設立榮昌縣立模範女子國小女子國民師範。

民國十八年(1929年),女子國民師範招進師三班之後即停招師範。

民國十九年(1930年)2月,學校招收國中普通科,更名為榮昌縣立模範女子國小女子初級中學。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學校更名為榮昌縣立女子初級中學。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春,學校添設女子高中,成為完全中學,更名為榮昌縣立女子中學校。

•榮昌師範學校

1958年, 學校在“榮昌縣第三初級中學”開辦“榮昌師範學校”,實行一套班子兩塊牌子;是年招中師新生160人,初師、幼師、簡師120人。

1961年,中師增至5班,在校學生597人。

1962年,江津專區文教局將榮昌師範學校併入大足師範學校。

1972年,經江津地委批准新辦榮昌師範學校,校址仍設榮昌縣第三初級中學內,當年招數理化班33人,文史班35人,普師班82人。

1974年,學校校址遷東方紅公社板橋大隊(現重慶市種豬場所在地)。

1983年秋,學校從板橋遷入昌元鎮大東街國小(直至學校停辦)。

1985年,學校共辦有7個班(其中民師班3個),在校學生287人,教職工52人。

合併時期

1950年1月,榮昌縣人民政府接管榮昌縣立女子中學校;3月,榮昌縣立女子中學校與榮昌縣立中學合併,命名為榮昌縣中學校,5月,由川東區教育廳將學校定名為川東區榮昌中學校。

1951年2月,私立伯橋中學高中部,1952年3月,永川中學高中部、私立棠香中學(現安富中學)高中部相繼併入學校,學校成為全專區保留的四所高完中之一。

1953年1月,學校被四川省教育廳定名為四川省榮昌中學校。

1960年,榮一中(現吳家鎮中學)高三班和榮二中(現安富中學)高三班併入四川省榮昌中學校。

文化大革命時期,學校自1966年起停止招生,次年停招國中至1970年。

1970年,學校恢復國中招生。

1971年,學校恢復高中招生。

1978年8月,榮昌中學革委會被撤銷。

1985年,學校被評為“重慶市文明單位”。

1987年,學校被評為四川省“教育系統民主管理先進單位”。

1988年12月,學校被批准為“四川省重點中學”。

1992年12月,學校率先通過四川省重點中學達標檢查並達優秀標準,屬四川省三十所首批達標的重點中學之一。

1995年,學校被命名為“重慶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

1997年,重慶市直轄後,學校改名重慶市榮昌中學校;學校被評為“重慶市園林式單位”、“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

2000年4月,重慶市人民政府命名為首批重慶市重點中學。

2001年,學校被評為“重慶市最佳文明單位”。

2002年,榮昌師範學校合併入榮昌中學。

2005年7月,榮昌中學國中部獨立成校,更名“榮昌初級中學”。

2007年3月,學校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定為國防生生源基地。

2012年3月27日,榮昌縣政府同意榮昌中學2012年秋季恢復國中部,招收初一新生4個班總計160人。

2014年9日,周恩來侄子、侄媳周爾均和鄧在軍夫婦為重慶重慶榮昌中學“周恩來班”授牌。

2015年5月,西南政法大學授牌榮昌中學“優秀生源基地”; 10月,被授予“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稱號。

2017年1月15日,榮昌中學、峰高中學融合發展,峰高中學正式更名榮昌中學峰高校區。

辦學條件

辦學規模

據2016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占地140多畝,在校學生3700餘名。

硬體設施

榮昌中學 榮昌中學

據2016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建有設施完備的實驗室、語音室、圖書館和閱覽室,還有標準的田徑場、足球場、游泳池和體育館,學生公寓,科技大樓(內設計算機室、電子閱覽室,多功能教室、語音室和學術報告廳),以及多功能雙向電子監控系統,千兆校園網等。學校所有教室均實現了“班班通”(配有電腦、實物展示台、教學投影機,能訪問千兆校園網和國際網際網路),校園基本實現了“數位化”。

師資力量

據2016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共有教職工200餘人,其中,研究員3名,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50人,一級教師78人,市、縣級名師4人,市、縣學科帶頭人9人,市級骨幹教師12人,全校教師學歷均已達標,45位教師已獲研究生班學歷。有30多名教師榮獲全國、省(市)級勞動模範或先進教師、優秀班主任稱號。

重慶市特級教師:許洪 、劉丹 、林安學

榮昌中學北校門 榮昌中學北校門

重慶市名師:林安學、 陶永勝 、劉丹

辦學成果

學生成績

•高考成績

2007年高考:該校上線1064人,上線率達96.4%。其中上重點本科線258人,全縣600分以上的考生均在該校,上一般本科線781人,本科上線率達71%。1學生以663分為全縣理科第一名,被北京大學臨床醫學專業錄取(八年制,本碩博連讀),1學生以614分為全縣文科第一名,被復旦大學錄取。有20多位學生被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名校錄取。

2008年高考:該校共有1179人參加高考,上線1160人,上線率達98.4%,重點本科上線230餘人,本科以上上線人數近800人,600分以上40餘人,1學生以655分列全縣文科第一名、重慶市第六名,1學生以660分列全縣理科第一名,有20多位學生分別被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同濟大學等名校錄取。

2013年高考:該校參考學生1630人,上線1624人,上線率99.63%。其中上600分共60人;重點大學上線402人(含藝體重本14人);二本上線1163人,上線率71.35%;1學生以643分獲全縣理科第一名;1學生以619分獲全縣文科第一名;1學生美術術科成績全國41名,上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錄取線;1學生文化、術科成績均上中央美術學院錄取線;榮昌中學國際部2學生被華盛頓大學錄取,1學生被辛辛那提大學錄取。

2014年高考:該校共有1773人參加高考,上線1768人,上線率99.72%。因政策調整,全市重點本科比例(重點本科人數/參考總人數)較2013年下降1.5%,該校重點本科341人,本科1325人;其中1學生以627分居榮昌縣文科第一名,兩位學生以620分並列榮昌縣理科第一名;600分以上學生共42人;四位學生術科上清華大學美術專業線。

2015年高考:該校參考學生1695人,上線1695人,上線率100%。其中600分以上共261人;重點大學上線550人(不含藝術類重點),重本上線率32.45%;本科及以上上線1332人,本科上線率78.58%。1學生以684分獲全區理科第一名;1學生以630分獲全區文科第一名。

2016年高考:該校參加高考人數1474人(比2015年參考人數少270人),重本上線503人,;本科上線人數1226人,上線率為83.2%,比2015年提高4.62%;高考總上線人數為1473人,上線率為99.93%;600分以上112人,有3人上清華大學美術專業線,12人上中央美術學院專業線;1學生以688分獲全區理科第一名,1學生以599分獲全區文科第一名。

•中考成績

2015年中考:榮昌中學國中部共有考生159人,142人上榮昌中學高中錄取線,全年級總平均分645.57分,680分以上24人,600分以上141人;在參加6月份的市聯招考試中,1學生693.5分榮獲全區第一名,1學生獲全區第三名,另有多名考生成績在前10名之內。

2016年中考:學校初2016級有五人進入全區前十名,全年級平均分達622.5分,600分以上126人,600分以上人數比例為77.8%;在聯招考試中,初2016級3班1學生以693分的成績獲得全區第一名。

•其他成績

2015年3月31日,在重慶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 以榮昌中學田徑隊員為主的榮昌縣代表隊獲得了高中縣組比賽團體第五名。其中,五位學生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標準,兩位學生獲得優秀運動員稱號。

2015年10月21日至10月23日,在榮昌區第36屆中國小田徑運動會上,榮昌中學學生以團體總分229分榮獲第一名。其中獲14個單項的第一名,1學生打破男子400米欄區記錄、1學生打破女子跳遠區記錄。

2016年1月,在2016年重慶市青少年武術錦標賽中,榮昌中學參加榮昌賽場的散打比賽中,1學生榮獲第3名;參加重慶市區賽場的套路比賽中,1學生榮獲甲組南拳第二名,1學生獲甲組男棍第二名、甲組南拳第四名。

2015年5月,該校高中部2學生創作的國畫作品《晨曲》,榮獲由國家教育部主辦的第五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藝術作品中學甲組的一等獎。

2016年5月27日至5月29日,由榮昌區體育局、榮昌區教委組織的2016年“體彩杯”青少年桌球錦標賽,榮昌中學高二1班譚學通、高二2班黃作塘、初一4班楊佩松組隊參加了本次的男子團體和男子單打比賽,獲得男子團體第一名,譚學通獲得男子單打第一名,楊佩松第二名,黃作塘第三名。

2016年6月,在重慶市第三屆中小學生合唱藝術節班級合唱錄像比賽中,榮昌中學初18級2班選送《你我手拉手》、《念故鄉》節目獲得重慶市一等獎。

教師成績

2013年12月2—3日,由重慶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的2013年重慶市第四屆中學語文中青年教師優質課大賽第二片區國中組決賽中,黎中原老師以第二片區第一名榮獲本次優質課大賽一等獎。

2013年12月,榮昌中學郭紅建老師參加重慶市化學優質課大賽榮獲一等獎。

2015年3月31日,在重慶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上, 榮昌中學余強和鄒娟老師獲重慶市優秀教練員稱號。

2015年5月18日-5月20日,由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全國語文教師教學基本功展評組織委員會主辦的“第四屆全國國中語文教師教學基本功展評暨教學觀摩活動”上,榮昌中學黎中原老師獲“優秀課例評比”一等獎。

2016年4月26日至4月29日,由重慶市榮昌區總工會、中共重慶市榮昌區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重慶市榮昌區文化委主辦的“重慶市榮昌區2016年慶‘五一’‘稅務杯’職工羽毛球團體賽”上,榮昌中學由學校教職工羽毛球協會成員組成的代表隊奪得第三名。

學校榮譽

據2016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先後被評為:“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集體”、“全國百所德育科研名校”、“重慶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重慶市民主管理示範學校”、“重慶市信息技術示範學校”、“重慶市科普工作先進集體”、”“重慶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重慶市文明單位標兵”、“重慶市園林式單位”、“重慶市綠色學校”、“重慶市學校體育先進集體”和“重慶市德育示範學校”。

文化傳統

學校標識

•校訓

“智仁勇雅誠”

該校訓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學校建立之初確定的立校之規,歷經時勢補益充實,百年育人一以貫之。

五言校訓分別從五個方面入手,為人身修養、處身立世和人格完善進行了整體設計和規範要求,是榮中人努力方向和成功標準。五言校訓釋讀為: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雅者自清,誠者自成。

“智者不惑”包含三層意思。①教育為啟智,讀書人礪志勤學,以窮究物理、通達世象為不惑;②做人勿感情用事,衝動而為,凡事需用理智,三思而後行。③識大體、謀大局,有寬闊的胸襟和大智慧。

“仁者不憂”。仁義道德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所謂“仁”,孔子有多種闡述,概括起來,“仁”,就是“愛人”,“泛愛眾”,它包括孝、悌、忠、恕等克己復禮的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里,“仁”既是一種善念,更是一種嘉言惠行。當然“仁”作為一種核心價值理念,不同歷史時期又有其不同的時代特徵和具體內容。比如當今時期,踐行“仁”的理念就應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言行標準,這就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仁者以蒼生社稷為念,心存高遠,自然不會因進退得失而耿耿焉、戚戚然了。

“勇者不懼”。青年人血氣方剛,是國家民族的希望和未來,應該有建功立業、攀登高峰、追逐夢想的勇氣。“勇”既是一種生命活力,又是一種責任擔當,它要求我們既能審時度勢與時偕行,又能獨立潮頭銳意創新,且能敢於擔當臨難不苟。

“雅者自清”。孔子的學生子路“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中國的知識分子素來是很注重“雅”的修煉和修為的,周恩來總理也因其雅望而為世人景仰。“雅”首先是一份矜持,一種品位;其次是一種涵養,一種超脫。建設“學校高雅、教師儒雅、學生文雅”的校園文化,就是為了培育潛心讀書、學養深厚的謙謙君子,做精神貴族,遠離粗俗,因清高而清白。

“誠者自成”。《中庸》有言:“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心學家王陽明更把 “誠”上升到本原的高度,他認為做人做事都應講求一心一意,善始善終,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另外“誠”還有誠實和誠信的意思。一個人應該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欺人,不自欺;一個人應該重承諾、守信用、懂規矩、守規則。只有誠,才能全力以赴,只有誠,才能得道多助。誠者自成。

•校歌

榮昌中學校歌 榮昌中學校歌

校歌歌詞:好鳥一聲鳴。 朝之露,夜之雨,滋潤養群英。新譯學園典籍,能與時偕行。一堂濟濟樂求鶯,莫辜負此邦山水情。

校歌解讀:《詩經·秦風》“交交黃鳥”為國惜才,南朝吳均“好鳥相鳴,嚶嚶成韻”風雅會意,“好鳥一聲鳴”開篇烘托求學成才氛圍也。

“朝之露,夜之雨,滋潤養群英。”言學校教育誨人不倦,如雨露陽光滋養萬物生長。這也是學校教育尊重學生成長規律,“實施適合每位學生髮展的生態教育”的一以貫之。

“新譯學園典籍,能與時偕行。”“譯”,轉述也;《易經·益卦》:“凡益之道,與時偕行”。學校是文化傳承之所,當以最新文明成果教化於群弟子,使他們高端成才,擔當時任,為國家棟樑。讀書人知書識禮,當秉創新開拓之志,與時俱進,不拘泥守拙。

“一堂濟濟樂求鶯,莫辜負此邦山水情。”《詩經·小雅》“嚶嚶鳴矣,求其友聲”,回應開篇,再次展現學校對諸生人文期許,津津樂道的後生學子,當以蒼生社稷為念,常懷感恩之心,報效國家,服務社會。

歌詞精煉俊雅,曲調悠揚甜美,聞者優美動聽,誦者情意綿綿。孔子說:“教民親愛,莫善於孝;教民禮順,莫善於悌;移風易俗,莫善於樂;安上治民,莫善於禮。”願校歌作為榮昌中學的文化符號把榮中精神永永傳唱。

社團文化

據2016年8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有合唱團、舞蹈隊、管樂團、美術組、楓葉文學社等社團。

現任領導

黨總支書記、校長:余曉堰

副校長:黃永、艾為學、敖建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